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8201发布日期:2020-04-17 18:2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屏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是以一定的速度从前向信道的低端频率向高端扫描。该扫描速度可以在手机等接收报文信号中形成乱码干扰,手机等设备不能检测出从基站发出的正常数据,使手机等设备不能与基站建立联接,从而形成屏蔽,现有的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类考场、会议室、加油站、油库、教堂、医院、法庭、军事重地、图书馆、影剧院等场所。然而现有的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底部无吸附垫,因而导致设备放置不稳,极易跌落损坏,同时,信号屏蔽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若设备散热不及时,极易导致设备烧毁损坏,因此,现有设备通常设有较多散热孔,进而导致设备无法有效防尘,极易导致灰尘进入设备,导致设备损坏,同时现有设备大多采用螺丝固定装配,设备维修时即为麻烦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底部无吸附垫,因而导致设备放置不稳,极易跌落损坏,同时,信号屏蔽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相当大的热量,若设备散热不及时,极易导致设备烧毁损坏,因此,现有设备通常设有较多散热孔,进而导致设备无法有效防尘,极易导致灰尘进入设备,导致设备损坏,同时现有设备大多采用螺丝固定装配,设备维修时即为麻烦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包括干扰信号发射天线、上盖、底座、锁扣、橡胶吸垫以及散热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固定于上盖前后端面上,所述上盖设于底座上端面上,所述底座左右侧壁上固定有干扰信号发射天线,所述橡胶吸垫固定于底座下端面上,所述散热鳍片设于上盖内侧,且散热鳍片上端穿透上盖伸于上盖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干扰信号发射天线包括发射天线以及连接线,所述发射天线转动固定于底座左右外侧壁上,所述连接线设于底座内部,且连接线一端与发射天线连接,另一侧与信号屏蔽电路板连接,所述信号屏蔽电路板固定于底座内侧底面上,所述信号屏蔽电路板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包括上盖壳体、密封槽、散热鳍片安装通槽、卡扣槽以及限位槽,所述上盖壳体为无底有顶空心矩形壳,所述上盖壳体底面沿着边缘设有密封槽,所述上盖壳体内部左右侧壁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t型槽,所述散热鳍片安装通槽设于上盖壳体上端面上,且贯穿上盖壳体上端面,所述卡扣槽设于上盖壳体内部前后侧壁上,所述卡扣槽上端固定有锁扣。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包括卡扣、支撑柱、内壳、密封凸台、底壳以及限位凸台,所述内壳固定于底壳上端面上,所述内壳左右外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凸台,所述内壳前后外侧壁上固定有卡扣,所述支撑柱固定于内壳内侧底面上,所述密封凸台设于内壳外侧,所述密封凸台沿着底壳底面边缘固定;

所述限位凸台与限位槽相配合,所述卡扣与卡扣槽滑动配合,所述卡扣与锁扣相配合,所述密封凸台与密封槽相配合,所述支撑柱上端固定有散热鳍片。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包括锁扣压杆、支撑轴、锁头以及挤压弹簧,所述锁扣压杆通过支撑轴转动固定于上盖上,所述锁扣压杆上端侧面与上盖侧壁齐平,且锁扣压杆上端侧面上设有防滑纹,所述锁扣压杆下端固定有锁头,所述挤压弹簧固定于上盖上,且挤压弹簧一端与上盖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锁扣压杆与支撑轴连接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吸垫为倒置的喇叭状橡胶吸垫。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鳍片包括散热鳍片组、固定耳以及集热板,所述散热鳍片组固定于集热板上端面上,所述集热板外侧固定有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与支撑柱通过螺丝配合固定,所述散热鳍片组通过散热鳍片安装通槽伸于上盖外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桌面上,然后轻轻按压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使本实用新型橡胶吸垫将桌面吸牢;

2)工作时,设备内部产生热量,热量聚集至集热板上,之后通过散热鳍片组散发至空气中;

3)当设备损坏需要拆卸时,按压锁扣压杆,此时锁头与卡扣分离,使上盖与底座分离,从而将本实用新型轻易拆卸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密封装置同时利用散热鳍片进行散热,进而在保证散热能力的前提下使设备内部无法进入灰尘以及水渍,从而保护了设备,避免设备短路、断路损坏,本实用新型采用上盖与底座组合装配,上盖与底座之间采用卡扣连接,因此方便拆卸,大大提高维修效率,设有的橡胶吸垫使本实用新型能够牢牢的吸附在桌面上,从而不易跌落,进而避免设备跌落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干扰信号发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的散热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电子技术用信号屏蔽装置,包括干扰信号发射天线1、上盖2、底座3、锁扣4、橡胶吸垫5以及散热鳍片6,锁扣4固定于上盖2前后端面上,上盖2设于底座3上端面上,底座3左右侧壁上固定有干扰信号发射天线1,橡胶吸垫5固定于底座3下端面上,散热鳍片6设于上盖2内侧,且散热鳍片6上端穿透上盖2伸于上盖2上端面上。

如图2所示,干扰信号发射天线1包括发射天线11以及连接线12,发射天线11转动固定于底座3左右外侧壁上,连接线12设于底座3内部,且连接线12一端与发射天线11连接,另一侧与信号屏蔽电路板7连接,信号屏蔽电路板7固定于底座3内侧底面上,信号屏蔽电路板7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

如图3所示,上盖2包括上盖壳体21、密封槽22、散热鳍片安装通槽23、卡扣槽24以及限位槽25,上盖壳体21为无底有顶空心矩形壳,上盖壳体21底面沿着边缘设有密封槽22,上盖壳体21内部左右侧壁设有限位槽25,限位槽25为t型槽,散热鳍片安装通槽23设于上盖壳体21上端面上,且贯穿上盖壳体21上端面,卡扣槽24设于上盖壳体21内部前后侧壁上,卡扣槽24上端固定有锁扣4。

如图4所示,底座3包括卡扣31、支撑柱32、内壳33、密封凸台34、底壳35以及限位凸台36,内壳33固定于底壳35上端面上,内壳33左右外侧壁上固定有限位凸台36,内壳33前后外侧壁上固定有卡扣31,支撑柱32固定于内壳33内侧底面上,密封凸台34设于内壳33外侧,密封凸台34沿着底壳35底面边缘固定。

限位凸台36与限位槽25相配合,卡扣31与卡扣槽24滑动配合,卡扣31与锁扣4相配合,密封凸台34与密封槽22相配合,支撑柱32上端固定有散热鳍片6。

如图5所示,锁扣4包括锁扣压杆41、支撑轴42、锁头43以及挤压弹簧44,锁扣压杆41通过支撑轴42转动固定于上盖2上,锁扣压杆41上端侧面与上盖2侧壁齐平,且锁扣压杆41上端侧面上设有防滑纹,锁扣压杆41下端固定有锁头43,挤压弹簧44固定于上盖2上,且挤压弹簧44一端与上盖2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锁扣压杆41与支撑轴42连接的上端。

橡胶吸垫5为倒置的喇叭状橡胶吸垫。

如图6所示,散热鳍片6包括散热鳍片组61、固定耳62以及集热板63,散热鳍片组61固定于集热板63上端面上,集热板63外侧固定有固定耳62,固定耳62与支撑柱32通过螺丝配合固定,散热鳍片组61通过散热鳍片安装通槽23伸于上盖2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及原理:

1)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桌面上,然后轻轻按压本实用新型的上盖2,使本实用新型橡胶吸垫5将桌面吸牢;

2)工作时,设备内部产生热量,热量聚集至集热板63上,之后通过散热鳍片组61散发至空气中;

3)当设备损坏需要拆卸时,按压锁扣压杆41,此时锁头43与卡扣31分离,使上盖2与底座3分离,从而将本实用新型轻易拆卸进行维修。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