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1795发布日期:2021-01-05 18:0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计时现状:1、临床护士在遇忙时,偶尔会忘记皮试时间;或查看皮试时间不准确,有时候不到或超过了规定的时间。这样往往得不到准确的皮试结果。2、护士使用个人手机倒计时,存在手卫生风险;护士不愿意拿出个人手机来计时;上班时间也不允许经常使用个人手机。3、护士有时候需要多个倒计时提醒:如压疮高危患者翻身提醒,对一级护理患者进行每小时的巡视病房提醒等等。4、目前市面上的倒计时装置功能单一,仅支持一种提醒方式,或设置时长的方式不够简便,同时不够便携,用于临床护理倒计时提醒装置不够高效。

灯光现状:灯光使用主要体现在护士夜班的场景中。1、护士夜班交接班时往往打开吸顶大灯,吸顶大灯灯光太刺眼,容易影响患者休息,影响患者就医体验。2、护士夜间对患者进行小治疗或护理时,如检测血糖、测血压、晨间测体温时,往往并不需要频繁打开吸顶灯或床头灯,因为频繁打开吸顶大灯影响该患者或同房间病友休息。3、护士夜间对患者在进行小治疗或护理时,有时存在照明不足,但我们只需要操作范围内的定向灯光即可完成操作,此时也不用打开吸顶大灯。4、在对危重患者进行瞳孔观察时,往往需要及时用到瞳孔观察医用小电筒,若观察不及时,往往影响对患者病情的判断,错过最佳抢救时间。5、临床护理工作存在不能满足人人携带一个医用小电筒的情况,或者需要多花时间来寻找医用小电筒。

通讯现状:1、有的医护人员在病房直接大声直呼,致病房欠安静,影响患者就医体验。2、当患者增加时,病区环境内声音嘈杂,医护人员直接大声直呼往往也听不清沟通内容,致医护沟通无效。3、医护沟通时直接使用个人电话有时不太方便,同时电话静音时存在漏接电话的情况,上班时间也不允许经常使用个人手机。4、市场上的对讲机要么体积庞大,要么功能单一,不符合临床医护人员使用习惯,不能在临床医护人员之间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提出医护人员在计时现状、灯光现状和通讯现状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包括:壳体、柔光灯、工作证夹、定向灯、按键阵列、背夹、显示屏、医用筒灯、连接片以及壳体内部的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显示屏、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电连接;

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显示屏、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医用筒灯驱动模块与医用筒灯电连接;所述柔光灯驱动模块与柔光灯电连接;所述定向灯驱动模块与定向灯电连接;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工作证夹和柔光灯,其背面通过连接片与背夹固定连接,其一端为斜面,用于设置定向灯,其另一端为平面,用于设置显示屏;所述柔光灯环绕工作证夹。

进一步地,背夹的一端通过连接片与壳体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壳体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滑条。

进一步地,按键阵列包括第一组按键和第二组按键;所述第一组按键与壳体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组按键与壳体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医用筒灯与壳体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变压器t1、整流桥h1、防反接二极管d1、电池e1、稳压芯片u1、接地电容c1、接地电容c2和接地电容c3;

所述变压器t1的原边接入电源接口,副边的一端与整流桥h1输入端的一端连接,其副边的另一端与整流桥h1输入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h1输出端的一端与防反接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其输出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防反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池e1的正极、接地电容c1、接地电容c2和稳压芯片u1的vin端连接,并作为电源模块的12v端;

所述电池e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源接口设置于壳体的另一个侧面;所述稳压芯片u1的vout端与接地电容c3连接,并作为电源模块的5v端;所述稳压芯片u1的gnd端接地。

进一步地,主控模块采用的主控芯片为stc89c52,其5v端的供电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

进一步地,语音处理模块包括:麦克、接地电阻r1、电容c4和语音芯片u2;

所述语音芯片u2的vccd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其analn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其vssd端接地,其ft/端接地,其spi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阻r1和麦克的一端连接;所述麦克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并与显示屏所在壳体的一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语音播放模块包括:音频输入端、电容c5、接地电阻r3、电阻r6、接地电阻r4、放大器u3、接地电容c6、电阻r5和喇叭;

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音频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阻r3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

所述音频输入端与主控模块连接;

所述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其正相输入端与接地电阻r4连接,其供电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6和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5的另一端和喇叭的一端连接;

所述喇叭的另一端接地,并与显示屏所在壳体的一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pmos管m1、接地电容c7、电感l1和接地电容c8;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作为控制端;

所述控制端与主控模块连接;

所述pmos管m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连接,其源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或定向灯驱动模块的5v端;

所述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或定向灯驱动模块的5v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

所述pmos管m1的漏极分别与接地电容c7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

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8连接,并作为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或定向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

所述医用筒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医用筒灯连接;

所述柔光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柔光灯连接;

所述定向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定向灯连接。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模块采用me909s-821minipcle,其外围接口包括:txd、rxd和5v端;其txd和rxd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其5v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按键的设置,满足医护人员对临床护理多种定时类型的需求;增加3种灯光的设计,一方面能减少夜间强光的滥用,提高了住院患者夜间休息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满足夜间小治疗的灯光需求和危重病人抢救时的瞳孔观察需求;并对本装置设置了通信装置,使得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壳体背面示意图;

图3为壳体侧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各模块连接关系图;

图5为电源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语音处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语音播放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驱动模块的电路图;

其中,1、壳体;2、柔光灯;3、工作证夹;4、定向灯;5、第一组按键;6、背夹;7、麦克;8、显示屏;9、喇叭;10、第二组按键;11、医用筒灯;13、连接片;14、防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3所示,一种护士工作辅助装置,包括:壳体1、柔光灯2、工作证夹3、定向灯4、按键阵列、背夹6、显示屏8、医用筒灯11、连接片13以及壳体1内部的电源模块、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

如图4所示,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主控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显示屏8、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处理模块、语音播放模块、显示屏8、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通信连接;所述医用筒灯驱动模块与医用筒灯11电连接;所述柔光灯驱动模块与柔光灯2电连接;所述定向灯驱动模块与定向灯4电连接;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工作证夹3和柔光灯2,其背面通过连接片13与背夹6固定连接,其一端为斜面,用于设置定向灯4,其另一端为平面,用于设置显示屏8;所述柔光灯2环绕工作证夹3。

背夹6的一端通过连接片13与壳体1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与壳体1的相对面上设置有防滑条14。

按键阵列包括第一组按键5和第二组按键10;所述第一组按键5与壳体1的一个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组按键10与壳体1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医用筒灯11与壳体1的另一个侧面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组按键5包括:5个按键,分别为:“m”、“上”、“下”、“护”、“医”的按键,其中,“m”按键用于设置低功耗模式,激活常用倒计时设置,激活时钟对时设置小时数和分钟数等;“上”“下”按键用于对时间的长短的设置,“护”按键为与护士间的对讲按键,“医”按键为与医生间的对讲按键。

第二组按键10包括:3个按键,分别为“筒”、“柔”、“定”3个按键,其中,“筒”按键用于打开或关闭医用筒灯11、“柔”按键用于打开或关闭柔光灯2,“定”按键用于打开或关闭定向灯4。

如图5所示,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12、变压器t1、整流桥h1、防反接二极管d1、电池e1、稳压芯片u1、接地电容c1、接地电容c2和接地电容c3;

所述变压器t1的原边接入电源接口12,副边的一端与整流桥h1输入端的一端连接,其副边的另一端与整流桥h1输入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h1输出端的一端与防反接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其输出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防反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池e1的正极、接地电容c1、接地电容c2和稳压芯片u1的vin端连接,并作为电源模块的12v端;所述电池e1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源接口12设置于壳体1的另一个侧面;所述稳压芯片u1的vout端与接地电容c3连接,并作为电源模块的5v端;所述稳压芯片u1的gnd端接地。

主控模块采用的主控芯片为stc89c52,其5v端的供电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

如图6所示,语音处理模块包括:麦克7、接地电阻r1、电容c4和语音芯片u2;

所述语音芯片u2的vccd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其analn端与电容c4的一端连接,其vssd端接地,其ft/端接地,其spi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阻r1和麦克7的一端连接;所述麦克7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并与显示屏8所在壳体1的一面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语音播放模块包括:音频输入端、电容c5、接地电阻r3、电阻r6、接地电阻r4、放大器u3、接地电容c6、电阻r5和喇叭9;

所述电容c5的一端与音频输入端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接地电阻r3和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音频输入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放大器u3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6的另一端和电阻r5的一端连接,其正相输入端与接地电阻r4连接,其供电端分别与接地电容c6和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5的另一端和喇叭9的一端连接;所述喇叭9的另一端接地,并与显示屏8所在壳体1的一面固定连接。

如图8所示,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和定向灯驱动模块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三极管q1、pmos管m1、接地电容c7、电感l1和接地电容c8;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基极与电阻r7的一端连接,其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作为控制端;

所述控制端与主控模块连接;所述pmos管m1的栅极分别与电阻r8的另一端和电阻r9的一端连接,其源极与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并作为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或定向灯驱动模块的5v端;所述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或定向灯驱动模块的5v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所述pmos管m1的漏极分别与接地电容c7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与接地电容c8连接,并作为医用筒灯驱动模块、柔光灯驱动模块或定向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医用筒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医用筒灯11连接;所述柔光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柔光灯2连接;所述定向灯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定向灯4连接。

无线通信模块采用me909s-821minipcle,其外围接口包括:txd、rxd和5v端;其txd和rxd接口与主控模块连接,其5v端与电源模块的5v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8为lcd1602,用于显示时间。

表1为各模块与主控模块的接线图。

表1

将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护士工作辅助装置佩戴于胸口,通过背夹6和防滑条14的配合,使本装置固定在衣物上,通过“m”、“上”和“下”按键之间的配合,设置多种定时时间,用户直接选择所需的定时类型,例如:如皮试时间20min,小治疗提醒30min,患者翻身提醒1h。

通过医护专用通讯分组按键,避免了沟通中的无效信息打扰和促进了医护之间和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因沟通问题造成的不良事件。

在护士查房时,可将柔光灯2打开,满足夜间医护人员查房期间灯光需求,同时可以避免病房吸顶灯刺眼的灯光对患者休息造成的影响。

斜向下的定向灯4能够满足夜间医护人员小治疗或护理时的足够光线,也不至于像吸顶大灯那样刺眼的光线影响患者休息。

通过医用筒灯11能及时满足医护人员对危重患者瞳孔观察的需求,省去了因寻找医用筒灯11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语音处理模块和语音播放模块,以及按键之间的配合,满足医护人员在病区内即时通讯,对讲功能,不会错过重要的医护沟通。分组通讯可以实现医护分组对讲,屏蔽无关沟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