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储放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6550发布日期:2020-08-14 20:1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储放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式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储放盒。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顾名思义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区别于入耳式耳塞的一类耳机,它是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和带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装置的耳机,其类型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广泛应用于网吧和电竞比赛中,随着科技进步发展,无线技术成熟,网吧内大部分采用无线式(即蓝牙连接)的头戴式耳机进行使用,无线式的需要充电使用,在网吧内,由于电脑设备较多,所配备的电源线也是较多,给无线的头戴式耳机充电时,需频繁使用充电线,其充电线容易与配备的电源线相互缠绕在一起,造成不方便充电使用,还有充电时,头戴式耳机放在桌面上,上网人员吸烟时,会有大量的烟灰飘落在耳机的耳套内,长期下来会造成耳机音质受损,因此需要在该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创新,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储放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解决在网吧内,由于电脑设备较多,所配备的电源线也是较多,给无线的头戴式耳机充电时,需频繁使用充电线,其充电线容易与配备的电源线相互缠绕在一起,造成不方便充电使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储放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储放盒,包括储放盒、固定装置和盒盖板,所述储放盒内部中间嵌入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储放盒上方活动连接有盒盖板;

所述储放盒包括连接件、无线充电槽、头戴耳机、usb插口和磁片,所述连接件均嵌入设置在储放盒内部中间的两侧,所述无线充电槽均嵌入设置在连接件内侧中部,所述头戴耳机活动连接在无线充电槽内,所述usb插口贯穿设置在储放盒右侧中部,且usb插口、无线充电槽与连接件之间为电性连接,所述磁片嵌入设置在储放盒正面中部;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延接杆、固定块、活动块和耳套保护头,所述延接杆均嵌入设置在固定装置上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均嵌入设置在延接杆顶部,所述活动块均活动连接在固定块外侧,所述耳套保护头均嵌入设置在延接杆中部外侧;

所述盒盖板包括磁合板、防压层和抗辐射条,所述磁合板嵌入设置在盒盖板顶部,所述防压层嵌入设置在磁合板内侧中部,所述抗辐射条嵌入设置在盒盖板内部中间,且抗辐射条与防压层正相对。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头戴耳机底部均与无线充电槽底面相接触,其头戴耳机和无线充电槽内部均设有线圈,且头戴耳机内的为受电线圈、无线充电槽内的为送电线圈。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块与活动块之间设有拉伸接杆,且固定块、活动块、拉伸接杆与延接杆之间为l型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耳套保护头为海绵材质,且耳套保护头外端均为弧状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磁合板与储放盒边侧长度尺径一致,且磁合板与磁片相互磁合。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防压层内部由植物棉填充而成。

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所述抗辐射条外侧上均设有包裹层,且包裹层由银纤维材料所构成。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受电线圈、无线充电槽和送电线圈,通过头戴耳机内的为受电线圈、无线充电槽内的为送电线圈设置,当放入头戴耳机在无线充电槽内相接触时,便开始从无线充电槽向头戴耳机进行无线充电,且放在储放盒内充电,避免了不小心碰到掉落地上摔坏,解决给无线的头戴式耳机充电时,需频繁使用充电线,其充电线容易与配备的电源线相互缠绕在一起,造成不方便充电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固定块、活动块、拉伸接杆和延接杆,通过固定块、活动块、拉伸接杆与延接杆之间为l型结构设置,在头戴耳机放在无线充电槽内时,将活动块从固定块内拉出,使其活动块外端顶住头戴耳机上方两侧,使得头戴耳机在无线充电槽内放置稳固,不易松动,避免头戴耳机与无线充电槽接触不良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耳套保护头,通过耳套保护头外端均为弧状结构设置,在头戴耳机充电时,刚好与头戴耳机的耳套对接密封住,避免烟灰掉入耳套内,影响耳机使用,且耳套保护头为海绵材质,使得不会顶坏耳机的耳套,解决上网人员吸烟时,会有大量的烟灰飘落在耳机的耳套内,长期下来会造成耳机音质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盒盖板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中:储放盒1、连接件101、无线充电槽102、头戴耳机103、usb插口104、磁片105、固定装置2、延接杆201、固定块202、活动块203、耳套保护头204、盒盖板3、磁合板301、防压层302、抗辐射条30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头戴式耳机无线充电储放盒,包括储放盒1、固定装置2和盒盖板3,储放盒1内部中间嵌入设置有固定装置2,储放盒1上方活动连接有盒盖板3;

储放盒1包括连接件101、无线充电槽102、头戴耳机103、usb插口104和磁片105,连接件101均嵌入设置在储放盒1内部中间的两侧,无线充电槽102均嵌入设置在连接件101内侧中部,头戴耳机103活动连接在无线充电槽102内,usb插口104贯穿设置在储放盒1右侧中部,且usb插口104、无线充电槽102与连接件101之间为电性连接,磁片105嵌入设置在储放盒1正面中部;

固定装置2包括延接杆201、固定块202、活动块203和耳套保护头204,延接杆201均嵌入设置在固定装置2上方的左右两侧,固定块202均嵌入设置在延接杆201顶部,活动块203均活动连接在固定块202外侧,耳套保护头204均嵌入设置在延接杆201中部外侧;

盒盖板3包括磁合板301、防压层302和抗辐射条303,磁合板301嵌入设置在盒盖板3顶部,防压层302嵌入设置在磁合板301内侧中部,抗辐射条303嵌入设置在盒盖板3内部中间,且抗辐射条303与防压层302正相对。

本实施例优选的,头戴耳机103底部均与无线充电槽102底面相接触,其头戴耳机103和无线充电槽102内部均设有线圈,且头戴耳机103内的为受电线圈、无线充电槽102内的为送电线圈,通过头戴耳机103内的为受电线圈、无线充电槽102内的为送电线圈设置,当放入头戴耳机103在无线充电槽102内相接触时,送电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手机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量从送电线圈转移到受电线圈,便开始从无线充电槽102向头戴耳机103进行无线充电,且放在储放盒1内充电,避免了不小心碰到掉落地上摔坏,解决给无线的头戴式耳机充电时,需频繁使用充电线,其充电线容易与配备的电源线相互缠绕在一起,造成不方便充电使用的问题。

本实施例优选的,固定块202与活动块203之间设有拉伸接杆,且固定块202、活动块203、拉伸接杆与延接杆201之间为l型结构,通过固定块202、活动块203、拉伸接杆与延接杆201之间为l型结构设置,在头戴耳机103放在无线充电槽102内时,将活动块203从固定块202内拉出,使其活动块203外端顶住头戴耳机103上方两侧,使得头戴耳机103在无线充电槽102内放置稳固,不易松动,避免头戴耳机103与无线充电槽102接触不良的情况。

本实施例优选的,耳套保护头204为海绵材质,且耳套保护头204外端均为弧状结构,通过耳套保护头204外端均为弧状结构设置,在头戴耳机103充电时,刚好与头戴耳机103的耳套对接密封住,避免烟灰掉入耳套内,影响耳机使用,且耳套保护头204为海绵材质,使得不会顶坏耳机的耳套,解决上网人员吸烟时,会有大量的烟灰飘落在耳机的耳套内,长期下来会造成耳机音质受损的问题。

本实施例优选的,磁合板301与储放盒1边侧长度尺径一致,且磁合板301与磁片105相互磁合,通过磁合板301和与磁片105相互磁合设置,便于将盒盖板3盖住储放盒1不松动,携带时,避免头戴耳机103从储放盒1内掉出。

本实施例优选的,防压层302内部由植物棉填充而成,通过防压层302内部由植物棉填充而成的设置,在盒盖板3盖下时,防压层302对与头戴耳机103相互接触,使得防压层302提供软层接触保护面,保护头戴耳机103储放。

本实施例优选的,抗辐射条303外侧上均设有包裹层,且包裹层由银纤维材料所构成,通过抗辐射条303上的包裹层由银纤维材料所构成的设置,可将无线充电槽102充电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屏蔽掉,减少对人体造成不良的电磁辐射影响和对通信设备造成干扰的影响,在使用方便时能减少弊端产生。

工作原理:首先,从储放盒1边侧的usb插口104接入充电线,使其接入电源处,使得经连接件101完成电源传输到无线充电槽102内,当放入头戴耳机103在无线充电槽102内相接触时,送电线圈基于一定频率的交流电通过电磁感应在手机受电线圈中产生一定的电流,从而将电能量从送电线圈转移到受电线圈,便开始从无线充电槽102向头戴耳机103进行无线充电,同时,将活动块203从固定块202内拉出,使其活动块203外端顶住头戴耳机103上方两侧,使得头戴耳机103在无线充电槽102内放置稳固,不易松动,避免头戴耳机103与无线充电槽102接触不良的情况,最后,通过抗辐射条303上的包裹层由银纤维材料所构成的设置,可将无线充电槽102充电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屏蔽掉,减少对人体造成不良的电磁辐射影响和对通信设备造成干扰的影响,在使用方便时能减少弊端产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