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网络中的视频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741412发布日期:2020-08-05 01:5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网络中的视频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车载信息网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网络中的视频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视频的传输和服务控制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基于网络化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视频服务器集合了多个视频源的数字或模拟视频输入,乘员或显控终端的点播请求产生后,视频服务器将会响应此请求,改变自身的状态并提供视频的传输,这种模式类似互联网上的视频服务,不同点在于车载视频服务器数量少且无相互间的备份;第二种是点对点模式的,即多路数字或模拟视频同时接入一个具有较强处理能力的显控计算机中,通过程序自行组织显示的界面和视频。点对点模式对显控计算机的要求较高且容错性较低,终端数量受限,且由于不是网络化传输,难以做到开放式和自适应。

随着车载计算处理平台通用化、综合化的发展,综合核心处理的概念(integratedcoreprocess,icp)逐渐引入到了特种车辆的车辆电子信息系统设计中,该系统采用统一的管理中心负责车辆的显示控制、信息处理、车辆管理等功能,并采用故障冗余与软硬件的备份重构技术提高信息系统的鲁棒性。一方面为了克服现有的基于网络化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下视频服务管理分散,可靠性鲁棒性不高,服务软件无法动态重构且普遍视频传输实时性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点对点视频模式对显控计算机处理能力要求高、系统不开放、不灵活以及容错度较低的问题,需要研发一种针对基于综合核心处理的车辆电子信息系统架构的时频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基于综合核心处理的车辆电子信息系统架构,提出一种综合管理,分布式服务的视频控制方法,一方面克服现有的基于网络化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下视频服务管理分散,可靠性鲁棒性不高,服务软件无法动态重构且普遍视频传输实时性不高的问题;另一方面克服点对点视频模式对显控计算机处理能力要求高、系统不开放、不灵活以及容错度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视频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视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启动后,获知车载各个视频采集设备的在线工作状态、名称及地址,各车载视频的种类、名称、参数及其所在的视频采集设备,各显示终端计算机的在线状态,名称及地址,以及初始化各车载视频与显示终端计算机的点播映射关系表,而后进入步骤2;

(2)等待视频请求;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等待显示终端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或模块、或其它允许的车载连网设备发起的请求,若是退出请求,则进入步骤5;若是视频请求,则检查视频请求的合法性,更新并读取最新的网络设备在线状态,判断是否具备执行该视频请求的条件,若可正常执行则进入步骤3,否则继续等待;

(3)控制命令生成;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根据视频请求经过分析、处理后生成一个或一组针对视频请求相关的视频采集设备的控制命令并进入步骤4;

(4)命令发送与超时等待;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逐条发送针对视频请求相关的视频采集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每次发送后设置超时等待视频采集设备的反馈,收到反馈或超时后,更新视频与显示终端计算机的点播映射关系表,当所有命令发送结束后,将目前的视频点播状态告知车辆信息网络中的显示终端计算机,随后返回步骤2;

(5)退出;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释放所有资源,退出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视频请求包括请求打开视频、关闭视频、切换视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网络设备在线状态包括视频采集设备的在线状态、显示终端计算机的在线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视频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视频采集设备、运行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的车载计算机、一个或多个显示终端计算机;所述的视频采集设备可以采集一路或多路白光/红外/雷达/微光或其它视频;运行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的车载计算机具备与所有视频采集设备通信,控制视频采集设备输出、关闭、切换视频的功能,并可进行故障恢复或跨计算机的软件动态重构;乘员或载员可通过车载计算机发起车载视频的打开、关闭、切换,接收视频并显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中所有视频的中心化程序管理与控制,可无缝融入基于综合核心处理的车辆电子信息系统架构,同时该程序还具备故障恢复与动态重构的能力,将传统的视频服务与视频设备解耦,增加通用性和灵活性,为车载视频服务提供更为灵活的管理和使用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车辆网络中的视频采集设备、视频服务管理程序、显示终端计算机示意图。

图中:1.视频1;2.视频2;3.视频3;4.视频4;5.视频5;6.视频采集设备1;7.视频采集设备2;8.运行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的车载计算机;9.显示终端计算机1;10.显示终端计算机2;11.显示终端计算机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视频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初始化;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启动后,获知车载各个视频采集设备的在线工作状态、名称及地址,各车载视频的种类、名称、参数及其所在的视频采集设备,各显示终端计算机的在线状态,名称及地址,以及初始化各车载视频与显示终端计算机的点播映射关系表,而后进入步骤2;

(2)等待视频请求;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等待显示终端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或模块、或其它允许的车载连网设备发起的请求,若是退出请求,则进入步骤5;若是视频请求,则检查视频请求的合法性,所述视频请求包括请求打开视频、关闭视频、切换视频,更新并读取最新的网络设备在线状态,所述的网络设备在线状态包括视频采集设备的在线状态、显示终端计算机的在线状态,判断是否具备执行该视频请求的条件,若可正常执行则进入步骤3,否则继续等待;

(3)控制命令生成;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根据视频请求经过分析、处理后生成一个或一组针对视频请求相关的视频采集设备的控制命令并进入步骤4;

(4)命令发送与超时等待;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逐条发送针对视频请求相关的视频采集设备的控制命令信息,每次发送后设置超时等待视频采集设备的反馈,收到反馈或超时后,更新视频与显示终端计算机的点播映射关系表,当所有命令发送结束后,将目前的视频点播状态告知车辆信息网络中的显示终端计算机,随后返回步骤2;

(5)退出;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释放所有资源,退出程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电子信息系统中的视频控制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视频采集设备、运行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的车载计算机、一个或多个显示终端计算机;所述的视频采集设备可以采集一路或多路白光/红外/雷达/微光或其它视频;运行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的车载计算机具备与所有视频采集设备通信,控制视频采集设备输出、关闭、切换视频的功能,并可进行故障恢复或跨计算机的软件动态重构;乘员或载员可通过车载计算机发起车载视频的打开、关闭、切换,接收视频并显示。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下详述。

假定图2是与视频服务相关的车辆信息网络,此时网络中存在2个视频采集设备,每个设备含有不同数量的视频源,有1个运行视频服务管理程序的车载计算机和3个显示终端计算机。

(1)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初始化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在初始化过程中,根据网络状态,设备在线状态表如下所示:

表1设备在线状态表

表中将地址作了简化处理。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初始化视频与采集设备的对应表如下所示,该表也可以在系统设计时期固定;

表2视频与采集设备对应表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初始化每个显示终端计算机已请求的视频对应表如下所示,系统上电初始化为空;

表3显示终端计算机点播视频表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初始化每个视频发送给的显示终端计算机对应表如下所示,系统上电初始化为空;

表4视频发送表

(2)等待视频请求过程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进入等待视频请求过程,假定分别收到4次视频请求,如下表所示:

表5假定的4次视频请求

另假定在本实施例中,系统运行过程中未发生断线等情况。这4次请求将产生4次等待视频请求过程—控制命令生成过程—命令发生与超时等待过程的循环过程。

(3)控制命令生成过程

视频服务管理程序根据表5的视频请求,在每次步骤循环分别生成的4组控制命令如下表所示:

表6视频控制命令表

其中,组3和组4均包含2个实际的视频控制命令。

(4)命令发送与超时等待过程

在此实施例中,假定4次请求的循环中每组命令均可以正常执行成功,则每次执行成功后,均更新显示终端计算机点播视频表和显示终端计算机点播视频表,这里将发生变化的列出如下:

第一次成功请求后:

显示终端计算机点播视频情况:

终端1:视频1

视频发送情况:

视频1:终端1

第二次成功请求后:

显示终端计算机点播视频情况:

终端1:视频1

终端2:视频1

视频发送情况:

视频1:终端1,终端2

第三次成功请求后:

显示终端计算机点播视频情况:

终端1:视频1

终端2:视频4

视频发送情况:

视频1:终端1

视频4:终端2

第四次成功请求后:

显示终端计算机点播视频情况:

终端1:视频4

终端2:视频4

视频发送情况:

视频4:终端1,终端2

此外,若任意一次视频控制命令未成功,则状态不会发生变更。此外,在视频点播的过程中,由于可能出现视频采集设备、显示终端计算机断线的情况,此时可以向视频服务管理程序发送“检查网络”的请求,确定目前网络中设备的在线状态,并及时关闭无用的视频传输。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