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毫米波接收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6791发布日期:2020-05-26 18:2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毫米波接收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干扰电路,尤其是一种毫米波接收抗干扰电路。



背景技术:

抗干扰是用来对抗通讯或雷达运行的任何干扰的系统技术,能够防止经过天线的输入端、设备的外壳以及沿电源线作用于设备产生的干扰。

在通讯领域中,干扰源对有用信号的接收造成损伤,干扰一般分为两类,串扰:电子学上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耦合现象;无线电干扰:通过发送无线电信号来降低信噪比的方式,达到破坏通信、阻止广播信号的行为。

现有的毫米波接收机存在以下不足:1.在对毫米波信号接收时不能对电路中产生的多余频率段进行过滤;2.不能对信号传输中产生的干扰源进行滤除或阻绝。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毫米波接收抗干扰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毫米波接收抗干扰电路,包括:接收模块、控制模块、滤波模块、转换模块、抗干扰模块、信号放大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中接收器bl获取毫米波信号,检测器u1对获取的信号进行检测;所述控制模块中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作为无触点开关将检测后的信号传递给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中电感l1、电容c2和电阻r3组滤波电路对电路中产生特定频率的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滤除;所述转换模块中三极管q3将过滤后的信号频率传递给抗干扰模块;所述抗干扰模块中电感l3将电路中产生的磁性干扰源进行储存通过电容c5进行滤除,运算放大器u2可以调节毫米波输出信号值;所述信号放大模块中信号放大器u3将获得毫米波信号进行放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电池组b1、复位开关sb1、接收器bl、光电耦合器u4、检测器u1、二极管d2,其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1与接收器bl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2分别与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3分别与接收器bl另一端、复位开关sb1一端、检测器u1引脚2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4与检测器u1引脚3连接;所述检测器u1引脚4与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1正极端与复位开关sb1另一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4,其中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端与检测器u1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端与三极管q3发射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3负极端、电阻r2一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3、接收器bl另一端、复位开关sb1一端、检测器u1引脚2连接;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滤波模块包括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阻r3,其中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集电极端、二极管d3负极端、电阻r2一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3、接收器bl另一端、复位开关sb1一端、检测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正极端、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q4基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负极端、电阻r3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4、电阻r6、电感l2、电容c3、三极管q5、二极管d4、电阻r5、滑动电阻rv1、电容c4,其中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感l2一端、电容c4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基极端与电容c3正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发射极端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一端、电感l1另一端、电容c2正极端、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二极管d4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负极端与滑动电阻rv1引脚1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v1引脚2和引脚3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负极端、电阻r3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2另一端与电容c3负极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抗干扰模块包括电阻r9、电阻r8、电阻r7、灯led1、电感l3、三极管q6、电容c5、电容c6、电阻r10、运算放大器u2、电阻r11、电感l5,其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2与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4接地线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7接电源+5v;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3分别与三极管q3基极端、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一端与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电容c5正极端、电感l4一端、三极管q6发射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电容c6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4集电极、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负极端分别与电感l4另一端、三极管q5发射极端、电阻r5一端连接;三极管q6集电极端与电感l3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另一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基极端分别与灯led1正极端、电阻r8另一端、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灯led1与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滑动电阻rv1引脚2和引脚3、电容c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负极端、电阻r3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2另一端与电容c3负极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电阻r12、电容c7、电容c8、电阻r13、二极管d5、电阻r14、电容c9、信号放大器u3,其中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3与二极管d5负极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2分别与电容c9一端、电阻r14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7接电源+5v;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4接地线gnd;所述二极管d5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容c8引脚1、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7正极端、运算放大器u2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1电容c9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引脚2、电容c7负极端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d2、所述二极管d3型号均为稳压二极管;所述三极管q2、所述三极管q3、所述三极管q4、所述三极管q5、所述三极管q6型号均为npn;所述电容c2、所述电容c3、所述电容c5、所述电容c7、所述电容c8型号均为电解电容。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接收模块中光电耦合器u4接受的光的强度通过检测器ui传递给控制模块,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在根据数值的大小控制不同输出端口,在滤波模块中电感l1、电容c2和电阻r3组滤波电路对电路中产生特定频率的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滤除,达到滤除的效果提高频率的稳定和质量;在抗干扰模块中电感l3将电路中产生的磁性干扰源进行储存通过电容c5进行滤除,运算放大器u2将滤除后的有效的信号进行放大,可以控制输出信号是输入信号加减或微分,从而可以根据不能要求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电路分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控制模块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滤波转换模块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抗干扰模块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放大模块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毫米波接收抗干扰电路,包括:接收模块,其中接收模块包括电池组b1、复位开关sb1、接收器bl、光电耦合器u4、检测器u1、二极管d2。

控制模块,其中控制模块包括三极管q2、三极管q3、二极管d3、电阻r1、电阻r2、三极管q4。

滤波模块,其中滤波模块包括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阻r3。

转换模块,其中转换模块包括电阻r4、电阻r6、电感l2、电容c3、三极管q5、二极管d4、电阻r5、滑动电阻rv1、电容c4。

抗干扰模块,其中抗干扰模块包括电阻r9、电阻r8、电阻r7、灯led1、电感l3、三极管q6、电容c5、电容c6、电阻r10、运算放大器u2、电阻r11、电感l5。

信号放大模块,其中信号放大模块包括电阻r12、电容c7、电容c8、电阻r13、二极管d5、电阻r14、电容c9、信号放大器u3。

参见图2至图5所示,接收模块中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1与接收器bl一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2分别与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3分别与接收器bl另一端、复位开关sb1一端、检测器u1引脚2连接;所述光电耦合器u4引脚4与检测器u1引脚3连接;所述检测器u1引脚4与二极管d2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组b1正极端与复位开关sb1另一端连接。

控制模块中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端与检测器u1引脚1连接;所述三极管q2基极端与三极管q3发射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发射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基极端与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集电极端分别与二极管d3负极端、电阻r2一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3、接收器bl另一端、复位开关sb1一端、检测器u1引脚2连接;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

滤波模块中所述电感l1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3集电极端、二极管d3负极端、电阻r2一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3、接收器bl另一端、复位开关sb1一端、检测器u1引脚2连接;所述电感l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正极端、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q4基极端连接;所述电容c1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2负极端、电阻r3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

转换模块中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4一端、电感l2一端、电容c4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基极端与电容c3正极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5发射极端与电阻r5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6一端、电感l1另一端、电容c2正极端、电阻r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二极管d4正极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4负极端与滑动电阻rv1引脚1连接;所述滑动电阻rv1引脚2和引脚3分别与电容c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负极端、电阻r3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2另一端与电容c3负极端连接。

抗干扰模块中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2与电阻r11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4接地线gnd;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7接电源+5v;所述运算放大器u2引脚3分别与三极管q3基极端、电阻r1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一端与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5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0一端、电容c5正极端、电感l4一端、三极管q6发射极端连接;所述电阻r10另一端与电容c6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6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4集电极、电阻r1另一端、电阻r2另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5负极端分别与电感l4另一端、三极管q5发射极端、电阻r5一端连接;三极管q6集电极端与电感l3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3另一端与电阻r8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6基极端分别与灯led1正极端、电阻r8另一端、电阻r9一端连接;所述灯led1与电阻r7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另一端分别与滑动电阻rv1引脚2和引脚3、电容c4另一端、电阻r5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电容c2负极端、电阻r3另一端、三极管q2发射极端、二极管d3正极端、三极管q4发射极端、光电耦合器u4引脚2、电池组b1负极端、二极管d2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感l2另一端与电容c3负极端连接。

信号放大模块中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3与二极管d5负极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2分别与电容c9一端、电阻r14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7接电源+5v;所述信号放大器u3引脚4接地线gnd;所述二极管d5正极端分别与电阻r12一端、电容c8引脚1、电阻r13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2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7正极端、运算放大器u2引脚6连接;所述电阻r13另一端与1电容c9另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4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8引脚2、电容c7负极端连接。

工作原理:复位开关sb1闭合接收模块得电,接收器bl将获得毫米波信号传递给光电耦合u4,光电耦合器u4通过接受的光的强度判断外部的环境对毫米波信号影响,再通过检测器u1将光电耦合器u4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在根据反馈的数值控制不同输出端口,不合格的电源信号通过电感l1、电容c2和电阻r3组滤波电路对电路中产生特定频率的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滤除,三极管q3将过滤后的有效信号通过电容c3和电感l2组成耦合电路维持信号转圜的稳定,滑动电阻rv1调节电压值大小将转换的信号传递给抗干扰模块;电感l3将电路中产生的磁性干扰源进行储存通过电容c5进行滤除,从而运算放大器u2将接受的毫米波输出信号值进行调节;电容c7和电容c8将运算放大器u2反馈的毫米波信号进行储存,信号放大器u3将获得毫米波信号进行放大,提高传播范围。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