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骨传导音效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18584发布日期:2021-02-27 14:3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骨传导音效的骨传导耳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骨传导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进骨传导音效的骨传导耳机。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骨传导耳机必须贴紧在人体的耳朵前侧,骨传导耳机通过安装在壳体中的钢片的震动将声波传导至人体的听骨,通过骨传导的方式将声波传递到人们的听觉中枢,让佩戴者听到声音。
[0003]
传统的骨传导耳机是依靠钢片及钢片前侧的空气震动产生声波,因此,因为骨传导耳机所能传导的声波的频率范围相对较小,即存在俗称的漏音问题,所传导的声波的失真度是较大的,尤其是不能还原和传导频率在160hz以下的低频声音,当然,在还原和传导频率在2500hz~20000hz的高频声音时也存在严重的漏音现象,特别是频率越高的声音或频率越低的声音,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骨传导音效的骨传导耳机,提升骨传导耳机所能还原和传导的声音的频率范围,解决骨传导耳朵存在漏音的问题,并提升骨传导耳机的音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骨传导音效的骨传导耳机,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机主体、耳机线、骨传导装置和耳挂,骨传导装置固定于耳挂,耳机线分别电连接耳机主体和骨传导装置,骨传导装置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的内腔中的骨传导震动组件和至少一固定在壳体的骨传导面的骨传导复合介质片,骨传导震动组件设置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的后侧,骨传导复合介质片复合有至少一硬质介质片和至少一软介质膜片。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复合介质片包括位于中部区域的软介质膜片和一体复合在软介质膜片的外缘的硬质介质片,或者,骨传导复合介质片包括位于中部区域的硬质介质片和一体复合在硬质介质片的外缘的软介质膜片。
[0007]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复合介质片的所述软介质膜片弹性张紧固定于所述壳体,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的中部区域仅复合有一硬质介质片或者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的中部区域上下复合有一软介质膜片和一硬质介质片。
[0008]
进一步的,在所述骨传导面的外表面或者在所述骨传导复合介质片的外表面设置或复合有一骨传导面壳层,所述硬质介质片为用于传导中高频音源或全频音源的硬质的薄型片材,所述软介质膜片为用于传导中低频音源或仅传导低频音源的具有弹性的软质的薄型片材或膜片。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所述骨传导面固定有至少一骨传导介质片和至少一所述骨传导复合介质片,在骨传导介质片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复合有至少一骨传导复合介质片。
[0010]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装置的壳体的内腔中固定有一支架,所述骨传导震动组件安装于支架,所述骨传导复合介质片固定在壳体的内腔的后侧面,以形成一所述骨传导面,骨传导复合介质片与骨传导震动组件之间具有传导空间。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震动组件包括线圈支架、线圈、磁钢拉杆、钢片、u杯和磁钢,线圈支架固定安装于壳体或所述支架,线圈支架设置有一筒体,线圈绕制安装在筒体,u杯固定在磁钢的下部,u杯具有向上延伸的环绕在磁钢的外缘的壁体,磁钢的中上部活动套设在筒体的内腔中,u杯的壁体位于在筒体及绕圈的外缘区间,磁钢拉杆活动安装于线圈支架或支架,磁钢拉杆的下部固定于磁钢,钢片安装在线圈支架或支架的上部,钢片设置在所述骨传导复合介质片的后侧,骨传导复合介质片与钢片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一所述传导空间,钢片的中部开设有钢片通孔,磁钢拉杆的上部设置有杆头,杆头活动插装于钢片通孔中,杆头伸入至传导空间。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抵贴耳朵后侧的头部皮肤的并在该头部皮肤实现骨传导的所述骨传导面,与内表面相交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有另一个用于抵贴耳朵背面并在该耳朵背面实现骨传导的骨传导面。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骨传导耳机设置有左右两个所述耳挂、两个所述耳机线和线长调节机构,每一个耳挂均设置有用于挂装在人体耳朵的挂耳部和在佩戴时位于人体耳朵的后侧的后安装部,每一个耳挂的后安装部均固定有一所述骨传导装置,两个耳机线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于两个骨传导装置、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耳机主体,线长调节机构安装于两个耳机线,以实现调节两个耳挂之间的线拉力和/或骨传导装置对人体皮肤的压力。
[0014]
进一步的,所述耳挂的形状为c字形的柔性架体,耳挂具有方向朝向下的开口;
[0015]
耳机主体包括一u字形状的挂脖架,挂脖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功能部,至少一功能部的内腔安装有电池或控制电路,至少一功能部的表面设置设有电连接于控制电路的控制按键,至少一功能部设置有于少一电连接于控制电路的收音麦克风和/或降噪麦克风,从挂脖架的后侧的中部穿出两个所述耳机线;
[0016]
所述骨传导装置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后安装部的下端部;
[0017]
其中一耳机线的第一端伸入一相应的骨传导装置的下部并电连接于相应的所述骨传导震动组件、第二端从挂脖架的中部穿入至所述耳机主体的内部并电连接于控制电路;
[0018]
在骨传导耳机佩戴后从骨传导装置延伸至耳机主体的耳机线及所述线长调节机构自由垂挂于人体头部的后侧;
[0019]
两个所述骨传导面分别与相应的骨传导震动组件相邻间隔设置骨传导震动组件具有至少两个从不同位置和/或不同方位骨传导声波进入人体头部的骨传导路径。
[0020]
所述对于所述软介质膜片和所述硬质介质片相邻拼接成一体的软介质膜片和硬质介质片在相互邻接的相接处压接复合或粘接复合成一体;
[0021]
对于软介质膜片和硬质介质片上下重叠设置的软介质膜片和硬质介质片在重叠相接面压接复合或粘接复合成一体。
[0022]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发明提升骨传导耳机所能还原和传导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以低成本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骨传导耳机存在漏音的问题,骨传导复合介质片在低音、中音和高音均具有较好的骨传导能力,不但对低音、中音和高音的声音
还原度高,骨传导还原得到的音质和音效更好,而且对全频音源的骨传导过程中不会出现漏音。
附图说明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4]
图1是本发明的骨传导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的骨传导耳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的骨传导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标记:
[0028]
1耳机主体。
[0029]
2骨传导装置21壳体22骨传导面壳层23支架。
[0030]
3耳挂31挂耳固定部311耳挂孔。
[0031]
4耳机线40挂脖架41调节线夹42压线块。
[0032]
5骨传导震动组件51线圈支架52线圈53磁钢拉杆54钢片55u杯56磁钢57传导空间。
[0033]
6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1软介质膜片62硬质介质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以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5]
一种改进骨传导音效的骨传导耳机,图1至3所示,骨传导耳机包括耳机主体1、耳机线4、骨传导装置2和弧形的耳挂3,骨传导装置2固定于耳挂3,耳机线4分别电连接耳机主体1和骨传导装置2,骨传导装置2包括壳体21、固定于壳体21的内腔中的骨传导震动组件5和至少一固定在壳体21的骨传导面的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骨传导震动组件5设置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后侧,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复合有至少一硬质介质片62和至少一软介质膜片61。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具有主要用于还原低音的低频振动且高振幅的软介质膜片61和主要用于还原低中音和高音的与中高频振动相适配的硬质介质片62。
[0036]
软介质膜片61选用柔软且有弹性的布、纸、人造皮革、动物皮革、塑料片等,或者软介质膜片61是由至少两个材料层复合而成的薄型膜片或薄型片材,张紧安装的软介质膜片61的震动频率低,软介质膜片61与低频音源的震动频率相匹配,软介质膜片61在低频音源的传导和低音表现力方面都非常良好,且软介质膜片61的振幅更大,使得低音部分下沉度更深,即低音音效更好,低音还原度更高,且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低音部分漏音严重的问题。硬质介质片62选用塑料或金属制成的薄型片材,或硬质介质片62选用由至少两个材料层复合而成的薄型片材,硬质介质片62可以是实心片材,也可以是内部设置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共鸣空腔室的复合板材,例如,硬质介质片62选用上下两面复合有实心片材中部复合有蜂窝隔板的蜂窝复合板,硬质介质片62对中频和高频的音源的传导和声音还原则具有较好的表现力,且在中频音源和高频音源不会出现漏音,从而使得本发明的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在低音、中音和高音均具有较好的骨传导能力,不但对低音、中音和高音的声音还原度高,骨传导还原得到的音质和音效更好,而且对全频音源的骨传导过程中不会出现漏音。
[0037]
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较佳实施方式,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包括位于中部区域的软介质膜片61和一体复合在软介质膜片61的外缘的硬质介质片62。硬质介质片62为圆环形
状,软介质膜片61为圆形,软介质膜片61填补固定在硬质介质片62的中部的中空区域中。
[0038]
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较佳实施方式,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包括位于中部区域的硬质介质片62和一体复合在硬质介质片62的外缘的软介质膜片61。软介质膜片61为圆环形状,硬质介质片62为圆形,硬质介质片62填补固定在软介质膜片61的中部的中空区域中。
[0039]
较佳实施方式中,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软介质膜片61弹性张紧固定于壳体21,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中部区域仅复合有一硬质介质片62。
[0040]
较佳实施方式中,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软介质膜片61弹性张紧固定于壳体21,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中部区域上下复合有一软介质膜片61和一硬质介质片62。即软介质膜片61为连续分布的圆形的具有弹性的软质的且中部复合固定有一圆形直径小于的软介质膜片61的硬质介质片62的薄型片材。在软介质膜片61的中部的局部区域复合有硬质介质片62的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在骨传导过程中不但具有较好的低音表现,还具有较好的中音和高音表现,在骨传导过程低音、中音和高音的综合表现更加均衡,音质和音效更好,且不漏音。
[0041]
其中,硬质介质片62为用于传导中高频音源或全频音源的硬质的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薄型片材,软介质膜片61为用于传导中低频音源或仅传导低频音源的具有弹性的软质的薄型片材或膜片,软介质膜片61和硬质介质片62的外轮廓形状优选为圆形,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外轮廓形状优选为圆形。
[0042]
较佳的,软介质膜片61以0.1-20kg的张紧力张紧固定于壳体21或硬质介质片62,优选的,软介质膜片61以0.5-5kg的张紧力张紧固定于壳体21或硬质介质片62,以实现更好地传导频率低于160hz的低频音源,且传导的低音部分具有更深的下沉表现,低音表现力更好。
[0043]
较佳的,在骨传导面的外表面或者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外表面设置或复合有一骨传导面壳层22,通过骨传导面壳层22抵贴人体皮肤,在实现骨传导的同时提升舒适性。
[0044]
壳体21的骨传导面固定有至少一骨传导介质片和至少一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即在骨传导面设置有至少两种不同结构设计的骨传导震动片,其中,骨传导介质片为传统的骨传导片,或者说骨传导介质片为单一材料层或仅有单一结构层的骨传导震动片,而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是具有至少两个不同的材料层或具有复合结构设计的骨传导震动片,较佳的,在骨传导介质片的外表面或内表面复合有一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
[0045]
较佳的,对于所述软介质膜片61和硬质介质片62相邻拼接成一体的,软介质膜片61和硬质介质片62在相互邻接的相接处压接复合或粘接复合成一体。
[0046]
较佳的,对于软介质膜片61和硬质介质片62上下重叠设置的软介质膜片61和硬质介质片62在重叠相接面压接复合或粘接复合成一体。
[0047]
骨传导装置2的壳体21的内腔中固定有一支架23,骨传导震动组件5安装于支架23,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固定在壳体21的内腔的后侧面,以形成一骨传导面,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与骨传导震动组件5之间具有传导空间57,通过传导空间57的空气压缩产生和传导震动波。具体的,骨传导震动组件5包括线圈支架51、线圈52、磁钢拉杆53、钢片54、u杯55和磁钢56,线圈支架51固定安装于壳体21或支架23,线圈支架51设置有一筒体,线圈52绕制安装在筒体,u杯55固定在磁钢56的下部,u杯55具有向上延伸的环绕在磁钢56的外缘的壁体,磁钢56的中上部活动套设在筒体的内腔中,u杯55的壁体位于在筒体及绕圈的外缘区间,磁钢
拉杆53活动安装于线圈支架51或支架23,磁钢拉杆53的下部固定于磁钢56,钢片54安装在线圈支架51或支架23的上部,钢片54设置在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的后侧,骨传导复合介质片6与钢片54平行间隔设置以形成一传导空间57,钢片54的中部开设有钢片54通孔,磁钢拉杆53的上部设置有杆头,杆头活动插装于钢片54通孔中,杆头伸入至传导空间57。
[0048]
较佳的,壳体21的内表面设置有一个用于抵贴耳朵后侧的头部皮肤的并在该头部皮肤实现骨传导的骨传导面,与内表面相交的其中一侧面设置有另一个用于抵贴耳朵背面并在该耳朵背面实现骨传导的骨传导面。
[0049]
骨传导耳机设置有左右两个耳挂3、两个耳机线4和线长调节机构,每一个耳挂3均设置有用于挂装在人体耳朵的挂耳部和在佩戴时位于人体耳朵的后侧的后安装部,每一个耳挂3的后安装部均固定有一骨传导装置2,两个耳机线4的第一端分别电连接于两个骨传导装置2、第二端分别电连接于耳机主体1,线长调节机构安装于两个耳机线4,以实现调节两个耳挂3之间的线拉力和骨传导装置2对人体皮肤的压力。
[0050]
线长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线夹41,调节线夹41设置有穿线滑套和活动安装在穿线滑套中的压线块42,穿线滑套中安装有活动抵顶于压线块42的弹性元件,穿线滑套沿压线块42的移动方向的垂直方向开设有夹线孔,两个耳机线4分别活动穿过夹线孔,压线块42分别弹性抵顶两个耳机线4,以实现夹紧耳机线4,压线块42设置有一凸出在穿线滑套的外部的按压部。通过调节线夹41的位置来改变通过调节线夹41连接在一起的两个耳挂3之间两个耳机线4的总长度即可调节两个耳挂3的松紧度,也可以调节骨传导装置2对皮肤的压力,例如将调节线夹41朝向耳挂3所在一侧移动一段设定的距离再使调节线夹41夹紧耳机线4,通过耳机线4加大对两个耳挂3的拉力,即增加两个耳挂3夹紧力,反之,调节线夹41朝向耳机主体1一侧移动后再夹紧耳机线4则使两个耳挂3之间的拉力变小,即减小两个耳挂3的夹紧力。使所有佩戴者均可获得较好的舒适感,且收音效果更好。
[0051]
骨传导耳机需将骨传导装置2紧靠在人体的头骨上,才可达到较佳的效果;而传统的骨传导耳机采用头箍夹压的形式,将骨传导装置2安装在头箍的两端,并使其夹紧于人体的头骨上,由于夹紧力无法调节,部分头围较大的人群在使用时会产生佩戴不适;本发明通过调节线夹41调节夹紧力,保证任何人群佩戴的舒适性。
[0052]
其中,耳挂3的形状为c字形的柔性架体,耳挂3具有方向朝向下的开口;耳机主体1包括一u字形状的挂脖架40,挂脖架40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功能部,至少一功能部的内腔安装有电池或控制电路,至少一功能部的表面设置设有电连接于控制电路的控制按键,至少一功能部设置有于少一电连接于控制电路的收音麦克风和/或降噪麦克风,从挂脖架40的后侧的中部穿出两个耳机线4;骨传导装置2的上部固定于后安装部的下端部;其中一耳机线4的第一端伸入一相应的骨传导装置2的下部并电连接于相应的骨传导震动组件5、第二端从挂脖架40的中部穿入至耳机主体1的内部并电连接于控制电路;在骨传导耳机佩戴后从骨传导装置2延伸至耳机主体1的耳机线4及线长调节机构自由垂挂于人体头部的后侧,以实现产生一朝向内侧拉紧两个耳挂3的拉力和使用骨传导装置2抵贴于人体皮肤的压力。
[0053]
两个骨传导面分别与相应的骨传导震动组件5相邻间隔设置骨传导震动组件5具有至少两个从不同位置和/或不同方位骨传导声波进入人体头部的骨传导路径;软介质膜片61和硬质介质片62在相接处或相接面压接复合成一体。
[0054]
耳挂3设置有挂耳部和后安装部,挂耳部的末端部一体成型有一与人耳的外耳道相匹配的挂耳固定部31,挂耳固定部31和后安装部相对间隔设置,挂耳部和后安装部之间一体成型有用于挂在耳朵的上部的弧形的杆体,在佩戴时后安装部和骨传导装置2位于耳朵的后侧、杆体挂靠于耳朵的上部、挂耳固定部31塞置入耳朵的外耳道。挂耳固定部31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挂耳固定部31的耳挂孔311;耳挂孔311保持连通空气,或者耳挂孔311中塞紧置入一耳塞,或者耳挂孔311中塞紧置入一传统耳机,传统耳机电连接于耳机主体1或骨传导装置2,通过传统耳机播放音频,这可以适用于轻度弱听的使用者,以增强音效。
[0055]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