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41155发布日期:2021-10-12 16:29阅读:73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显示屏显示方法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现有折叠屏手机主要是内折和外折两大类,折叠次数为一次(即两段壳体之间通过一个转动轴转动连接的结构形式)。折叠前后,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为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可视部分。在两种状态下(折叠或者展平):屏幕要么全部显示(展平状态下,显示屏的整体都是显示区域),要么不显示(折叠状态下,显示屏的整体都处于黑屏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至少顺次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连接,并可随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的转动而改变折叠状态;
4.所述显示控制方法包括:
5.检测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
6.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
7.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8.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
9.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
10.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工作时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
11.另外,本技术实施例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基于多折折叠屏的电子装置结构,可以根据电子装置的不同状态,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包括部分显示或者全部显示以及改变显示位置等,既可以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又可以减少耗电量,提高续航;通过合理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还可以提高显示屏整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6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三壳体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8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三壳体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1.图9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三壳体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10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11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转轴模组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2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转轴模组的又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3揭露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转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4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5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6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装饰盖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7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装饰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8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1.图19揭露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0揭露了图19中所示电子装置的部分截面图;
33.图21揭露了图19所示电子装置的一种折叠方式示意图;
34.图22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5.图23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36.图24是电子装置一种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5是电子装置另一种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26是图24中电子装置状态下显示屏显示情况的示意图;
39.图27是图25中电子装置状态下显示屏显示情况的示意图;
40.图28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还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1.图29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2.图30是电子装置一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3.图31是电子装置一种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2是电子装置又一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5.图33是图32中电子装置显示屏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6.图34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47.图35是电子装置一实施例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8.图36是电子装置又一实施例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49.图37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50.图38是电子装置分屏合并的操作示意图;
51.图39是电子装置分屏拆分的操作示意图;
52.图40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还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53.图41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54.图42是电子装置在游戏场景下的界面显示示意图;
55.图43是电子装置在视频场景下的界面显示示意图;
56.图44是电子装置又一使用场景下的界面显示示意图;
57.图45是本技术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
58.图46是本技术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
59.图47是本发明电子装置还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60.图48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6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62.请参阅图1,其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装置000可包括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三壳体30等)、折叠机构200、摄像模组300、电池模组400及显示模组500。具体地,折叠机构200可将壳体组件100内的壳体例如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三壳体30等顺次连接,以通过折叠机构200实现壳体组件100的折叠。摄像模组300可安装在壳体组件100上实现摄像、拍照的功能。电池模组400安装在壳体组件100内部,用于给摄像模组300、显示模组500以及电子装置000内的其他电子元件例如处理器、主板、闪光灯等供电。显示模组500可嵌设在壳体组件100上,用于显示信息。
63.该电子装置000可以是多个电子设备中的任何一个,多个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其他无线通信设备、个人数字助理、音乐记录器、平板电脑、照相机、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可编程遥控器、寻呼机、上网本电脑等设备。当然,该电子装置000也可以是其他拥有折叠机构200的电子装置。下面以电子装置000为手机作为示例进行阐述。
64.请参阅图1,壳体组件100可作为载体,用于安装摄像模组300、电池模组400、显示模组500及其他电子元件例如主板、天线、处理器等。壳体组件100可作为机壳,其能够起到保护电子装置000内部电子元件(例如,主板、天线、电池、处理器等)的作用,所以壳体组件100也可被称为“保护壳体”。壳体组件100可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具体地,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折叠机构200连接在一起,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通过折叠机构200连接在一起。因此折叠机构200也可以作为机壳(或保护壳体)中的一部分,与壳体组件100共同组成机壳(或保护壳体)。其中,第二壳体20可以省略,第一壳体10和第三壳体30直接通过折叠机构200连接在一起。当然,第二壳体20也可以为多个,例如第一壳体10、多个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相互之间通过折叠机构200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壳体10和第三壳体30也可以分别是多个。在这里,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的具体个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确定。可以理解地是,对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壳体”、“机壳”以及“保护壳体”等名称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例如“第一壳体”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壳体”。
65.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图2、图3和图4分别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0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壳体10可包括中框11、后盖12、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中框11的一侧可嵌设显示模组500,用于显示信息。中框11的另一侧可嵌设后盖12以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池模组400、主板等电子元件。中框1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
连接部1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
66.具体地,中框11可包括边框(例如第一边框111、第二边框112和第三边框113)和基板114。边框可围设在基板114的周围,用于嵌设显示模组500和后盖12。
67.其中,边框可包括第一边框111、第二边框112和第三边框113。第一边框111、第二边框112和第三边框113围设在基板114周围。第一边框111和第三边框113平行设置,第二边框1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框111和第三边框113的端部连接。第一边框111在远离第二边框112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部13,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第三边框113在远离第二边框112的一端设置第二连接部1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
68.第一边框111远离显示模组500的一侧设置卡槽1111,用于安装后盖12。第三边框113远离显示模组500的一侧设置卡槽1131,用于安装后盖12。卡槽1111和卡槽1131相对设置。第二边框112上可设置穿孔1121,用于连通第一壳体10内的容纳空间,便于在穿孔1121处安装电源接口、数据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等功能件。
69.后盖12可为板状结构,可嵌设在中框11的一侧,其上采用冲压、弯折等工艺形成凸肋121,以用于增强后盖12的强度。同时,凸肋121的边缘可以置于卡槽1111和卡槽1131内与中框11卡接,实现中框11和后盖12的连接。当然,中框11和后盖12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结构连接、螺接结构连接、胶粘接、焊接等。
70.中框11上还可设置装饰壳体115,装饰壳体115的外表面用于与后盖12的外表面上的凸肋121相匹配,使得第一壳体10的外表面线条柔和、美观。装饰壳体115可以和中框11焊接在一起,也可以为一体结构。装饰壳体115和后盖12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71.请参阅图2,第一连接部13用于固定折叠机构200,实现折叠机构200的旋转、折叠功能。第一连接部13收容在第一壳体10的容纳空间内,第一连接部13设置在第一边框111的端部。第一连接部13可以和第一边框111为一体结构,其也可以是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注塑成型等方式安装在第一边框111和/或后盖12上。
72.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3可包括连接部主体131。连接部主体131固定在第一边框111的端部。连接部主体131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连接部主体1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框111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部主体131远离后盖12的一侧的表面,在靠近第一边框111的一侧凹陷成容置槽132,用于对折叠机构200让位,在远离第一边框111的一侧设置安装孔133,用于安装折叠机构200。
73.请参阅图3,第二连接部14用于固定折叠机构200,实现折叠机构200的旋转、折叠功能。第二连接部14收容在第一壳体10的容纳空间内,第二连接部14设置在第三边框113的端部,与第一连接部13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14可以和第三边框113为一体结构,其也可以是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注塑成型等方式安装在第三边框113和/或后盖12上。
74.具体地,第二连接部14可包括连接部主体141。连接部主体141固定在第三边框113的端部。连接部主体141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连接部主体14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边框113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部主体141远离后盖12的一侧的表面,在靠近第三边框113的一侧凹陷成容置槽142,用于对折叠机构200让位,在远离第三边框113的一侧设置安装孔143,用于安装折叠机构200。
75.可以理解地,第一壳体10上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所以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在第一壳体10的位置是可以调整的。例如,第
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均设置在第一边框111,用于在中框11的第一边框111的一侧连接折叠机构200。
76.请参阅图5和图6,图5和图6分别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0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壳体20可包括中框21、后盖22、连接部23(例如第一连接部231、第一连接部232)和连接部24(例如第二连接部241、第二连接部242)。
77.具体地,中框21可包括边框(例如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12)以及基板213。边框围设在基板213的周围,可形成容纳空间。边框远离基板213的一侧可嵌设显示模组500。容纳空间内可容纳电子装置000内的电子元件例如电池模组400、主板等。
78.其中,边框可包括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12。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12相对设置,并围设在基板213周围。第一边框211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部23,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第二边框212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部2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连接部23和连接部24相对设置,以便于第二壳体20分别与第一壳体10、第三壳体30连接。
79.基板213为板状结构。基板213在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12处的边缘,分别向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12一侧延伸设置,以形成包裹第一边框211和第二边框212外表面的装饰壳体。装饰壳体的外表面用于与后盖22的外表面相匹配,使得第一壳体20的外表面线条柔和、美观。
80.后盖22可为板状结构,其可覆盖在基板213远离边框一侧的表面上。后盖22上采用冲压、弯折等工艺形成凸肋221,以用于增强后盖22的强度。基板213可设置凹槽以容纳后盖22。当然,基板213和后盖22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结构连接、螺接结构连接、焊接、胶粘接等。
81.请参阅图5,连接部23用于固定折叠机构200,实现折叠机构200的旋转、折叠功能。连接部23收容在第二壳体20的容纳空间内。连接部23可包括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一连接部232。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一连接部232相对设置。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一连接部232分别位于第一边框211的两端。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一连接部232可以与第一边框211为一体结构,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一连接部232也可以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注塑成型等方式安装在第一边框211和/或后盖22上。
82.具体地,第一连接部231可包括连接部主体2311。连接部主体2311固定在第一边框211朝向第一壳体10的端部。连接部主体2311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连接部主体23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框211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部主体2311远离后盖22的一侧的表面,在中部凹陷成容置槽2312,用于对折叠机构200让位。连接部主体2311在容置槽2312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2313,用于安装折叠机构200,以便通过折叠机构200与第一壳体10连接在一起。当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31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部13,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部14。
83.第一连接部232可包括连接部主体2321。连接部主体2321固定在第一边框211远离第一壳体10的端部。连接部主体2321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连接部主体23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框211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部主体2321远离后盖22的一侧的表面,在中部凹陷成容置槽2322,用于对折叠机构200让位。连接部主体2321在容置槽2322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2323,用于安装折叠机构200,以便通过折叠机构200与第三壳体30连接在一起。当然,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32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部13,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第二连
接部14。
84.请参阅图6,连接部24的构造与连接部23的构造大体相同,具体请参图5,在此不做详细阐述,仅将其主要元件罗列出来,具体配合关系以及功能参考连接部23的介绍。
85.连接部24收容在第二壳体20的容纳空间内。连接部24可包括第二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第二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241和第二连接部242分别位于第二边框212的两端。第二连接部241与第一连接部231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241可包括连接部主体2411。连接部主体2411远离后盖22的一侧的表面,在中部凹陷成容置槽2412。连接部主体2411在容置槽2412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241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241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部13,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242与第一连接部232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242可包括连接部主体2421。连接部主体2421远离后盖22的一侧的表面,在中部凹陷成容置槽2422,用于对折叠机构200让位。连接部主体2421在容置槽2422两侧分别设置安装孔2423,第二连接部242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部13,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部14。
86.可以理解地,第二壳体20上设置的连接部23和连接部2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所以连接部23和连接部24在第二壳体20的位置是可以调整的。例如,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二连接部241设置在第一边框211,第一连接部232和第二连接部242设置在第二边框212。
87.请参阅图7、图8和图9,图7、图8和图9分别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三壳体30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壳体30可包括中框31、后盖32、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中框31的一侧可嵌设显示模组500,用于显示信息。中框31的另一侧可嵌设后盖32以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池模组400、主板等电子元件。中框31上设置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便于通过折叠机构200与第二壳体20连接。
88.具体地,中框31可包括边框(例如第一边框311、第二边框312和第三边框313)和基板314。边框围设在基板314的周围。
89.其中,边框可包括第一边框311、第二边框312和第三边框313。第一边框311、第二边框312和第三边框313围设在基板314周围。第一边框311和第三边框313平行设置,第二边框3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边框311和第三边框313的端部连接。第一边框311在远离第二边框312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部33,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第三边框313在远离第二边框312的一端设置第二连接部3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
90.第一边框311远离显示模组500的一侧设置卡槽3111,用于安装后盖32。第三边框313远离显示模组500的一侧设置卡槽3131,用于安装后盖32。卡槽3111和卡槽3131相对设置。第二边框312上可设置穿孔3121,用于连通第三壳体30内的容纳空间,便于在穿孔3121处安装电源接口、数据接口、耳机接口、麦克风、摄像模组300等功能件。
91.后盖32可为板状结构,可嵌设在中框31的一侧,其上采用冲压、弯折等工艺形成凸肋321,以用于增强后盖32的强度。同时,凸肋321的边缘可以置于卡槽3111和卡槽3131内与中框31卡接,实现中框31和后盖32的连接。当然,中框31和后盖32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卡扣结构连接、螺接结构连接、胶粘接、焊接等。后盖32可设置穿孔322,用于安装摄像模组300。
92.中框31上还可设置装饰壳体315,装饰壳体315的外表面用于与后盖32的外表面上的凸肋321相匹配,使得第三壳体30的外表面线条柔和、美观。装饰壳体315可以和中框31焊
接在一起,也可以为一体结构。装饰壳体315和后盖32也可以为一体结构。
93.请参阅图7,第一连接部33用于固定折叠机构200,实现折叠机构200的旋转、折叠功能。第一连接部33收容在第三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第一连接部33设置在第一边框311远离第二边框312一侧的端部。第一连接部33可以和第一边框311为一体结构,其也可以是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注塑成型等方式安装在第一边框311和/或后盖32上。
94.具体地,第一连接部33可包括连接部主体331。连接部主体331固定在第一边框311的端部。连接部主体331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连接部主体33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边框311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部主体331远离后盖32的一侧的表面,在靠近第一边框311的一侧凹陷成容置槽332,用于对折叠机构200让位,在远离第一边框311的一侧设置安装孔333,用于安装折叠机构200。第一连接部33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部13,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部14,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部231或第一连接部232,也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第二连接部241或第二连接部242。
95.请参阅图8,第二连接部34用于固定折叠机构200,实现折叠机构200的旋转、折叠功能。第二连接部34收容在第三壳体30的容纳空间内,第二连接部34设置在第三边框313远离第二边框312一侧的端部,与第一连接部33相对设置。第二连接部34可以和第三边框313为一体结构,其也可以是采用螺栓连接、焊接、注塑成型等方式安装在第三边框313和/或后盖32上。具体地,第二连接部34可包括连接部主体341。连接部主体341固定在第三边框313的端部。连接部主体341大致呈长方体形状。连接部主体341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边框313的延伸方向相同。连接部主体341远离后盖32的一侧的表面,在靠近第三边框313的一侧凹陷成容置槽342,用于对折叠机构200让位,在远离第三边框313的一侧设置安装孔343,用于安装折叠机构200。第二连接部34可以采用图2所示的第一连接部13,也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第二连接部14,也可以采用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部231或第一连接部232,也可以采用图6所示的第二连接部241或第二连接部242。可以理解地,第三壳体30上设置的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用于与折叠机构200连接。所以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在第三壳体30的位置是可以调整的。例如,第一连接部33和第二连接部34均设置在第一边框311,用于在中框31的第一边框311的一侧连接折叠机构200。
96.请参阅图1,折叠机构200可包括两个,例如第一折叠机构201和第二折叠机构202。第一壳体10通过第一折叠机构201和第二壳体20连接在一起,第二壳体20通过第二折叠机构202和第三壳体30连接在一起。折叠机构200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97.请参阅图10,图10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叠机构200的结构示意图。折叠机构200可包括转轴模组(例如,第一转轴模组41、第二转轴模组42)、托板(例如,第一托板43、第二托板44)、定位片45和转轴支撑架46。具体地,转轴支撑架46置于壳体组件100中相邻两个壳体之间,例如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例如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之间。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分别位于转轴支撑架46的两端,并与转轴支撑架46连接。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均可以使壳体组件100中相邻两个壳体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均可以使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均可以使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连接在一起。第一托板43和第二托板44对称设置。第一托板43位于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转动连接。第二托板44位于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
轴模组4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转动连接。第一托板43和第二托板44可搭载在转轴支撑架46上,用于承载显示模组500。第一托板43和第二托板44和显示模组500固定在一起,用于保护显示模组500,避免显示模组500在折叠机构200折叠时弯折损坏。定位片45固定在转轴支撑架46内部,可用于固定转轴模组(例如第一转轴模组41、第二转轴模组42),也可用于对托板(例如第一托板43、第二托板44)和显示模组500限位,以保护显示模组500。
98.请参阅图10、图11和图12,图11和图12分别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转轴模组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在折叠机构200中,转轴模组可包括两个,例如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对称设置在转轴支撑架46两端。转轴模组可包括装饰盖47、第一连接件48和第二连接件49。具体地,第一连接件48的一端与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一壳体10连接,另一端用装饰盖47固定在转轴支撑架46上。第二连接件49的一端与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二壳体20连接,另一端用装饰盖47固定在转轴支撑架46上。请参阅图11和图12,装饰盖47可包括装饰盖主体471、侧壁472和连接柱473。具体地,连接柱473可为两个,对称设置并形成在装饰盖主体471朝向转轴支撑架46一侧的表面,并向转轴支撑架46一侧延伸设置,用于与转轴支撑架46连接。两个连接柱473分别用于安装第一连接件48和第二连接件49,使得第一连接件48和第二连接件49可绕连接柱473的轴线转动。侧壁472位于两个连接柱473所在平面的同一侧,侧壁472自装饰盖主体471的边缘向转轴支撑架46的一侧延伸设置。侧壁472向转轴支撑架46一侧延伸,可延伸至第一连接件48和第二连接件49的转动路径上,用于对第一连接件48和第二连接件49绕连接柱473转动的范围进行限定;即侧壁472被配置为延伸至第一及第二连接件48、49转动的路径上,用于限制第一及第二连接件48、49转动的路径范围。
99.第一连接件48的一端可设置连接孔482,以便于第一连接件48在连接孔482处可套设在连接柱473上,使得第一连接件48可绕连接柱473转动。第一连接件48的另一端可与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一壳体10的第一连接部13连接。例如,第一连接件48上设置安装孔483,以与安装孔133相对设置,便于利用螺栓、插销等结构穿过安装孔133和安装孔483将第一连接件48和第一连接部13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件48对应于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一连接部13的容置槽132的部位向容置槽132内凸伸设置,以形成凸伸部484。凸伸部484上设置托板过孔485,以便于安装托板,便于托板转动。托板过孔485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柱473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理解地,安装孔483、凸伸部484及托板过孔485可以统称为连接部。
100.第二连接件49与第一连接件48对称设置。第二连接件49的一端可设置连接孔492以便于连接孔492可套设在连接柱473上,使得第二连接件49可绕连接柱473转动。第二连接件49的另一端可与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二壳体20的第一连接部231连接。例如,第二连接件49上设置安装孔493,以与安装孔2313相对设置,便于利用螺栓穿过安装孔2313和安装孔493将第二连接件49和第一连接部231固定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件49对应于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一连接部231的容置槽2312的部位向容置槽2312内凸伸设置,以形成凸伸部494。凸伸部494上设置托板过孔495,以便于安装托板,便于托板转动。托板过孔495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柱473的延伸方向一致。可以理解地,安装孔493、凸伸部494及托板过孔495可以统称为连接部。请参阅图11和图13,图13揭露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转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2,托板过孔485、495为圆形通孔,便于托板与第一连接件48、第二连接件4849转动连
接。请参阅图13,托板过孔485、495为条形通孔,便于托板在条形通孔内移动,在托板带动显示模组500转动时,显示模组500将会弯曲变形,托板在托板过孔485、495内的移动将对显示模组500避让使得显示模组500不在壳体组件100折叠过程中损坏。当然图13中的托板过孔485、495并不限定于条形通孔,其也可以为其他可以使得托板移动的异形孔。
101.请参阅图10、图14和图15,图14和图15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托板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托板可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托板43和第二托板44。第一托板43和第二托板44对称设置,用于与显示模组500粘接在一起,用于在壳体组件100折叠或展开过程中承载显示模组500,使得显示模组500可弯曲折叠,使得显示模组500展开时表面趋于平整。
102.具体地,托板可包括连接板431和让位板433。连接板431可为条形板状结构,用于与显示模组500粘结固定,其一边缘设置枢接部432,用于与第一转轴模组41的托板过孔485转动连接,用于与第二转轴模组42的托板过孔485转动连接。枢接部432自连接板431的边缘向远离显示模组500的一侧延伸设置。枢接部432的部分位置断开以形成开口4321,用于对电子装置000内部的电子元件例如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即柔性电路板,本文统称fpc)等让位,以便壳体组件100内的各个壳体间的电路连接在一起。枢接部432的部分位置断开以在连接板431的边缘处形成相对的两个枢接端4322,以便于通过枢接轴例如螺钉、螺柱、连接柱473等连接枢接端4322和第一转轴模组41例如托板过孔485。让位板433可为条形板状结构,让位板433和连接板431连接在一起,连接板431向转轴支撑架46内延伸设置,让位板433位于连接板431朝向转轴支撑架46的一侧,并向转轴支撑架46一侧倾斜设置,以使得连接板431和让位板433之间有一夹角,夹角的角度范围为5
°-
45
°
。让位板433用于对折叠过程中的显示模组500进行让位。让位板433朝向第一转轴模组41的边缘向第一转轴模组41凸伸设置凸部434,让位板433朝向第二转轴模组42的边缘向第二转轴模组42凸伸设置凸部434。凸部434用于与转轴支撑架46配合,用于避免托板脱离转轴支撑架46造成显示模组500反向变形的弯折损伤。
103.请参阅图10,定位片45可为四个,定位片45安装在转轴支撑架46上。分别对应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的每一个连接柱473,用于避免连接柱473与托板、显示模组500直接接触导致的刮伤,另外也可对托板进行了限位,避免托板沿其转轴的轴线移动造成显示模组500的损伤。定位片45可通过胶粘接、焊接、卡扣连接等形式安装在转轴支撑架46上。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片45可与转轴支撑架46为一体结构。
104.请参阅图10、图16和图17,图16和图17分别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转轴支撑架46不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支撑架主体461、支撑架侧壁462和倒扣结构463。具体地,支撑架主体461为板状结构。支撑架主体461可包括两个,平行且对称设置。支撑架侧壁462位于两个支撑架主体461之间,支撑架侧壁462的边缘与两个支撑架主体461的边缘连接,且与两个支撑架主体461形成收容空间,支撑架侧壁462朝向显示模组500的一侧开口,用于收容显示模组500以及承载托板。支撑架侧壁462朝向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一壳体10一侧的外表面可为弧面,支撑架侧壁462朝向壳体组件100例如第二壳体20一侧的外表面可为弧面,以便于折叠机构200在折叠时不受支撑架侧壁462的阻挡。支撑架主体461设置枢接孔4611以对应于每一个连接柱473,便于与每一个连接柱473固定连接,即,每个支撑架主体461上设置两个枢接孔4611。支撑架主体461在收容空间内的表面向内凹陷以形成定位槽4612。定位槽4612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枢接孔4611的位置处。每个定位槽4612处可安装一个定位
片45,以避免连接柱473与托板或显示模组500的直接接触。当然,连接柱473穿过定位槽4612可和定位片45转动连接。支撑架主体461在支撑架侧壁462的开口处设置倒扣结构463,以便于与凸部434配合,避免让位板433脱离收容空间。避免显示模组500折弯过程中不会反变形,同时又不会限定显示模组500的折弯运动造成显示模组500损伤。倒扣结构463为四个,定位槽4612向显示模组500一侧延伸设置以形成安装倒扣结构463的安装位。安装在一个支撑架主体461上的两个倒扣结构463之间有凹位,便于让位板433上的凸部434从凹位伸入收容空间完成安装,在折叠机构200进行折叠时,凸部434被倒扣结构463限位在收容空间内。安装在一个支撑架主体461上的两个倒扣结构463可为一体结构,中部有凹位。倒扣结构463也可与转轴支撑架46为一体结构,倒扣结构463自支撑架主体461在支撑架侧壁462的开口一侧的边缘,向第一转轴模组41和第二转轴模组42的中间位置凸伸设置。请参阅图16和图17,支撑架主体461朝向装饰盖47的一侧设置限位挡块4613,用于阻挡第一连接件48和第二连接件49的旋转,避免第一连接件48和第二连接件49超范围旋转导致显示模组500被拉扯损坏。限位挡块4613还可以保障电子装置000在展开时趋于平面。
105.请参阅图1,摄像模组300可包括两个,分别为后置摄像模组301和前置摄像模组302。其中后置摄像模组301可安装于第三壳体30的穿孔322处,前置摄像模组302可安装于穿孔3121处。
106.摄像模组300可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广角摄像头和大广角摄像头中一种或多种。具体地,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相较于立式镜头,可通过改变光线的传播路径来降低对摄像头的高度的要求,进而可以减小电子装置000的整体厚度。潜望式长焦摄像头的视场角可在10~30度范围内,其焦距较大,一般用于拍摄远景,从而获得远景清晰的图像。立式镜头指的是镜头的光轴为一条直线,比如广角摄像头、大广角摄像头。广角摄像头的视场角为普通视场角,视场角在80~110度范围内,具有高像素和大像素点的优势,用于非远景或者近景,可正常拍摄物体。大广角摄像头的视场角为超大广角,视场角在110~130度范围内,用于广角拍摄,有利于提高光学变焦倍数。大广角摄像头的视场角较大,对应的,大广角摄像头的焦距较短,因此,大广角摄像头一般用于拍摄近景,从而获得物体的局部特写图像。在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000可安装3个摄像头,第一摄像头为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其视场角为10度、12度、15度、20度、26度或30度等角度。第二摄像头为大广角摄像头,其视场角为110度、112度、118度、120度、125度或130度等角度。第三摄像头为广角摄像头,其视场角为80度、85度、90度、100度、105度或110度等角度。
107.请参阅图1,电池模组400可包括第一电池401、第二电池402和电路板403。具体地,第一电池401、第二电池402可分别通过电源fpc404与电路板403连接在一起。
108.具体地,第一电池401可放置在第一壳体10内的容纳空间内,第二电池402可放置在第二壳体20内的容纳空间内。电路板403可放置在第三壳体30内的容纳空间内。电源fpc404一端与第一电池401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折叠机构201,在第二壳体20内通过电源连接器与第二电池402连接,再穿过第二折叠机构202,在第三壳体30内通过电源连接器与电路板403连接。可通过电路板403来控制第一电池401和第二电池402的供电模式,来完成对电子装置000的供电。通过在每个壳体内来设置电池,可以实现充分利用电子装置000内部空间,可以使得电子装置000的总电池容量增大。另外也可以通过电路板403来调整电池模组400的供电模式,可以调整电池发热的情况,使得电子装置000减少了发热的情况,延长
了电子装置000的使用寿命。
109.请参阅图1,显示模组500可为柔性显示屏,其是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其可以嵌设在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上,用于显示信息。显示模组500可为一体结构,当然,显示模组500也可以为三个柔性显示屏的组合体,三个柔性显示屏分别嵌设在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上。请参阅图18,其揭露了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0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以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为例,在第一折叠机构201处进行折叠。连接板431与显示模组500粘结固定在一起,连接板431与让位板433形成的夹角可对显示模组500让位,避免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折叠后让位板433对显示模组500挤压造成永久性损伤;收容空间被配置为当第一折叠机构201合拢时收容显示模组500。
110.请参阅图19,其揭露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000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组件100可包括第一壳体10、两个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折叠机构200可包括第一折叠机构201、第二折叠机构202和第三折叠机构203。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通过第一折叠机构201连接在一起,两个第二壳体20之间通过第二折叠机构202连接在一起,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通过第三折叠机构203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电子装置000的折叠;显示模组500嵌设在第一壳体10、两个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上。
111.请参阅图19和图20,图20揭露了图19中所示电子装置000的部分截面图。电子装置000可包括触屏笔600。第一壳体10中的第一边框111可设置容置腔1112,以便触屏笔600可在容置腔1112内放置,便于携带触屏笔600。
112.请参阅图21,其揭露了图19所示电子装置000的一种折叠方式示意图。壳体组件100可包括第一壳体10、两个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电子装置000在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进行折叠;其中,两个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扣合在第一壳体10上,两个第二壳体20和第三壳体30组成的结构的边缘与第一壳体10的边缘平齐。
113.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结合前述实施例中的多折折叠手机的特点,对显示屏的显示区域进行设定。既可以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又可以减少耗电量,提高续航;通过合理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还可以提高显示屏整体的使用寿命。
114.请参阅图22,图22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步骤m221,检测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
115.其中,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包括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电子装置显示屏被自身结构覆盖情况信息以及电子装置显示屏的折叠状态等。
116.步骤m222,根据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具体而言,在步骤m222中,根据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的不同,控制显示屏的做出相应的显示状态,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包括显示屏显示区的显示面积以及位置等,后文中将做详细介绍。
117.请参阅图23,图23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步骤m231,检测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
118.如前述的电子装置结构可知,电子装置可以有多种折叠状态,请一并参阅图24和图25,图24是电子装置一种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电子装置另一种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4中为电子装置是完全展平的状态,而图25是电子装置是只有一段壳体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检测电子装置剩余电量的方式具体可以是检测电子设备电池的
剩余电量情况。
119.步骤m232,根据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控制显示屏显示区的显示面积。
120.请一并参阅图26和图27,图26是图24中电子装置状态下显示屏显示情况的示意图;图27是图25中电子装置状态下显示屏显示情况的示意图;譬如在图26中,显示屏的显示区2300(也即可显示区域)为最大。在此状态下,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2300可进行设置,根据电量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显示面积。其中,可显示区域2300又包括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就是调整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比例,也即调整显示区域2301的面积。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显示区域2301即为显示屏正常进行显示的区域,而非显示区域2302为显示屏不工作的区域,显示为黑色或者说为关闭状态。图中带有阴影的部分表示为非显示区域2302,而不带阴影的部分则表示为显示区域2301。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的具体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比如50%为显示区域2301时(也即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为1:1),可以设置顶部显示或底部显示。这样可以均衡使用显示屏各个区域,保证不同位置显示效果及显示寿命一致,避免局部显示区域使用过多导致屏幕显示区域间的色差等差别。
121.可选地,显示屏显示区的显示面积与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成正比。比如设置当电量低于20%时,显示区域2301占比为显示屏可显示区域2300的50%,当低于10%电量时,显示区域2301可以是占比为显示屏可显示区域2300的20%等,具体数值此处亦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122.请参阅图28,图28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还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控制方法则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m281,检测电子装置显示屏被自身结构覆盖情况信息。
123.在该步骤中,可以继续参阅图25,电子装置显示屏被自身结构覆盖情况的检测方式可以是通过设置在壳体上的传感器来检测壳体的折叠状态,即检测是否存在两壳体处于闭合或者接触的状态。
124.步骤m282,控制电子装置显示屏被自身结构覆盖的区域为非显示区,没有被自身结构覆盖的区域为显示区。其中,图25中被折叠段壳体覆盖的一部分即为非显示区(图中未标示),而没有被自身结构覆盖的区域为显示区2300。
125.请参阅图29,图29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m291,检测电子装置显示屏的折叠状态。
126.具体地,电子装置显示屏的折叠状态可以为相邻壳体之间的折叠角度。具体可以为通过在相邻壳体转轴位置安装角度传感器来实现。其中,图25实施例中属于相邻壳体之间的折叠角度为零度或者接近零度的状态。请参阅图30,图30是电子装置一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图示的实施例中,相邻两段壳体之间的角度为a。
127.步骤m292,根据电子装置显示屏的折叠状态控制显示屏显示区的位置以及显示面积。在步骤m292中,具体可以是设计为:当角度a小于某一阈值时,譬如小于120度,则将显示屏的显示区2300分为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其中,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的比例以及具体位置关系还可以根据角度a的不同进行具体细化,譬如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可以为图30中的位置关系,还可以相互对调或者其他排布形式;而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的比例可以为根据角度a的不同而调整,譬如当角度a为120-100度之间时,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的比例为3:1,请参阅图31,图31是电子装置
一种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当角度a为100-60度之间时,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的比例为1:1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128.另外,请一并参阅图32和图33,图32是电子装置又一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3是图32中电子装置显示屏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本实施例中相邻壳体的折叠位置并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图31和30中的状态,也可以为图33和图32中的状态,不同状态下显示区2300的显示区域2301和非显示区域2302可以具有不同位置关系以及面积比例。
129.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例方法的根据电量、折叠角度或者被自身结构覆盖情况等维度对显示屏显示区的位置以及显示面积进行调整,上述变量(电量、折叠角度或者被自身结构覆盖情况等)之间可以共同作用或者相互组合,都应在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之内,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中没办法罗列出所有可能的组合情况,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行进行调整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使电子装置的显示屏可以被调整为最佳的显示状态。
1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基于多折折叠屏的电子装置结构,可以根据电子装置的不同状态,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包括部分显示或者全部显示以及改变显示位置等,既可以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又可以减少耗电量,提高续航;通过合理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还可以提高显示屏整体的使用寿命。传统手机的分屏显示技术,是指常规屏幕上,分区域显示不同的内容;现有折叠屏手机主要是内折和外折两大类,折叠次数为一次。折叠手机屏幕可显示区域一般面积较大,分屏显示技术可以应用折叠屏手机上。然而现有一次折叠手机,不能完全发挥折叠机的优势。分屏技术在折叠手机上的应用,没有结合折叠手机的可折叠特性,结合折叠动作进行分屏设置和显示。本方案结合前述实施例中的多折折叠手机的特点,将分屏显示技术应用到多折折叠手机上。同时可以通过检测折叠动作,对分屏显示区域及分屏数量进行设置和显示。
131.请参阅图34,图34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32.步骤m221,检测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
133.步骤m222,根据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
134.其中,步骤m221和步骤m222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亦不再赘述。
135.步骤m223,根据显示屏显示区的位置以及显示面积确定显示区的分屏数量以及每一分屏的显示面积。
136.在该步骤中,请一并参阅图35和图36,图35是电子装置一实施例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6是电子装置又一实施例显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装置可以具有不同的折叠状态。当电子装置处于图35中的状态时,即完全展平的状态,由于显示区2300比较大,因此可以将显示区2300划分为三个分屏(230a、230b以及230c),其中,分屏230a可以是主显示区,而分屏230b和230c可以是两个小的副显示区。可以设置主显示区在显示屏可显示区域中的位置,比如上、中、下等位置。也可以设置分屏的数量及每个分屏区域的面积。比如230a区域占面积4/7,230b区域占面积2/7,230c区域占面积1/7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还可以是划分多个分屏或者划分2个分屏的形式,本实施例中仅以3个分屏为例进行说明。而当电子装置处于图36中的状态时,显示屏的显示区2300则可以划分为两个分屏(230d和230e)。
137.请参阅图37,图37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
控制方法包括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还包括:步骤m224,检测显示区内的触控操作。
138.其中,这里所说的触控操作可以包括用户的点击、双击、滑动以及拖拽等。
139.步骤m225,根据触控操作控制显示区内相邻分屏的合并或者将一个分屏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屏。
140.请参阅图38,图38是电子装置分屏合并的操作示意图,其中,38a表示为两个操作点38x和38y(具体可以为用于的两个手指在显示屏上的触点)在箭头方向(彼此靠拢)滑动,进而使相邻的两个分屏230b和230c合并为一个分屏230f。图38b表示为分屏变化后的显示状态示意图。
141.请参阅图39,图39是电子装置分屏拆分的操作示意图。其中,该图示可以说是图38的逆向过程,两个操作点38x和38y箭头方向(彼此相背方向)滑动,进而使分屏230f分成两个分屏。分屏后的状态请参阅图35以及图38。另外,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将一个分屏拆分为多个分屏的形式,譬如用多个触点同时操作,关于这部分的技术方案可以与图39中的类似,只是数量可能有一些变化,详细的技术特征此处亦不再赘述。
142.请参阅图40,图40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还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还包括步骤m226,根据触控操作控制应用程序在不同分屏中进行显示。在该步骤中,可以将分屏230a中的app图标,通过拖拽的方式到分屏230b或者230c的区域内,或者将已经打开的app在不同分屏之间进行拖拽,进而调整app显示的位置。
14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方法,结合多折折叠屏手机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维度(电量、折叠角度或者被自身结构覆盖情况等)上对显示屏分屏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调整;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触控动作实现程序在新的分屏中打开以及转移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定义操作动动实现将分屏的合并和拆分的操作,方便用户个性化调整分屏的数量和位置。
144.请参阅图41,图41是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5.步骤m221,检测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
146.步骤m222,根据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
147.其中,步骤m221和步骤m222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亦不再赘述。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还包括步骤m227,根据显示屏显示区的位置以及显示面积确定所显示应用程序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应用程序的状态信息包括显示区内显示应用程序的数量以及各应用程序显示界面的内容。
148.常规技术中的手机app显示方式通常只有横屏与竖屏两种显示方式。另外,常规技术中折叠屏手机主要是内折和外折两大类,折叠次数为一次(即只有两部分壳体,且两壳体之间通过一组转轴连接的结构形式)。现有一次折叠手机,不能完全发挥折叠机的优势。折叠手机屏幕尺寸更大,屏幕尺寸可变的特性在app显示方案上没有得到更充分的应用,而仅仅是变大而已,没有将折叠屏与app显示功能扩展结合起来。而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基于前述实施例中的多折折叠的手机机构,手机显示屏由三折或者更多折壳体组成,一台手机同时具备不同尺寸显示的可能性,因此app需要做相应的显示调节发挥多折手机的优势。通过前述对手机结构描述中可知,本实施例中的手机具有多种使用状态,当在显示屏完全展开的状态下,显示屏的可显示区域最大。在此状态下,各app都获得了较正常显示更多的
显示空间,因此可适配各app增加相应的辅助功能提升体验。下面,将结合一些实际的应用场景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法进行说明。
149.请参阅图42,图42是电子装置在游戏场景下的界面显示示意图;在游戏场景下,完全展开状态游戏界面宽度远超正常游戏画面显示范围,除带来更大的游戏视角外,可在游戏画面显示区域2301x左右两侧的区域(2301a),显示独立的操控按键或者自定义游戏快捷键(常规显示屏按键均置于游戏画面中,操控按键时会影响游戏者游戏或需暂停游戏进行操控),为游戏者带来操作便利从而提升游戏体验。
150.请参阅图43,图43是电子装置在视频场景下的界面显示示意图;在视频场景下,由于显示区域远大于正常电影视频比例,游戏画面显示区域2301y的两侧区域2301b给使用者带来了额外的操作空间,app可在电影两侧区域2301b设置快进、音量、亮度、弹幕等内容的显示,辅助功能的使用完全不需打扰视频画面,带来更好的观影体验。甚至可设置双屏显示,实现一些虚拟现实显示效果或一屏播放两个电影的效果。
151.另外,在拍照等其他场景,拍照可实现超大广角显示效果。其他应用此宽屏功能,在中部设置app主截面显示,两侧显示一些原本需要二级菜单才能调用的功能,实现更快捷的操作体验。折叠一次的状态中(图25中的状态),app可以默认打开自拍功能,省去前置摄像头的设计。折叠二次的状态中,由于显示区域2300很小,但是整机尺寸同样很小,适合手持或装口袋携带,因此默认打开音乐播放app(请参阅图44,图44是电子装置又一使用场景下的界面显示示意图),滑屏可调节为时间显示,信息显示等。
152.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多折叠结构电子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由于一台手机同时具备不同尺寸显示的可能性,结合不同折叠状态,app做相应的显示状态优化,适配与发挥多折手机的优势。在不同折叠状态,显示状态下,做出app的适配调整,最大化的发挥出多折手机屏幕尺寸大及可变的优势,给用户带来更好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15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5,图45是本技术电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该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组成模块:检测模块451以及控制模块452。其中,检测模块451用于检测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模块45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452具体用于根据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控制显示屏显示区的显示面积;其中,显示屏显示区的显示面积与电子装置的剩余电量成正比。所述控制模块452还具体用于控制电子装置显示屏被自身结构覆盖的区域为非显示区,没有被自身结构覆盖的区域为显示区。所述控制模块452进一步具体用于根据电子装置显示屏的折叠状态控制显示屏显示区的位置以及显示面积。
15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6,图46是本技术电子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该电子装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组成模块:检测模块451、控制模块452、确定模块453、分屏模块454以及应用程序处理模块455。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53用于根据显示屏显示区的位置以及显示面积确定显示区的分屏数量以及每一分屏的显示面积;所述分屏模块454用于检测显示区内的触控操作,并根据所述触控操作控制显示区内相邻分屏的合并或者将一个分屏拆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屏以及根据所述触控操作控制应用程序在不同分屏中进行显示。,所述应用程序处理模块455用于根据显示屏显示区的位置以及显示面积确定所显示应用程序的状态信息。其中,关于各个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请参阅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亦不再赘述。
15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基于多折折叠屏的电子装置结构,可以根据电子装置的不同状态,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包括部分显示或者全部显示以及改变显示位置等,既可以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又可以减少耗电量,提高续航;通过合理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还可以提高显示屏整体的使用寿命。结合多折折叠屏手机的特点,可以在不同维度(电量、折叠角度或者被自身结构覆盖情况等)上对显示屏分屏的大小以及数量进行调整;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触控动作实现程序在新的分屏中打开以及转移等;另外,还可以通过定义操作动动实现将分屏的合并和拆分的操作,方便用户个性化调整分屏的数量和位置。由于一台手机同时具备不同尺寸显示的可能性,结合不同折叠状态,app做相应的显示状态优化,适配与发挥多折手机的优势。在不同折叠状态,显示状态下,做出app的适配调整,最大化的发挥出多折手机屏幕尺寸大及可变的优势,给用户带来更好更便捷的使用体验。
156.请参阅图47,图47是本发明电子装置还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相关内容请参见上述方法中的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157.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471、与处理器471耦合的存储器472。图中标注473为数据总线。存储器472用于存储操作系统、设置的程序、第一矢量化数据等。处理器471具体用于检测电子装置第一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状态信息控制显示屏的显示状态。
158.另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请参阅图48,图48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组成结构示意框图,该计算机存储介质480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481,计算机程序481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方法。
159.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60.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161.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62.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
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6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