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26509发布日期:2021-08-10 14:3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音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



背景技术:

扩音器是一种电子设备,主要作用是减少声音的扩散、对输入的声音进行放大,使声音传得更远。扩音器主要由铁、纸、磁铁、铜线构成,工作原理是通过线圈的音频交流信号与磁铁发生电磁相互作用,震荡周围的空气发出声音。

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扩音器基本上都是由麦克风话筒和功放部件两部分配合连接导线使用的产品,大多操作麻烦,不方便随身携带,同时,导线的收纳不便,需要单独携带,且携带过程中导线容易打结缠绕起来,或勾挂在某处,容易造成损坏,在雨天使用扩音器时,由于机器本身不防水,容易造成扩音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易于携带,收纳简单方便,具有防水性的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包括扩音器外壳,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前侧设有出音口,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前侧出音口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操作按钮,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前侧出音口的下侧设有弧形的滑槽一,所述的扩音器外壳的左右两侧设有水平的滑槽二,两个所述的滑槽二前端分别于滑槽一两端相通,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后侧设有对称的滑槽三,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的滑槽三与滑槽二相通,所述的滑槽三远离滑槽二的一端分别设有接口放置槽和麦克风放置槽,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后侧上方转动设有夹板,所述的夹板下端转动设有挡板,所述的挡板靠近扩音器外壳的下方侧壁设有连接件,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后侧设有与连接件配合的凹槽,所述的扩音器外壳上方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绳环,两个所述的绳环之间套接设有薄膜一,所述的薄膜一前侧连接设有与扩音器外壳前侧配合的薄膜二,所述的薄膜一右侧连接设有与扩音器外壳右侧配合的薄膜三,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右侧侧壁设有多个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播音主持用扩音器能够将连接导线固定缠绕在扩音器外壳上,避免需要单独的收纳,同时挡板能够夹住导线,避免导线松落,不容易损坏,同时扩音器能够在雨天使用。

作为改进,所述的扩音器外壳前侧出音口的上方设有显示屏,能够清晰的显示扩音器的使用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的滑槽三为多次弯折的曲线结构,能够放入导线并避免导线的缠绕。

作为改进,所述的连接件包括橡胶的半圆体,所述的半圆体直线面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半圆体弧形面与凹槽紧密配合,使挡板卡扣在扩音器外壳后侧。

作为改进,所述的薄膜一、薄膜二和薄膜三皆采用透明的塑料材料,既能避免雨水损坏扩音器,同时能够显示扩音器的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的薄膜三上设有与连接口配合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侧的薄膜三远离扩音器外壳的一侧连接设有防水膜,所述的防水膜与薄膜三下侧通过扣件配合连接,用于连接导线且能够阻挡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的薄膜一连接结构后视结构图。

如图所示:1、扩音器外壳,2、出音口,3、操作按钮,4、滑槽一,5、滑槽二,6、滑槽三,7、接口放置槽,8、麦克风放置槽,9、夹板,10、挡板,11、连接件,12、凹槽,13、绳环,14、薄膜一,15、连接口,16、显示屏,17、防水膜,18、扣件19、薄膜二,20、薄膜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4,一种播音主持用扩音器,包括扩音器外壳1,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前侧设有出音口2,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前侧出音口2的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操作按钮3,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前侧出音口2的下侧设有弧形的滑槽一4,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的左右两侧设有水平的滑槽二5,两个所述的滑槽二5前端分别于滑槽一4两端相通,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后侧设有对称的滑槽三6,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的滑槽三6与滑槽二5相通,所述的滑槽三6为多次弯折的曲线结构,能够收纳导线且避免缠绕,所述的滑槽三6远离滑槽二5的一端分别设有接口放置槽7和麦克风放置槽8,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后侧上方转动设有夹板9,所述的夹板9下端转动设有挡板10,所述的挡板10靠近扩音器外壳1的下侧壁设有连接件11,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后侧设有与连接件11配合的凹槽12,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上方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绳环13,两个所述的绳环13之间套接设有薄膜一14,所述的薄膜一14前侧连接设有与扩音器外壳1前侧配合的薄膜二19,所述的薄膜一14右侧连接设有与扩音器外壳1右侧配合的薄膜三20,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右侧侧壁设有多个连接口15。

所述的扩音器外壳1前侧出音口2的上方设有显示屏16,能够清晰的查看扩音器的使用状态。

所述的连接件11包括橡胶的半圆体,所述的半圆体直线面与挡板10固定连接,所述的半圆体弧形面与凹槽12紧密配合,能够卡扣到扩音器外壳1的凹槽12上。

所述的薄膜一14、薄膜二19和薄膜三20皆采用透明的塑料材料,既能够查看扩音器的状态,又能够防水。

所述的薄膜三20上设有与连接口15配合的开口,所述的开口上侧的薄膜三20远离扩音器外壳1的一侧连接设有防水膜17,所述的防水膜17与薄膜三20下侧通过扣件18配合连接,所述的防水膜17与薄膜一14的材质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用于播音主持时进行扩音,将扩音器的挡板10转动打开,取出其中的导线,由于扩音器外壳1后侧设有夹板9,能够将扩音器夹持在播音主持的衣物上,导线插接在连接口15上,打开扩音器进行使用,由于滑槽一4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滑槽二5相通,滑槽二5另一端分别于滑槽三6相通,使用完毕后,打开挡板10,将导线的插头放置在接口放置槽7内,导线沿着滑槽三6缠绕至一侧的滑槽二5上,再经过扩音器外壳1前侧的滑槽一4缠绕至另一侧的滑槽二5后,导线另一端放置在另一侧滑槽三6内,麦克风放置在麦克风放置槽8内,将挡板10的连接件15扣在扩音器外壳1的凹槽12内,既不用单独收纳导线同时避免导线缠绕,更方便使用。

同时,扩音器上侧设有对称的绳环13,能够在两个绳环13上根据需求绑上拉绳,方便安装在播音主持身上使用;当在雨天使用扩音器时,由于绳环13之间套接设有薄膜一14,薄膜一14前侧连设有与扩音器外壳1前侧配合的薄膜二19,薄膜一14右侧连接设有与扩音器外壳1右侧配合的薄膜三20,薄膜一14、薄膜二19和薄膜三20皆采用透明的塑料材料,能够在雨天使用扩音器时避免雨水进入扩音器,同时扩音器外壳1右侧侧壁设有多个连接口15,连接口15与薄膜三20相贴,薄膜三20上设有与连接口15配合的开口,薄膜三20的开口上方外侧设有防水膜17,防水膜17与薄膜三20下侧通过扣件18配合连接,使导线插在连接口时仍能阻挡雨水,保护扩音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