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4741发布日期:2021-01-30 01:4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天线是一种变换器,它把传输线上传播的导行波,变换成在无界媒介(通常是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电磁波,或者进行相反的变换,在无线电设备中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部件,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导航、电子对抗、遥感、射电天文等工程系统,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广播信号发射天线一般为了保持较好的信号强度都建立在较高固定杆上,然后由天线将载有音频电信号的电磁波发出去,最后由收音机完成接收。
[0003]
八木天线由于具有良好的方向性,用它测向、远距离通信效果极好,但八木天线通常只使用u形夹对其一端进行固定,固定面积较小,当遇到大风天气时容易使天线主杆折断。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具有良好固定天线位置的特点,避免天线受自然情况的影响。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套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空心筒和第二空心筒,所述第一空心筒和第二空心筒均位于固定杆的前侧,所述第一空心筒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天线主杆,所述天线主杆的右端贯穿固定筒和第二空心筒并延伸至第二空心筒的右方,所述天线主杆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天线振子,所述天线主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片,所述第二空心筒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筒,所述限位片位于第二空心筒和限位筒之间。
[0006]
为了将固定筒与固定杆安装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前侧贯穿连接有两个螺栓,两个所述螺栓的后端均贯穿固定杆并延伸至固定筒的后侧,两个所述螺栓分别位于天线主杆的上下两侧。
[0007]
为了进一步稳定天线主杆的位置,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右侧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多个所述横杆均位于天线主杆的下方,多个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多个所述竖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夹,多个所述u形夹的内壁均与天线主杆卡接,多个所述u形夹分别位于多个天线振子之间。
[0008]
为了对连接线的位置起到限定作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优选的,所述天线振子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筒并延伸至固定筒的下方。
[0009]
为了方便安装与拆卸天线主杆,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优选的,多个所述竖杆均为可伸缩空心杆。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1]
1、该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将天线主杆的左端贯穿第一空心筒和第二空心筒,可延长天线主杆与固定筒之间的连接长度,进而有效减小天线主杆折断的可能性,由于限位片的外直径与第二空心筒的外直径相同,因此限位片被阻挡至第二空心筒的右侧,且限位片和天线主杆固定连接,进而通过限位筒卡住限位片可固定天线主杆的位置,当固定筒在固定杆外侧滑松动脱落后,固定筒将沿着固定杆旋转下滑,从而保证天线的完整性。
[0012]
2、该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通过使用两个长度较长的螺栓贯穿固定筒和固定杆,并分别安装两个螺母,进而将固定筒与固定杆连接在一起,拆卸固定筒时只需要拧开两个螺栓即可。
[0013]
3、该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多个横杆与多个竖杆组成多个直角杆,再将多个直角杆的上端通过u形夹余天线主杆卡接,从而由直角杆对天线主杆分段支撑。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结构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筒、天线主杆和固定杆剖面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筒、天线主杆和固定杆横截面图。
[0018]
图中,1、固定杆;101、螺栓;2、固定筒;201、第一空心筒;202、第二空心筒;203、限位筒;3、天线主杆;301、天线振子;302、连接线;303、限位片;4、横杆;5、竖杆;501、u形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0]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广播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固定杆1,固定杆1的外侧套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有第一空心筒201和第二空心筒202,第一空心筒201和第二空心筒202均位于固定杆1的前侧,第一空心筒201的内部贯穿连接有天线主杆3,天线主杆3的右端贯穿固定筒2和第二空心筒202并延伸至第二空心筒202的右方,天线主杆3的外壁可拆卸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天线振子301,天线主杆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片303,第二空心筒202的外壁螺纹连接有限位筒203,限位片303位于第二空心筒202和限位筒203之间。
[0021]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天线主杆3的左端贯穿第一空心筒201和第二空心筒202,可延长天线主杆3与固定筒2之间的连接长度,进而有效减小天线主杆3折断的可能性,由于限位片303的外直径与第二空心筒202的外直径相同,因此限位片303被阻挡至第二空心筒202的右侧,且限位片303和天线主杆3固定连接,进而通过限位筒203卡住限位片303可固定天线主杆3的位置;当固定筒2在固定杆1外侧滑松动脱落后,固定筒2将沿着固定杆1旋转下滑,从而保证天线的完整性。
[00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筒2的前侧贯穿连接有两个螺栓101,
两个螺栓101的后端均贯穿固定杆1并延伸至固定筒2的后侧,两个螺栓101分别位于天线主杆3的上下两侧。
[0023]
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两个长度较长的螺栓101贯穿固定筒2和固定杆1,并分别安装两个螺母,进而将固定筒2与固定杆1连接在一起,拆卸固定筒2时只需要拧开两个螺栓101即可。
[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筒2的右侧从上至下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4,多个横杆4均位于天线主杆3的下方,多个横杆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竖杆5,多个竖杆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u形夹501,多个u形夹501的内壁均与天线主杆3卡接,多个u形夹501分别位于多个天线振子301之间。
[0025]
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横杆4与多个竖杆5组成多个直角杆,再将多个直角杆的上端通过u形夹501余天线主杆3卡接,从而由直角杆对天线主杆3分段支撑。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天线振子301的外侧安装有连接线302,连接线302的另一端贯穿固定筒2并延伸至固定筒2的下方。
[0027]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线302的一部分贯穿固定筒2,进而可使连接线302的下端沿着固定杆1下落至地面,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连接线302的位置。
[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竖杆5均为可伸缩空心杆。
[0029]
本实施例中:拆卸天线主杆3时,收缩多个竖杆5,同时使多个u形夹501与天线主杆3分离,再拧开限位筒203即可向右拆卸天线装置。
[003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使用两个长度较长的螺栓101贯穿固定筒2和固定杆1,并分别安装两个螺母,进而将固定筒2与固定杆1连接在一起,通过将天线主杆3的左端贯穿第一空心筒201和第二空心筒202,限位片303被阻挡至第二空心筒202的右侧,且限位片303和天线主杆3固定连接,进而通过限位筒203卡住限位片303可固定天线主杆3的位置,当固定筒2在固定杆1外侧滑松动脱落后,固定筒2将沿着固定杆1旋转下滑,从而保证天线的完整性。
[003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