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4238发布日期:2021-04-14 00:30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音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音频播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箱。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为获得立体音频效果,需要配置多个扬声器,在具体实现上,多采用子母音箱的方式来实现,母音箱及子音箱均配置有一个扬声器或两个扬声器,其中,由于母音箱和子音箱在主体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每次移动母音箱和子音箱,母音箱和子音箱之间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化,导致立体音频效果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音箱,其旨在解决由于母音箱和子音箱在主体结构上是相互独立的,每次移动母音箱和子音箱,母音箱和子音箱之间的位置都会发生变化,导致立体音频效果一致性较差。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音箱,包括:
6.结构外壳,呈从左往右延伸的条状设置,并开设有容置腔,所述结构外壳的前侧具有朝前且朝上倾斜的第一外观面,所述结构外壳的后侧具有朝后且朝上设倾斜的第二外观面,所述第一外观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并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连通至所述容置腔的第一出音孔,而在所述第二外观面开设至少两个并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连通至所述容置腔的第二出音孔,所述第一出音孔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二出音孔的数量;
7.第一扬声器,至少设有一个,各所述第一扬声器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均连接于所述结构外壳,各所述第一扬声器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一出音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扬声器的出音面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一出音孔;
8.第二扬声器,至少设有两个,各所述第二扬声器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均连接于所述结构外壳,各所述第二扬声器分别与一个所述第二出音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出音面朝向对应的所述第二出音孔,其中,所述第二扬声器的额定功率小于所述第一扬声器的额定功率;
9.功放组件,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连接于所述结构外壳,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扬声器和第二扬声器。
10.可选地,所述结构外壳包括上下设置且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上壳体具有所述第一外观面和所述第二外观面。
11.可选地,所述结构外壳的后侧还开设有两个连通至所述容置腔的倒相孔;
12.所述音箱还包括两个倒相管,两所述倒相管均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均固定于所述结构外壳,两所述倒相管的一管口分别与一个所述倒相孔对接。
13.可选地,所述倒相管的布置路径呈曲线。
14.可选地,所述音箱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容置腔内,并连接于所述结构外壳,且还与各所述第二扬声器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连接于所述结构外壳,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共同形成多个的安置腔,各所述安置腔分别安置一个所述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一壳体开设贯通设置多个的音放孔,各所述音放孔分别连通至一个所述安置腔,所述音放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扬声器的出音面相对设置。
16.可选地,所述音箱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由具有高密度特性及高导热特性的材料制成,并位于所述连接于所述结构外壳,且与所述功放组件接触。
17.可选地,所述配重块通过导热胶与所述功放组件接触。
18.可选地,所述音箱还包括设于所述结构外壳外表面并一并覆盖所述第一外观面和所述第二外观面的防尘网。
19.可选地,所述结构外壳以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左右对称。
20.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首先,由于第一扬声器至少设有一个,以及第二扬声器至少设有两个,且各第一扬声器和各第二扬声器均可作为独立音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各第一扬声器和各第二扬声器的声波状态,各第一扬声器和各第二扬声器分别模拟多个发音器件(非扬声器,如吉他、小提琴、钢琴等)的发音,可以时分别负责不同的音频,等等,如此,可获得良好的立体音频效果,其次,由于各第一扬声器和各第二扬声器均固定于结构外壳上,也即是各第一扬声器和各第二扬声器固定于同一个结构件上,如此,各第一扬声器和各第二扬声器之间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因音箱移动而导致各第一扬声器和各第二扬声器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相对于子母音箱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立体音频效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21.此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第一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在经第一出音孔传出后是朝前且向上倾斜的方向传递、扩散,而第二扬声器发出的声波在经第二出音孔传出后是朝后且向上倾斜的方向传递、扩散,如此,第一扬声器产生的声波和第二扬声器产生的声波能够快速地交合到一起;且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减少音箱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降低音箱的重心,提高音箱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分解图;
25.图3是图2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2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音箱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29.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结构外壳
ꢀꢀ
102第一外观面103第二外观面104第一出音孔105第二出音孔106倒相孔
ꢀꢀ
110上壳体120下壳体200第一扬声器
ꢀꢀ
300第二扬声器
ꢀꢀ
400功放组件
ꢀꢀ
500倒相管
ꢀꢀ
600安装座
ꢀꢀ
601安置腔602音放孔610第一壳体620第二壳体700配重块
ꢀꢀ
800防尘网
ꢀꢀ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音箱。
32.具体地,请参阅图1至图3,该音箱包括结构外壳100、第一扬声器200、第二扬声器300以及功放组件400。
33.结构外壳100呈从左往右延伸的条状设置,并开设有容置腔(图中未示出),该容置腔整体形状上与结构外壳100的形状相匹配。结构外壳100的前侧具有朝前且朝上倾斜的第一外观面102,结构外壳100的后侧具有朝后且朝上设倾斜的第二外观面103,第一外观面102开设有至少一个并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连通至容置腔的第一出音孔104,而在第二外观面103开设至少两个并在左右方向上间隔设置且连通至容置腔的第二出音孔105,第一出音孔104的数量少于第二出音孔105的数量;在具体实施中,结构外壳100包括上下设置且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其中,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之间的连接可卡扣配合,也可采用螺栓实现连接,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共同形成容置腔,上壳体110具有第一外观面102和第二外观面103,在具体装配过程中,可先需要容置于容置腔内的结构(第一扬声器200、第二扬声器300等) 安装到上壳体110或下壳体120,然后使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相互连接,如此,可降低音箱的装配难度。
34.第一扬声器200至少设有一个,各第一扬声器200均位于容置腔内,并均连接于结构外壳100,各第一扬声器200分别与一个第一出音孔104相对设置,第一扬声器200的出音面朝向对应的第一出音孔104,如此,第一扬声器200 产生的声波能够经第一出音孔104直接传递出去。
35.第二扬声器300至少设有两个,各第二扬声器300均位于容置腔内,并均连接于结
构外壳100,各第二扬声器300分别与一个第二出音孔105相对设置,第二扬声器300的出音面朝向对应的第二出音孔105,如此,第二扬声器300 产生的声波能够经第二出音孔105直接传递出去。其中,第二扬声器300的额定功率小于第一扬声器200的额定功率。
36.功放组件400位于容置腔内,并连接于结构外壳100,且用于驱动第一扬声器200和第二扬声器300。
37.基于此结构设计,首先,由于第一扬声器200至少设有一个,以及第二扬声器300至少设有两个,且各第一扬声器200和各第二扬声器300均可作为独立音源,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各第一扬声器200和各第二扬声器300的声波状态,各第一扬声器200和各第二扬声器300分别模拟多个发音器件(非扬声器,如吉他、小提琴、钢琴等)的发音,可以时分别负责不同的音频,等等,如此,可获得良好的立体音频效果,其次,由于各第一扬声器200 和各第二扬声器300均固定于结构外壳100上,也即是各第一扬声器200和各第二扬声器300固定于同一个结构件上,如此,各第一扬声器200和各第二扬声器300之间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不会因音箱移动而导致各第一扬声器200和各第二扬声器300之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相对于子母音箱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立体音频效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8.此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第一扬声器200发出的声波在经第一出音孔104传出后是朝前且向上倾斜的方向传递、扩散,而第二扬声器300发出的声波在经第二出音孔105传出后是朝后且向上倾斜的方向传递、扩散,如此,第一扬声器200产生的声波和第二扬声器300产生的声波能够快速地交合到一起;且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减少音箱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降低音箱的重心,提高音箱的稳定性。
39.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扬声器200设置有2个,而第二扬声器300设置有8个,各第二扬声器300的布置路径呈圆弧曲线。
40.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结构外壳100的后侧还开设有两个连通至容置腔的倒相孔106;音箱还包括两个倒相管500,两倒相管 500均位于容置腔内,并均固定于结构外壳100,两倒相管500的一管口分别与一个倒相孔106对接。两倒相管500可将第一扬声器200及第二扬声器300在容置腔内产生的声波导出,拓宽低频下潜与量感,增加音箱总输出效率。
41.进一步地,倒相管500的布置路径可呈曲线。如此,可在同等尺寸的情况下,增加倒相管500的长度,从而进一步拓宽低频下潜与量感。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倒相管500的布置路径呈u型。
42.请参阅图2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音箱还包括安装座600,安装座600位于容置腔内,并连接于结构外壳100,且还与各第二扬声器300 连接。基于前述可知,结构外壳100为异型结构,那么,将第二扬声器300固定到结构外壳100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便,需要较长的装配时间,而多个第二扬声器300固定到结构外壳100则需要不断地重复这种不断,这极大地降低了各第二扬声器300的安装效率,而基于此结构设计,各第二扬声器300可以先装配到安装座600上,此过程相对于第二扬声器300直接安装到结构外壳100,能够更为快速地实现固定,然后再将安装座600固定到,这样,就完成了各第二扬声器300的安装,从而提高了各第二扬声器300的装配效率。
4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60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
第一壳体610或第二壳体620连接于结构外壳100,第一壳体610 和第二壳体620共同形成多个的安置腔601,各安置腔601分别安置一个第二扬声器300,第一壳体610开设贯通设置多个的音放孔602,各音放孔602分别连通至一个安置腔601,音放孔602与对应的第二扬声器300的出音面相对设置。
44.在装配过程中,首先,将第二扬声器300连接第一壳体610或第二壳体620,其次,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相互连接形成安装座600,最后,将安装座600安装至结构外壳100上,其中,由于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不需要供其他电器件安装,第一壳体610和第二壳体620均可以呈便于第二扬声器 300安装的相对规整的结构,如此,可快速地将第二扬声器300安装到安装座 600上,然后在将安装座600固定到结构外壳100上,从而提高了各第二扬声器300的安装效率。
45.此外,各容置腔相互独立,且分别容置一个第二扬声器300,这样,能够减少各第二扬声器300之间相互干扰,从而提高各第二扬声器300的音频质量。
46.请参阅图2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音箱还包括配重块700,配重块700由具有高密度特性及高导热特性的材料制成,并位于连接于结构外壳100,且与功放组件400接触。在此需要说明是,配重块700的高密度是相对于结构外壳100的密度是,也即是,同等体积的情况下,结构外壳100的重量轻于配重块700的重量,其中,用于制造结构外壳100的低密度材料可以是塑胶或者木材等,而由于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700还具有高导热特性,用于制造配重块700的既具有高密度特性又具有高导热特性材料可以是铜或者钢等。
47.基于此结构设计,由于制造配重块700的材料具有高密度特性,因此,配重块700能够起到增重的作用,以调整应用有该配重块700的音箱的重量,降低共振,又由于制造配重块700的材料具有高导热特性,且配重块700与功放器件接触,配重块700能够从接触到的功放器件上吸收热量,起到散热的作用,如此,音箱底座组就不再另外单独配置散热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音箱底座组件相对于现有的音箱底座组件,去除了散热器,减少了音箱整体体积。
4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前述结构,即“结构外壳100包括上下设置且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共同形成容置腔,上壳体110具有第一外观面102和第二外观面103”,该配重块700是连接于下壳体120的。
49.基于制造工艺成本,结构外壳100、功放组件400以及配重块700的制造不会选择非常高的精度工艺,通常到达毫米级的制造精度,因此,结构外壳100、功放组件400以及配重块700的外形尺寸会存在毫米级的制造公差,这导致配重块700与功放组件400接触时,两者不能完全贴合,导致配重块700与功放组件400之间,容易出现部分地方留有间隙,而空气的导热系数较低,这导致配重块700与功放组件400之间于这部分地方热传递较差,进而影响配重块700 的散热效率。
50.为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重块700通过导热胶与功放组件400接触。导热胶,又称导热硅胶,是以有机硅胶为主体,添加填充料、导热材料等高分子材料,混炼而成的硅胶,具有较好的导热、电绝缘性能。基于此,首先,导热胶能够很好地填补配重块700与功放组件400之间的间隙,且导热胶还能够高效地将功放组件40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配重块700,从而提高散热效率,其次,由于配重块700通过导热胶与功放组件400接触,也即是配重块700与功放组件400是间接接触,不是直接接触,配重块700与功放组件400之间是留有间
隔,如此,在制造过程中,能够避免由于结构外壳100、功放组件400 以及配重块700的制造公差导致配重块700与功放组件400之间出现干涉,导致后续无法装配。
51.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音箱还包括设于结构外壳100外表面并一并覆盖第一外观面102和第二外观面103的防尘网800。如此,可防止灰尘等杂质经第一出音孔104落入到第一扬声器200上,及防止灰尘等杂质经第二出音孔105落入到第二扬声器300上。
52.请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结构外壳100以一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左右对称。再结合前述结构,各第一扬声器200左右对称以及各第二扬声器300也左右对称,这样,各第一扬声器200及各第二扬声器300 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便于工作人员根据各第一扬声器200及各第二扬声器300 的规律性进行声场模拟,进而便于给各第一扬声器200及各第二扬声器300设置工作模式。
5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