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6157发布日期:2020-06-26 22:42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扬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音箱设备作为其中的一类产品广受大众欢迎。其中,对于扬声组件的音量的控制通常是通过旋钮或者按钮等机械结构来实现,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接触不良或机械损坏,影响对音箱功能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结构来控制音箱的调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音箱,包括:

扬声组件,用于播放音频;

箱体支架,包括连接于所述扬声组件的架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架本体的顶罩,所述顶罩位于所述扬声组件上方,所述顶罩包括电连接于所述扬声组件的触控屏,所述触控屏能够通过感应被触碰的区域来调节所述扬声组件的音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具有增加音量区域以及减小音量区域,所述增加音量区域用于在被触碰时调节所述扬声组件增加音量,所述减小音量区域用于在被触碰时调节所述扬声组件减小音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屏为透光材料制成的触控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罩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架本体的顶部框架,所述触控屏嵌设于所述顶部框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支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架本体并位于所述扬声组件下方的架底座,所述扬声组件与所述架底座间隔设置,所述架本体为韧性材料制成并用于吸收所述扬声组件的振动能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框架及架底座均为圆环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箱还包括箱体外壳及设于所述箱体外壳顶部的被动盘,所述扬声组件连接于所述箱体外壳的下侧,所述架本体连接于所述箱体外壳,所述音箱还包括所述被动盘能够在所述扬声组件播放音频时发生振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罩位于所述箱体外壳上方并与所述被动盘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音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箱体支架的插接座,所述插接座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本体具有走线腔,所述扬声组件与所述触控屏通过电导线与所述插接座电连接,所述电导线穿设于所述走线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触控屏,使得扬声组件的音量能够通过触碰触控屏的不同区域的方式进行调节,省去了机械结构的安装及应用,触碰操作减少了对控制元器件的磨损,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接触不良或机械损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外壳;101、混音腔;20、扬声组件;21、扬声器;22、扬声支架;30、被动盘;40、箱体支架;401、走线腔;41、架本体;42、架底座;421、防滑垫;43、顶罩;431、触控屏;432、顶部框架;50、出音格栅;60、插接座;70、电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音箱,包括扬声组件20、箱体支架40、箱体外壳10、被动盘30、出音格栅50及插接座60。

其中,请参照图2和图3,扬声组件20可包括扬声支架22以及固定于扬声支架22的多个用于播放音频的扬声器21。扬声组件20连接于箱体外壳10并位于箱体外壳10的下方。

请参照图3,箱体支架40包括由韧性材料制成的架本体41、用于放置于地面的架底座42及位于扬声组件20上方的顶罩43,架底座42的底面上设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421,架本体41连接于架底座42并向上延伸,顶罩43连接于架本体41的延伸端。扬声组件20通过箱体外壳10连接于架本体41的侧面,架底座42可设置为正对扬声组件20,以使得扬声组件20能够稳定悬挂于箱体支架40上,架本体41能够使得扬声组件20与地面间隔设置,由于其由韧性材料制成,因此能够吸收扬声组件20的振动能量,以降低架底座42的振动。韧性材料优选为不锈钢材料,不锈钢材料能够在吸收震动的同时防止箱体支架40生锈。优选地,箱体支架40为不锈钢材料一体成型制成的箱体支架40,即架本体41、架底座42及顶罩43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以便于加工,且稳定性强,不易折断。顶罩43位于扬声组件20上方,用于防止扬声组件20落灰。

请参照图3,架底座42优选为环状,增大支撑面积的同时减轻箱体支架40的重量。防滑垫421可以为橡胶垫,防滑的同时能够吸收一定的振动能量。

请参照图2和图3,其中,顶罩43包括连接于架本体41的顶部框架432以及电连接于扬声组件20并连接于顶部框架432的触控屏431,触控屏431能够通过感应被触碰的区域来调节扬声组件20的音量。顶部框架432对触控屏431起到了支撑作用。优选地,顶部框架432为圆环形,触控屏431嵌设于圆环内,顶部框架432对触控屏431起到了周向防护的作用,也能够均匀支撑起触控屏431。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触控屏431,使得扬声组件20的音量能够通过触碰触控屏431的不同区域的方式进行调节,省去了机械结构的安装及应用,触碰操作减少了对控制元器件的磨损,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接触不良或机械损坏的情况。

触控屏431具有增加音量区域以及减小音量区域,增加音量区域以及减小音量区域可通过表示来区分标记。当使用者需要调节音量时,通过触碰增加音量区域来增加扬声组件20音量,通过触碰减小音量区域来减小扬声组件20音量。通过触控的方式来调节扬声组件20音量,操作方式简单,快捷省力。

为增加音箱的观赏性,触控屏431为透光材料制成的触控屏431,这样一方面使得触控屏431更加美观,另一方面便于使用者透过触控屏431观察被动盘30的振动,同时也避免了遮挡罩设向被动盘30的光线。优选地,顶部框架432内环面设有灯珠,用于在黑暗环境中罩设触控屏431,以便于使用者获知增加音量区域以及减小音量区域的位置。

请参照图2,箱体外壳10具有混音腔101,被动盘30设于箱体外壳10的顶部,扬声器21能够在其播放音频时振动混音腔101内的空气,以带动被动盘30振动。被动盘30能够增加音箱的低音效果,混音腔101使得各个扬声器21产生的振动气流的排量能够在该混音腔101内混合并趋于平衡,被动盘30在已经调和平衡的振动气流的作用下发生规律有节奏的鼓动,推动空气,并使得振动传入人耳中,制造出低音音效。低音腔不仅能够自动平衡各扬声器21的振动气流排量,而且能够使得各扬声器21的音压叠合,增加了被动盘30的振动幅度,使得低音更加饱满,低音效果更加出色,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参照图2,优选地,顶罩43与被动盘30的顶部间隔设置,以防止在被动盘30推动空气发出低音时顶罩43阻碍空气的流动。

请参照图2和图3,插接座60设于箱体支架40并与扬声组件20电连接,插接座60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为扬声组件20供电。当需要使用音箱播放音频时,将外部电源插接于插接座60上,以使得扬声组件20通电。优选地,插接座60设于架本体41背离箱体外壳10的一侧。

请参照图2,具体地,架本体41具有走线腔401,扬声组件20通过电导线70与插接座60电连接,电导线70穿设于走线腔401。这样电导线70便不会外漏,避免影响美观,防止受到外界磕碰发生漏电,减速老化。

请参照图1和图2,出音格栅50呈罩状连接于箱体外壳10并罩设于扬声组件20,出音格栅50由硬质材料制成,出音格栅50具有能够透气的间隙,同时起到了防护作用,防止扬声组件20受到损伤。在本实施中,出音格栅50还能够作为音箱的底座支撑箱体外壳10,以使得被动盘30朝上,这样被动盘30振动时,其产生的气流不会被地面或墙面阻挡,低音音效能够充斥整个房间,使得用户获得更好的音乐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