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G通信的融合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3707发布日期:2020-09-08 13:4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基于4G通信的融合通信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4g通信的融合通信基站。



背景技术: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化;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融合通信基站在对于信号传输中如何去提高信号质量与提高其传输的准确率,从而实现对于其进行传输效率的提高一直停滞不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基于4g通信的融合通信基站,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融合通信基站在对于信号传输中如何去提高信号质量与提高其传输的准确率,从而实现对于其进行传输效率的提高一直停滞不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4g通信的融合通信基站,包括发射单元、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所述发射单元、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相互信号相连,且处理单元处理来自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的模拟量信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天线、基站传输光缆和基站机房;

所述天线安装在铁塔顶端,铁塔安装处位于平缓地区,且天线安装后通过基站传输光缆进行传输信号,将其引入基站机房;

所述基站传输光缆包括信号线、高频馈线、电源线、屏蔽线和控制线;

所述信号线应平直,无扭曲打结,转弯处应自然圆滑,符合设计要求;

所述屏蔽线外层应与接地体连接可靠;

所述控制线的芯线应无损伤,焊点光滑、均匀,无漏焊、虚焊、错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信号线、高频馈线、电源线应分开布放。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帧单元、无线处理单元、跳频单元和时钟产生单元;

所述帧单元完成包括在8时隙全双工信道上的基带数据处理的全部功能,在发送方面,包括速率适配、信道编码和交织、加密以及最后时分多址(tdma)脉冲串的产生,接收方面对应部分包括数字解调、解密、反交织、信道译码和速率适配;

无线处理单元包括发信机、发信机共用器、收信机前端和收信机;

跳频单元位于帧单元和载频单元之间,是一个简单的交换矩阵,完成多达16个频率单元和16个控制单元之间的交换连接;

时钟产生单元的主频率发生器产生一个小于的高稳定度的13mhz基准时钟,并且分配到每一个主时钟单元。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收单元包括天线系统、滤波器、前置放大器和多路耦合器;

所述天线系统的作用是从大气中接收电磁能量并通过馈线设备传递给基站;

所述滤波器应该只仅让有用频率通过,滤掉其它无用频率,并且不衰减有用信号的幅度;

所述前置放大器在最低电平下接收有用信号,前置放大器同等的放大有用信号和噪声,有足够的增益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所述多路耦合器是确保接收到的信号被分路到各自专用接收机上的一种器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调节单元负责硬件、软件的告警处理、硬件配置处理、话务测量和分析、软件装载,对信令链路和接口的维护,处理a接口以及bts接口间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int、np,集中的资源管理统分配、释放信道,并对无线信道状态的集中、周期性的读写,以及工程维护部分字开始时的重新配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共用器和接收天线共用器;

所述发射天线共用器包括方向耦合器组成发射机天线共用器和空腔谐振器组成的发射机天线共用器;

所述接收天线共用器包括隔离器、放大器和功率分配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单元还与外界数据库相连,对于进行载频、加mtl和加neighbor的操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外界数据库包括设备端与云端服务器,相互进行信号提取与数据的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对于其进行安装标准进行限制,保证了基站自身的安全与稳定,接着通过对于其进行无线处理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实现对于其进行天线进行正常的传输与信号加载,并且通过发信机、发信机共用器、收信机前端和收信机提高传输中的稳定性,而接收单元实现对于外界信号的非必要信号的过滤与正常的传输,而调节单元负责硬件、软件的告警处理、硬件配置处理、话务测量和分析、软件装载,对信令链路和接口的维护,处理a接口以及bts接口间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int、np,集中的资源管理统分配、释放信道,并对无线信道状态的集中、周期性的读写,以及工程维护部分字开始时的重新配置,提高了分配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基于4g通信的融合通信基站,包括发射单元、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发射单元、处理单元、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相互信号相连,且处理单元处理来自发射单元、接收单元和调节单元的模拟量信号。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发射单元包括天线、基站传输光缆和基站机房;

天线安装在铁塔顶端,铁塔安装处位于平缓地区,且天线安装后通过基站传输光缆进行传输信号,将其引入基站机房;

基站传输光缆包括信号线、高频馈线、电源线、屏蔽线和控制线;

信号线应平直,无扭曲打结,转弯处应自然圆滑,符合设计要求;

屏蔽线外层应与接地体连接可靠;

控制线的芯线应无损伤,焊点光滑、均匀,无漏焊、虚焊、错焊.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信号线、高频馈线、电源线应分开布放。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单元包括帧单元、无线处理单元、跳频单元和时钟产生单元;

帧单元完成包括在8时隙全双工信道上的基带数据处理的全部功能,在发送方面,包括速率适配、信道编码和交织、加密以及最后时分多址(tdma)脉冲串的产生,接收方面对应部分包括数字解调、解密、反交织、信道译码和速率适配;

无线处理单元包括发信机、发信机共用器、收信机前端和收信机;

跳频单元位于帧单元和载频单元之间,是一个简单的交换矩阵,完成多达16个频率单元和16个控制单元之间的交换连接;

时钟产生单元的主频率发生器产生一个小于的高稳定度的13mhz基准时钟,并且分配到每一个主时钟单元。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接收单元包括天线系统、滤波器、前置放大器和多路耦合器;

天线系统的作用是从大气中接收电磁能量并通过馈线设备传递给基站;

滤波器应该只仅让有用频率通过,滤掉其它无用频率,并且不衰减有用信号的幅度;

前置放大器在最低电平下接收有用信号,前置放大器同等的放大有用信号和噪声,有足够的增益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多路耦合器是确保接收到的信号被分路到各自专用接收机上的一种器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单元负责硬件、软件的告警处理、硬件配置处理、话务测量和分析、软件装载,对信令链路和接口的维护,处理a接口以及bts接口间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int、np,集中的资源管理统分配、释放信道,并对无线信道状态的集中、周期性的读写,以及工程维护部分字开始时的重新配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共用器和接收天线共用器;

发射天线共用器包括方向耦合器组成发射机天线共用器和空腔谐振器组成的发射机天线共用器;

接收天线共用器包括隔离器、放大器和功率分配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处理单元还与外界数据库相连,对于进行载频、加mtl和加neighbor的操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外界数据库包括设备端与云端服务器,相互进行信号提取与数据的保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对于其进行安装标准进行限制,保证了基站自身的安全与稳定,接着通过对于其进行无线处理进行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实现对于其进行天线进行正常的传输与信号加载,并且通过发信机、发信机共用器、收信机前端和收信机提高传输中的稳定性,而接收单元实现对于外界信号的非必要信号的过滤与正常的传输,而调节单元负责硬件、软件的告警处理、硬件配置处理、话务测量和分析、软件装载,对信令链路和接口的维护,处理a接口以及bts接口间的接口协议处理模块int、np,集中的资源管理统分配、释放信道,并对无线信道状态的集中、周期性的读写,以及工程维护部分字开始时的重新配置,提高了分配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