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5546发布日期:2021-05-25 12:53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保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由于人体各部分组织形状的复杂性,特别是人体中某些能收缩和扩大且平时端部处于紧闭状态的软组织器官,其内侧壁表面一般有很深的皱褶,人们使用图像拍摄装置对该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进行图像拍摄是非常困难的,具体的,例如女性的阴道口、阴道内壁及子宫颈等器官及人类的肛门口、肛门内壁及直肠至靠近前列腺这一部分的内壁等,该部分器官由软组织组成,是有弹性的,其表面是凹凸不平,这些器官的端口是紧闭的,直到使用时才被打开。该部分器官的内壁平时处于收缩状态,表面有很深的皱褶,使用时被撑开、拉平,并且会有摩擦,难免会因摩擦产生炎症。如果在炎症的初期能够发现,尽早得到医治,可避免长期严重炎症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有些性病或癌症初期也会在这些软组织的表面留下症状。但是目前人们自己并没有合适的相应工具能够很方便地观察到这些症状及时去医院治疗,而且到医院后医护人员也只能通过采集分泌物后送至检验才可进行确诊,检验时间周期长,治疗不便。

目前,常用的图像拍摄装置众多,例如,照相机、摄影机、摄像头和安全监控设备等,均可用于拍摄各种物体的图像,并通过模拟或数字的方式将拍摄到的图像显示在终端设备上。当我们需要对这些软组织进行观察、拍照和摄像时,镜头需要处于该部分软组织器官的狭窄内腔中,在这种状态下使用现有技术无法理想解决对焦问题,因而得不到清楚的图像。原因很简单,例如对于表面高底不平的软组织,处在微焦的范围中,要对表面高的部分对焦,表面低的部分就不太淸楚,要对表面低的部分对焦,表面高的部分就不太清楚,两者不能兼顾,更何况还有表面高和表面低之间的联接部分需要对焦,就太难了。

另外,据报道每年我国有一千多万女性要做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是人为的终止妊娠,甚至还有人一年做几次人工流产,这种违背自然界规律的做法肯定会对女性产生伤害,有的女性会因此而终生不育。而多次人流后会导致妇科炎症,如盆腔炎,输卵管炎而继发不孕以及子宫内膜变薄的情况,所以多次流产的危害是更大的。对那些目前还不想要孩子的女性来说,性生活应该采取安全措施避孕,避免怀孕对身体造成伤害。但是,目前众多避孕方法均存在各种缺陷,例如避孕套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男女双方的快感,有人不愿意使用,女性的子宫放置节育环会引起不适等等。另外也有人想生健康的宝宝希望选择怀孕和生育的时间,以及患有不孕不育的人们对医治的需求,均希望有新的助孕方法和相应的工具。

因此,如何用最简易的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图像拍摄装置对于人体中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进行图像拍摄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像拍摄装置对于人体中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进行图像拍摄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采用透明材质的外壳;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侧的全景摄像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侧端部及周向的至少两个摄像镜头和与所述摄像镜头相通信连接的摄像模组,所述外壳包括设置于自身端部及周向的多个第一外表面,所述摄像镜头均具有第二外表面,任一所述第二外表面均对应设置有所述第一外表面。

优选地,任一所述第二外表面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外表面的形状均一致,并使所述摄像镜头和所述摄像模组在其对应的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外表面上任意一点均可拍摄获得清晰图像。

优选地,任一所述第一外表面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长条柱状结构且所述外壳的端部及周向侧面中任意相邻面之间均为平滑曲面进行过渡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圆柱型结构或多曲面柱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侧端部设置有一个所述摄像镜头和所述摄像模组。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侧周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所述摄像镜头和所述摄像模组,且其沿所述外壳的横截面周向和/或所述外壳的轴向排列分布。

优选地,任一所述摄像镜头均为适用微距拍摄要求的镜头。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照明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设置于所述摄像镜头的侧部。

优选地,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摄像模组相通信连接的图像信号转换器。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全景摄像组件,利用全景拍摄技术适用狭小空间内图像拍摄的特性,通过多个摄像镜头对外壳端部及周向进行多方位拍摄,进而通过多张图片边缘拼接的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完整的全景图片,视野宽广,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对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的直接详细观察,并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与全景摄像组件相配合的外壳及其第一外表面,可伸入至软组织器官的收缩内腔中进行直接拍摄,能够将软组织器官的侧壁一边使之撑开、拉平或者压平,-边进行观察、拍照和摄像,软组织器官的侧壁被平整后与外壳的外侧端部及周向的第一外表面紧密贴合,这时直接进行图像拍摄,其软组织器官的内壁被完全展示在各个摄像镜头面前,拍摄极其方便,且极大地便利了使用者对软组织器官内侧壁健康程度的观察。

(2)在本实用新型中,摄像镜头的第二外表面与外壳的第一外表面的形状均一致,利用摄像镜头的等焦距相似面,将虚拟的面做成外壳的第一外表面的实体的面,使各个摄像镜头对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的对焦更加精准,从而使得摄像镜头拍摄完成的全景图像更加清晰。

(3)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壳为长条柱状结构且外壳的端部及周向侧面中任意相邻面之间均为平滑曲面进行过渡连接,能够沿自身端部及周向各个方向均匀将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撑开,以便于外壳伸入其中进行移动及转动拍摄,且极大地减少了外壳在拍摄过程中对软组织器官的损伤。

(4)在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内侧侧部的摄像镜头均沿外壳的横截面周向和/或外壳的轴向设置有一个或至少两个,外壳在伸入软组织器官内进行移动和转动拍摄的过程中,多个摄像镜头可同时拍摄,能够使外壳的周向侧部的全景拍摄的视野更加宽广,图像拍摄更加准确清晰。

(5)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图像信号转换器,可将摄像模组获得的图像转换数字信号并传输和显示在外部终端设备中,其与摄像模组和摄像镜头相关联设置,共同完成图像拍摄以及信号处理、转换及传输等工作,以便于使用者能够通过外部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自我观察、拍照和摄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的另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摄像镜头;3-摄像模组;4-第一外表面;5-第二外表面;6-发光组件;7-图像信号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用最简易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像拍摄装置对于人体中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进行图像拍摄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方位图像拍摄装置,包括外壳1和全景摄像组件,外壳1为透明材质,以便于内外光线和图像传输及展示。全景摄像组件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外壳1对其有防护作用。全景摄像组件包括摄像镜头2和与摄像镜头2相通信连接的摄像模组3,其可以但不限于为电连接。摄像镜头2设置有至少两个,分别设置于外壳1的内侧端部以及内侧周向。摄像模组3用以对摄像镜头2的拍摄图像进行进一步地成像处理同时将其向外传输。外壳1包括设置于自身端部及周向的多个第一外表面4,摄像镜头2均具有第二外表面5,任一第二外表面5均对应设置有第一外表面4,外壳1的相邻第一外表面4之间可相交设置,而且第一外表面4均可为向外延伸的凸起状曲面结构或者平面结构,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伸入至软组织器官的收缩内腔中进行直接拍摄,外壳1为透明材质,并且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与摄像镜头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距离,软组织器官的侧壁可被支离并舒展在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上,摄像镜头2的第二外表面5与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位置可一一对应设置,以便于对舒展贴合于第一外表面4上的软组织器官的内壁进行直接拍摄,并且摄像镜头2设置于外壳1的内侧端部及周向,以形成对外壳1端部及周向的全景摄像布局,即本实用新型利用全景拍摄技术适用狭小空间内图像拍摄的特性,通过多个摄像镜头2对外壳1端部及周向进行多方位拍摄,进而通过多张图片边缘拼接的方式为使用者提供完整的全景图片,视野宽广,从而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对软组织器官侧壁的直接详细观察。本实用新型能够将软组织器官的侧壁一边使之撑开、拉平或者压平,一边进行观察、拍照和摄像,软组织器官的侧壁被平整后与外壳1的外侧端部及周向的第一外表面4紧密贴合,这时再直接进行图像拍摄,其软组织器官的内壁被完全展示在各个摄像镜头2面前,拍摄极其方便,使用者便可直观观察到软组织器官的内壁是否有症状,特别是为了避孕和助孕,使用者可自行观察女性的子宫径口是否打开,男人的前列腺肿大程度等,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多个高像素的摄像镜头2内置于外壳1的各个方向,直接对展开的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进行全景拍摄观察,视野宽广,极大地节省了将软组织器官的部分切割取样再送至检验观察的检验时间周期,诊治也更加方便,用最简易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像拍摄装置对于人体中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进行图像拍摄十分困难的技术问题。

其中,摄像模组3(ccm)在本技术领域中是一个公知的集成单元,它被广泛应用在智能手机、安防设备、楼宇对讲设备中。通常来说,摄像模组3由红外滤光片、图像传感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柔性电路板(fpc)构成,这些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众所周知的。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能够通过固定设置于外壳1内的支撑框架或支撑底座进行固定连接,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进行选用。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能够配合实现的有效像素随现有技术的发展,已经由普通的4800万像素提升至过亿像素,由此也可知,使用者可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进行放大准确清晰拍摄,而不用再钳取部分组织的方法对被摄物进行诊断。并且,将多摄像镜头2的图片展开拼接为使用者便于查看的圆盘型或长方型的全景图片的全景拍摄技术的影像数据处理过程与现有技术相近,在此不再赘述。构成外壳1的透明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公知的,例如,外壳1的材质可以但不限于为硅酸盐玻璃、钢化玻璃、有机玻璃或聚碳酸酯塑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任一第二外表面5与其对应的第一外表面4的形状均一致,并使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在其对应的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上任意一点均可拍摄获得清晰图像。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各个摄像镜头2所处区域的外空间中,与摄像镜头2的第二外表面5相似的面有无穷多个,但是其中有一个最清楚的面,即等焦距相似面。本实用新型将虚拟的面做成实体的面,第一外表面4和第二外表面5形状彼此一致指的是摄像镜头2的第二外表面5与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上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即两外表面的弧度相同,即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即为对应摄像镜头2的等焦距相似面,并通过设计使摄像模组3和摄像镜头2在相对应的外壳1第一外表面4区域上拍摄获得的影像是最清楚的,本实用新型在将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舒展的同时,将其进一步地贴合在第一外表面4上,即摄像镜头2的等焦距相似面上,以使各个摄像镜头2对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的对焦更加精准,从而使得摄像镜头2拍摄完成的全景图像更加清晰。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摄像是一帧帧图像的组合,摄像的图像质量是由每一帧图像的质量决定的,而本实用新型利用等焦距相似面,不需要调节焦距,每一帧图像都是最清楚的,节省了每一帧图像调焦所需的时间,让后期装置内微处理器有更多的时间处理图像数据,使得高清全景影像的获得更加快捷高效。而且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性能可以随当今电子器件技术发展而提高,如影像传感器像素的提高,微处理器运行速度的提高,存储器容量的增加等。

进一步地,任一摄像镜头2的第二外表面5与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之间的距离均相同,即各个摄像镜头2的参数均可相同,摄像镜头2与外壳1的距离相等且各个摄像镜头2的拍摄视野可相同,以便于摄像镜头2的布局更加方便且均匀。

进一步地,任一摄像镜头2均为适用微距拍摄要求的镜头,摄像镜头2可以控制到达感光层的光线强度、图像的放大倍率、视角范围、图像的清晰范围等,依据其拍摄对象的不同,可采用广角镜头(如鱼眼镜头)或微焦镜头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2,优选地,摄像镜头2采用微焦镜头,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镜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像镜头2,只要其能够满足拍摄需要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外壳1为长条柱状结构且外壳1的端部及周向侧面中任意相邻面之间均为平滑曲面进行过渡连接,如此设置,外壳1的形状与软组织器官的收缩特性相配合,能够沿自身端部及周向各个方向均匀将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撑开,以便于外壳1伸入其中进行移动及转动拍摄,并且外壳1的端部及周向侧面中任意相邻面之间均为平滑曲面进行过渡连接,极大地减少了外壳1在拍摄过程中对软组织器官的损伤。

进一步地,外壳1为圆柱型结构或多曲面柱型结构,形状规则,可均匀撑开软组织器官的内侧壁,且其内部的摄像镜头2可周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外壳1的内侧端部可设置有一个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以便于其对应的外壳1的第一外表面4可完整覆盖外壳1的整个端部,加工和拍摄均方便。外壳1内侧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均可设置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优选地,摄像镜头2至少设置于外壳1内侧的前端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需要在外壳1的内侧端部设置有多个摄像镜头2,以便于多镜头同时拍摄成像更加清晰。

进一步地,外壳1的内侧周向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且其沿外壳1的横截面周向和/或外壳1的轴向排列分布,即多个摄像镜头2可在外壳1的内侧成矩阵形式均匀排布,如此设置,外壳1在伸入软组织器官内进行移动和转动拍摄的过程中,多个摄像镜头2同时拍摄,能够使周向侧部的全景拍摄的视野更加宽广,图像拍摄更加准确清晰。其中,图1所示为外壳1的内侧周向设置有一个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的结构,图2所示为外壳1的内侧周向设置有多个摄像镜头2和摄像模组3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发光组件6,发光组件6可设置有多个,可分别设置于各个摄像镜头2的侧部,以便于为摄像镜头2提供较佳的拍摄环境。其中,发光组件6可以但不限于为发光二极管,其色温可接近自然光。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包括图像信号转换器7,其可内设于外壳1的内腔中且与摄像模组3相通信连接,图像信号转换器7可将摄像模组3获得的图像转换数字信号并传输和显示在外部终端设备中,其与摄像模组3和摄像镜头2相关联设置,共同完成图像拍摄以及信号处理、转换及传输等工作。其中,与图像信号转换器7相通信连接的外部终端设备可以但不限于为手机、平板或电脑,即本实用新型可配合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或电脑等显示终端,以便于使用者能自我观察、拍照和摄像,使用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