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的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及所应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5008发布日期:2020-07-10 16:06阅读:9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铰链的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及所应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链及其中的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所述铰链尤其用于柔性屏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对于柔性屏移动终端,一般会需要其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能够同步反向运动,同步机构一般会采用齿轮啮合连接,然而,齿轮结构的同步机构往往会影响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减薄设计以及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链的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能够应用于柔性屏移动终端,利于其减薄设计以及窄边框设计。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铰链的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其特征在于,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端部外侧面设置齿轮,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端部外侧面的齿轮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结构连接而同步反向转动,所述铰链设置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和端部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外壳向铰链的内侧开放,并在外侧、上部和下部设置遮蔽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端部齿轮的壳体;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包括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端部分别套在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上。

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在所述齿轮的内侧分别具有齿轮的基础,能够起到加固齿轮和连接的作用。

对于齿轮啮合连接结构,可以是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端部外侧面的齿轮直接啮合连接,也可以是这两个齿轮之间设置中间的连接齿轮而依次啮合连接。

所述外壳向铰链的内侧开放的同时,在外侧、上部和下部设置遮蔽左转动臂端部和右转动臂端部的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为扇形齿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容纳齿轮并提供其在对应铰链打开和折拢的两个极限角度之间转动的空间,所述齿轮成型在其内侧的基础之上,所述基础设置与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转动连接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铰链的中部设置主支撑架,在主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更进一步地,在主支撑架两端的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的左连接轴和右连接轴和主支撑架连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铰链,应用上述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能够应用于柔性屏移动终端,利于其减薄设计以及窄边框设计。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铰链,其特征在于设有前述的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所述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臂部内均设置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上设置滑块,所述导向轴上还套有滑块的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在铰链的打开和闭合时均处于受压状态,所述滑块和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之间设置转动连杆,使得铰链从折拢到打开状态过程中,所述驱动弹簧先被继续加大压缩程度,然后再释放势能,在铰链从打开到折拢状态过程中,所述驱动弹簧先被继续加大压缩程度,然后再释放势能。

进一步地,臂部向铰链的外侧开放,所述连杆处在臂部的外侧,其与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连接的轴也朝向外侧,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设置朝向内侧的轴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与连杆转动连接的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臂部的内侧设置柔性屏活动支撑板转动的导向槽,所述柔性屏活动支撑板和主支撑架转动连接。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同步结构可以结合到对应移动终端中部边框的位置内,能够同时满足柔性屏移动终端的窄边框和减薄设计;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主支撑架的结构,使得即可转动连接结构、同步结构、半自动打开结构的组装都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铰链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所应用的内柔性屏移动终端展平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铰链所应用的柔性屏移动终端折拢时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b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图7、8、9、10分别为本实用新型铰链实施例在展平以及不同打开角度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铰链的同步反向转动连接结构,包括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的端部外侧面设置齿轮110、120,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在齿轮110、120的内侧分别具有齿轮110、120的基础111、121,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端部外侧面的齿轮110、120啮合连接结而同步反向转动,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也由此同步反向转动,所述铰链设置带外壳20的端部连接架2,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2包括左连接轴25和右连接轴26,所述外壳20向铰链的内侧开放,并在外侧、上部和下部设置遮蔽左转动臂和右转动臂的端部齿轮的壳体21、22、23。

所述齿轮110、120为扇形齿轮,所述壳体20的内部设置容纳齿轮并提供其在对应铰链打开和折拢的两个极限角度之间转动的空间24。所述齿轮110、120成型在其内侧的基础111、121之上,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上的所述基础111、121设置与左连接轴25和右连接轴26配合的连接孔112、122。

壳体21对齿轮有相对应的空间避让,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2除了为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提供旋转中心,也提供齿轮的外观遮蔽。在整个的运动过程中,齿轮均在外壳20的包裹中。柔性屏幕900处于任何角度时,从垂直于机壳厚度方向平面的任何角度,齿轮被遮蔽;在柔性屏幕900完全打开时,背部任何角度不能观察到齿轮。

所述铰链的中部设置主支撑架3,在主支撑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带外壳20的端部连接架2,也即,铰链的中部结构可以由三个组装体连接在一起,对于装配来说,更为方便,而端部支撑架的所述壳体基本上即对应着柔性屏移动终端在中部的边框,从外观上也更好处理。

在主支撑架3两端的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2的左连接轴25和右连接轴26和主支撑架3连接。

对于柔性屏移动终端的铰链,其在所述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的臂部内均设置有导向轴41,所述导向轴上设置滑块42,所述导向轴41上还套有滑块42的驱动弹簧43,所述驱动弹簧43在铰链的打开和闭合时均处于受压状态,所述滑块42和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2之间设置转动连杆5,使得,铰链从折拢到打开状态过程中,所述驱动弹簧43先被继续加大压缩程度,然后再释放势能,在铰链从打开到折拢状态过程中,所述驱动弹簧43先被继续加大压缩程度,然后再释放势能。使得,铰链具有半自动自动弹开的功能。而由于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左侧机壳61和右侧机壳62分别和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连接,因此,柔性屏移动终端也具有了半自动自动弹开的功能。

所述臂部向铰链的外侧开放,所述连杆5处在臂部的外侧,连杆5与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2连接的轴51也朝向外侧,所述带外壳的端部连接架2设置朝向内侧的轴连接孔27。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导向轴41、滑块42、驱动弹簧43均结合到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的臂部内部,且不用占用柔性屏下方的移动终端壳体空间,利于柔性屏移动终端的减薄设计以及窄边框设计;而且,导向轴的长度、滑块的运动空间完全利用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自身的长度,便于适配各自尺寸的移动终端。

所述滑块42的外侧设置与连杆5转动连接的轴421,该部位可以是一个销,在小的外端设置连杆5的轴向限位422,轴向限位422可以是凸起结构或卡簧。左侧的所述连杆5的轴51和左转动臂11之间不同心,右侧的所述连杆5的轴51和右转动臂12之间不同心。其中,当左转动臂11转动到其内的弹簧43从压缩到释放以及释放到压缩的切换点的角度时,左侧连杆5的轴51、左连接轴25、轴421在同一平面上,其余角度时不在同一平面上;当右转动臂12转动到其内的弹簧43从压缩到释放以及释放到压缩的切换点的角度时,右侧连杆5的轴51、右连接轴25、轴421在同一平面上,其余角度时不在同一平面上。

左转动臂11和右转动臂12的臂部的内侧设置柔性屏活动支撑板8转动的导向槽113、123,所述柔性屏活动支撑板8和主支撑架3转动连接,附图标号31为其轴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