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运行网络的方法以及听力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34669发布日期:2021-05-11 17:0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用于运行网络的方法以及听力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具有多个听力设备的网络的方法以及相应的听力设备。



背景技术:

听力设备通常与单个用户相关联,并且由用户佩戴在耳朵中或耳朵上,用于从环境接收声音,并且在进行修正后再次输出声音。为此,听力设备具有麦克风,麦克风接收声音并且生成电输入信号。将电输入信号馈送到听力设备的信号处理器,以进行修正。作为结果,信号处理器输出电输出信号,然后经由听力设备的听筒再次将电输出信号转换为声音。

如果分别具有听力设备的多个用户在一个地方相遇,则在某些情况下有意义的是,听力设备在网络中彼此连接,以便交换数据。例如,在ep1643801a2和ep3101919a1中描述了共同连接在一个网络中的不同用户的听力设备。

为了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听力设备具有接口,然而,接口的运行通常是非常能量密集的。这特别是在如下听力设备中是有问题的,该听力设备是移动设备,因此不连接至固定的供电设备,而是借助安装在听力设备中的能量存储器来供应能量。接口的性能、例如带宽经常也是有限的,因此随着连接数量的增加,数据交换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在这种背景下,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听力设备彼此在共同的网络中的联网。联网和网络的运行应当是尽可能高效的,从而特别是以尽可能没有错误、快速并且节能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听力设备来解决。有利的设计方案、扩展方案和变形方案是下面的描述的内容。在此,结合方法的描述同样也适用于听力设备,反之亦然。如果下面描述方法步骤,则特别是通过将听力设备构造为用于执行这些方法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得到听力设备的有利的设计方案。

所述方法用于运行具有多个听力设备的网络,多个听力设备与不同的用户相关联。也就是说,网络具有多个听力设备,听力设备相应地是网络的参与者,并且在网络中彼此连接,以进行数据交换。每一个听力设备都具有接口,用于与其余听力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接口也称为通信接口。优选接口是无线接口,从而于是在听力设备之间形成无线电连接。接口适当地是wlan天线、rf天线或蓝牙天线。

在此,网络被构造为环形网络,在环形网络内,相应的听力设备仅与两个另外的听力设备直接连接,并且仅间接地与其余听力设备连接,从而在网络内按顺序从听力设备到听力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因此,相应的听力设备不直接与每一个另外的听力设备连接,而是每一个听力设备仅与两个另外的听力设备连接,使得所有听力设备至少间接地以类似环形的发送和接收布置彼此连接。然而,这不意味着听力设备在物理上、即在空间上布置成环。术语“环形”主要是指数据交换。如果在两个听力设备之间不存在直接或间接连接,则它们不是同一网络的参与者。

环形网络的特征在于连接的数量特别少,这些连接以网络的听力设备按顺序依次连接的方式形成。在具有例如n个听力设备的一个环形网络中,每一个听力设备仅具有与另外的听力设备的两个连接,从而于是在网络中总共形成n个连接。由于连接的数量减少,网络中的数据交换的数据量和所需的带宽也有利地减小,从而产生改善的传输质量。形象地说,数据以环形运行通过网络,在此从一个听力设备运行到相应的下一个听力设备。

为了与另一个网络进行连接,有利地将听力设备中的一个配置为网关,用于与另一个网络共同进行数据交换。该另一个网络例如同样是具有听力设备的环形网络,或者是因特网或wlan。因此,网关一方面在环形网络中与两个另外的听力设备连接,另一方面与环形网络外部的另一个听力设备或者其它类型的设备连接。网关一方面将数据发送到环形网络中的下一个听力设备,另一方面也根据需要将数据发送到另一个网络。因此,配置为网关的听力设备除了执行常规的听力设备功能之外,还执行附加功能,即两个网络之间的接口功能。网关的特征特别是在于,网关将网络、因此将多个听力设备的数据交换捆绑在一起,并且共同发送到另一个网络,优选发送到另一个网络的相应的网关。如果在该另一个网络中存在一个或多个听力设备,则这些听力设备于是仅间接地经由相应的网关与环形网络的其余听力设备连接。特别是,一个网络中的网关与另一个网络中的另一个网关相应,从而两个网关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优选整个数据交换。

在数据交换中,在听力设备之间交换数据。这些数据例如是音频数据、设置数据或其它数据或者其组合。在数据交换中,还传输特定的数据量,数据的大小对连接的传输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因为用于数据交换的可用带宽通常是有限的,因此数据量太大导致相应的传输损失和传输错误。然而,通过设计为环形网络,由单个听力设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有利地明显减小。

在环形网络中,原则上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交换,即从听力设备出发,到与听力设备连接的两个听力设备中的每一个。仅一个方向上的数据交换以及两个方向上的数据交换都是有利的。例如在具有两个单设备的双耳听力设备的情况下,进行两个方向上的数据交换,使得听力设备的每一个单设备在不同的方向上与另外的听力设备交换数据。

本发明特别是基于如下认识,即,按照对等(peer-to-peer)连接的方式、即没有居间的附加设备的情况下的两个听力设备的直接连接,是特别有利的。这种对等连接使得能够以简单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例如,在多个听力设备的情况下,每一个听力设备简单地与每一个另外的听力设备连接,从而产生相应地大数量的直接连接。所产生的网络因此是完全对等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每一个参与者与每一个另外的参与者连接。相应地,要传输的数据量以及对单个接口的能量和带宽的需求也增加。

现在,本发明的核心思想特别是在于,简化听力设备的联网,方式是,减少听力设备之间的连接的数量,从而每一个听力设备不与每一个另外的听力设备连接。进行听力设备的联网,使得听力设备不仅简单地成对地直接彼此连接,以交换数据,而且也可以仅间接地连接,其中第三听力设备仅在两个另外的听力设备之间传递数据。通过将网络配置为环形网络来建立这种间接的连接,然后使用这种间接的连接,以减小连接的数量,并且也减小所需的带宽。由此还附加地有利地桥接大于听力设备的接口的有效距离的距离。因此,总体上,特别是也减小相应的听力设备的能量需求。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每两个听力设备按照对等连接的方式直接连接,即彼此直接连接。其不应当理解为每一个听力设备与每一个另外的存在的听力设备直接连接,而是如果两个听力设备在环形网络的框架下彼此直接连接,则相关的连接是直接连接。因此省去用于进行中继的附加设备,例如中继器或路由器。数据在直接连接的两个听力设备之间,直接从一个接口传输到另一个接口。

在一个合适的设计方案中,在网络中经由环形总线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在环形总线上混合相应的听力设备的数据,并且在环形总线上将数据按顺序发送到相应的听力设备。换言之:在环形网络中形成环形总线,每一个听力设备将其相应的数据(如果存在)写在环形总线上,然后由另外的听力设备从环形总线读取这些数据。数据沿着环形总线逐渐从一个听力设备传输到下一个听力设备。特别是,数据最终再次到达最初发出数据的听力设备。然后,该听力设备例如执行错误检查或错误纠正,例如重新发送数据。适宜地,为了减小数据量,在数据到达最初发出数据的听力设备时,将数据从环形总线删除。

优选网络针对每一个听力设备具有自己的环形通道,借助该环形通道向其余听力设备发送听力设备的数据。由此,特别是形成多个并行的环形通道,借助这些环形通道,听力设备中的一个相应地发送数据,并且其余听力设备接收这些数据。因此,环形总线划分为多个并排延伸的环形通道。每一个环形通道恰好与听力设备中的一个听力设备相关联,并且也仅传送该一个听力设备的数据。因此,对于相应的听力设备,数据与其余听力设备中的一个的关联有利地是唯一的。

适宜地,一旦多个听力设备在空间上彼此靠近,就自动建立网络。由此,确保也仅用户也可能希望交谈的听力设备成为网络的参与者。在此,特别是前瞻性地建立听力设备之间的连接,而不一定已经进行数据交换。因此,保证在对应地需要的情况下,网络已经存在,而不必才要建立网络,这通常导致相应的时间延迟。“在空间上彼此靠近”特别是应当理解为,两个听力设备之间的空间上的距离不超过最小距离。最小距离例如在1m至10m之间。特别是,最小距离对应于相应的听力设备的接口的最大有效距离。

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听力设备在数据交换中发送借助听力设备的麦克风接收的音频数据。换言之:经由网络,在听力设备之间,交换这些听力设备分别借助麦克风产生的音频数据。可以说,通过所描述的音频数据的发送,实现干扰背景噪声减少或完全隐去的无线电传输。用户的声音不需要经由空气连接到达另一个用户,而是通过根据声音产生的音频数据的无线电传输,来代替声音的直接传输。音频数据是电信号。麦克风从环境接收声音,并且将其转换为音频数据。优选听力设备反正要产生音频数据,以借助听力设备的信号处理器对其进行修正,并且经由听力设备的听筒,将其作为声音再次输出给听力设备的用户。

优选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听力设备或所有听力设备,是用于向听力受损用户供应的听力设备。然后,在信号处理器中,特别是根据个人的听力图(audiogramm),来修正音频数据,使得补偿相关联的用户的听力缺陷。然而,适宜地不由同一个听力设备的信号处理器对经由网络发送的音频数据进行修正,至少不是为了补偿听力缺陷,因为听力缺陷是个人的,因此通常针对个人调整相关的修正,也就是说,相关的修正不一定适合另外的用户。因此,由听力设备产生的音频数据一方面通过环形网络被发送到其余听力设备,另一方面在信号处理器中对音频数据进行修正并输出。适宜地,在第一听力设备的信号处理器中,对第一听力设备经由环形网络从第二听力设备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修正,因此在必要时,使这些音频数据匹配于第一听力设备的用户个人的听力缺陷。在此,例如将第二听力设备的音频数据与第一听力设备的音频数据,共同馈送到信号处理器中,并且在那里共同进行修正。

在一个优选的设计方案中,麦克风接收相应的听力设备的用户自己的声音,来作为音频数据,并且仅在听力设备的用户本身讲话时,听力设备发送音频数据。换言之:音频数据的发送仅局限于自己的讲话活动的时间段。因此,音频数据主要包括相应的听力设备的用户自己的声音。由此,仅在实际存在相关数据时,才传输音频数据,并且总体上使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量有利地减小。

音频数据是真实音频数据或合成音频数据。例如,真实音频数据简单地是麦克风的电输出信号。合成音频数据与真实音频数据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于,在听力设备中,在发送之前,进行有利地使得数据减少的附加的处理。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这种处理中,借助处理单元,将音频数据转换为用于合成器的音频数据、即合成音频数据,合成器被构造为用于,根据这些合成音频数据来产生真实音频数据。在另一个听力设备在接收后可以直接输出真实音频数据时,必须相应地事先对合成音频数据附加地进行处理,例如利用集成在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中的合成器,然后产生真实音频数据。因此,由于音频数据对于相应的听力设备的合成器是合成音频数据,而得到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

适当地,通过检查麦克风的输入电平是否超过阈值,来确定用户本身是否在讲话。由于听力设备、因此麦克风也被用户戴在头上,因此自己的声音是到达麦克风的总声音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一个适宜的设计方案中,通过以下方式来增大该部分,即,麦克风是也称为指向性麦克风的定向麦克风,麦克风指向用户的嘴的方向,即主要从那里接收声音。通过测量输入电平,并且将其与阈值进行比较,来检查输入电平是否超过阈值。然后,在没有实际识别出自己的声音的情况下,假定高输入电平表示自己的讲话活动。因此,以简单并且足够可靠的方式,使音频数据的发送至少主要局限于自己的讲话活动的时间段。

作为测量输入电平的替换或附加,在一个合适的设计方案中,借助相应的听力设备的自声音检测,来确定用户本身是否在讲话。自声音检测的特征特别是在于,确保也实际上识别出用户自己的语音。例如通过电路技术或者程序技术在听力设备的控制单元中实现自声音检测。例如,自声音检测使听力设备的定向麦克风指向用户的嘴的方向,以便主要接收用户的声音。如下设计方案同样是合适的,在该设计方案中,听力设备的麦克风放置在用户的耳道中,使得该麦克风主要接收用户自己的声音。

作为音频数据的替换或附加,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相应的听力设备在数据交换中发送设置数据,以设置听力设备的一个或多个运行参数。设置数据也称为配置数据,因为借助配置数据,可以对相应的听力设备进行配置,特别是也对相应的听力设备进行配置。示例性的运行参数是定向麦克风的音量、滤波器特性、阈值、宽度或方向等。设置数据例如是描述当前环境的环境数据或者一个或多个运行参数的具体的值,然后,听力设备根据环境数据推导出运行参数的合适的值。这在如下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即,听力设备新加入网络,然后通过接收设置数据,本身自动针对当前环境特别简单并且快速地最优地进行设置,而不需要本身首先确定设置数据。

如果在数据交换中传输音频数据,则在一个适宜的设计方案中,附加地将背景噪声混入音频数据中。这基于如下考虑:例如当利用用户耳道中的麦克风接收音频数据,或者利用合成器产生音频数据时,音频数据在输出时听起来可能不自然。通过混入背景噪声,于是实现更自然的声音。

首先,具体如何混入背景噪声不重要。然而,在一个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由为此配置为网络的主设备(master)的听力设备中的一个来混入背景噪声,使得所有听力设备接收相同的背景噪声,并且特别是也输出相同的背景噪声。如果存在多个环形通道,则将背景噪声混入环形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上,例如仅混入主设备的环形通道上,或者环形网络具有附加的背景通道,在附加的背景通道上,附加地与环形通道并行地传输背景噪声。背景噪声例如是噪音(rauschen)。背景噪声例如由主设备人工产生,从环境接收,或者作为音频文件存储在主设备的存储器中并进行调用。

适宜地,一般也与背景噪声的混入无关地,在网络中为听力设备中的一个分配主设备的角色,主设备特别是协调听力设备进出网络的进入和退出。与此相反,相应地为所有其余听力设备分配从设备(slave)的角色,其取决于主设备对网络的控制。特别是,一旦至少两个听力设备聚集在一起,就进行这种角色分配。例如,相应的听力设备规则地发出搜索信号,另一个听力设备接收并确认搜索信号,从而在相互进行接收和确认的情况下,两个听力设备彼此认识,然后自发地、特别是自动形成网络。在听力设备加入已有的网络时,适用类似的内容。

如果如上面所描述的,将听力设备中的一个配置为网关,则优选为此使用已经是主设备的听力设备。

一种合适的听力设备被构造为用于执行前面描述的方法。适宜地,听力设备为此具有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执行相应的方法。在控制单元中,特别是通过编程技术或电路技术或者其组合来实现所述方法。对此,例如,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微处理器或asic或者其组合。在此提到的控制单元优选是与上面已经提到的控制单元相同的控制单元。

相应的听力设备优选是单耳听力设备或双耳听力设备。双耳听力设备具有两个单设备,其由用户佩戴在不同侧,即分别佩戴在左耳和右耳中或上。单耳听力设备仅具有一个单设备,其由用户佩戴在左耳或右耳上或中。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相应地示意性地示出了听力设备,

图2相应地示意性地示出了网络,

图3相应地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中的网络的一个变形方案,

图4相应地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中的网络的另一个变形方案,

图5相应地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听力设备的一个变形方案,

图6相应地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中的听力设备的另一个变形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示例性的听力设备2,在此,听力设备2尤其是用于向在图1中未明确示出的听力受损的用户n提供。为此,听力设备2具有麦克风4,麦克风4从环境接收声音,并且生成电输入信号,即音频数据a、a‘(下面仅用“a”表示,而不限制一般性)。将音频数据a馈送到听力设备2的信号处理6,以进行修正。在此,根据与听力设备2相关联的用户n个人的听力图来进行修正,从而补偿用户n个人的听力缺陷。作为结果,信号处理6输出电输出信号,然后经由听力设备2的听筒8再次将电输出信号转换为声音,并且向用户n输出。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信号处理器6是听力设备2的控制单元10的一部分。

此外,听力设备2作为参与者参与网络12,以与另外的听力设备2交换数据,另外的听力设备2与另外的用户n相关联。在图2中示出了示例性的网络12。在运行中,通过新的听力设备2加入网络12,或者通过参与的听力设备2离开网络12,参与者的数量可能动态地发生变化。每一个听力设备2具有接口14,用于与其余听力设备2进行数据交换。示例性地示出的网络12是无线网络12,接口14相应地是无线接口,例如wlan天线、蓝牙天线或rf天线。此外,相应的听力设备2还具有能量存储器16。

在此,相应的听力设备2是单耳或双耳听力设备2。同一网络12中的不同的听力设备2的组合原则上是可能的。

网络12被构造为环形网络,在环形网络内,相应的听力设备2仅(如在图2中可以看到的)与另外两个听力设备2直接连接,并且仅间接地与其余听力设备2连接,从而在用于运行网络12的方法的范围内,数据交换在网络12内按顺序从听力设备2到听力设备2进行。因此,相应的听力设备2不直接与每一个另外的听力设备2连接,而是每一个听力设备2仅与另外两个听力设备2连接,使得所有听力设备2至少间接地以类似环形的发射和接收布置彼此连接。然而,这不意味着听力设备2在物理上、即在空间上布置成环形,术语“环形”主要是指数据交换。

环形网络的特征在于连接v的数量特别少,连接v以使得网络12的听力设备2按顺序依次连接的方式形成。在图2中示出的例如具有六个听力设备2的环形网络中,每一个听力设备2仅具有与另外的听力设备2的两个连接v,从而于是在网络12中总共形成六个连接v。由于连接v的数量减少,网络12中的数据交换的数据量以及所需的带宽减小。形象地说,数据以环形运行通过网络12,并且在此从一个听力设备2运行到下一个听力设备2。

为了与另一个网络18进行连接,例如如图3所示,网络12的听力设备2中的一个被配置为网关20,用于共同与另一个网络18交换数据。该另一个网络18例如同样是具有听力设备2的环形网络,或者是因特网或wlan。因此,网关20一方面在环形网络中与另外两个听力设备2连接,另一方面与在图3中未明确示出的环形网络外部的另一个听力设备2或者其它类型的设备连接。

在数据交换中,在听力设备2之间交换数据。这些数据例如是音频数据a、设置数据e或其它数据或者它们的组合。在图1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借助接口14传输音频数据a和设置数据e。在数据交换中还传输特定的数据量,数据量的大小决定性地影响连接v的传输质量。通过设计为环形网络,由单个听力设备2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量明显减小。

在环形网络中,原则上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交换,即从一个听力设备2出发,到与该听力设备2连接的两个听力设备2中的每一个。不仅可以仅在一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交换,而且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交换。在图2和3中,示例性仅在一个方向上,即向左,进行数据交换。也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数据交换,即向左并且向右,进行数据交换。例如在一个未明确示出的设计方案中,在具有两个单设备的双耳听力设备2的情况下,进行两个方向上的数据交换,使得听力设备2的每一个单设备在不同的方向上与另外的听力设备2交换数据。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进行听力设备2的联网,使得听力设备2不仅简单地成对地直接彼此连接,以交换数据,而且也可以仅间接地连接,其中第三听力设备仅在另外两个听力设备2之间传递数据。通过将网络12配置为环形网络来建立这种间接的连接,然后使用这种间接的连接,来减小连接v的数量,并且也减小所需的带宽。由此也可以桥接大于听力设备2的接口14的有效距离的距离。

在此,每两个听力设备2按照对等连接的方式直接连接,即彼此直接连接。这不应当理解为每一个听力设备2都与每一个另外的已有的听力设备2直接连接,而是如果两个听力设备2在环形网络的框架下彼此直接连接,则相关的连接v是直接连接,如在图2和图3中可以看到的。因此,省去了用于进行中继的附加设备,例如中继器或路由器。在直接连接的两个听力设备2之间,直接从一个接口14向另外的接口14传输数据。

此外,网络12中的数据交换在此经由环形总线22进行,在图4中示出了环形总线22的实施例。可以在环形总线22上混合相应的听力设备2的数据。具体地,在图4中,每一个听力设备2将音频数据a和设置数据e作为数据置于环形总线22上,然后由另外的听力设备2读取。数据于是在环形总线22上按顺序发送到相应的听力设备2。然后,沿着环形总线22,逐渐从一个听力设备2向下一个听力设备2传递数据。特别是,数据最终再次到达最初发出数据的听力设备2。

在图4中,网络12针对每一个听力设备2具有自己的环形通道24,听力设备2的数据在自己的环形通道24上被发送到其余听力设备2。由此形成多个并行的环形通道24,在环形通道24上,听力设备2中的一个相应地发送数据,并且其余听力设备2接收这些数据。例如,图4中的最左侧的第一听力设备2将音频数据a和设置数据e置于环形总线22的最外面的环形通道24上。图4中最右侧的最后一个听力设备2读取这些音频数据a和设置数据e。同时,该最后一个听力设备2同样将音频数据a和设置数据e写在环形总线上,但是写在其自己的环形通道24上,该环形通道24在图4中是最内侧的环形通道24。因此,环形总线22划分为多个并排延伸的环形通道24。每一个环形通道24恰好与听力设备2中的一个相关联,并且也仅传送该一个听力设备2的数据。因此,对于相应的听力设备2,数据与其余听力设备2中的一个的关联是唯一的。

一旦多个听力设备2在空间上彼此靠近,就自动建立网络12,由此确保也仅用户n也潜在地希望进行交谈的听力设备2成为网络12的参与者。

在所出的实施例中,在数据交换中,相应的听力设备2发送音频数据a,借助麦克风4接收音频数据a。通过所描述的音频数据a的发送,实现干扰背景噪声减少或完全隐去的无线电传输。麦克风4从环境接收声音,并且如在图1中可以看到的,将其转换为音频数据a。在图1中听力设备2总归要产生音频数据a,以便借助信号处理器6对其进行修正,并且经由听筒8将其作为声音再次输出给用户n。

由于图1中的听力设备2是用于向听力受损的用户n供应的听力设备2,因此在信号处理器6中修正音频数据a,使得对用户n的听力缺陷进行补偿。然而,经由网络12发送的音频数据a不由同一个听力设备2的信号处理器6进行修正,至少不是为了补偿听力缺陷,因为听力缺陷是个人的。因此,由听力设备2产生的音频数据a一方面通过环形网络发送到其余听力设备2,另一方面在信号处理器6中进行修正并且输出。但是在第一听力设备2的信号处理器6中,对第一听力设备2经由环形网络从第二听力设备2接收到的音频数据a进行修正,因此在必要时,使其匹配于第一听力设备2的用户n个人的听力缺陷。在此,例如将第二听力设备2的音频数据a,与第一听力设备2的音频数据a一起,共同馈送到信号处理器6中,并在那里共同进行修正。这在图1中通过从接口14到麦克风4与信号处理器6之间的信号路径的两个相反的箭头示出。自己的音频数据a一方面被引导至接口14,并且借助接口14进行发送,并且另一方面被引导至信号处理器6。附加地,借助接口14接收音频数据a,并且与来自麦克风4的音频数据a混合,并且与其一起馈送到信号处理器6,并且在那里进行修正。以类似的方式处理设置数据e,其中,由控制单元10提供并且处理设置数据e,例如用于设置信号处理器6。

可选地,麦克风4接收相应的听力设备2的用户n自己的声音,来作为音频数据a,并且仅在听力设备2的用户n本身讲话时,发送音频数据a。换言之:音频数据a的发送仅局限于自己的讲话活动的时间段。

音频数据a是真实音频数据a或合成音频数据a。例如,真实音频数据a简单地是麦克风4的电输出信号。合成音频数据a与真实音频数据a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在于,在听力设备2中,在发送之前,进行有利地使得数据减少的附加的处理。在这种处理中,例如在图5中示出的设计方案中,借助处理单元26将音频数据a转换为用于合成器28的音频数据a‘,合成器25被构造为用于根据这些合成音频数据a‘来产生真实音频数据a。在另一个听力设备2在接收后可以直接输出真实音频数据a时,必须相应地事先对合成音频数据a‘附加地进行处理,在此利用集成在听力设备2的控制单元10中的合成器26来进行处理,然后产生真实音频数据a。

在一个未明确示出的设计方案中,通过检查麦克风4的输入电平是否超过阈值,来确定用户n本身是否在讲话。由于听力设备2、因此麦克风4也被用户n戴在头上,因此自己的声音是到达麦克风4的总声音中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作为其替换或附加,例如如在图6中所示,借助相应的听力设备2的自声音检测30来确定用户n本身是否在讲话。在此,通过电路技术或者程序技术,在听力设备2的控制单元10中实现自声音检测30。

作为音频数据a的替换或附加,如所描述的,相应的听力设备2在数据交换中发送设置数据e,以设置听力设备2的一个或多个运行参数。音频数据a的发送和接收原则上与设置数据e的发送和接收无关。示例性的运行参数是定向麦克风的音量、滤波器特性、阈值、宽度或方向等。设置数据e例如是一个或多个运行参数的具体的值或者描述当前环境的环境数据,然后,听力设备2根据环境数据推导出运行参数的合适的值。

如果在数据交换中传输音频数据a,则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案中,附加地将背景噪声混入音频数据a中。例如,由为此配置为网络12的主设备32的听力设备2中的一个混入背景噪声,从而所有听力设备2接收相同的背景噪声,并且特别是也输出相同的背景噪声。为了进行说明,在图4的实施例中,仅示例性地将最左侧的第一听力设备2附加地配置为主设备32,并且将背景噪声混入其环形通道24上。在一个未示出的变形方案中,环形网络具有附加的背景通道,在背景通道上,附加地与环形通道24并行地传输背景噪声。背景噪声例如是噪音。背景噪声例如由主设备32人工产生,从环境接收,或者作为音频文件存储在主设备32的存储器中并进行调用。

分别结合各个附图描述的各种设计,原则上彼此独立,并且可以彼此任意组合。就此而言,通过组合所示出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得到另外的实施例。

附图标记列表

2听力设备

4麦克风

6信号处理器

8听筒

10控制单元

12网络

14接口

16能量存储器

18另一个网络

20网关

22环形总线

24环形通道

26处理单元

28合成器

30自声音检测

32主设备

a,a‘音频数据

e设置数据

n用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