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7682发布日期:2021-08-31 14:1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头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头带结构。



背景技术:

头戴式装置包括但不限于耳机或vr设备,而这些头戴式结构的元件可以设置在供使用者穿戴的头带上。头带可以通过使用者的头部来支撑。

由于头戴式装置是穿戴在头上,一旦头带上有外露的螺丝,视觉上外观不仅受影响,螺丝亦有可能影响到使用者穿戴的舒适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无裸露螺丝的头带结构,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头带结构,包括弧形底座、弹性件以及覆盖件。弧形底座包括容置槽体,在容置槽体的侧边上设置有彼此连通的入口与出口;弹性件设置于容置槽体内,弹性件具有卡件,卡件从入口延伸并从出口凸出;覆盖件覆盖容置槽体,覆盖件设置有凸件用于扣合卡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件包括多个沟槽,多个沟槽等间距地设置于弹性件延伸的第一方向上,沟槽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入口与出口在第二方向与其中一个沟槽相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的头带结构进一步包括中空管件以及固定环。中空管件设置于覆盖件上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通过容置槽体的连接口穿出弧形底座,第二端位于容置槽体内,第二端设置有第一l形凹槽;固定环位于容置槽体内并包覆中空管件的第二端,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凸点。第一凸点与第一l形凹槽的底部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端设置有第二l形凹槽,第二l型凹槽与第一l形凹槽相对,固定环包括相对第一凸点的第二凸点,第二凸点与第二l形凹槽的底部卡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l形凹槽的底部与第一凸点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填充有固定块,使第一凸点抵靠在第一l形凹槽的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线设置于覆盖件上,电线穿过中空管件并从弧形底座凸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电线包覆覆盖件上的缠绕点,缠绕点与中空管件之间的电线以s型填充于覆盖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弹性件的卡件在弹性件延伸的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长度,出口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该弹性件与该容置槽体之间设置有缓冲材料。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良的头带结构,能够提供无螺丝外露的锁紧方式,外观上较为优美,同时避免例如螺丝与穿戴者毛发揪缠的可能性,整体穿戴体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头带结构,能够应用在例如头戴式的耳机上。

应理解到,以上的一般说明与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通过示例做进一步说明,旨在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做进一步的解释,而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头带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头带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弧形底座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绘示的覆盖件与电线整合的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头带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弧形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图6b为图6a中13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绘示的中空管件的立体视图;

图8为图7所示中空管件的一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9绘示图8中空管件的一端安装固定环的一视图;

图10绘示图8中空管件的一端安装固定环的另一视图。

100-头带结构;110-弧形底座;115-容置槽体;117-入口;118-通道;119-出口;125-连接口;130-弹性件;132-卡件;134-沟槽;140-覆盖件;145-外壳;150-定位件;152-凸件;154-缠绕点;158-抵靠段;160-中空管件;161-第一端;162-第二端;165-第一l形凹槽;166-底部;170-第二l形凹槽;171-底部;175-固定块;180-固定环;181-第一凸点;182-第二凸点;185-缓冲材料;186-缓冲材料;190-电线;d1-第一延伸方向;d2-第二延伸方向;l1-第一长度;l2-第二长度;l-l’-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列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并非用于限制其执行之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同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另外,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含义,其含义是能够被熟悉此领域的人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领域一致的含义。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在本文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多个。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词汇,指明其所记载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与/或组件,但不排除其所述或额外的其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与/或其中之群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带结构,能够实现无固定螺丝裸露的头戴式装置的方案,提升穿戴者的体验。

请参照图1。图1为根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头带结构100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头带结构100并不会裸露出固定用的螺丝。

在本实施方式中,头带结构100包括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的第一延伸方向d1为弧形,以穿戴在头部上。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之间通过卡合方式固定,具体请见后述。

如图1所示,头带结构100还包括中空管件160。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形成容置空间,从而用于收纳穿戴式装置的电线。中空管件160从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形成的容置空间向外延伸。如此,容置空间容纳的电线也可以设置在中空管件160内,实现对电线的限位。中空管件160也能通过无外部裸露螺丝的方式做固定。中空管件160的具体设置方式请见后述。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头带结构100的分解视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头带结构100包括弧形底座110、中空管件160以及覆盖件140。电线190能够设置于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之间。电线190向外延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中空管件160,而中空管件160的第一端161将能够从弧形底座110延伸而出。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弧形底座110的顶视图。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弧形底座110包括容置槽体115。容置槽体115用于容置电线190。在容置槽体115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口125,以供中空管件160向外延伸而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弧形底座110的容置槽体115内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弹性件1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30的材料,为具有弹性的橡胶,例如用于电线/电缆材质的橡胶。弹性件130具有卡件132。卡件132从容置槽体115的边缘向内部凸出,能够与覆盖件140卡合,具体请见后述。

容置槽体115本身设计为弧形。为使弹性件130与弧形的容置槽体115相配合,如图6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130上设置有沿头带结构100的第一延伸方向d1等间距排列的沟槽134。沟槽134从容置槽体115的一侧垂直延伸至相对的另一侧。如此一来,弹性件130在沟槽134处能够有较佳的弯折自由度。设置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沟槽134,有利于弹性件130与弧形底座110的弧形配合。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一沟槽134对应一组相对设置的卡件132。如此一来,卡件132也能够较佳的沿弧形底座110设置,有利于后续与相似弯曲幅度的覆盖件140做卡合。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覆盖件140与电线190整合的视图。电线190已设置中空管件160。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0包括外壳145。外壳145内设置有定位件150。定位件150上设置有用于卡合的凸件152。覆盖件140的定位件150的凸件152,能够与前述弧形底座110的弹性件130的卡件132扣合,从而实现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通过内部结构进行无螺丝的固定。

在图4中,覆盖件140内的定位件150上还设置有缠绕点154。电线190以s形容置填充于覆盖件140的定位件150上,并且电线190通过缠绕在定位件150上凸起的缠绕点154来固定。s形的电线190能够保留伸缩的弹性。

电线190的两端设置有中空管件160。如图4所示,中空管件160包括第一端161与第二端162,第一端161延伸出覆盖件140。第二端162设置于定位件150上,并设置有固定环180。

固定环180固定在中空管件160的第二端162上,并且固定环180与中空管件160之间不会有相对转动,以避免非预期的松脱。中空管件160与固定环180之间具体的设置方式请见后述。

在定位件150相对的两端上,还分别设置有抵靠段158。抵靠段158与定位件150环绕中空管件160,但保留中空管件160移动的自由度。如此,将可以通过中空管件160,来对电线190做一定程度的拉伸。

中空管件160移动的自由度,能够通过固定环180与抵靠段158来限制。如此一来,当中空管件160沿第一延伸方向d1移动而快要离开定位件150时,中空管件160第二端162的固定环180能够抵靠住抵靠段158,从而限制中空管件160的脱离,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电线190被过度拉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抵靠段158可通过额外设置的螺孔与螺丝来固定。由于螺孔与螺丝设置在覆盖件140的定位件150上实现固定,一旦覆盖件140与弧形底座110组合,螺孔与相应使用的螺丝将不会外露。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头带结构100的剖面示意图,图示为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组合后的剖面。图5示出了图1沿线段l-l’的剖面,这个剖面邻近但不通过覆盖件140的缠绕点154。电线190设置于弧形底座110与覆盖件140形成的容置空间中。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0的外壳145容置定位件150,定位件150的凸件152在剖面上呈l形并凸出于外壳145。

另一方面,在图5中,在弧形底座110中,容置槽体115内容置缓冲材料185与缓冲材料186。缓冲材料185例如是外观塑胶。缓冲材料186例如是泡棉。弹性件130则设置于缓冲材料185与缓冲材料186之上。换言之,缓冲材料185与缓冲材料186设置于弹性件130与容置槽体115之间,以为弹性件130提供缓冲。

弹性件130的卡件132以倒l形延伸。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置槽体115的两侧均设置入口117以及出口119,并且入口117与出口119通过通道118连通。如此一来,弹性件130的倒l形的卡件132延伸至入口117而从出口119凸出。

因此,如图5绘示的剖面所示,当覆盖件140与弧形底座110组合,覆盖件140的l形的凸件152将能够与弧形底座110的卡件132扣合/卡合,从而实现无螺丝的固定方式。

图6a为图3所示弧形底座110的局部示意图,这个局部示意图对应到图5所示的剖面图附近。如图6a所示,弹性件130的卡件132能够从容置槽体115的出口119凸出。如前所述,弹性件130在头带结构100的第一延伸方向d1上设置有以等间距d排列的沟槽134,有利于弹性件130的弯折。沟槽134沿第二延伸方向d2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图6a上绘示的第一延伸方向d1与第二延伸方向d2仅为示意。头带结构100上不同位置的延伸定义局部的第一延伸方向d1,而沟槽134的第二延伸方向d2则大致垂直于当前的第一延伸方向d1。

图6b进一步绘示图6a的一局部放大图。同时参考图6a与图6b,在第一延伸方向d1上,卡件132具有第一长度l1,出口119具有第二长度l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长度l1小于第二长度l2,使得在组装上较容易使卡件132穿出出口1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长度l1与第二长度l2之间的应保留1mm以上的差异,换言之卡件132与出口119的两侧可以各保留0.5mm的空隙。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组装上的方便,在垂直于第一长度l1与第二长度l2的方向上卡件132与出口119之间也应保留空隙。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中空管件160的立体视图。在图7中,绘示出中空管件160与固定环180组装完毕的分解图,从而说明中空管件160与固定环180之间的无螺丝锁固。

中空管件16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61与第二端162。如前所述,中空管件160可以设置于电线190的相对两端,并且中空管件160的第一端161从覆盖件140与弧形底座110形成的容置空间延伸出去。

如图7所示,中空管件160的第二端162设置有向第一端161延伸的第一l形凹槽165以及第二l形凹槽170。请同时参照图8。图8绘示图7中空管件160的第二端162的局部放大图。第一l形凹槽165与第二l形凹槽170彼此相对。第一l形凹槽165的底部166以及第二l形凹槽170的底部171以相同的轴向方向延伸。

请继续参阅图7。固定环180固定在中空管件160的第二端162。如图7所示,固定环180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凸点181以及第二凸点182。第一凸点181以及第二凸点182分别抵靠在第一l形凹槽165的底部166以及第二l形凹槽170的底部171。一旦固定环180的第一凸点181以及第二凸点182分别抵靠在第一l形凹槽165的底部166以及第二l形凹槽170的底部171,第一l形凹槽165与第二l形凹槽170未填满的空隙,将可以分别填入固定块175,从而限制固定环180与中空管件160彼此相对转动。

图9为图8所示的中空管件160的第二端162安装固定环180的一视图,图10为图8所示的中空管件160的第二端162安装固定环180的另一视图。

在图9中,固定环180的第一凸点181置入第一l形凹槽165,固定环180的第二凸点182置入第二l形凹槽170。随后,将固定环180沿箭头方向做轴向旋转,即可以使第一凸点181与第二凸点182分别抵靠在第一l形凹槽165的底部166与第二l形凹槽170的底部171。

在第一凸点181与第二凸点182分别抵靠在第一l形凹槽165的底部166与第二l形凹槽170的底部171后,第一l形凹槽165与第二l形凹槽170将存在空隙。如图10所示,第一l形凹槽165与第二l形凹槽170的空隙能够分别填入固定块175。

如此一来,由于固定环180的第一凸点181与第二凸点182卡合在中空管件160的第一l形凹槽165与第二l形凹槽170内,固定环180是固定在中空管件160的第二端162。与此同时,二个固定块175分别填入第一l形凹槽165与第二l形凹槽170的空隙,限制了固定环180的转动,从而实现中空管件160与固定环180之间的无螺丝锁固。如前所述,固定环180能够限制头带结构100的中空管件160的滑动,进而避免电线190被过度拉伸。

关于头带结构100的组装,请同时参照图2。在组装本实用新型的头带结构100时,可以将电线190设置于覆盖件140上,其中电线190的两端设置有中空管件160。抵靠段158将中空管件160固定在覆盖件140上。随后,超出覆盖件140的中空管件160将穿出弧形底座110的连接口125,使电线190能够与其他外部装置连接。最后,将覆盖件140覆盖弧形底座110,通过覆盖件140的凸件152扣合弧形底座110的卡件132,实现无螺丝裸露于外观的组装锁固方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带结构,其外观无裸露螺丝。当无裸露螺丝的头带用于穿戴式装置,外观上较为优美,同时避免例如螺丝与穿戴者毛发揪缠的可能性,整体穿戴体验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头带结构包括弧形底座以及覆盖件,其卡件与凸件的扣合状态可以模块化,在拆装、维修上较为方便而具有优势。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说明如上,但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