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8174发布日期:2020-04-24 22:16阅读:776来源:国知局
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



背景技术:

摄像机的应用场景较多,例如汽车上、办公环境、家庭或者公共场所。设置摄像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在一定时刻或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用于监控或形成证据。由于存在白天或黑夜的区别,或者由于不同的场所光照度不同,因此对摄像机的需求是不同的。在白天或光照较好的场所,传感器能获得可见光信号,从而形成电子图像或视频动画,而在环境照度不够或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普通的传感器则难以获得可见光信号,即使能够获取一定的信号,但因为由于信号太低,成像需要较长的时间或者提高感光度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均知道,对于视频文件对帧数是有要求的,因此在一分钟内如果不能获得足够帧数的画面则不能形成流畅的影像,另一方面,提高感光度对传感器的要求较高,传感器的面积越大,其可用的感光度则越高,但对于普通摄像机领域所使用的传感器,其大小一般为三分之一英寸甚至更小,对于这种传感器,一般当感光度提高到800时即会产生严重影响的杂讯,造成画面噪点太多而无法使用,因此,通过长时间曝光和提高感光度都不能解决暗环境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让摄像机能够在暗环境中工作,人们开发了红外摄像机,这种摄像机可以感知红外线信号,从而形成红外图像,因此,即便是黑夜中,也能够获取镜头摄取到的画面,但具有红外功能的摄像机往往不能兼顾可见光下的成像,这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与可见光的波长不同,如果同时允许可见光与红外光进入传感器,则会造成画面颜色失常。

目前车内摄像机很多是没有红外夜视功能,而带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机,由于图像质量问题会增加一个ir-cut器件,这个器件内有两片相互切换的滤光片,一片用于白天模式过滤红外光来避免图像感应器件感应红外光导致画面偏红,一片是光全通玻璃在夜间模式红外光可以被图像感应器件接收,同时图像转换为黑白模式。这样可以保证白天跟夜间模式都可以看到影像画面。此种方式的缺点是:ir-cut器件中两片相互切换的滤光片是靠电磁产生的力来切换,维持不被切换的力非常小,如有外力震动会导致误切换导致白天图像偏红,夜间无图像的现象;另外,现有的摄像机镜头模组结构较为复杂,组装起来不够方便,增加了制造成本。为此,本实用新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研制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

为解决本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影像传感器,所述影像传感器的受光面外露于所述安装槽所包围的区域,所述安装槽中设有滤光片且所述滤光片的一侧覆盖所述影像传感器的受光面;在所述安装槽中位于所述滤光片的另一侧设有镜头座,所述镜头座上设有用于将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镜头座上设有与所述影像传感器相匹配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结构,通过所述螺纹结构连接有镜头。

较优的,所述镜头座设有方形的基部,所述基部上设有圆筒形转接部,所述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圆筒形转接部上的内螺纹;所述基部设有朝所述圆筒形转接部一侧延伸一定距离的方形沉槽,所述方形沉槽与所述圆筒形转接部连通以形成所述通光孔;所述方形沉槽面积大于所述影像传感器的面积。

较优的,在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所述影像传感器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缺口,所述镜头座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凸起部,安装时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弧形缺口,所述凸起部和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相配合的安装孔。

较优的,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若干散热孔。

较优的,所述支撑板上与所述影像传感器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数据传输端子和供电端子。

较优的,所述滤光片粘结在所述支撑板上。

较优的,所述安装槽中设有用于所述镜头座配合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为柔性材质制成。

较优的,所述镜头座为塑胶材质,通过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一种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支撑板上还设有影像传感器,所述影像传感器的受光面外露于所述安装槽所包围的区域,所述安装槽中设有滤光片且所述滤光片的一侧覆盖所述影像传感器的受光面;在所述安装槽中位于所述滤光片的另一侧设有镜头座,所述镜头座上设有用于将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镜头座上设有与所述影像传感器相匹配的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结构,通过所述螺纹结构连接有镜头。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通过滤光片来保证图像正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从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镜头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支撑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5所示,一种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100,包括支撑板40,支撑板40上设有安装槽81,支撑板40上还设有影像传感器60,影像传感器60的受光面外露于安装槽81所包围的区域,安装槽81中设有滤光片30且滤光片的一侧覆盖影像传感器60的受光面;在安装槽81中位于滤光片30的另一侧设有镜头座20,镜头座20上设有用于将其与支撑板40固定连接的连接部,镜头座20上设有与影像传感器60相匹配的通光孔,通光孔的孔壁上设有螺纹结构,通过螺纹结构连接有镜头10。本实施例中,镜头座为塑胶材质,通过注塑成型。

具体地,镜头座20设有方形的基部21,基部21上设有圆筒形转接部22,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圆筒形转接部22上的内螺纹;基部21设有朝圆筒形转接部22一侧延伸一定距离的方形沉槽210,方形沉槽210与圆筒形转接部22连通以形成所述通光孔;方形沉槽210面积大于影像传感器60的面积。

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板40上位于影像传感器60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缺口41,镜头座20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凸起部220,安装时凸起部220卡入弧形缺口41,凸起部220设有孔90,支撑板40上设有孔70,利用凸起部220及支撑板上的孔,通过螺钉或螺栓可以将镜头座20固定在支撑板40上;当然,作为其它实施方式,还可以通过其它连接方式将镜头座固定在支撑板40上,例如螺纹连接,超声波焊接等。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工作中的影像传感器60散热,支撑板上还设有若干散热孔82。

本实施例中,为了影像传感器正常工作,且为了使获得的信号进行传输或保存,在支撑板40上与影像传感器60相对的另一侧设有数据传输端子50和供电端子51。

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滤光片30粘结在支撑板40上。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保证影像传感器的洁净,同时起到防潮的作用,作为其它的实施方式,在安装槽中还可以设置用于与镜头座配合的密封垫(未图示),密封垫为柔性材质制成,例如塑胶,硅胶。

本实施例中,为了将模组安装到设备上,在支撑板40上还设有安装孔80。

本实用新型中的滤光片30为双通滤光片,具体地,该滤光片30的滤光功能如下:阻止波长范围为700nm-940nm的红外光进入影像传感器60,允许波长大于940nm的红外光透过滤光片,且该范围的红外光的透过率为45%,同时允许可见光透过滤光片。目前市面上已有该功能滤光片,通过购买即可。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通滤光摄像机镜头模组,可以兼顾白天与黑夜进行摄像,其结构简单,方便定位,组装容易,摄像效果较好。当然,上述数值范围仅作为较佳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适当微调。

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本实用新型的摄像机镜头模组安装到设备上时,例如安装到车上时,在夜间或环境照度极低的情况下,一方面,可以利用物体产生的红外光成像,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还可以设置单独的红外发射器件,通过红外发射器件射出的红外光在物体上反射后再射入镜头从而获得红外影像,作为较优的处理方式,可以将红外影像处理为黑白影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