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锚节点的网络协同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987459发布日期:2020-08-25 19:25阅读:960来源:国知局
基于锚节点的网络协同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锚节点网络协同定位方法,可用于商场,矿井,停车场这些复杂环境中的位置服务。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网络的发展,人们对于基于位置的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复杂环境,特殊场景下,如大型商场,矿井,停车场的位置服务需求更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已经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在室外的定位需求,但复杂环境中,gps信号受环境因素影响大,无法提供高精度定位。因此无线网络定位技术成为复杂环境下的重要补充手段。如何选取锚节点提高网络定位精度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春理工大学在其申请的专利文献“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申请号:cn201810920495.8,申请公布号:cn109041210a)中公开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方法。该方法在未知节点邻近的三个锚节点组成的区域内,使用迭代的方法缩小定位区域来确定未知节点位置。若未知节点邻近区域没有锚节点,则采用未知节点通信半径范围外的锚节点来缩小定位区域,并采用质心加权算法确定未知节点的位置信息。该方法虽然通过选取邻近的锚节点确定了定位区域,并通过缩小定位区域与采用质心加权算法确定未知节点位置,提高了节点的定位精度。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在选取邻近锚节点时,由于未考虑锚节点的网络拓扑分布情况,导致锚节点的网络覆盖率较小。

河海大学在其申请的专利文献“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申请号:cn201510885899.4,申请公布号:cn105407529b)中公开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节点定位算法。该方法利用三边定位算法得到若干个定位结果,将这些定位信息作为聚类的初始样本;再通过聚类算法分析得到每个类的成员个数;然后,通过查找成员个数较少的类找出误差较大的测距值,并将其丢弃;最后,对优选后的测距值利用多边定位方法进行定位计算。该方法虽然通过将三个锚节点的定位结果进行聚类,留下误差较小的定位结果,降低了未知节点定位误差。但是,该方法由于锚节点是随机选取的,网络节点间并未进行协同交互,因而导致锚节点的网络覆盖率较小,网络定位精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ap聚类的锚节点网络协同定位方法,以提高锚节点的网络覆盖率和网络定位的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思路是,通过利用基于到达时间toa测距技术得到网络节点之间的距离,通过对现有ap聚类算法的改进选取锚节点;通过利用三边定位算法实现网络节点间的协同定位。其实现步骤包括如下:

(1)随机布置无线定位网络节点,利用ofdm系统收发信号的时频域特性进行网络节点间的toa测距,得到网络节点间的距离;

(2)根据网络节点间的距离,利用改进的ap聚类算法对选取无线定位网络中的锚节点:

(2a)计算网络节点间的相似度:s(i,j)=-di,j,其中di,j表示网络节点i与网络节点j之间的距离;

(2b)将每个网络节点的自相似性设置为相同的值作为参考度p,计算如下:

式中γ为聚类中心的个数因子,通过调整γ的值,使得最终生成的聚类中心个数达到初始设定的k个;

(2c)计算网络节点间的吸引度r(i,j):

其中a(i,j)为网络节点间的归属度,初始值为0,j'为无线定位网络中除j之外的其他节点,s(i,j')为网络节点i与网络节点j'间的相似度;

(2d)更新网络节点间的归属度a(i,j):

其中,i'为无线定位网络中除i之外的其他节点,r(i',j)为网络节点i'与网络节点j间的吸引度;

(2e)计算此次迭代的聚类中心:

其中,i=1,2,...,n,0<j≤n,n为无线定位网络中的节点个数,若j=i,则网络节点i是此次迭代的聚类中心,否则,网络节点j是此次迭代的聚类中心;

(2f)判断此次迭代得到的聚类中心是否等于上次迭代得到的聚类中心:若相等,则将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无线定位网络中的锚节点,否则,将网络节点间的归属度a(i,j)置零,返回(2c)进行下一次迭代;

(3)对选取到的锚节点利用三边定位算法实现网络节点间的协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由于通过对现有ap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克服了ap聚类算法无法确定聚类中心个数的缺点,从而使得聚类中心个数能达到初始设定的值。

2.本发明由于考虑到了网络分布拓扑情况,通过选取聚类中心作为锚节点,能够提高锚节点的网络覆盖率,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使用的三边定位算法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选取到的锚节点仿真图;

图4为本发明的网络节点位置的累计误差概率cdf仿真图;

图5为本发明的网络节点位置的标准差仿真图;

图6为本发明的网络节点位置的最大不确定度仿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生成随机网络节点。

在100m×100m的无线定位网络区域内随机布设数十个网络节点,这些节点携带可以进行ofdm信号收发的通信模块,本发明布设但不限于40个网络节点。

步骤2,网络节点间的toa测距。

2.1)发送端的网络节点产生频域上的本地序列,经过ifft变换为时域序列,生成测距信号发送出去;由于无线信道的多径性,测距信号在信道传播过程中会出现扩散、失真现象,接收端的网络节点需要在预处理单元进行频偏校正处理并存储,再转发到发送端的网络节点;

2.2)发送端的网络节点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频偏校正预处理和时域采样,再与发送端的时域序列进行时域离散相关,该相关值最大所对应的时刻为测距信号往返时延的整数部分t1;

2.3)针对时延在测距信号传播过程中会引起相位偏移的情况,将接收信号fft变换到频域求出相位偏移,得到测距信号往返时延的小数部分t2;

2.4)根据测距信号往返时延的整数部分t1和小数部分t2,计算发送端的网络节点和接收端的网络节点间的距离d:

其中,c为光速。

步骤3,选取无线定位网络中的锚节点。

3.1)利用网络节点间距离的相反数计算网络节点间的相似度s(i,j),s(i,j)=-di,j,di,j为网络节点i和网络节点j间的距离,网络节点间的距离越小,相似程度越高;

3.2)将每个网络节点的自相似性设置为相同的值作为参考度p,计算如下:

式中自相似性s(i,i)代表网络节点i成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n为无线定位网络中的节点个数,γ为聚类中心的个数因子,通过调整γ的值,使得最终生成的聚类中心个数达到初始设定的k个。

本实例中每个网络节点都有潜力成为聚类中心,即成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相同。

3.3)根据网络节点间的相似度s(i,j),计算网络节点间的吸引度r(i,j):

其中a(i,j)为网络节点间的归属度,初始值为0,j'为无线定位网络中除j之外的其他节点,s(i,j')为网络节点i与网络节点j'间的相似度。吸引度r(i,j)由网络节点i指向作为候选聚类中心的网络节点j,代表了网络节点j作为网络节点i的聚类中心的合适程度;

3.4)更新网络节点间的归属度a(i,j):

其中,i'为无线定位网络中除i之外的其他节点,r(i',j)为网络节点i'与网络节点j间的吸引度;归属度a(i,j)代表网络节点i选择网络节点j作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同时考虑了其它网络节点也能选择网络节点j作为聚类中心的可能性;

3.5)计算此次迭代的聚类中心:

其中,i=1,2,...,n,0<j≤n,若j=i,则网络节点i是此次迭代的聚类中心,否则,网络节点j是此次迭代的聚类中心;

3.6)判断此次迭代得到的聚类中心是否等于上次迭代得到的聚类中心:

若相等,则将得到的聚类中心作为无线定位网络中的锚节点;

否则,将网络节点间的归属度a(i,j)置零,返回3.3)进行下一次迭代。

步骤4,各网络节点进行协同定位。

参照图2,本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4.1)以待测网络节点d为圆心,以待测网络节点d到第一锚节点a的距离d1、第二锚节点b的距离d2、第三锚节点c的距离d3为半径作圆,得到如下方程组:

其中,(x1,y1),(x2,y2),(x3,y3)分别为第一锚节点a,第二锚节点b,第三锚节点c的位置,(x,y)为待测网络节点d的位置;

4.2)求解上述方程组,得到待测网络节点d位置(x,y)。

本发明的效果可通过以下仿真实验进一步的说明:

1.仿真实验条件:

仿真实验的硬件平台:处理器为inteli7-6700cpu,主频为3.4ghz,内存8gb。

仿真实验的软件平台为:windows10操作系统和matlabr2014b。

2.仿真内容与结果分析:

仿真1,用本发明仿真获得无线定位网络中的锚节点,得到网络节点的位置,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选取的锚节点,“·”表示待定位节点的真实位置,“δ”表示利用本发明得到的待定位节点的位置。

仿真2,对图3中待定位节点的真实位置和估计位置计算误差,得到网络节点位置的累积误差概率cdf,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定位误差小于1.3m的概率约为95%,定位误差小于1.6m的概率约为100%。

仿真3,对图3中待定位节点的真实位置和估计位置计算标准差,得到网络节点位置的标准差,结果如图5,其中网络节点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的标准差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仿真4,对图3中待定位节点的真实位置和估计位置计算最大不确定度,得到网络节点位置的最大不确定度,结果如图6,其中网络节点位置的x坐标和y坐标的最大不确定度在较小范围内波动。

以上仿真表明:本发明通过在网络节点中先进行toa测距,接着基于改进ap聚类方法选取锚节点,最后使用三边定位算法对网络节点进行定位,能够增大锚节点覆盖率,提高网络定位精度,且稳定性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