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3105发布日期:2021-05-04 10:3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属于无限话筒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无线话筒,是由若干部袖珍发射机和一部集中接收机组成,每部袖珍发射机各有一个互不相同的工作频率,集中接收机可以同时接收各部袖珍发射机发出的不同工作频率的话音信号,它适应于舞台讲台等场合,同时其上设有充电插口,能够方便进行充电,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

无限话筒在长期使用后,其上的防护隔网在长期使用后往往会堆积较多的灰尘,而在对其进行清理的时候,往往需要对整个话筒进行拆卸较为不便,且易对无线话筒内的磁体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以解决的现有技术无限话筒在长期使用后,其上的防护隔网在长期使用后往往会堆积较多的灰尘,而在对其进行清理的时候,往往需要对整个话筒进行拆卸较为不便,且易对无线话筒内的磁体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其结构包括隔网、按压块、把手、接线块、防护块、连接块、防护框架,所述隔网嵌入安装在连接块的左端上,所述按压块嵌入安装在把手的顶端上,所述接线块与把手的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护块的顶端与把手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块的左端与防护框架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块包括外壳、按压推气层、连接球、接电块、连接弹簧、磁体、线圈、内槽,所述按压推气层嵌入安装在外壳上,所述连接球的外圈与连接弹簧相焊接,所述磁体嵌入安装在接电块的左端上,所述接电块设于外壳内,所述磁体设于外壳内,所述线圈环绕安装在磁体的中部上,所述内槽设于外壳内,所述线圈设于外壳内,所述连接弹簧与按压推气层的内圈相焊接,所述外壳的左端与防护框架的右端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隔网与防护框架活动触碰。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块位于防护块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球为球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推气层为半圆环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磁体与接电块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推气层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通过手持把手对其上的按压块进行按压,即可接通话筒内部电源进行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隔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上的按压推气层,即可推动气体来到外壳内,使气体向隔网处扩散,对隔网上堆积的灰尘进行吹动清理,如此反复按压外壳上的按压推气层上,即可不断的推动气体经由隔网吹动清理,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从话筒的内部对其隔网上的灰尘杂物进行清理,无需对整个话筒进行拆卸清理,减少话筒清理时所受到的磨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正视图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块正视图运行后的横截面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中:隔网-1、按压块-2、把手-3、接线块-4、防护块-5、连接块-6、防护框架-7、外壳-61、按压推气层-62、连接球-63、接电块-64、连接弹簧-65、磁体-66、线圈-67、内槽-6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隔网1、按压块2、把手3、接线块4、防护块5、连接块6、防护框架7,所述隔网1嵌入安装在连接块6的左端上,所述按压块2嵌入安装在把手3的顶端上,所述接线块4与把手3的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护块5的顶端与把手3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块6的左端与防护框架7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块6包括外壳61、按压推气层62、连接球63、接电块64、连接弹簧65、磁体66、线圈67、内槽68,所述按压推气层62嵌入安装在外壳61上,所述连接球63的外圈与连接弹簧65相焊接,所述磁体66嵌入安装在接电块64的左端上,所述接电块64设于外壳61内,所述磁体66设于外壳61内,所述线圈67环绕安装在磁体66的中部上,所述内槽68设于外壳61内,所述线圈67设于外壳61内,所述连接弹簧65与按压推气层62的内圈相焊接,所述外壳61的左端与防护框架7的右端相焊接,所述隔网1与防护框架7活动触碰,所述接线块4位于防护块5的上方,所述连接球63为球体结构,所述按压推气层62为半圆环状结构,所述磁体66与接电块64相互垂直,所述按压推气层62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弹性。

在需要使用话筒的时候,通过手持把手3对其上的按压块2进行按压,即可接通话筒内部电源进行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隔网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61上的按压推气层62,即可推动气体来到外壳61内,使气体向隔网1处扩散,对隔网1上堆积的灰尘进行吹动清理,如此反复按压外壳61上的按压推气层62上,即可不断的推动气体经由隔网1吹动清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无限话筒在长期使用后,其上的防护隔网在长期使用后往往会堆积较多的灰尘,而在对其进行清理的时候,往往需要对整个话筒进行拆卸较为不便,且易对无线话筒内的磁体造成损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手持把手3对其上的按压块2进行按压,即可接通话筒内部电源进行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隔网1上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61上的按压推气层62,即可推动气体来到外壳61内,使气体向隔网1处扩散,对隔网1上堆积的灰尘进行吹动清理,如此反复按压外壳61上的按压推气层62上,即可不断的推动气体经由隔网1吹动清理,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从话筒的内部对其隔网上的灰尘杂物进行清理,无需对整个话筒进行拆卸清理,减少话筒清理时所受到的磨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其结构包括隔网(1)、按压块(2)、把手(3)、接线块(4)、防护块(5)、连接块(6)、防护框架(7),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网(1)嵌入安装在连接块(6)的左端上,所述按压块(2)嵌入安装在把手(3)的顶端上,所述接线块(4)与把手(3)的前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防护块(5)的顶端与把手(3)的底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块(6)的左端与防护框架(7)的右端相焊接,所述连接块(6)包括外壳(61)、按压推气层(62)、连接球(63)、接电块(64)、连接弹簧(65)、磁体(66)、线圈(67)、内槽(68),所述按压推气层(62)嵌入安装在外壳(61)上,所述连接球(63)的外圈与连接弹簧(65)相焊接,所述磁体(66)嵌入安装在接电块(64)的左端上,所述接电块(64)设于外壳(61)内,所述磁体(66)设于外壳(61)内,所述线圈(67)环绕安装在磁体(66)的中部上,所述内槽(68)设于外壳(61)内,所述线圈(67)设于外壳(61)内,所述连接弹簧(65)与按压推气层(62)的内圈相焊接,所述外壳(61)的左端与防护框架(7)的右端相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网(1)与防护框架(7)活动触碰,所述接线块(4)位于防护块(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球(63)为球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推气层(62)为半圆环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66)与接电块(64)相互垂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其结构包括隔网、按压块、把手、接线块、防护块、连接块、防护框架,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充电功能的无线话筒,通过手持把手对其上的按压块进行按压,即可接通话筒内部电源进行使用,在使用一段时间需要对隔网上的灰尘进行清理的时候,可以通过按压外壳上的按压推气层,即可推动气体来到外壳内,使气体向隔网处扩散,对隔网上堆积的灰尘进行吹动清理,如此反复按压外壳上的按压推气层上,即可不断的推动气体经由隔网吹动清理,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能够较好的从话筒的内部对其隔网上的灰尘杂物进行清理,无需对整个话筒进行拆卸清理,减少话筒清理时所受到的磨损。

技术研发人员:郑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彬
技术研发日:2020.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