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3252发布日期:2021-05-04 10:3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背景技术:

微型扬声器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器件,现已广泛应用智能手机、便携式摄像机、照相机及笔记本电脑等微电子设备。随着微电子设备音质、响度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微型扬声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适用大振幅扬声器的方案主要使用定心支片部件,定心支片需要较高的工艺制造流程,昂贵的材料,因此制程管控难度大,造价高。

因为扬声器尺寸问题,定心支片被设计的很薄很窄,内含铜箔厚度通常为12微米,定心支片的造型设计有瑕疵或长度不够长,极容易造成定心支片发黑、断裂造成开路。

使用悬空引线方案能更好的提升工艺稳定性和降低成本(不需要定心支片部件)。悬空引线的长度是制约振幅大小的关键因素,引线长度小,会导致杂音或疲劳断线。振幅指标越大的扬声器,需要引线悬空的长度越大。

使用引线大振幅的扬声器方案通常设计成三磁,方便扬声器引线悬空和出线,因为足够的悬空长度才能有较好的抗疲劳效果,为确保音圈位于磁路间隙内的体积占比的有效性,一般会在磁碗上设置翻边,而翻边则会占用引线悬空的空间,如此,便与扬声器小型化的发展趋势相悖,因此,在设有翻边的三磁系统中,引线需要避让翻边,引线从音圈的四角引出容易造成拉力轴不对称,引发滚振,影响扬声器声学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声学性能稳定的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组件、盆架、音圈以及设于所述音圈底部的引线,所述音圈通过所述引线与所述盆架连接,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盆架的磁碗、位于所述磁碗中央的中心磁钢以及设于所述磁碗的一组对边上的边磁钢,所述磁碗的另一组对边上设有翻边,所述音圈上还设有骨架,所述骨架包括相连的环状部和伸出部,所述环状部连接所述音圈顶部,所述伸出部位于所述翻边外侧并与所述引线连接,所述音圈对应所述翻边的位置开设有内凹结构,沿所述音圈的高度方向投影,所述翻边与所述伸出部分别位于所述内凹结构的投影区域内,所述引线自所述内凹结构内引出。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包括依次相连的引出段、胶粘部、悬空段和固定段,所述胶粘部与所述伸出部连接,所述引出段自所述内凹结构内引出,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盆架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盆架以及所述伸出部的底面连接的第一副膜。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盆架以及所述音圈角部连接的第二副膜。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环状部向所述内凹结构内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环状部的一端沿所述音圈的高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伸出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开设有对所述翻边避位的避空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避空区域为所述连接部对应所述翻边的位置开设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还包括自所述伸出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音圈的方向延伸的粘接部,所述引线粘接于所述粘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音圈侧壁胶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结构新颖,音圈上开设的内凹结构能够对翻边以及骨架上的伸出部进行避位,利于扬声器结构紧凑性的提升,引线从用音圈的内凹结构内引出并与伸出部连接,进一步为引线提供了避位空间,并且在扬声器的装配过程中,通过调整所述引线与所述伸出部的连接位置,避免引线所受的拉力不均匀而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利于扬声器声学性能的稳定性的提升,满足扬声器大振幅、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振膜组件;2、音圈;21、内凹结构;22、骨架;221、环状部;222、伸出部;223、粘接部;224、连接部;225、避空区域;3、盆架;4、引线;41、引出段;42、胶粘部;43、悬空段;44、固定段;5、第一副膜;6、第二副膜;7、中心磁钢;71、避让缺口;72、中心华司;8、边磁钢;9、磁碗;91、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一种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磁路组件、盆架3、音圈2以及设于所述音圈2底部的引线4,所述音圈2通过所述引线4与所述盆架3连接,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盆架3的磁碗9、位于所述磁碗9中央的中心磁钢7以及设于所述磁碗9的一组对边上的边磁钢8,所述磁碗9的另一组对边上设有翻边91,所述音圈2上还设有骨架22,所述骨架22包括相连的环状部221和伸出部222,所述环状部221连接所述音圈2顶部,所述伸出部222位于所述翻边91外侧并与所述引线4连接,所述音圈2对应所述翻边91的位置开设有内凹结构21,沿所述音圈2的高度方向投影,所述翻边91与所述伸出部222分别位于所述内凹结构21的投影区域内,所述引线4自所述内凹结构21内引出。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音圈2上开设的内凹结构21能够对翻边91以及骨架22上的伸出部222进行避位,利于扬声器结构紧凑性的提升,引线4从用音圈2的内凹结构21内引出并与伸出部222连接,进一步为引线4提供了避位空间,并且在扬声器的装配过程中,通过调整所述引线4与所述伸出部222的连接位置,避免引线4所受的拉力不均匀而影响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利于扬声器声学性能的稳定性的提升,满足扬声器大振幅、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4包括依次相连的引出段41、胶粘部42、悬空段43和固定段44,所述胶粘部42与所述伸出部222连接,所述引出段41自所述内凹结构21内引出,所述固定段44与所述盆架3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通过调整所述引出段41的长度来调整所述引线4的受力位置,所述胶粘部42便于与所述伸出部222胶粘连接,所述悬空段43为所述引线4的悬空部分,所述固定部固定至所述盆架3上,实现所述音圈2与所述盆架3的导通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盆架3以及所述伸出部222的底面连接的第一副膜5。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副膜5能够对所述骨架22起到支撑作用,降低了音圈2偏振的风险,利于结构稳定性的提升。

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盆架3以及所述音圈2角部连接的第二副膜6。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二副膜6能够对音圈2起到支撑作用,降低了音圈2偏振的风险,利于结构稳定性的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22还包括连接部224,所述环状部221向所述内凹结构21内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224,所述连接部224远离所述环状部221的一端沿所述音圈2的高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伸出部22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224开设有对所述翻边91避位的避空区域225。

进一步的,所述避空区域225为所述连接部224对应所述翻边91的位置开设的通孔。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避空区域225能够对翻边91形成避位,利于振幅的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22还包括自所述伸出部222远离所述连接部224的一端朝远离所述音圈2的方向延伸的粘接部223,所述引线4粘接于所述粘接部223。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粘接部223便于与所述引线4连接,能够增大所述引线4的粘接面积,确保所述引线4在所述伸出部222的连接的稳定性,利于扬声器声学性能的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224与所述音圈2侧壁胶粘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连接部224与所述音圈2侧壁胶粘连接,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骨架22与所述音圈2的连接强度,利于结构稳定性的提升。

进一步的,所述骨架22为一体式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骨架22便于成型,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包括振膜组件1、磁路组件、盆架3、音圈2以及设于所述音圈2底部的引线4,所述音圈2通过所述引线4与所述盆架3连接,所述磁路组件包括连接所述盆架3的磁碗9、位于所述磁碗9中央的中心磁钢7以及设于所述磁碗9的一组对边上的边磁钢8,所述磁碗9的另一组对边上设有翻边91,所述音圈2上还设有骨架22,所述骨架22包括相连的环状部221和伸出部222,所述环状部221连接所述音圈2顶部,所述伸出部222位于所述翻边91外侧并与所述引线4连接,所述音圈2对应所述翻边91的位置开设有内凹结构21,沿所述音圈2的高度方向投影,所述翻边91与所述伸出部222分别位于所述内凹结构21的投影区域内,所述引线4自所述内凹结构21内引出。

具体的,所述音圈2呈矩形,优选的,所述翻边91位于所述音圈2的一组短边的一侧,如此,能够确保所述翻边91与所述定心支片具有足够的避让空间的前提下,可以最大化地设计边磁钢8与所述中心磁钢7的磁间隙,最大化地发挥磁路组件的使用效率,利于声学性能的提升。

优选的,所述磁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中心磁钢7层叠相连的中心华司72,所述中心磁钢7与所述中心华司72对应所述内凹结构2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避让缺口71。

优选的,所述引线4包括依次相连的引出段41、胶粘部42、悬空段43和固定段44,所述胶粘部42与所述伸出部222连接,所述引出段41自所述音圈2角部位置引出,所述固定段44与所述盆架3连接,也就是说,所述引出段41与所述胶粘部42以及所述伸出部222位于所述内凹结构21内,能够为所述悬空段43提供足够的避让空间,利于所述引线4悬空长度的加长,符合扬声器大振幅的发展趋势,容易理解的,在扬声器的装配过程中,可通过调整所述引出段41的长度来调整所述引线4的受力位置,所述胶粘部42便于与所述伸出部222胶粘连接,所述悬空段43为所述引线4的悬空部分,所述固定部固定至所述盆架3上,实现所述音圈2与所述盆架3的导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骨架22还包括连接部224,所述环状部221朝远离所述音圈2的方向延伸形成所述连接部224,所述连接部224远离所述环状部221的一端沿所述音圈2的高度方向延伸形成所述伸出部222,进一步的,为避免所述音圈2在振动过程中所述连接部224与所述翻边91发生碰撞,所述连接部224开设有对所述翻边91避位的避空区域225,具体的,所述避空区域225为所述连接部224对应所述翻边91的位置开设的通孔;容易理解的,所述避空区域225能够对翻边91形成避位,利于振幅的提升。

具体的,所述骨架22还包括自所述伸出部222远离所述连接部224的一端朝远离所述音圈2的方向延伸的粘接部223,所述引线4粘接于所述粘接部223,容易理解的,所述粘接部223便于与所述引线4连接,能够增大所述引线4的粘接面积,确保所述引线4在所述伸出部222的连接的稳定性,利于扬声器声学性能的提升;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骨架22为一体式结构,如此,便于压弯成型,利于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4与所述音圈2侧壁胶粘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部224位于所述内凹结构21的部分可通过打胶团的方式,将所述连接部224与所述音圈2的侧壁粘接起来,如此,能够进一步提升所述骨架22与所述音圈2的连接强度,利于结构稳定性的提升。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盆架3以及所述伸出部222的底面连接的第一副膜5,具体的,所述第一副膜5的底面高于所述音圈2的底面,容易理解的,所述第一副膜5的底面高于所述音圈2的底面,能够避免振动过程中所述第一副膜5底部撞击其他部件,利于扬声器稳定性的提升。

可选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盆架3以及所述音圈2角部连接的第二副膜6,容易理解的,所述第二副膜6能够对音圈2起到支撑作用,降低了音圈2偏振的风险,利于结构稳定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磁路大振幅微型扬声器结构新颖、声学性能好、结构稳定性高、符合扬声器大振幅与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