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8246发布日期:2021-03-26 23:3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麦克风,学名为传声器,由英语microphone(送话器)翻译而来,也称话筒,微音器。麦克风是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
3.当今市场的麦克风技术已经相对较为成熟,音质、音量等各方面都达到了较佳的高度,但是在麦克风的智能控制方面仍有一些不足,无法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使用体验,诸如,当今市场在对麦克风的智能开关控制方面仍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包括:
6.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信息,并在检测到人体辐射的红外信息时传递第一电信号;
7.第一放大电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并输出第二电信号;
8.第二放大电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将所述第二电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得到并输出第三电信号;
9.比较电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并通过双电压比较的方式,输出第四电信号,所述第四电信号为低电平跳变脉冲;
10.555时基电路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电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四电信号后触发555定时器,进而输出第五电信号;
11.智能麦克风电控模块,包设置于干路上的双向可控硅、第一电源以及智能麦克风元件,所述双向可控硅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电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五电信号后导通,进而所述第一电源控制所述智能麦克风元件启动。
12.进一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共同连接第三电感的一端以及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电信号。
13.进一步,所述第二放大电路模块包括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电感的一端、第五电感的一端以
及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四电感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第六电感的一端以及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七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感的一端、第四电容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感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以及第一预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共同连接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感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三电信号。
14.进一步,所述比较电路模块包括第三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九电感的一端以及第一电位器的一端,所述第九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十电感的一端、电源以及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第四电信号。
15.进一步,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rd

624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16.进一步,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分别连接第三电感的所述另一端、第一电容的所述一端以及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用于对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模块进行限流。
17.进一步,所述智能麦克风还包括受力感应区,所述受力感应区设置有受力传感器,所述受力传感器通过控制电路与所述智能麦克风元件电连接,当所述受力传感器获取的受力数值超过预设值时,会发出控制电信号,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智能麦克风关闭。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一方面,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红外信息对智能麦克风的开闭进行控制;第二方面,能够更具根据受力感应区的受力值对智能麦克风的开闭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的实施例1的结构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的实施例2中的附加功能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元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元件,来组成更优的电路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
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4.参照图1,实施例1,一种智能麦克风控制系统,包括:
25.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100,用于检测人体辐射的红外信息,并在检测到人体辐射的红外信息时传递第一电信号;
26.第一放大电路模块20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将所述第一电信号进行放大得到并输出第二电信号;
27.第二放大电路模块30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将所述第二电信号进行进一步放大得到并输出第三电信号;
28.比较电路模块400,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并通过双电压比较的方式,输出第四电信号,所述第四电信号为低电平跳变脉冲;
29.555时基电路模块500,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电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四电信号后触发555定时器,进而输出第五电信号;
30.智能麦克风电控模块600,包设置于干路上的双向可控硅、第一电源以及智能麦克风元件700,所述双向可控硅vs用于接收所述第五电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五电信号后导通,进而所述第一电源v1控制所述智能麦克风元件700启动。
31.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模块100检测到足够大足以出发电路的人体红外线信号时,控制智能麦克风开启,十分便利
32.参照图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模块200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c1的一端以及第一电感l1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qn1的基极,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第一三极管qn1的集电极共同连接第三电感l3的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n1的发射极以及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共同接地,所述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电信号。
33.参照图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放大电路模块300包括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第四电感l4的一端、第五电感l5的一端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ca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五电感l5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四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六电感l6的一端以及接地,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第七电感l7的一端,所述第七电感l7的另一端连接第八电感l8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ca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八电感l8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以及第一预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共同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感l6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三电信号。
34.参照图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比较电路模块400包括第三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所述第三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ca2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ca2的正相输入端分别连接第九电感l9的一端以及第一电位器rp的一端,所述第九电感l9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位器rp的另一端共同连接第十电感l10的一端、电源以及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ca2的输出端连接第三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三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
第四电信号。
3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包括rd

624人体红外热释电传感器。
36.参照图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模块200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分别连接第三电感l3的所述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所述一端以及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用于对所述第一放大电路模块200进行限流,能够保证电路更为稳定的运行。
37.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用到的第一运算放大器ca1的型号为ca3140,第二运算放大器ca2型号为lm393。
38.结合图3,实施例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智能麦克风还包括受力感应区,所述受力感应区设置有受力传感器800,所述受力传感器800通过控制电路900与所述智能麦克风元件700电连接,当所述受力传感器800获取的受力数值超过预设值时,会发出控制电信号,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智能麦克风关闭。
39.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增加一个功能,也就是当用户拍打智能麦克风的受力感应区时,能够根据拍打的力度,当力度打到设定的值时,可以触发使智能麦克风关闭,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