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3426发布日期:2020-05-06 23:5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



背景技术: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外部控制器对教学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从而实现智能教学管理。在外部控制器在进行控制指令无线传输的过程中,需要计算机对无线信号进行快速识别,以达到实时、同步控制的要求。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由于无线信号的衰减和控制端口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很容易造成指令信号接收存在紊乱,因此需要提高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的抗干扰能力。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cpu,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输出的指令信号依次经过谐振选频电路、调频稳定电路和隔离电路处理后送入所述cpu中,所述cpu根据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驱动对应的教学设备工作;所述谐振选频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电容c1、电感l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容c1、电感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并联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调频稳定电路包括运放器ar1、ar2,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电阻r3、电容c3的一端,并通过电容c4连接电阻r5、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阻r5、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8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电路包括运放器ar3,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9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并通过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5接地,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所述cpu的指令输入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将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信号首先送入谐振选频电路中进行处理,提高对控制指令信号接收的精确度;

2.调频稳定电路在运放过程中形成三阶带通滤波网络对指令信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并提高了对信号的处理效率;

3.隔离电路保证cpu对指令信号接收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了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智能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cpu,无线接收单元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输出的指令信号依次经过谐振选频电路、调频稳定电路和隔离电路处理后送入cpu中,cpu根据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驱动对应的教学设备工作。

当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到外部控制器所发出的控制指令时,首先将指令信号送入谐振选频电路中进行处理。谐振选频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电阻r1连接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电容c1、电感l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容c1、电感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并联接地。其中,三极管vt1对指令信号进行放大后,由电容c1与电感l1形成的并联谐振中进行选频滤波,从而对杂波进行有效滤除,提高控制指令信号接收的精确度。

为了提高指令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和快速性,采用调频稳定电路对谐振选频电路的输出信号进一步处理。调频稳定电路包括运放器ar1、ar2,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电阻r3、电容c3的一端,并通过电容c4连接电阻r5、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阻r5、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8接地。

其中,电阻r3-r5与电容c2-c4形成三阶带通滤波网络,并与运放器ar1、ar2形成闭合反馈,三阶滤波产生的带通与指令信号的中心频带相匹配,从而对指令信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保证指令信号接收的稳定性,且采用高速运放芯片很好地提高了对信号的处理效率。

调频稳定电路的输出信号经隔离电路处理后送入cpu中,隔离电路包括运放器ar3,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9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并通过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5接地,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cpu的指令输入端。调频稳定电路的输出信号经rc滤波后送入运放器ar3中进行隔离输出,从而保证cpu对指令信号接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将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信号首先送入谐振选频电路中进行处理,提高对控制指令信号接收的精确度,为了提高指令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和快速性,调频稳定电路在运放过程中形成三阶带通滤波网络对指令信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并提高了对信号的处理效率,最后通过隔离电路保证cpu对指令信号接收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对无线控制指令接收处理能力强,有效提高了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智能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cpu,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输出的指令信号依次经过谐振选频电路、调频稳定电路和隔离电路处理后送入所述cpu中,所述cpu根据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驱动对应的教学设备工作;

所述谐振选频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1的基极通过电阻r1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输出端,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电容c1、电感l1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3.3v电源,电容c1、电感l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并联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频稳定电路包括运放器ar1、ar2,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4连接电阻r3、电容c3的一端,并通过电容c4连接电阻r5、电容c2的一端,电阻r3、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感l1的一端,电阻r5、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6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和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并通过电阻r8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运放器ar3,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9连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并通过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5接地,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输出端连接所述cpu的指令输入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电路,包括无线接收单元和CPU,无线接收单元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无线信号接收器输出的指令信号依次经过谐振选频电路、调频稳定电路和隔离电路处理后送入CPU中,CPU根据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驱动对应的教学设备工作,本实用新型将无线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控制指令信号首先送入谐振选频电路中进行处理,提高对控制指令信号接收的精确度;调频稳定电路在运放过程中形成三阶带通滤波网络对指令信号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并提高了对信号的处理效率;隔离电路保证CPU对指令信号接收的稳定性,有效提高了计算机教师控制端口信号接收的抗干扰能力,保证智能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朋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