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维护的双网无线通讯系统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7158发布日期:2020-09-04 13:42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拆卸维护的双网无线通讯系统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民航系统的无线通讯系统配件,尤其涉及方便拆卸维护的双网无线通讯系统主机。



背景技术:

无线通讯系统是民航生产运行中最重要的环节,而目前的无线通讯系统中多个双网络交换单元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统一固定安装在固定架中,一个单元对应一个机柜壳体,多个壳体阵列摆放在架体上,其安装和拆卸维护都十分不方便,且因为是码放的形式,所以当架体移动或者有撞击或摆放位置略有倾斜时,容易滑落,造成设备或人员的损伤,而在进行维护、更换时,很多时候可能得需要硬拉硬拽,不仅容易造成壳体磨损,且其与固定架接触面积过大,不利于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维护的双网无线通讯系统主机,其目的是解决以往的双网络交换单元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方便拆卸维护的双网无线通讯系统主机,包括用于盛装双网络交换单元的壳体以及用于存放多个双网络交换单元的架体,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两个t形凸块;

架体包括立板和横板,横板的底部设置有与t形凸块对应的t形豁口;壳体顶部的t形凸块伸进t形豁口内时,壳体与横板临时连接。

在横板内设置有用于临时锁紧t形凸块的临时锁紧机构,该临时锁紧机构包括锁紧齿轮和锁紧齿条;

锁紧齿轮设置在横板的齿轮腔内,锁紧齿轮的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齿轮腔的上顶和下底,齿轮腔与t形豁口连通;

锁紧齿条设置在横板的齿条通孔内,齿条通孔的后部与齿轮腔连通,齿条通孔的前端为与横板外界连通的开口,锁紧齿条的后部与锁紧齿轮啮合,锁紧齿条为通过锁紧齿轮转动而能够做伸出开口和缩进开口动作的结构;

其中一个t形凸块的侧面设置有能与锁紧齿轮啮合的侧齿条,当该t形凸块伸进与齿轮腔连通的t形豁口内时,侧齿条能够啮合锁紧齿轮转动。

锁紧齿条的前端设置有锁紧扳手,该锁紧扳手的中部带有条形通孔;

锁紧齿条的前端设置豁口,豁口的前端设置有锁轴,条形通孔套在锁轴上,锁紧扳手能通过条形通孔相对于锁轴移动和以该锁轴为轴旋转;

条形通孔内设置有上固定杆和下伸缩筒,上固定杆的顶端固定在条形通孔内壁的顶端,上固定杆的底端伸进下伸缩筒内,使得下伸缩筒形成能相对于上固定杆做上下移动的机构,下伸缩筒的底端设置有顶在锁轴上的弧形顶片;

上固定杆上套有顶紧弹簧,顶紧弹簧的顶端顶紧条形通孔内壁的顶端,顶紧弹簧的底端顶紧下伸缩筒。

弧形顶片的弧度与锁轴的弧度相适应。

锁紧齿条的后端设置有自动弹簧,自动弹簧的前端连接锁紧齿条的后端,自动弹簧的后端连接齿条通孔的内壁。

安装后,壳体顶部与横板之间留有散热间隙。

锁紧齿条包括后齿条部、圆柱连接部和前端部,圆柱连接部连接在后齿条部与前端部之间,齿条通孔内设置有供圆柱连接部穿过的直线轴承,豁口设置在前端部。

锁紧齿条为方柱形结构,齿条通孔内设置有供该方柱形结构穿过的限位套。

优点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t形凸块吊挂在横板上,其与架体之间接触面积大大减小,壳体与架体之间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保证散热的效果;且采用临时锁紧机构对安装后的壳体进行临时固定,使得即便出现碰撞、移动或者倾斜,壳体也会非常稳固的吊挂在横板上,不会发生壳体整体滑落的情况,且整个壳体安装和拆卸都十分方便。

综上,本申请的设备简洁合理,实用性强,比较适合应用在民航领域作为辅助设备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临时锁紧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3为临时锁紧机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4为显示锁紧扳手状态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另一种形式的锁紧机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显示横板上盖板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维护的双网无线通讯系统主机架,包括用于盛装双网络交换单元2的壳体1以及用于存放多个双网络交换单元2的架体3,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端设置有两个t形凸块1-1;

架体3包括立板3-1和横板3-2,横板3-2的底部设置有与t形凸块1-1对应的t形豁口3-3;壳体1顶部的t形凸块1-1伸进t形豁口3-3内时,壳体1与横板3-2临时连接。

在横板3-2内设置有用于临时锁紧t形凸块1-1的临时锁紧机构,该临时锁紧机构包括锁紧齿轮4和锁紧齿条5;

锁紧齿轮4设置在横板3-2的齿轮腔3-2-1内,锁紧齿轮4的轴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齿轮腔3-2-1的上顶和下底(与地面垂直),齿轮腔3-2-1与t形豁口3-3连通;

锁紧齿条5设置在横板3-2的齿条通孔5-1内,齿条通孔5-1的后部与齿轮腔3-2-1连通,齿条通孔5-1的前端为与横板3-2外界连通的开口,锁紧齿条5的后部与锁紧齿轮4啮合,锁紧齿条5为通过锁紧齿轮4转动而能够做伸出开口和缩进开口动作的结构;

其中一个t形凸块1-1的侧面设置有能与锁紧齿轮4啮合的侧齿条1-1-1,当该t形凸块1-1伸进与齿轮腔3-2-1连通的t形豁口3-3内时,侧齿条1-1-1能够啮合锁紧齿轮4转动。

锁紧齿条5的前端(就是能够伸出开口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扳手6,该锁紧扳手6的中部带有条形通孔6-1-1;

锁紧齿条5的前端设置豁口6-1-2,豁口6-1-2的前端设置有锁轴6-2(锁轴6-2为与横板3-2平行,如图3所示),条形通孔6-1-1套在锁轴6-2上,锁紧扳手6能通过条形通孔6-1-1相对于锁轴6-2移动和以该锁轴6-2为轴旋转;

条形通孔6-1-1内设置有上固定杆6-3和下伸缩筒6-4,上固定杆6-3的顶端固定在条形通孔6-1-1内壁的顶端,上固定杆6-3的底端伸进下伸缩筒6-4内,使得下伸缩筒6-4形成能相对于上固定杆6-3做上下移动的机构,下伸缩筒6-4的底端设置有顶在锁轴6-2上的弧形顶片6-4-1;

上固定杆6-3上套有顶紧弹簧6-3-1,顶紧弹簧6-3-1的顶端顶紧条形通孔6-1-1内壁的顶端,顶紧弹簧6-3-1的底端顶紧下伸缩筒6-4。

弧形顶片6-4-1的弧度与锁轴6-2的弧度相适应。

锁紧齿条5的后端设置有自动弹簧5-2,自动弹簧5-2的前端连接锁紧齿条5的后端,自动弹簧5-2的后端连接齿条通孔5-1的内壁。

安装后,壳体1顶部与横板3-2之间留有散热间隙。且壳体1底部与下一层的架体横板之间也留有散热间隙。

锁紧齿条5包括后齿条部5-5、圆柱连接部5-6和前端部5-7,圆柱连接部5-6连接在后齿条部5-5与前端部5-7之间,齿条通孔5-1内设置有供圆柱连接部5-6穿过的直线轴承5-8(为了增加整个锁紧齿条5移动的顺畅性),豁口6-1-2设置在前端部5-7。

锁紧齿条5为方柱形结构,齿条通孔5-1内设置有供该方柱形结构穿过的限位套5-9。(限位套5-9主要就是限位其伸缩动作,防止锁紧齿条5与齿条通孔5-1有间隙而造成移动轨迹偏移,影响使用,为了便于移动的顺畅,可以在锁紧齿条5于限位套5-9之间涂覆润滑产品)

使用时,将盛装双网络交换单元2的壳体1的t形凸块1-1对准t形豁口3-3,然后将t形凸块1-1推入t形豁口3-3内,与此同时,带有侧齿条的t形凸块1-1侧面的侧齿条1-1-1啮合锁紧齿轮4转动,如图2所示,啮合齿轮顺时针转动,然后锁紧齿轮4啮合锁紧齿条5向左移动,此时,自动弹簧5-2逐渐的被拉伸,当锁紧齿条5前端伸出齿条通孔5-1的开口后,伸出的距离要满足锁紧扳手6能够以锁轴6-2为轴旋转为宜,也就是说锁紧扳手6此时可以完全伸出开口,也可以不必完全伸出开口(满足下伸缩筒6-4完全伸出即可),当没有完全伸出开口时,用手向外拉拽锁紧扳手6,如图4所示,此时,顶紧弹簧6-3-1压缩,直至锁紧扳手6完全被拉出,然后旋转锁紧扳手6至图1和3所示的状态,即扳动锁紧扳手6使得锁紧扳手6与锁紧齿条5呈垂直状态,然后,松手,在顶紧弹簧6-3-1的顶力作用下,锁紧扳手6沿着锁轴6-2上移,直至条形通孔6-1-1的内壁底面顶触锁轴6-2底部,然后,在自动弹簧5-2的拉力作用下,锁紧扳手6竖直的紧贴横板3-2,如图3所示,此时,壳体1整体会向外退出一小段距离,因为顶紧弹簧6-3-1拉动锁紧扳手6紧贴横板3-2的过程中锁紧齿条5会向内缩一小段距离,因此,锁紧齿条5会啮合锁紧齿轮4反向旋转一个小角度。此时,完成双网络交换单元2的壳体的安装;然后就可以操作双网络交换单元2的线路。

当需要拆卸时,先断掉与双网络交换单元2连接的线路,然后,向内推动壳体1,使得锁紧齿条5向外伸出一小段距离,达到锁紧扳手6能够转动的程度,然后向下拉锁紧扳手6并旋转锁紧扳手6至图4所示的状态,直至锁紧扳手6能容纳进豁口6-1-2内,就是图4所示的状态,然后慢慢松开锁紧扳手6,在自动弹簧5-2的拉力作用下锁紧齿条5连同锁紧扳手6被拉入齿条通孔5-1内,与此同时,锁紧齿条5啮合锁紧齿轮4反向旋转,使得双网络交换单元2被顶出,完成双网络交换单元2的拆卸。当自动弹簧5-2拉力不足以拉动锁紧齿条5将壳体顶出时,此时,可以用手对锁紧齿条5施加一个向内顶的力,或者另一只手直接向外拉拽壳体(为了方便拉拽,可以在壳体前端设置拉手8),均可以顺利的将壳体移出,当然,因为双网络交换单元2及壳体整体质量不大,所以可以适当调整自动弹簧5-2的型号,使其弹力可以满足将壳体自动顶出即可。

整个横板3-2的内部构件安装,如图6所示,虚线部分以上为后连接的盖板,安装时,盖板先不连接,在整个横板3-2的内部开槽且各个部件安装完成后,再将盖板盖上焊接或者粘接等连接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