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44762发布日期:2021-02-16 18:4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宽带接入网与骨干网之间引入BRAS后,BRAS作为网络业务的接入网关,为接入的用户终端提供宽带接入、认证、授权和计费;同时,还提供管理用户终端带宽、汇聚用户业务流量、终结用户PPPOE连接等多种业务功能。

随着虚拟化的发展,对BRAS实现转控分离逐渐成为运营商部署的主流。转控分离系统包括控制面(BRAS-CP)和转发面(或称为用户面BRAS-UP)两个部分。其中,控制面(BRAS-CP)的功能定位为用户控制管理部件,其主要包括:用户控制管理、用户接入控制、用户认证授权计费、地址管理等模块;转发面(BRAS-UP)的功能定位为三层网络边缘及用户策略执行部件,其主要包含流量转发、QoS、流量统计、单播路由协议、组播路由协议、MPLS(LDP/TE)等模块。

控制面(BRAS-CP)采用虚拟化的CP实现,运行在服务器中,该服务器可与RADIUS服务器、DHCP服务器连接;转发面(BRAS-UP)采用传统硬件BRAS、交换机实现;或者,采用虚拟化的UP实现。如图1所示,BRAS-CP池中包括多个控制面(英文:Control Plane,简称:CP)设备,每个CP设备均采用VM实现。多个用户面(英文:User Plane,简称:UP)设备被纳管至同一个CP设备。

在现有实现中,当一个CP设备确定所纳管的UP设备中的用户终端的数量达到已配置的数量阈值后,可启动扩缩容CP机制,将超过数量阈值的用户终端接入的UP设备迁移至扩容或者缩容后的CP设备中。

在上述过程中,弹性扩缩容CP机制均是基于CP池中的CP设备状态为正常时实现,当CP设备状态为异常时,弹性扩缩容CP机制则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CP设备状态为异常时,弹性扩缩容CP机制则无法实现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控制节点,所述控制节点处于CP池内,所述CP池内还包括多个CP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被第一CP设备纳管的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

若所述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所述设备标识属于所述UP设备备份组且所述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所述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计算所述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

从多个所述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并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

若所述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确定所述最大值对应的第二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的迁移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节点,所述控制节点处于CP池内,所述CP池内还包括多个CP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被第一CP设备纳管的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

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所述设备标识属于所述UP设备备份组且所述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所述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计算所述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

选择单元,用于从多个所述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并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

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确定所述最大值对应的第二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因此,通过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及装置,控制节点在确定第一CP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或者,第一CP设备纳管的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用户个数不等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时,控制节点识别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若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设备标识属于UP设备备份组且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控制节点计算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控制节点从多个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并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若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控制节点确定最大值对应的第二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

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CP设备状态为异常时,弹性扩缩容CP机制则无法实现的问题。实现了在接入用户设备无感知的情况下,在CP设备间自动迁移UP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BRAS实现转控分离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RAS实现转控分离组网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装置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对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控制节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可包括如下所示步骤。

步骤210、识别被第一CP设备纳管的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

具体地,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BRAS实现转控分离组网示意图。在图3中,BRAS-CP池中包括一个控制(CTRL)节点以及多个CP设备,控制节点及每个CP设备均采用VM实现。一个CP设备可纳管多个UP设备。例如,图3中的CP池包括一个控制节点及两个CP设备(例如,第一CP设备、第二CP设备)。每个CP设备纳管两个UP设备(例如,第一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二UP设备;第二CP设备纳管第三UP设备、第四UP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节点负责收集CP池中各CP设备纳管的UP设备个数以及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同时,并对各CP设备的状态进行监测。

进一步地,控制节点执行本步骤210之前,控制节点还执行下述判断的步骤。下面以第一CP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控制节点判断第一CP设备的状态是否为异常状态。若第一CP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则控制节点执行步骤210。或者,控制节点判断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是否不等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若不等于,则控制节点执行步骤210。

其中,控制节点判断第一CP设备的状态是否为异常状态的过程具体为:控制节点与第一CP设备之间周期性相互发送保活报文。若在预设时间内(例如,30min)控制节点连续三次未接收到第一CP设备发送的保活报文,则控制节点确定第一CP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同理,若在预设时间内(例如,30min)第一CP设备连续三次未接收到控制节点发送的保活报文,则第一CP设备确定自身的状态为异常状态。

控制节点中包括一亚健康维护模块,该亚健康维护模块可周期性发送保活报文,并记录自身的当前状态、各CP设备的状态。CP设备中也包括一亚健康维护模块,该亚健康维护模块也可周期性发送保活报文,并记录自身的当前状态。

其中,控制节点判断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是否不等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的过程具体为:控制节点获取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并判断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是否不等于已配置的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

若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超过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则控制节点确定第一UP设备当前接入的用户个数过多,并触发执行步骤210。经过后续步骤220-240,控制节点可将该第一UP设备迁入CP池中的其他CP设备(该其他CP设备可为已存在CP池中的CP设备或者控制节点在CP池中新创建的CP设备)中,由其他CP设备进行纳管,保证CP池中各CP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

若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未超过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则控制节点确定第一UP设备当前接入的用户个数过少,并触发执行步骤210。经过后续步骤220-240,控制节点将该第一UP设备迁入CP池中的其他CP设备(该其他CP设备可为已存在CP池中的CP设备)中,由其他CP设备进行纳管。若将第一UP设备迁出后,该CP设备未纳管UP设备,则控制节点可将该CP设备从CP池中删除,减少CP池中的CP设备,保证CP池中各CP设备之间的负载均衡。

在本步骤中,控制节点获取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并识别该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

如果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则控制节点执行步骤220。

如果设备标识属于UP设备备份组,则控制节点判断该UP设备备份组是否属于CP池中的CP设备。若设备标识属于UP设备备份组且该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控制节点执行步骤220。

若设备标识属于UP设备备份组且该UP设备备份组属于CP池中的第三CP设备,则控制节点判断第三CP设备是否满足已配置的设备条件。

若第三CP设备满足已配置的设备条件,则控制节点确定第三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控制节点获取第三CP设备的设备标识,并输出选择成功消息。该选择成功消息可具体为UP设备负载算法函数的返回值“SUCCESS”,该返回值包括第三CP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续,由第三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一CP设备不再纳管第一UP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步骤210中不同的触发条件,控制节点对第一CP设备、第一UP设备执行不同的处理。例如,若是因第一CP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而触发,则将其纳管的第一UP设备迁移至第三CP设备,后续可待第一CP设备的状态恢复为正常状态后,再将第一UP设备迁移至第一CP设备。若是因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过多而触发,则将第一UP设备迁移至第三CP设备,第一CP设备纳管的其他UP设备可不迁移。若是因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过少而触发,则控制节点将第一UP设备迁移至第三CP设备后,根据第一CP设备是否还纳管UP设备的实际情况,可将第一CP设备从CP池中删除。

若第三CP设备未满足已配置的设备条件,则控制节点确定第三CP设备无法纳管第一UP设备。控制节点输出第一选择失败消息。该第一选择失败消息可具体为UP设备负载算法函数的返回值“ERROR_GROUP_FULL”。

其中,设备条件包括第一设备条件以及第二设备条件。第一设备条件为第三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实际用户个数与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用户个数之和小于第三CP设备已配置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最大用户个数。该最大用户个数具体为第三CP设备硬件允许接入的用户个数最大值,例如,200W。

第二设备条件为第三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小于第三CP设备已配置的纳管UP设备的最大UP设备个数。该第一值具体为1,该最大UP设备个数具体为第三CP设备纳管的UP个数最大值,例如,1024个。

步骤220、若所述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所述设备标识属于所述UP设备备份组且所述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所述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计算所述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

具体地,根据步骤210的判断,如果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设备标识属于UP设备备份组且该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控制节点计算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

下面以控制节点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为例进行信息说明。

进一步地,控制节点获取第一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第一用户个数,并获取待迁移UP设备(例如,第一UP设备,该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用户个数在第一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中最多或最少,根据步骤210中不同的触发条件选择)所接入的第二用户个数。

控制节点判断第一用户个数与第二用户个数之和是否小于第一CP设备已配置的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若第一用户个数与第二用户个数之和小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则控制节点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一比例值N。若第一用户个数与第二用户个数之和不小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则控制节点将第一CP设备的亲和力值记为0。

控制节点获取第一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剩余用户个数,以及第一CP设备已配置的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控制节点将剩余用户个数与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的商作为第一比例值N。

其中,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包括用户个数扩容门限值以及用户个数缩容门限值。需要说明的是,该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可固定为用户个数扩容门限值的80%。

在一个例子中,若在步骤210中,控制节点根据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过多而触发执行后续步骤时,在本步骤中,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为用户个数扩容门限值。

控制节点还获取第一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设备个数,并判断第一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例如,第一值为1)的和是否小于第一CP设备已配置的纳管CP设备的UP个数容量门限值。若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小于UP个数容量门限值,则控制节点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二比例值M。若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不小于UP个数扩容门限值,则控制节点将第一CP设备的亲和力值记为0。

控制节点将第一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个数与UP个数容量门限值的商作为第二比例值M。

其中,UP个数扩容门限值也包括UP个数扩容门限值以及UP个数缩容门限值。根据前述的例子,在本步骤中,UP个数容量门限值为UP个数扩容门限值。

控制节点根据第一比例值N与第二比例值M,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R。第一亲和力值R可通过下述公式一得到:

R=(1-N)*FactorN+(1-M)*(100-FactorN) 公式一

其中,R为第一亲和力值,N为第一比例值,M为第二比例值,FactorN为加权系数,或,称为用户个数加权系数,例如,值为60%。

加权系数可根据实际组网环境确定,例如,若当前组网中接入的用户个数较多(200W),则此时加权系数可设定的值较高(80%);若当前组网中接入的用户个数较少(50W),则此时加权系数可设定的值较低(40%)。

步骤230、从多个所述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并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

具体地,根据步骤220的描述,控制节点计算出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后,控制节点从多个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

控制节点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

步骤240、若所述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确定所述最大值对应的第二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具体地,根据步骤230的选择,若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控制节点再次输出选择成功消息。该选择成功消息包括第二CP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续,由第二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一CP设备不再纳管第一UP设备。

进一步地,若最大值的个数为多个,则控制节点从多个最大值中,选择出最大值对应的设备标识最小的第五CP设备。控制节点再次输出选择成功消息。该选择成功消息包括第五CP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续,由第五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一CP设备不再纳管第一UP设备。

进一步地,若多个第一亲和力值均为0,则控制节点创建第四CP设备,也即是,控制节点在CP池中扩容第四CP设备。

在第四CP设备创建成功时,控制节点再次输出选择成功消息。该选择成功消息包括第四CP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续,由第四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一CP设备不再纳管第一UP设备。

在第四CP设备未创建成功时,控制节点再次计算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三亲和力值。

下面以控制节点再次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三亲和力值为例进行信息说明。

更进一步地,控制节点获取第一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第一用户个数,并获取待迁移UP设备(例如,第一UP设备,该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用户个数在第一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中最多或最少,根据步骤210中不同的触发条件选择)所接入的第二用户个数。

控制节点判断第一用户个数与第二用户个数之和是否小于第一CP设备已配置的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若第一用户个数与第二用户个数之和小于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则控制节点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一比例值N。若第一用户个数与第二用户个数之和不小于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则控制节点将第一CP设备的亲和力值记为0。

控制节点获取第一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剩余用户个数。控制节点将剩余用户个数与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的商作为第一比例值N。

其中,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包括用户个数扩容门限值以及用户个数缩容门限值。根据前述的例子,在本步骤中,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为用户个数扩容门限值。

控制节点还获取第一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设备个数,并判断第一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例如,第一值为1)的和是否小于第一CP设备已配置的纳管CP设备的UP个数容量门限值。若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小于UP个数容量门限值,则控制节点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二比例值M。若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不小于UP个数扩容门限值,则控制节点将第一CP设备的亲和力值记为0。

控制节点将第一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个数与UP个数容量门限值的商作为第二比例值M。

其中,UP个数扩容门限值也包括UP个数扩容门限值以及UP个数缩容门限值。根据前述的例子,在本步骤中,UP个数容量门限值为UP个数扩容门限值。

控制节点根据第一比例值N与第二比例值M,再次计算第一CP设备的第三亲和力值R。第三亲和力值R可通过下述公式一得到:

R=(1-N)*FactorN+(1-M)*(100-FactorN) 公式一

其中,R为第三亲和力值,N为第一比例值,M为第二比例值,FactorN为加权系数,或,称为用户个数加权系数,例如,值为60%。

加权系数可根据实际组网环境确定,例如,若当前组网中接入的用户个数较多(200W),则此时加权系数可设定的值较高(80%);若当前组网中接入的用户个数较少(50W),则此时加权系数可设定的值较低(40%)。

根据前述的计算方式,控制节点计算出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三亲和力值后,控制节点从多个第三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四亲和力值。

控制节点从第四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

若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控制节点再次输出选择成功消息。该选择成功消息包括第四CP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续,由第四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一CP设备不再纳管第一UP设备。

若最大值的个数为多个,则控制节点从多个最大值中,选择出最大值对应的设备标识最小的第五CP设备。控制节点再次输出选择成功消息。该选择成功消息包括第五CP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续,由第五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一CP设备不再纳管第一UP设备。

进一步地,若多个第三亲和力值均为0,则控制节点创建第六CP设备,也即是,控制节点在CP池中扩容第六CP设备。

在第六CP设备创建成功时,控制节点再次输出选择成功消息。该选择成功消息包括第六CP设备的设备标识。后续,由第六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第一CP设备不再纳管第一UP设备。

在第六CP设备未创建成功时,控制节点输出第二选择失败消息。该第二选择失败消息可具体为UP设备负载算法函数的返回值“ERROR_NO_ENOUGH_RESOURCE”。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实施例中,均以控制节点对CP池执行扩容操作为例进行说明。若控制节点对CP池执行缩容操作,则前述实施例中,利用扩容门限值参与计算的地方,均使用缩容门限值参与计算,其他具体过程与扩容操作过程类似,再次不在复述。

例如,在执行缩容操作时,控制节点将剩余用户个数与用户个数缩容门限值的商作为第一比例值N;控制节点将第一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个数与UP个数缩容门限值的商作为第二比例值M。

在前述实施例中,均以计算第一CP设备的亲和力值为例进行说明,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控制节点计算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亲和力值,具体的计算过程相同,在此不再复述。

因此,通过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及装置,控制节点在确定第一CP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或者,第一CP设备纳管的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用户个数不等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时,控制节点识别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若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设备标识属于UP设备备份组且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控制节点计算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控制节点从多个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并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若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控制节点确定最大值对应的第二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

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CP设备状态为异常时,弹性扩缩容CP机制则无法实现的问题。实现了在接入用户设备无感知的情况下,在CP设备间自动迁移UP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对应的网络设备的迁移装置。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装置结构图,所述装置应用于控制节点,所述控制节点处于CP池内,所述CP池内还包括多个CP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410,用于识别被第一CP设备纳管的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

计算单元420,用于若所述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所述设备标识属于所述UP设备备份组且所述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所述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计算所述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

选择单元430,用于从多个所述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并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

第一处理单元440,用于若所述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确定所述最大值对应的第二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判断单元(图中未示出),若所述设备标识属于所述UP设备备份组且所述UP设备备份组属于第三CP设备,则判断所述第三CP设备是否满足已配置的设备条件;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40还用于,若所述第三CP设备满足已配置的设备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三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若所述第三CP设备未满足已配置的设备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三CP设备无法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其中,所述设备条件包括第一设备条件以及第二设备条件;所述第一设备条件为所述第三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实际用户个数与所述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用户个数之和小于所述第三CP设备已配置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最大用户个数;所述第二设备条件为所述第三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小于所述第三CP设备已配置的纳管UP设备的最大UP设备个数。

所述装置还包括:创建单元(图中未示出),若多个所述第一亲和力值均为0,则创建第四CP设备;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40还用于,在所述第四CP设备创建成功时,确定所述第四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所述计算单元420还用于,在所述第四CP设备未创建成功时,计算所述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三亲和力值;

所述选择单元430还用于,从多个所述第三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四亲和力值,并从第四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40还用于,若所述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通过所述最大值对应的第四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所述计算单元420还用于,具体用于,获取当前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第一用户个数,并获取所述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第二用户个数;

若所述第一用户个数与所述第二用户个数之和小于所述当前CP设备已配置的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或者,若所述第一用户个数与所述第二用户个数之和小于所述当前CP设备已配置的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则计算所述当前CP设备的第一比例值;

获取所述当前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设备个数;

若所述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小于所述当前CP设备已配置的纳管UP设备的UP个数容量门限值,则计算所述当前CP设备的第二比例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例值与所述第二比例值,计算所述当前CP设备的亲和力值。

可选地,所述计算单元420还用于,若所述第一用户个数与所述第二用户个数之和不小于所述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或者,若所述第一用户个数与所述第二用户个数之和不小于所述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则所述当前CP设备的亲和力值为0;

若所述实际UP设备个数与第一值的和不小于所述UP个数扩容门限值,则所述当前CP设备的亲和力值为0。

可选地,所述计算单元420根据所述第一比例值与所述第二比例值,计算所述当前CP设备的亲和力值,具体为:

R=(1-N)*FactorN+(1-M)*(100-FactorN);

其中,所述R为所述第一亲和力值,所述N为所述第一比例值,所述M为所述第二比例值,所述FactorN为加权系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比例值为所述当前CP设备纳管的全部UP设备所接入的剩余用户个数与已配置的用户个数容量门限值的商;

所述第二比例值为所述当前CP设备纳管的实际UP个数与已配置的UP个数容量门限值的商。

可选地,所述选择单元430还用于,若所述最大值的个数为多个,则从多个所述最大值中,选择出所述最大值对应的设备标识最小的第五CP设备;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40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五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可选地,所述创建单元(图中未示出)还用于,若多个所述第三亲和力值均为0,则创建第六CP设备;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40还用于,在所述第六CP设备创建成功时,确定所述第六CP设备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处理单元(图中未示出),用于在所述第六CP设备未创建成功时,确定所述CP池中任一CP设备均无法纳管所述第一UP设备。

可选地,所述判断单元(图中未示出)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CP设备的状态是否为异常状态;

所述识别单元410还用于,若所述第一CP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则识别所述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

或者,

所述判断单元(图中未示出)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UP设备接入的用户个数是否不等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

所述识别单元410还用于,若不等于,则识别所述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

因此,通过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装置,该装置在确定第一CP设备的状态为异常状态,或者,第一CP设备纳管的第一UP设备所接入的用户个数不等于用户个数预警门限值时,该装置识别第一UP设备的设备标识是否属于UP设备备份组。若设备标识未属于UP设备备份组,或者,设备标识属于UP设备备份组且UP设备备份组未属于CP池中任一CP设备,则该装置计算CP池中每个CP设备的第一亲和力值。该装置从多个第一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大于0的第二亲和力值,并从第二亲和力值中选择出亲和力值的最大值。若最大值的个数为一个,则该装置确定最大值对应的第二CP设备纳管第一UP设备。

如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CP设备状态为异常时,弹性扩缩容CP机制则无法实现的问题。实现了在接入用户设备无感知的情况下,在CP设备间自动迁移UP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处理器510、收发器520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30,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30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510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510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前述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的迁移装置,可采用如图5所示的网络设备硬件结构实现。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30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英文:Non-volatile Memory,简称: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30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510的存储装置。

上述处理器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文: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510通过读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30中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被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能够实现处理器510自身以及调用收发器520执行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30,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30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510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510自身以及调用收发器520执行前述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设备的迁移方法。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对于网络设备的迁移装置以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涉及的方法内容基本相似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