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4748发布日期:2020-07-07 14:2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夹。



背景技术:

眼球追踪技术,也可以称为视线追踪技术,是通过采集眼睛运动情况来估计眼睛的视线和/或注视点的技术。

具有眼球追踪技术的装置称为眼球追踪装置。

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内通过内置眼球追踪装置,使移动终端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但是如果移动终端在出厂前没有内置眼球追踪装置,则不能具有眼球追踪功能。

此时,如果使用者想要体验具有眼球追踪技术的移动终端,则只能更换移动终端。

因此,如何在不更换移动终端的前提下,使移动终端满足使用者体验眼球追踪技术的需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夹,以在不更换移动终端的前提下,使移动终端满足使用者体验眼球追踪技术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背夹,适用于移动终端,包括:

外壳,能够套装在移动终端上;

眼球追踪装置,安装在所述外壳上,且能够通过传输接口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传输接口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外壳包括:

前壳,能够套装在所述移动终端上;

后壳,与所述前壳连接,所述后壳与所述前壳之间安装所述眼球追踪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后壳包括下后壳、上后壳和锁紧组件,所述下后壳与所述上后壳上下活动连接,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实现下后壳与上后壳的固定连接;

所述前壳包括下前壳和上前壳,所述下前壳与所述下后壳连接,所述上前壳与所述上后壳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下后壳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前表面与所述下后壳的前表面平齐,所述导向块的厚度较所述下后壳的厚度小;

所述上后壳的两端设置有挡边,两个所述挡边之间设置有与所述挡边平行的档杆,所述挡边与相邻所述档杆或者相邻档杆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块滑动配合,所述上后壳的后表面与所述下后壳的后表面平齐。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下后壳上设置有限位槽,位于相邻所述导向块之间,所述限位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

所述上后壳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柱,与所述挡边或档杆位置对应,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所述限位柱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所述上后壳的前表面设置有挡块,能够与所述导向块的远离所述下后壳的一端相抵。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限位柱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所述上前壳通过与所述第一螺栓孔配合的第一螺栓与所述限位柱连接;

所述下后壳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所述下前壳通过与所述第二螺栓孔配合的第二螺栓与所述下后壳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导向块的远离所述下后壳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

所述挡边或者所述档杆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轴配合的滑动槽,所述限位柱上设置有与所述铰接轴配合的铰接槽。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锁紧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下后壳的前表面的下端;

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上后壳的前表面的上端;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柱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下前壳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槽,能够插入所述移动终端的下端,所述第一插槽与所述下前壳的前表面垂直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按键配合的第一孔;

所述上前壳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插槽,能够插入所述移动终端的上端,所述第二插槽的与所述上前壳的前表面垂直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移动终端的插孔配合的第二孔。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下前壳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前壳体,用于安装所述眼球追踪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插槽的下方,所述第一前壳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为开放端;

所述下后壳的下端能够封堵所述第一前壳体的后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眼球追踪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器,与所述传输接口连接;

第一红外滤光片,安装在所述第一前壳体的前表面;

第一红外灯发射器,所述第一红外灯发射器上开设置用于供所述图像采集器通过的第一安装孔;

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后盖板连接,

所述固定支架的后表面与所述图像采集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固定支架的前表面与所述第一红外光发射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第一红外光发射器供电的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传输接口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眼球追踪装置还包括:

第二红外光发射器,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与所述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第二红外滤光片,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端且位于所述上前壳的前表面。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上前壳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前壳体,所述第二前壳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为开放端,

所述第二前壳体的前表面通过第二红外滤光片封堵,所述第二前壳的后表面通过上后壳封堵。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传输接口为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与所述下后壳通过安装支架连接,

所述安装支架包括:

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后壳连接;

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且与所述type-c接口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压线板,所述压线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压线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下后壳之间。

优选的,在上述背夹中,所述下后壳上开设有与所述导线配合的安装槽,

所述导线通过走线盖板压紧在所述下后壳上,所述走线盖板与所述下后壳连接,

所述导向块上设置有定位柱;

所述走线盖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夹,能够套装在移动终端上本。背夹包括外壳和眼球追踪装置,外壳用于与移动终端套装连接,眼球追踪装置安装在外壳上,且通过外壳实现与移动终端的连接。本方案通过背夹将眼球追踪装置外置于移动终端,使用者在不更换移动终端的前提下,就能使移动终端具有眼球追踪功能,满足了使用者体验眼球追踪技术的需求,减少了使用者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去除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去除上前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去除下前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去除走线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去除弹性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去除上后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去除下后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后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后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后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后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前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前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前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前壳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走线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与背夹配合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与背夹配合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拉开后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拉开后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夹弯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自背夹取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外壳,11、前壳,111、下前壳,1111、第一插槽,1112、第一前壳体,1113、第一孔,112、上前壳,1121、第二插槽,1122、第二前壳体,1123、第二孔,1124、加强筋,12、后壳,121、下后壳,1211、导向块,1212、限位槽,1213、铰接轴,1214、第一连接柱,1215、定位柱,1216、散热孔,122、上后壳,1221、挡边,1222、档杆,1223、限位柱,1224、挡块,1225、铰接槽,1226、第二连接柱,1227、弹性件,1228、走线盖板,1229、定位孔,2、移动终端,3、图像采集器,4、第一红外滤光片,5、第一红外光发射器,6、固定支架,7、第二红外光发射器,8、第二红外滤光片,9、type-c接口,10、安装支架,101、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压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夹,以在不更换移动终端的前提下,使移动终端满足使用者体验眼球追踪技术的需求。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背夹,该背夹能够套装在移动终端2上。

优选的,本方案中的移动终端2为手机。

背夹包括外壳1和眼球追踪装置。其中,外壳1用于与移动终端2套装连接,眼球追踪装置安装在外壳1上,眼球追踪装置通过传输接口与移动终端连接。

其中眼球追踪装置与移动终端2之间的信息传递可以是有线连接方式也可以是无线连接方式(例如wi-fi无线局域网络或者蓝牙连接、红外连接等)。

本方案中眼球追踪装置与移动终端2之间的信息传递通过传输接口实现。具体的,移动终端2通过传输接口向眼球追踪装置供电,眼球追踪装置采集眼部图像并获取使用者的视线或注视点,再将视线或者注视点信息通过传输接口传递给移动终端2,移动终端2对接收的视线或注视点进行分析,控制移动终端2做出相应反应。

本方案通过背夹将眼球追踪装置外置于移动终端2,使得在不更换移动终端2的前提下,移动终端2具有眼球追踪功能,从而满足使用者体验眼球追踪技术的需求,减少了使用者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眼球追踪装置通过获取反应眼睛运动的眼部图像,并根据获取的眼部图像获取使用者的视线和注视点估计的装置。

优选的,眼球追踪装置设置在背夹的面向使用者面部的一侧,保证眼球追踪装置能够有效获取使用者的眼部图像。

眼球追踪技术为一种常用技术,本方案将具有眼球追踪技术的眼球追踪装置用于背夹,背夹套装在移动终端上后,实现了眼球追踪装置在移动终端2上的外置,使移动终端2具有眼球追踪功能。

本方案中移动终端2获取的眼球追踪装置的信号为移动终端2能够识别的信号,且为移动终端2做出相应功能响应的信号,因此本方案不需要对移动终端2的内部程序进行改进。

另外,眼球追踪装置将获取的眼部图像转化为移动终端2能够识别的信号也为现有技术,本方案只是将该技术用于背夹,不涉及对程序的改进。本方案公开的背夹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和后壳12之间的空间用于安装眼球追踪装置。

其中,前壳11能够套装在移动终端2上,后壳12与前壳11连接,后壳12与前壳11之间设置有用于安装眼球追踪装置的空间。

本方案将眼球追踪装置隐藏安装在外壳1内,对眼球追踪装置起到了保护作用。

眼球追踪装置在外壳1内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证不会影响眼球追踪装置对眼部图像的采集即可。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外壳1的前壳11可以为类似手机壳形状及材质的外壳1,外壳1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移动终端2通过外壳1的形变嵌入外壳1内。

在本方案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后壳12包括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前壳11包括下前壳111和上前壳112。

如图1、2、21、22、24和25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将前壳11和后壳12均设计为分体结构,且后壳12的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上下活动连接,下前壳111与下后壳121位置对应且连接,上前壳112与上后壳122位置对应且连接,使得下前壳111和上前壳112能够分别随着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的活动一起活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下前壳111与上前壳112之间没有连接关系,仅为下前壳111和下后壳121、上前壳112和上后壳122存在连接关系。

需要理解的,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之间的活动连接有多种实现方式,举例说明,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通过螺栓连接,需要分开时拆下螺丝即可,安装上螺丝即可保证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的固定;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是: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通过磁铁连接,需要分开时只要用手分别拿住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施加一定力量将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分开即可,安装时将磁铁的位置对准靠近即可保证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的固定。

在本方案的实施例中,外壳1可以为具有一定硬度的外壳1,即不能发生形变的外壳1,通过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的滑动,实现移动终端2与外壳1的配合。

具体的,上后壳122相对于下后壳121向上活动,外壳1用于与移动终端2配合的腔体的空间变大,移动终端2嵌入该腔体内,上后壳122相对于下后壳121向下活动,外壳1用于与移动终端2配合的腔体的空间变小,移动终端2卡在腔体内。当要取出移动终端2时,上后壳122相对于下后壳121向上活动,外壳1用于与移动终端2配合的腔体的空间变大,移动终端2即可取出。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相对活动时,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中的一个会被使用者的手固定,上文的描述是以下后壳121被固定作为参照,上后壳122相对下后壳121上下活动。当然,也可以以上后壳122被固定作为参照,下后壳121相对于上后壳122上下活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的前和后均以移动终端2的前后面作为参考,移动终端2设置有屏幕的一面为移动终端2的前面,移动终端2与设置有屏幕的一面相背的一面为移动终端2的后面向。本方案的上和下也均以移动终端2的上下作为参考,本方案所述的下方向即为移动终端2的下方向,本方案所述的上方向即为移动终端2的上方向。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通过导向块1211与导向槽配合实现滑动。

导向槽可以为直接开设在上后壳122上的导向槽,也可以为由结构构成的导向槽,具体的:上后壳122的两端设置有挡边1221,两个挡边1221之间设置有与挡边1221平行的档杆1222,挡边1221与相邻档杆1222或者相邻档杆1222之间形成导向槽,

无论是直接在上后壳122上开设的导向槽,还是由结构构成的导向槽均与导向块滑动配合,即导向块能够在导向槽的导向作用下滑动。

如图1、2、10、12和13所示,下后壳121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1211,导向块1211位于下后壳121的下方向的延伸方向上,且凸出于下后壳121的上端面设置,导向块1211的前表面与下后壳121的前表面平齐,导向块1211的厚度较下后壳121的厚度小,相应的,导向块1211与上后壳122的后表面的连接位置具有台阶面。

优选的,导向块1211与下后壳121一体成型,上后壳122与挡边1221和档杆1222一体成型。

如图4、13和21所示,上后壳122沿着导向块1211的后表面滑动,且上后壳122的下端面能够与台阶面相抵。

优选的,导向槽的个数与导向块1211的个数相等。

上后壳122的厚度与台阶面的厚度相等,保证上后壳122与下后壳121滑动配合后,上后壳122的后表面能够与下后壳121的后表面平齐,提高外壳1的整体美观性。

如图1、6、7、8、9和14所示,档杆1222的个数为两个,档杆1222的长度与挡边1221的长度相等,档杆1222的厚度与挡边1221的厚度相等,而且导向块1211的厚度与档杆1222的厚度相等。

档杆1222和挡边1221均位于上后壳122的朝向上前壳112的一侧,即上后壳122的前表面。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配合的稳定性,本方案在下后壳121上设置有限位槽1212,上后壳122上设置有限位柱1223。

具体的,限位柱1223与档杆1222和挡边1221位置对应且连接,即每个档杆1222和每个挡边1221上均设置有限位柱1223,限位柱1223的厚度与档杆1222和挡边1221的厚度相等。

如图4、13、21和22所示,下后壳121上设置有限位槽1212,限位槽1212开设在下后壳121的端部且位于相邻导向块1211之间,限位槽1212的槽底(限位槽1212的与下后壳121的上端面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斜面,上后壳122的下端面设置有限位柱1223,限位柱1223凸出于上后壳122的下端面,且能够与限位槽1212配合,限位柱1223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相对滑动时,即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向着卡紧移动终端2的方向滑动时,限位槽1212能够与限位柱1223配合,且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卡紧移动终端2后,限位槽1212的第一导向斜面与限位柱1223的第二导向斜面相抵。

优选的,限位槽1212贯通下后壳121的前后表面开设,限位柱1223的厚度与限位槽1212的厚度相等,在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相抵后,限位柱1223的前表面与下后壳121的前表面平齐,限位柱1223的后表面与下后壳121的后表面平齐。

上后壳122上设置有挡块1224,能够与导向块1211的远离下后壳121的一端相抵。具体的,导向块1211在挡块1224与上后壳122的下端面之间滑动,挡块1224对下后壳121向上滑动的位置进行了限定,避免第二导向斜面沿着第一导向斜面过渡滑动。过渡滑动的意思是,限位柱1223超出限位槽1212,且滑至下后壳的前表面之上。

优选的,限位柱1223和挡块1224与上后壳122一体成型。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上前壳112与上后壳122螺栓连接。具体的,可以在上后壳122上设置有第一螺栓孔,上前壳11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一螺栓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和第一螺栓孔实现上前壳112与上后壳122的连接。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下前壳111与下后壳121螺栓连接。具体的,下后壳121上设置有第二螺栓孔,下前壳111上设置有第四通孔,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四通孔与第二螺栓孔实现下前壳111与下后壳121的连接。

如图3、5、16和18所示,第三通孔的个数为六个,第四通孔的个数为四个。

在本方案的一个更优化的具体实施例中,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取出难度,更方便用户取出移动终端。

具体的,导向块1211的远离下后壳12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1213,限位柱1223上设置有与铰接轴1213配合的铰接槽1225,为了满足导向块1211在导向槽内的滑动,需要在挡边1221或者档杆1222上开设能够为铰接轴1213让位的滑动槽。

使用时,导向块1211在导向槽内滑动,同时铰接轴1213在滑动槽内滑动,在铰接轴1213嵌入铰接槽1225内后,向后转动下后壳121与下前壳111,使移动终端2与下前壳111的前表面分离,取出移动终端2。当然,也可以是向后转动上后壳122与上前壳112,使移动终端2与上前壳122的前表面分离,取出移动终端2。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后壳122与下后壳121配合的稳定性,本方案在上后壳122上设置有空心定位柱,上前壳112上设置有与空心定位柱位置对应的定位插孔,空心定位柱能够插入定位插孔内。

如图1、8、9、10和12所示,空心定位柱为长条形空心定位柱,相应的定位插孔为长条形定位插孔。

优选的,空心定位柱与上后壳122一体成型。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配合的稳定性,本方案提供的后壳12还包括锁紧组件。

由于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采用滑动与转动配合的连接方式,连接结构不稳定,因此,后壳12还包括锁紧组件,锁紧组件用于实现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的锁紧,避免后壳12在使用过程中散落。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锁紧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柱1214、第二连接柱1226和弹性件1227,用于对后壳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行锁紧。如图1、2、6、7和8所示,锁紧组件的个数至少为两组,且沿着后壳12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后壳12的宽度方向垂直于后壳12的上下方向。

其中,第一连接柱1214设置在下后壳121的前表面的下端,第二连接柱1226设置在上后壳122的前表面的上端,弹性件122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柱1214和第二连接柱1226连接。具体的,弹性件1227与第一连接柱1214和第二连接柱1226的连接方式为套设连接,即弹性件1227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1214和第二连接柱1226配合的连接套。

弹性件1227与第一连接柱1214和第二连接柱1226配合后,弹性件1227处于拉伸状态,能够将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向着第一导向斜面和第二导向斜面的配合面拉紧。

外壳与移动终端的稳定配合还依靠移动终端对外壳的支撑作用。

如图1-25所示,下后壳121为矩形下后壳,上后壳122为矩形上后壳,第一连接柱1214位于下后壳121的下端的两个直角位置,第二连接柱1226位于上后壳122的上端的两个直角位置。

弹性件1227可以为弹性绳或者弹簧。

本优化方案中下后壳121与上后壳122采用滑动及转动的方式连接,为了方便外壳1与移动终端2的配合,本方案在下前壳111的前表面设置了第一插槽1111,上前壳112的前表面设置了第二插槽1121。

外壳1与移动终端2配合时,首先将下后壳121相对于上后壳122向下滑动,下前壳111和上前壳112分别随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滑动,第一插槽1111和第二插槽1121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将移动终端2的上端插入第二插槽1121,最后,将下后壳121相对于上后壳122向上滑动,下前壳111与和上前壳112分别随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滑动,移动终端2的下端插入第一插槽1111,完成外壳1与移动终端2的配合。

外壳1与移动终端2分离时,如图23所示,首先将下后壳121相对于上后壳122向下滑动,下前壳111和上前壳112分别随下后壳121和上后壳122滑动,第一插槽1111和第二插槽1121之间的距离增大,至第一插槽1111与移动终端2的下端分离,如图24所示;然后向着远离移动终端2的方向即向后转动下后壳121,此时移动终端2不与下前壳111贴合,移动终端2的下端悬空,如图25所示;如图26所示,最后取出移动终端2,向前转动下后壳121恢复至初始位置,将上后壳122相对于下后壳121向上滑动,至第一导向斜面与第二导向斜面贴合。上述实施例是以固定上后壳122的方式进行操作的过程,还可以以固定下后壳121的方式进行放入和取出移动终端2的操作。

使用上述方法可以使移动终端不与下前壳111或者上前壳112贴合,使得拿出手机更加方便。

一般智能手机会在侧面设置按键,用于调节音量或者开关机等操作,为了方便操作手机,如图5所示,本方案在第一插槽1111的第一侧壁11111上设置有与移动终端2的按键或者插孔配合的第一孔1113,其中,第一侧壁11111为与上前壳111的前表面垂直的侧壁;

如图5所示,本方案在第二插槽1121的第二侧壁11211上开设有与移动终端2的插孔或者按键配合的第二孔1123,其中,第二侧壁11211为与上前壳112的前表面垂直的侧壁。

如图1、2、3、5、16、17、20、21、22、23、24和25所示,第一插槽1111包括与下前壳111的前表面垂直的第一侧壁11111、与下前壳111的前表面平行的第三侧壁11112和能够与移动终端2的下端面相抵的第四侧壁11113。

如图1、2、3、5、18、19、20、21、22、23、24和25所示,第二插槽1121包括与上前壳112的前表面垂直的第二侧壁11211、与下前壳111的前表面平行的第五侧壁11212和能够与移动终端2的上端面相抵的第六侧壁11213。

本方案中的第一侧壁11111和第二侧壁11112均为与移动终端2的侧边贴合的侧壁,而不是与移动终端2的下端面和上端面相抵的侧壁。

如图1、3、5和6所示,第三侧壁11113下能够刻印厂家标示。

本方案中,外壳1的用于安装眼球追踪装置的位置为第一前壳体1112。

如图1、3、5、6、16、17、20、21、22、23、24和25所示,第一前壳体1112设置在下前壳111的前表面,且位于第一插槽1111的下方。第一前壳体111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为开放端。眼球追踪装置通过第一前壳体1112的前表面采集使用者的眼部图像,通过第一前壳体1112的后表面安装在第一前壳体1112内。

第一前壳体1112的后表面的开放端通过下后壳121进行封堵。

如图5和6所示,第一前壳体1112与下前壳111的前表面垂直的侧壁的厚度大于眼球追踪装置的厚度,以保证下后壳121与下前壳111配合后没有间隙,实现眼球追踪装置的密闭安装。

如图13所示,由于眼球追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热,本方案的下后壳121上对应眼球追踪装置的位置设置有散热孔1216。

由于第一前壳体1112具有一定的厚度,且该厚度大于下前壳111的不与第一前壳体1112位置对应的部分的厚度,此时,下后壳121需要设置弯折,实现与第一前壳体1112的后表面的有效连接。

如图20和21所示,外壳的用于安装眼球追踪装置的位置的厚度大于外壳的中部厚度及上部厚度。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眼球追踪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器3、第一红外滤光片4、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和固定支架6。

图像采集器3用于采集使用者的眼睛动作的眼部图像,并根据获取的眼部图像提取用于建立视线/注视点估计模型的眼部特征。具体的,眼部特征可以包括瞳孔位置、瞳孔形状、虹膜位置、虹膜形状、眼皮位置、眼角位置和光斑位置等。

图像采集器3可以为照相机或摄像机。

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用于发射红外光,红外光经使用者的角膜反射后形成角膜反射光斑即普尔钦光斑。

第一红外滤光片4用于阻隔可见光进入图像采集器3并让红外光进入图像采集器3,使得拍摄到的眼部图像更容易捕捉眼部特征。由于红外滤光片具有阻挡可见光的特性,因此从外部不能看到产品内部结构,也起到了美观的作用。第一红外滤光片4设置在第一前壳体1112的前表面。

固定支架6为图像采集器3和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提供了安装基础,固定支架6的后表面安装图像采集器3,固定支架6的前表面安装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

固定支架6与下后壳121连接。如图1、2和11所示,下后壳121的与固定支架6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垂直于下后壳121的前表面的第一安装板,固定支架6上设置有与固定支架6垂直的第二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螺栓连接。具体的,第二安装板设置在固定支架6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位于固定支架6的上表面。

如图1、2和11所示,固定支架6与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和图像采集器3均通过螺栓连接。由于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与图像采集器3的尺寸相当,为了实现固定支架6与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和图像采集器3的连接,本方案在固定支架6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台阶面,其中第一个台阶面的水平面开设有与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连接的第五螺栓孔,第二个台阶面的水平面上开设有与图像采集器3连接的第六螺栓孔。第二安装板与第二个台阶面的竖直面连接。此处,台阶面与固定支架6所在的平面平行的面命名为水平面,台阶面与固定支架6所在的平面垂直的面命名为竖直面。

如图1、2和11所示,固定支架6为u型固定支架,固定支架6为对称结构,固定支架6上开设有用于供图像采集器3穿过的u型豁口。

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上也开设有用于供图像采集器3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u型豁口位置对应。

如图1、2和11所示,第一通孔为圆形通孔,u型豁口为矩形豁口。

固定支架6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为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供电的电源,电源与传输接口连接。

使用时,移动终端2能够通过传输接口为电源供电,然后电源对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供电。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2只能为眼球追踪装置的电源供电,眼球追踪装置的电源不能为移动终端2供电。

本方案在第一前壳体1112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电源连接,充电接口能够与辅助供电装置连接,为电源供电。辅助供电装置可以为充电宝或者市电等电源。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眼球追踪装置还包括第二红外光发射器7和第二红外滤光片8,第二红外光发射器与眼球追踪装置的电源通过导线连接。

第二红外光发射器7和第二红外滤光片8设置在外壳1的上端,且第二红外滤光片8设置在上前壳112的前表面。

如图1、2、3、5、18、19、20、21、22、23、24和25所示,上前壳112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前壳体1122,第二前壳体1122的前表面和后表面均为开放端,其中,第二前壳体1122的前表面通过第二红外滤光片8封堵,第二前壳体1122的后表面通过上后壳122封堵。

如图1、2、3、5、18、19、20、21、22、23、24和25所示,上后壳122与第二前壳体1122位置的对应的部分相对于上后壳122不与第二前壳体1122位置对应的部分具有一定的倾斜的角度。

第二红外光发射器7与上后壳122螺栓连接。

优选的,本方案中第一红外滤光片4与第一前壳体1112胶粘连接,第二红外滤光片8与第二前壳体1122胶粘连接。

如图20和21所示,外壳的用于安装眼球追踪装置的位置的厚度大于外壳的中部厚度及上端厚度,外壳的用于安装第二红外光发射器7和第二红外滤光片8的位置的厚度,即外壳的上端厚度大于外壳的中部厚度。

本方案中,外壳的下端用于安装眼球追踪装置的图像采集器3、第一红外滤光片4、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和固定支架,外壳的上端用于安装眼球追踪装置的第二红外光发射器7和第二红外滤光片8,外壳的中部用于压装导线。

为了进一步提高下后壳121与下前壳111的连接强度,下后壳121的直角位置上开设有第一连接立柱,第一连接立柱上开设有第六螺栓孔,下前壳111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立柱位置对应的第一空心柱,第一空心柱内开设有第五通孔,螺栓穿过第五通孔与第六螺栓孔配合,实现下后壳121和下前壳111的连接;上后壳122的直角位置上开设有第二连接立柱,第二连接立柱上开设有第七螺栓孔,上前壳上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立柱位置对应的第二空心柱,第二空心柱内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第七螺栓孔配合,实现下前壳111和上前壳112的连接。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传输接口为type-c接口9,type-c接口9与后壳12通过安装支架10连接。type-c接口9用于与移动终端2的传输接口连接。

移动终端2的传输接口位于下端,type-c接口9与下后壳121连接。

如图1、2和11所示,安装支架10包括第一连接板101和第二连接板102。

其中,第一连接板101与第二连接板102垂直,第一连接板101与后壳12连接,第一连接板101可以与下后壳121连接,也可以与上后壳122连接,第一连接板101具体与下后壳121连接还是与上后壳122连接,根据移动终端2的传输接口的位置进行设计。

在本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和11所示,安装支架10与下后壳121连接。

type-c接口9与第二连接板102螺栓连接。

由于第二红外光发射器7与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之间的距离较远,本方案的第一红外光发射器5与第二红外光发射器7通过导线连接。

如图1、9和10所示,后壳12上开设有与导线配合的安装槽,相应的,导向块1211上也开设有与安装槽位置对应的安装槽。

为了提高背夹结构的紧凑性,本方案中导线通过走线盖板1228压紧在后壳12上,走线盖板1228与下后壳121连接。

如图20所示,走线盖板1228的个数为多个,且平行布置在下后壳121上,走线盖板用于压紧位于相邻两个导向块1211之间的导线和位于安装槽内的导线。

走线盖板1228的下端厚度大于走线盖板1228的上端厚度,走线盖板1228的前表面因为走线盖板上下两端的厚度差形成台阶面,台阶面为倾斜过渡台阶面。具体的,如图1、8、9、10和12所示,导向块1211上设置有定位柱1215,走线盖板1228上开设有与定位柱1215位置对应的定位孔1229,导向块1211与走线盖板1228通过定位柱1215与定位孔1229配合实现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走线盖板1228的厚度较薄的部分也设置有插孔,相应的,导向块1211上设置有与插孔配合的插杆。如图20所示,每个走线盖板1228上设置有三组插孔,三组插孔沿着走线盖板1228的长度方向依次开设,每组插孔包括两个插孔,且每组中的两个插孔沿着走线盖的宽度方向布置。

优选的,定位柱1215与导向块1211一体成型。

由于安装槽、弹性件1227和档杆1222的存在,将导向块1211分成了多块,如图1、8、9、10和12所示,导向块1211的个数为8个。相邻两个导向块1211与一个走线盖板1228连接。走线盖板1228不仅实现了对导线的压紧,而且实现了对弹性件1227的压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方案公开的安装架10还包括压线板103。压线板103与第一连接板101连接,且位于第一连接板101与下后壳121之间,用于压紧导线在下后壳121。

如图1、2和11所示,压线板103为u型压线板,u型压线板103的两个侧板位于下后壳121的内部两侧。

上前壳112的边缘设置有加强筋1124,加强筋1124与上前壳112一体成型。如图1、3、5和18所示,加强筋1124为u型加强筋,u型加强筋的底板位于上前壳112的下端,u型加强筋的侧板位于上前壳112的两侧,u型加强筋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挡块1224位置对应的第八螺栓孔,挡块1224上开设有第九螺栓孔,螺栓依次穿过第八螺栓孔与第九螺栓孔配合。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