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6433发布日期:2021-07-20 16:3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表演展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



背景技术:

提词器是通过一个高亮度的显示器件显示文稿内容,并将显示器件显示内容反射到摄像机镜头前一块呈45度角的专用镀膜玻璃上,把台词反射出来,使得演讲者在看演讲词的同时,也能面对摄像机。演讲者、提词器、摄像机在同一轴线上,从而产生了演讲者始终面向观众的亲切感,提高了演讲质量。但在平常的录像时,为了得到更好的视觉效果,演讲者会在摄像机前移动,做各种动作和表情,因此时要摄像人员在摄影机旁随着演讲者的动作进行切换镜头等系列的操作,特别在直播时,演讲者的演讲词会根据观看人员的反馈进行调整,提供演讲词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带处于面向演讲者的位置,则也就导致提供演讲词的工作人员与摄像人员的位置发生重叠,相互之间的工作都会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以实现演讲者不直接面向提词的工作人员,使提词的工作人员与摄像人员自己的工作都不相互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第一反射板、第二反射板;

第一反射板与第二反射板互相平行设置,第一反射板与第二反射板之间为两端与外界连通的腔体,光线从一连通口处射入第一反射板,第一反射板反射到第二反射板,第二反射板将光线从另一连通口处射出,第二反射板非反射面一侧安装有摄像机。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柱体结构,所述柱体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

通过上述结构,可方便将外壳分为标准的长方体结构和直角三棱柱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入射端和反射端,入射端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入射端底面与外界连通,反射端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反射端一侧壁和顶面与外界连通,所述侧壁连通处为连通口,入射端垂直底面的长方形侧壁为挡光板,入射端挡光板一侧与反射端连通口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将提词器的进光口和出光口留出,同时两光口的位置是相互错开但平行放置,固定连接件固定后,入射端形状为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保证了入射端的结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挡光板上开设有反射孔。

通过上述结构,可遮挡多余的光线。

进一步的,所述入射端倾斜面上安装有第一反射板,倾斜面通过活动连接件与其余侧壁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入射端没有与反射端连接时,其余侧壁均可折叠到倾斜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端内固定倾斜安装有第二反射板,反射端侧壁均包括底端和顶端,所述底端和顶端均通过合页连接,反射端两相连侧壁与底面固定连接,另一侧壁通过活动连接件与底面连接,侧壁之间均通过固定连接件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通过固定连接件的拆卸或安装来确定反射端是否可以折叠,同时方便第二反射板的拆除。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端底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处安装摄像机。

通过上述结构,可使反射端出光口第二反射板和摄像机镜头处在同一直线上,提高了视频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端底面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通过固定连接件与挡光板连接。

通过上述结构,可将挡光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卡接第二反射板一端,第二反射板另一端通过安装件安装在外壳的竖直侧壁上,所述安装件包括具有弯折部的l型结构,第二反射板的端部和所述弯折部相抵触。

通过上述结构,用于方便第二反射板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演讲词提供的工作人员在第一反射板前方提供演讲词,演讲词经过互相平行的第一反射板和第二反射板反射后,演讲词在以原来射入的角度射出,进入到演讲者眼睛内,在第二反射板的非反射面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处安装摄像机,可使人在看词的同时视线同时看着摄像机镜头,此装置可使提词的工作人员和摄像人员位置不重叠,使两工作人员的工作互不影响,且装置的外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当不需要使用提词器时,可将提词器上的固定连接件拆除,外壳被拆分成入射端和反射端两个部分,入射端将所有侧壁折叠到倾斜面上,与反射端底面活动连接的侧壁放置水平,将第二反射板取出,第二反射板和折叠后的入射端放入反射端底面,最后将反射端底面侧壁的顶端折叠到入射端内。不需要使用提词器时,可将提词器进行折叠,节约空间,且安装和拆解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内部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三维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视图;

图4为图1的b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101、入射端;1011、挡光板;102、反射端;2、固定连接件;3、第一反射板;4、活动连接件;5、安装孔;6、挡块;7、第二反射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由图1至图4所示,一种便携可折叠目光交流提词器,包括外壳1,本实例中的外壳1为直角梯形结构,外壳1内部为腔体结构,直角梯形结构外壳1可方便安装第一反射板3,直接将第一反射板3安装在外壳1的倾斜内表面上,直接确定第一反射板3的倾斜角度。

所述外壳1内安装有第一反射板3、第二反射板7,第二反射板7平行于第一反射板3倾斜安装,第一反射板3与第二反射板7之间腔体通过外壳1底面和顶面与外界连通,可使画面进入装置,经过第一反射板3和第二反射板7反射后,再以原有的角度射出,演讲者观看第二反射板7的反射面上的演讲词,工作人员在第一反射板3的反射面方向上提供演讲词,此结构可使演讲者与工作人员不是直接相对站立,而是平行相对站立,演讲者直接面对第二反射板7,工作人员直接面向第一反射板3。

第二反射板7非反射面一侧安装有摄像机,可使摄像机、第二反射板7和演讲者处在一条直线上,演讲者在看演讲词的同时,视线也同时看着摄像机,提高了演讲质量。

提供演讲词的工作人员与演讲者平行相对站立,即可以毫无障碍的提供演讲词,同时不会影响摄像机、第二反射板7和演讲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所述第一反射板3与第二反射板7之间安装有挡光板1011,挡光板1011上开设有反射孔,挡光板1011板用于遮挡多余的光线,反射孔是为了不阻挡装置内的反射路径,同时挡住多余的干扰光线。

外壳1制作成可折叠结构,所述柱体截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能方便将外壳1分为标准的长方体结构和直角三棱柱结构,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当一直角边被固定后,三角形结构也就被固定了。

外壳1包括入射端101和反射端102,入射端101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入射端101底面与外界连通,方便光线的射入,入射端101底面连通口为进光口;反射端102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反射端102一侧壁和顶面与外界连通,反射端102顶面连通口为出光口,所述侧壁连通处为连通口,方便使入射端101的光线通过连通口进入烦的端内,同时进光口和出光口的位置相互错开但平行。

入射端101垂直于底面的长方形侧壁为挡光板1011,挡光板1011上开设有反射孔,可遮挡多余的光线,入射端101挡光板1011一侧与反射端102侧壁连通口一侧通过固定连接件2连接,入射端101和反射端102被固定连接件2固定后,因为入射端101形状为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保证了入射端101的结构稳固性,反射端102的侧壁之间都用固定连接件2安装连接,在使用时,保证了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所述入射端101倾斜面上安装有第一反射板3,倾斜面通过活动连接件4与其余侧壁连接,可使入射端101没有与反射端102连接时,其余侧壁均可折叠到倾斜面上。

所述反射端102内固定倾斜安装有第二反射板7,反射端102底面安装有挡块6,所述挡块6通过固定连接件2与挡光板1011连接,固定挡光板1011,挡块6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卡接第二反射板7一端,第二反射板7另一端通过安装件安装在外壳1的竖直侧壁上,所述安装件包括具有弯折部的l型结构,第二反射板7的端部和所述弯折部相抵触,使第二反射板7两端的固定都是卡接固定,方便第二反射板7的拆卸和安装。

反射端102侧壁均包括底端和顶端,所述侧壁底端和顶端均通过弧度连接件连接,反射端102两个相连侧壁与底面为固定连接,尽量减少反射端102上的自由度,提高反射端102的稳固性,另一侧壁通过活动连接件4与底面活动连接,使活动侧壁整体能水平放置,侧壁之间均通过固定连接件2连接,在正常使用时,固定连接件2将外壳1固定。

当折叠装置外壳1时,拆除所有的固定连接件2,反射端102的一个侧壁与底面是活动连接,将活动侧壁整体能水平放置后,直接将第二反射板7两端从卡槽和安装件内取出,将取出的第二反射板7和入射端101放入反射端102地面上,在将反射端102所有侧壁的顶端依次向内弯折,将使活动侧壁整体能水平放置折叠成一个小盒子形状。

反射端102底面开设有安装孔5,安装孔5处安装摄像机,使反射端102出光口第二反射板7和摄像机镜头处在同一直线上,提高了视频质量。

以上所述的第一反射板3、第二反射板7,为一种透明玻璃,是现有技术,这种透明玻璃专业术语称为“分光镜”,是一种特殊的光学玻璃,作用是用来反射图像、文字内容。

分光镜是提词器非常重要的部件,将显示器上的文字反射出来,使用者就可以从透明玻璃上看见提示的文字内容,使用时只要面对分光镜,不用看文稿也能很清楚的完成发言

具体实施过程:

提词器在使用时,将外壳1的顶面面向演讲者,演讲者看向与其相对的第二反射板7,第二反射板7非反射面一侧安装有摄像机,摄像机安装在外壳1的底面,此时摄像机、演讲者和第二反射板7处在一条直线上,导演或视频制作者可直接站在提词器底面一侧,与摄像机处在同一个视角,观察演讲者的表现情况,也可以直接观察摄像机上的视频显示器,了解视频的效果。

提供演讲词的工作人员站在外壳1底面一侧,直接面向第一反射板3,工作人员将演讲词放在第一反射板3前方,通过两个互相平行的第一反射板3和第二反射板7反射,位于第二反射板7前方的演讲者可以直接观察到工作人员提供的演讲词。

当提词器使用完成后,对提词器进行折叠,首先拆除提词器上所有的固定连接件2,挡块6与反射端102底面的连接件可以不用拆除,能将提词器拆的入射端101和反射端102分开。

入射端101上倾斜面与所有侧面都通过活动连接件4连接,本实例中所使用的的活动连接件4均为合页,将入射端101的所有侧面都折叠到倾斜面上,完成入射端101的折叠。

反射端102有两个相连侧壁的底端与反射端102地面固定连接,另一面与反射端102地面通过合页活动连接,当拆除固定连接件2后,可将活动侧壁水平放置,将第二反射板7取出后,与折叠后的入射端一起放在反射端102的底面上,最后将反射端102所有侧壁的顶端都折叠到反射端102地面的上方,最后形成一个小的长方体结构,方便存放和后续的安装,且不占用放置空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