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户接口音频输出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94660发布日期:2021-06-08 19:4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户接口音频输出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话通信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户接口音频输出电路。


背景技术:

2.一般来说,音频信号是(audio)带有语音、音乐和音效的有规律的声波的频率、幅度变化信息载体。对于电话机来说,用户端的接口音频输出电路容易受到电磁干扰。非平衡传输只有两个端子信号端与接地端,在要求不高和近距离信号传输的场合使用,如家庭音响系统。这种连接也常用于电子乐器、电吉他等设备。
3.声波转变成电信号后,如果直接传送就是非平衡信号,如果把信号反相,然后同时传送反相的信号和原始信号,就叫做平衡信号,平衡信号送入差动放大器,原信号和反相位信号相减,得到加强的原始信号,由于在传送中,两条线路受到的干扰差不多,在相减的过程中,减掉了一样的干扰信号,因此更加抗干扰。
4.平衡信号跟非平衡信号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抗噪声的能力,在物理架构上,实现平衡传输,需要并列的三根导线来实现,即接地线、热端线、冷端线。因此,平衡输入、输出接头,必须具有三个脚位,如卡侬头,大三芯trs接头或者xlr3接头。
5.上述现有的音频输出电路对地信号抗干扰能力不足,音频输入给差分音频输出电路,并直接连接电话线接口,差分音频输出电路的输出正极和输出负极容易受对地信号干扰,影响通话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户接口音频输出电路,以达到提高音频输出抗干扰能力,提高工作可靠性和耐用性的目的。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户接口音频输出电路,包括音频输入端、差分音频输出电路、电话线接口,所述差分音频输出电路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有交流阻抗模块,所述差分音频输出电路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恒流直流馈电模块,所述交流阻抗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4、npn三极管q2、npn三极管q1和电容c1,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4和npn三极管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电话线接口的一路;
8.恒流直流馈电模块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2、pnp三极管q3、pnp三极管q4、电容c2、电容c3和恒流源;负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 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pnp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恒流源一端、 pnp三极管q4的集电极、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恒流源的另一端连接

48伏电压,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3
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电话线接口的第二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恒流源包括第一恒流输出器、第二恒流输出器,第一恒流输出器通过第一开关电路进行控制输出,第二恒流输出器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控制输出,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连接于单片机模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结构相同,均采用光电耦合器。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恒流源包括第一恒流输出器、第二恒流输出器,第一恒流输出器通过水银开关进行控制输出,第二恒流输出器通过水银开关控制输出,所述水银开关上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固定连接有基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防护壳的内腔填充有海绵体并包裹所述水银开关。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电路结构能够很好的对地来平衡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用户接口的抗抗干扰能力。工作上便于控制,能够根据使用方位状态进行切换使用恒流源的输出。
附图说明
14.图1为实施例1中电路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实施例1中电流源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实施例2中电流源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实施例3的防护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音频输入端;2、差分音频输出电路;3、电话线接口;4、交流阻抗模块;5、恒流直流馈电模块;6、单片机模块;71、第一恒流输出器;72、第二恒流输出器;8、光电耦合器;9、水银开关;10、基板;11、防护壳;12、海绵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实施例1:
21.一种用户接口音频输出电路,包括音频输入端1、差分音频输出电路2、电话线接口3,差分音频输出电路2的正极输出端连接有交流阻抗模块4,差分音频输出电路2的负极输出端连接恒流直流馈电模块5,交流阻抗模块4包括电阻r1、电阻r3、电阻r4、npn三极管 q2、npn三极管q1和电容c1,正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1一端,电容c1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4和npn三极管基极,电阻r3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npn 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npn三极管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npn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作为电话线接口3的一路;
22.恒流直流馈电模块5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2、pnp三极管q3、pnp三极管q4、电容c2、电容c3和恒流源;负极输出端连接电容c2的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 r5的一端、电阻r6的一端、和pnp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恒流源一端、pnp三极管q4
的集电极、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容c3的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和恒流源的另一端连接

48伏电压,pnp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pnp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作为电话线接口3的第二路。
23.上述电路结构上基本对称,从而可以很好的对抗对地干扰,提高信号传输稳定性。另外恒流源提供的恒流大小在下面的进一步改进实施方案中体现。
24.实施例2:
25.结合图1和图2所示,恒流源包括第一恒流输出器71、第二恒流输出器72。恒流源输出端为s,图2中,两个s端是共接的。第一恒流输出器71通过第一开关电路进行控制输出,第二恒流输出器72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控制输出,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连接于单片机模块6。单片机模块6可以是51单片机电路模块。
26.其中,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结构相同,均采用光电耦合器8。
27.工作过程中,通过单片机模块6的控制,可以实现选择第一恒流输出器71进行输出或第二恒流输出器72进行输出。上述恒流输出器也是恒流器的一种,其输出的恒定电流稳定。第一恒流输出器71输出的电流i1和第二恒流输出器72输出的电流i2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能够输出需要值的恒流输出器。
28.实施例3:
29.参考图3和图4所示,恒流源包括第一恒流输出器71、第二恒流输出器72,第一恒流输出器71通过水银开关9进行控制输出,第二恒流输出器72通过水银开关9控制输出,所述水银开关9上设置有防护壳11,所述防护壳11固定连接有基板10。防护壳11的内腔填充有海绵体12并包裹水银开关9。海绵体12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水银开关9的使用可靠性。
30.水银开关9具有一个朝向,如图3中箭头方向竖直向下,则水银开关9中的水银受重力影响将导通水银开关9内部的触点,否则水银开关9处于断路状态。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和原理可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控制两个固定在基板10(防护壳11)上的水银开关9的朝向,可以进行控制第一恒流输出器71进行输出或第二恒流输出器72进行输出。
31.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