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网络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42950发布日期:2020-11-25 14:5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网络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嵌入式网络主机。



背景技术:

网络是由若干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构成,表示诸多对象及其相互联系;其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在计算机领域中,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内部网(intranet)指采用internet技术建立的企业内部专用网络。它以tcp/ip协议作为基础,以web为核心应用,构成统一和便利的信息交换平台。内部网可提供web出版、交互、目录、电子邮件、广域互连、文件管理、打印和网络管理等多种服务。目前,内部网路通常采用路由器实现网络连接,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同时,内部网络通过路由器也可以连接到因特网上。

在网络连接中,路由器通常通过网线连接pc机;在某些企业建立内部网络的时候,由于网线接口通常设置在办公区域的角落,因此路由器也被安放在办公区域的角落。由于办公区域的角落很少有人员走动,将路由器置于办公区的角落,通常不会做过多的梳理;在出现网络连接问题时,才会有人去对路由器进行重新启动、对网线进行梳理或重新插拔,从而容易导致路由器与网线的连接关系呈现出杂乱、不便于管理且容易松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嵌入式网络主机,以解决网线杂乱、不便于管理且容易松脱的问题。

嵌入式网络主机包括机箱,机箱的正面设有开口,并设有门体用以封闭开口;机箱内设有两层隔板,隔板将机箱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隔板固定在机箱的两侧壁以及背部面板上,隔板的宽度小于机箱内部空间的宽度;机箱的背部面板上设有与第一空间和第三空间对应的第一接线口和第三接线口,以及与第二空间对应的信号口;第一空间内安装调制解调器,第二空间内安装路由器,第三空间内安装交换机,路由器的天线从信号口伸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机箱内部分隔为三层空间,其中第一空间用于安装调制解调器,第二空间用于安装路由器,第三空间用于安装交换机,从而使得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交换机在机箱内具有独立的放置空间,可以避免相关的设备杂乱的放置,且相关设备置于机箱内,有利于对其进行维护。

(2)隔板的宽度小于机箱内部空间的宽度,从而使得在门体关闭机箱后,门体和隔板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便于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进行相互连线。

(3)路由器的天线从信号口伸出,有利于保证无线信号强度。

(4)在机箱的背面设有与第一空间对应的第一接线口和与第三空间对应的第三接线口,从而有利于网线的接入、接出。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接线口、第三接线口和信号口设置为沿水平方向的条形口。将第一接线口和第三接线口设置为条形口,从而有利于对网线的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信号口设置为多个沿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圆形孔。路由器的天线通过圆形孔伸出机箱,可以避免随意摆动天线。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的底面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板,且卡板呈l形;两相对设置的卡板构成一个卡合组,同一卡合组的两个卡板的水平段相对设置。将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交换机分别嵌入到第一至第三空间内的卡合组的卡板之间,由于卡板撑l形状,因此相关设备卡合在卡板之间有利于稳定其位置,从而有利于网线与调制解调器、路由器和交换机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箱的底部设有与机箱固定的配重块。配重块可以增加机箱底部的质量,同时配重块还作为机箱的底座使用,从而使得机箱不容易倾倒,有利于增加机箱的稳定性。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机箱背面的下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夹持板、下夹持板以及贯穿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的螺栓,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分别设置在第三接线口的上下两侧,下夹持板固定在机箱的后侧壁上,下夹持板的两端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上夹持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滑动连接;螺栓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相抵的压簧,螺栓的两端连接有螺母。

在优选方案五中,从交换机连接出的网线与电脑连接,即从第三接线口伸出的网线设有若干,这些网线都将经过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通过拧螺栓两端螺母,可使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克服压簧的弹力,从而上夹持板和下夹持板将夹紧网线,可以避免在拉扯网线时,将网线从交换机上扯掉。另外,通过夹持机构将网线夹持住可以使网线整齐地排列在第三接线口,从而可以避免网线相互交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机箱正面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机箱左视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箱10、第一空间11、第一接线口111、第二空间12、信号口121、第三空间13、第三接线口131、卡板20、调制解调器30、路由器40、交换机50、夹持机构60、下夹持板61、上夹持板62、滑轨63、螺栓64、配重块70。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嵌入式网络主机包括机箱10、焊接在机箱10底部的配重块70以及安装在机箱10内部的调制解调器30、路由器40和交换机50。机箱10的正面设有开口,并设有门体用以封闭开口;门体的一侧边通过铰链铰接在机箱10的一侧,从而通过转动门体即可打开机箱10,在门体上还安装锁扣,通过锁扣可将门体锁合在机箱10上。

如图2所示,机箱10内设有两层隔板,隔板焊接在机箱10的两侧壁以及背部面板上,隔板将机箱10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第一空间11、第二空间12和第三空间13;调制解调器30安装在第一空间11内,路由器40安装在第二空间12内,交换机50安装在第三空间13内。第一空间11、第二空间12和第三空间13的底面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板20,且卡板20呈l形;两相对设置的卡板20构成一个卡合组,同一卡合组的两个卡板20的水平段相对设置。卡板20可将调制解调器30、路由器40和交换机50卡合在机箱10内部,从而有利于规整机箱10内部设备。

在机箱10内部,调制解调器30、路由器40和交换机50通过网线依次连接,具体调制解调器30通过网线连接路由器40,路由器40通过网线连接交换机50。隔板的宽度比机箱10内部空间的宽度小3cm,因此当门体关闭后,隔板与门体之间具有3cm间隙,即连接调制解调器30和路由器40的网线,以及连接路由器40和交换机50的网线可以通过该间隙从上方空间绕到下方空间,从而调制解调器30、路由器40和交换机50相互连接的网线隐蔽在机箱10中,可以避免线路杂乱。

机箱10的背部面板上设有与第一空间11和第三空间13对应的第一接线口111和第三接线口131,以及与第二空间12对应的信号口121。第一接线口111、第三接线口131和信号口121设置为沿水平方向的条形口。将机箱10安放在网线接入处,配重块70可以使机箱10的重心下移,并以配重块70作为机箱10安放的基座,可以避免机箱10倾倒,提高机箱10的稳定性。接入网线穿过第一接线口111与调制解调器30连接,接出网线穿过第三接线口131与交换机50连接并延伸至电脑、与电脑连接,则可将电脑接入网络。而路由器40的天线从信号口121伸出,可向外传递wifi信号。

如图3所示,机箱10背面的下部设有夹持机构60,夹持机构60包括水平设置的上夹持板62、下夹持板61以及贯穿上夹持板62和下夹持板61的螺栓64,螺栓64共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上夹持板62的两端。上夹持板62和下夹持板61分别设置在第三接线口131的上下两侧,下夹持板61焊接在机箱10的后侧壁上,下夹持板61的两端一体成型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滑轨63,上夹持板6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63滑动连接。螺栓64上套设有两端分别与上夹持板62和下夹持板61相抵的压簧,螺栓64的两端连接有螺母。接出网线经过上夹持板62和下夹持板61,通过拧螺栓64两端螺母,可使上夹持板62和下夹持板61克服压簧的弹力,则上夹持板62和下夹持板61将夹紧接出网线,可以避免在拉扯网线时,将网线从交换机50上扯掉。通过夹持机构60将接出网线夹持住可以使接出网线整齐地排列在第三接线口131,以避免网线相互交结。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信号口设置为四个沿水平方向等间距设置的圆形孔。路由器的天线通过圆形孔伸出机箱,可以避免随意摆动天线。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