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6479发布日期:2021-02-09 15:00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变电工程自动化管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电网自动化技术为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控制水平的六个重点技术领域之一,数字化设计技术则是电网自动化技术的五个主要研究课题之一。输电线路工程是电网的重要组成,三维模型的建立与设计应用势在必行。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及电网信息管理精细化要求的日益提高,电网设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迫切的要求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决好电网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中涉及到诸多相关的因素,提高电网设计的水平和服务质量。现有输电线路工程模型大多是单线模型,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区别,且大多没有被充分关联使用到综合自动化平台中,时刻面临着工序冲突、返工、数据获取过程繁琐、资料不完整、维护困难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该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将客户端的多个设备与具有多功能的服务端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连接,操作智能便捷,可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一种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包括客户端及与客户端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连接的服务端,所述服务端包括主服务器、信息服务器、存储设备和备份设备,主服务器、信息服务器、存储设备分别通过网络传输模块与客户端无线连接,所述备份设备连接主服务器、存储设备。
[0006]
优选地,所述的客户端包括工作站、个人计算机、手持移动终端和多个设有无线网络适配器的客户端设备。
[0007]
优选地,所述网络传输模块包括网络交换机和无线接入点,所述网络交换机连接服务端的各服务器、客户端的个人计算机以及无线接入点,所述无线接入点连接客户端的手持移动终端及其他设有无线网络适配器的客户端设备。
[0008]
优选地,所述个人计算机、所述工作站采用配置8gb以上内存、500gb以上硬盘以及1000m网络适配器的计算机。
[0009]
优选地,所述主服务器采用配置32gb以上内存、500gb以上硬盘及1000m以上网络适配器的服务器。
[0010]
优选地,所述存储设备采用多个存储阵列或主服务器的硬盘阵列。
[0011]
优选地,所述信息服务器为提醒通知服务器。
[0012]
优选地,所述信息服务器采用邮件服务器。
[0013]
优选地,所述信息服务器采用微信服务器或qq服务器。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本实用新型协同平台的客户端的多个设备与具有多功能的服务端通过网络传输模块连接,服务端可对项目设计信息、数据等提供存储、下载、调用等功能,使用客户端的工作人员无需专门存储,也无需再找负责人请求来获取资料,使资料的获取变得简洁方便,大幅度提高了资料的利用率;
[0016]
2)本实用新型协同平台基于网络进行展开,网络传输模块的网络交换机用于连接服务器、客户端个人计算机、无线接入点的高速接入,网络传输模块的无线接入点为客户端的手持移动终端设备或者使用无线网络适配器的客户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充分发挥了网络优势,自动实现了专业内与专业间的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
3)本实用新型的服务端为多服务器模式,协同平台的所有文件都存储在相应服务器内,使得项目管理人员可方便、轻松地对文件进行管理和备份,避免了以往文件在不经意中的丢失和遗漏,有利于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归档;
[0018]
4)本实用新型的协同平台框架简单,且服务端、客户端、网络传输模块之间的连接具有对应性,可避免工序冲突、返工的问题,方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实施例中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标号所示:
[0021]
1、客户端,2、服务端,3、网络传输模块,11、工作站,12、个人计算机,13、手持移动终端,14、其他使用无线网络适配器的客户端设备,21、主服务器,22、信息服务器,23、存储设备,24、备份设备,31、网络交换机,32、无线接入点,33、综合布线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实施例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变电工程协同平台,包括客户端1、服务端2和网络传输模块3。客户端1通过网络传输模块3与服务端2进行数据交互。
[0025]
客户端1用于实时、便捷地对输变电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管理,创建设计文件或管理文件。客户端1包括工作站11、个人计算机12、手持移动终端13和其他使用无线网络适配器的客户端设备14等设备。个人计算机12、工作站11主要用于日常项目设计,也是协同平台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协同平台的系统及构架要求,个人计算机12、工作站11优选使用windowxp或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建议64位操作系统。为了用户在使用协同设计平台进行工作时操作更为流畅,优先考虑个人计算机12、工作站11使用8gb以上内存,及500gb以上硬盘,同时配备1000m的网络适配器。客户端1的各设备安装有用以对项目进行设计、管理的协同设计工具,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三维设计软件revit。
[0026]
服务端2用于对不同项目数据提供数据通知、数据存储、数据备份等,并为工作人
员在使用文件时提供下载服务。协同平台的信息全部存储于服务端2中,工作人员在使用文档的时候,都是在服务端2的服务器上下载进行使用。服务端2设有主服务器21。为了满足大规模用户数的需求,可将协同平台设置成多服务器模式,由多台服务器作为主服务器针对不同的人员或者项目提供服务,各服务器间数据共通,但又相对独立互不影响,保证自身一块的服务。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2包括主服务器21、信息服务器22、存储设备23和备份设备24。主服务器21为协同平台提供服务的主要设备,是整个协同平台的核心。主服务器21通过网络传输模块3与客户端进行无线信息交互。主服务器21要求稳定、安全、响应速度快、处理速度快,优选使用至少为至强系列配置的服务器处理芯片、32gb以上内存、500gb以上硬盘、1000m以上网络适配器。操作系统优选使用window server 2012 64位或以上版本。
[0027]
信息服务器22为提供协同平台的提醒通知服务器,一般由邮件服务器承担,如果采用其他非邮件式通知方式,可以采用诸如:微信服务器、qq服务器等。信息服务器一般由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为协同平台提供服务接口。信息服务器22通过网络传输模块3连接客户端1的各个终端设备。
[0028]
存储设备23为协同平台提供数据存储,一般由存储阵列组成,当数据量并不是太大时,也可以由主服务器21的硬盘阵列代替。每个实际项目的数据量都是由项目的大小所决定,存储空间大小包括了项目最新文件以及所有历史版本的数据空间。
[0029]
备份设备24连接主服务器21、存储设备23。备份设备24为主服务器21和存储设备23提供安全备份工作,一般有磁盘备份和磁带备份两种形式组成。备份设备24在平时会定时对主服务器21或存储设备23的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当被备份的设备出现严重故障时,可通过备份设备24将故障的设备恢复到之前一个正常稳定的状态,保证数据损失的最小化。目前市场上有成熟的备份解决方案,可直接使用,在此不过多赘述。
[0030]
网络传输模块3用于客户端1、服务端2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网络传输模块3包括网络交换机31、无线接入点32、综合布线系统33。网络交换机31是协同平台网络的核心,提供1000m交换端口,用于连接服务端2的各服务器、客户端的个人计算机12、无线接入点32的高速接入。
[0031]
无线接入点32为客户端1的手持移动终端13或者使用无线网络适配器的客户端设备14提供无线接入服务。由于无线接入速度的局限性,当进行大数量交换的设计工作时不建议采用无线接入方式。
[0032]
综合布线系统33是一个网络系统的基石,综合布线系统为整个网络系统提供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其采用的技术种类、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的速率和性能。为了满足协同平台1000m交换的要求,综合布线系统33为可达到cat-6的综合布线系统标准的现有综合布线系统。
[0033]
作为优选方案,为保证本协同平台的网络安全,本实用新型在各服务器和各客户端安装病毒防火墙、网络防火墙等保证本机的文件及系统安全。对于客户端的个人计算机,需以域账号登录,协同平台对每个用户都有不同的操作权限,而识别信息将在计算机登录账号中获取。此外,对于没有域账号的实习人员,或者无法登陆域环境的外网用户,协同设计平台也提供账号输入的方式进行登录,严格要求使用者保存好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以防由于账号丢失导致数据泄露。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