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追踪查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25663发布日期:2020-11-13 16:2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位置追踪查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位置追踪查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现阶段最有效阻断病毒扩散的方法是发现密切接触患者和实时的隔离。疫情防控措施逐渐放松,同时无症状患者增多,并有传染性。确定患者后追溯同一时段和患者共处过同一空间的人群较难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追溯与目标对象行程匹配的人群较难实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端;其中,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输入追踪数据;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将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端;

所述云服务端用于在所述管理终端输入所述追踪数据后,根据多个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所述位置标识信息生成与所述追踪数据相对应的行程信息,以及通过比对,获取与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的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位置标识信息包括自身gps信息和/或周边无线连接节点的信息,所述无线连接节点包括wifi信息、蓝牙信标和移动基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预设模式包括单次模式、定时模式和定步长模式,所述移动终端在获取到新的wifi信息、新的蓝牙信标信息或新的移动基站信息时选择所述单次模式,以及根据所述电子围栏处区域位置的风险等级选择相应的所述预设模式。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风险等级依据区域人口流动程度而划分。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云服务端还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通知相应所述移动终端或相关管理部门。

可选的,在所述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追踪数据包括目标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和/或行程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端;其中,

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上传行程信息至所述云服务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存储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进而以获取自身的行程信息,以及用于获取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与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进行比对,若经比对,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与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则发出提示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的另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位置标识信息包括自身gps信息和/或周边无线连接节点的信息,所述无线连接节点包括wifi信息、蓝牙信标和移动基站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在所述的另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预设模式包括单次模式、定时模式和定步长模式,所述移动终端获取到新的wifi信息、新的蓝牙信标信息或新的移动基站信息时选择所述单次模式,以及根据所述电子围栏处区域位置的风险等级选择相应的所述预设模式。

可选的,在所述的另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风险等级依据区域人口流动程度而划分。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端;其中,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输入追踪数据;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将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端;所述云服务端用于在所述管理终端在输入所述追踪数据后,根据多个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所

述位置标识信息生成与所述追踪数据相对应的行程信息,以及通过比对,获取与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的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该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当发现确诊或疑似患者时,即可将确诊或疑似患者的信息输入至管理终端,进而使得云服务端能够经过信息比对,获取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路径相匹配的移动终端的信息,如此,便解决了现有技术追溯与目标对象行程匹配的人群较难实现的问题。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中,所述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端;其中,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上传行程信息至所述云服务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存储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进而以获取自身的行程信息,以及用于获取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与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进行比对,若经比若经比对,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与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则发出提示信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该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当发现确诊或疑似患者时,即可将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行程信息输入至所述管理终端,并由所述管理终端上传至云服务端,如此,其它移动终端的用户终端即可从云服务端下载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行程信息与自身的行程信息进行比对,若经比对,发现自身行程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行程一致或部分一致,则可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如此,便也解决了现有技术追溯与目标对象行程匹配的人群较难实现的问题。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两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除了解决现有技术追溯与目标对像行程匹配的人群较难实现的位置,还具有如下优势:

(1)纯软件实现,不增加硬件成本,实现简单;

(2)位置标识信息的存储或上传的模式,基于移动终端与电子围栏的相对位置,使得数据传输或存储量小,查询速度快,且耗电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提供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中移动终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一中云服务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二中移动终端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二提供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1-管理终端,12移动终端;13-云服务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具体而言,提供一种基于电子围栏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在移动终端进入电子围栏、离开电子围栏、位于电子围栏内或位于电子围栏外时,均可以预设的模式获取位置标识信息,并将位置标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或存储于移动终端本地,使得当提供目标对象的行程信息时,即可将基于电子围栏获取的位置标识信息与目标对象的行程信息进行比对,从而可以追溯与目标对象行程匹配的人群。

为实现上述思想,本发明提供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所述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端;其中,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输入追踪数据;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将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端;所述云服务端用于在所述管理终端在输入所述追踪数据后,根据多个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所述位置标识信息生成与所述追踪数据相对应的行程信息,以及通过比对,获取与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的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为实现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所述另一种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移动终端和云服务端;其中,所述管理终端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上传行程信息至所述云服务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存储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进而以获取自身的行程信息,以及用于获取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与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进行比对,若经比对,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与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则发出提示信息。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实施例一】

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11、移动终端12和云服务端13;所述管理终端11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输入追踪数据;所述移动终端12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将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端13;所述云服务端13用于在所述管理终端11在输入所述追踪数据后,根据多个所述移动终端12上传的所述位置标识信息生成与所述追踪数据相对应的行程信息,以及通过比对,获取与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的所述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

其中,所述位置标识信息包括自身gps信息和/或周边无线连接节点的信息,所述无线连接节点包括wifi、蓝牙信标(bt信标)和移动基站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在实际操作时,所述位置标识信息可仅包括自身gps信息,即根据自身gps信息随时间的变化来获取自身的行程信息。又或者,所述位置标识信息包括自身gps信息和周边蓝牙信标信息,通过自身gps信息和周边蓝牙信标信息的结合,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蓝牙的有效距离在10m左右,可以非常好的用来进行密切接触追踪。在一些人员非常密集或者移动中、不方便划分固定电子围栏的地方,比如公交、地铁车厢、电梯轿厢等地方,可以设置专门的蓝牙信标,移动终端如果侦测到此类蓝牙信标,可以将蓝牙信标信息加入到行程记录中,后期可以通过蓝牙信标信息,方便的进行数据比对、匹配,从而得到更为精确的行程信息。本申请对所述位置标识信息的选取类型不做具体限制。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该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当发现确诊或疑似患者时,即可将确诊或疑似患者的信息输入至管理终端11,进而使得云服务端13能够经过信息比对,获取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路径相匹配的移动终端12的信息,如此,便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追溯与目标对象行程匹配的人群较难实现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追踪数据例如可为目标移动终端12的身份信息,当用户a确诊后,将用户a的身份信息输入至所述管理终端11,则所述移动终端12可根据用户a的身份信息,生成用户a的行程信息,并将用户a的行程信息与其它用户的行程信息相比对,以获取与用户a的行程信息相匹配的其他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追踪数据例如还可为目标移动终端12的行程信息,当用户b确诊后,如若用户b可提供其行程信息,则可直接将其行程信息输入至所述管理终端11,使得所述云服务端13将其他用户的行程信息与用户b的行程信息比对,从而以获取与用户b的行程信息相匹配的其他用户的身份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理终端11在设置电子围栏时,所述电子围栏的数量可为多个,所述电子围栏例如可围绕建筑物设置,但本申请不限于此。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模式包括单次模式、定时模式和定步长模式。所述移动终端12在获取到新的wifi信息、新的蓝牙信标信息或新的移动基站信息时选择所述单次模式,另外,所述移动终端12根据各所述电子围栏所处区域位置的风险等级匹配相应的所述预设模式。其中,所述风险等级可依据区域人员流程程度而划分。在诸如家里或固定工作场所等区域,可以设定低风险级别,采用单次上报的上报模式,而在诸如商场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则可采用定时或定步长的上报模式。如此,在保证数据可靠度的前提下,可尽可能减小移动终端12的传输数据量,使得移动终端12耗电少,且之后进行数据查询比对时速度更快。另外,在诸如商场等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以定时或定步长的上报模式上传自身gps信息时,一旦连接到新的无线连接节点,则以单次模次上传相关节点信息,也就是说,所述单次模式、定时模式和定步长模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叠加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2可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平板电脑等,但不限于此。所述移动终端12基于电子围栏进行位置标识信息上传的工作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1,打开定位;

s12,更新当前位置;

s13,若当前状态为进入电子围栏则上传当前位置标识信息至云服务端13,若当前状态为离开电子围栏则上传当前位置标识信息至云服务端13,若当前状态为在电子围栏内或在电子围栏外,则以单次模式、定时模式和定步长模式上传当前位置标识信息至云服务端13。

本实施例中,所述云服务端13的工作过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21,获取多个所述移动终端12上传的位置标识信息,可形成一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表格形式呈现;

s22,在所述管理终端11输入追踪数据(例如身份信息)后,在所述数据库中找到该身份信息的所有位置标识信息,生成与该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用户的行程信息,并将该行程信息与其他用户的行程进行比对,获取行程相匹配的其它用户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身份信息例如可为用户的卡号、身份证号和/或名字,本申请对此不做出限制。

较佳的,所述云服务端13还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通知相应所述移动终端12或相关管理部门,使得相应的用户或管理部门能够及时采取响应措施。亦即,所述云服务端13的工作过程还包括步骤:

s23,根据获取的所述身份信息通知相应所述移动终端12或相关管理部门。例如,当通过行程比对,知晓用户c与确诊患者行程一致,则将该信息推送至用户c的移动终端12,使得用户c能及时引起警惕。

以下通过举例说明采用本实施例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来进行位置追踪查询的过程。

用户id_1、用户id_2、用户id_3、用户id_4。。。等多个用户的移动终端12均基于设置的电子围栏将自身位置标识信息以预设模式上传至移动终端12,使得云服务端13获取的用户id_1、用户id_2、用户id_3以及用户id_4的信息如图4中所示;

在用户id_1和用户id_4确诊或疑似后,将用户id_1和用户id_4的身份信息输入至所述管理终端11,进而,所述云服务端13做出响应,列出用户id_1和用户id_4的随时间变化的所有位置标识信息,以生成用户id_1和用户id_4的行程信息,以及,将其它用户的行程信息与用户id_1和用户id_4的行程信息相比对,找到与用户id_1或用户id_4的行程相匹配的其他用户id_x。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述行程相匹配应当包括部分匹配或全部匹配。

而后,基于匹配的结果向用户id_x的移动终端12推送通知,使得用户id_x能够及时做出响应。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其应用不仅限于此,也可应用至其它场景。例如,当某一用户丢失物品之后,也可根据行程匹配,找到可能拾取其丢失物品的其它用户;又例如,当在某一电子围栏内,发生小孩走失或人员伤亡等事件,则可将相关通知推送给附近的其它用户,以及时寻求帮助。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阅图1,本实施提供的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包括:管理终端11、移动终端12和云服务端13。其中,所述管理终端11用于设置电子围栏以及用于上传行程信息至所述云服务端13;所述移动终端12用于根据相对所述电子围栏的位置以预设模式存储所处位置的位置标识信息,进而以获取自身的行程信息,以及用于获取所述云服务端13的所述行程信息与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进行比对,若经比对,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与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则发出提示信息。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移动终端12在获取自身位置标识信息后,不上传至所述云服务端13,而是将自身位置标识信息保存至本地,之后的行程比对工作也是在本地执行,如此,便可有效保护用户隐私性。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该位置追踪查询系统,当发现确诊或疑似患者时,即可将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行程信息输入至所述管理终端11,并由所述管理终端11上传至云服务端13,如此,其它移动终端12的用户终端即可从云服务端13下载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行程信息与自身的行程信息进行比对,若经比对,发现自身行程与确诊或疑似患者的行程一致或部分一致,则可上报相关管理部门,如此,便也解决了现有技术追溯与目标对象行程匹配的人群较难实现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围标栏的设置,所述预设模式的配置方式以及存储的所述位置标识信息均可与实施例一一致,在此不再赘述。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2不再上传位置标识信息至所述云服务端13,且所述云服务端13不再进行数据比对的工作,而是将比对程序设置于所述移动终端12,由所述移动终端12自行比对,是否发生行程重叠。

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12基于电子围栏进行位置标识信息存储的工作过程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31,打开定位;

s32,更新当前位置;

s33,若当前状态为进入电子围栏则存储当前位置标识信息,若当前状态为离开电子围栏则存储当前位置标识信息至云服务端13,若当前状态为在电子围栏内或在电子围栏外,则以单次模式、定时模式或定步长模式上传存储当前位置标识信息,进而以获取自身的行程信息;

s34,获取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与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进行比对,若经比对,自身的所述行程信息与所述云服务端的所述行程信息相匹配,则发出提示信息。

以下通过举例说明采用本实施例的位置追踪系统来进行位置追踪查询的过程。

如图6所示,在用户id_1和用户id_4确诊或疑似后,通过所述管理终端11将用户id_1和用户id_4的行程信息上传至所述云服务端13,如此,其他用户即可从所述云服务端13下载用户id_1和用户id_4的行程信息,并与自身行程信息进行比对,看是否发生行程重叠,如若重叠,则可及时做出响应。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位置追踪查询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追溯与目标对象行程匹配的人群较难实现的问题,且纯软件实现,不增加硬件成本,实现简单,数据传输或存储量小,查询速度快,且耗电少。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部分也可互相组合使用,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用户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