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顶盒电路和机顶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5334发布日期:2021-07-30 13: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机顶盒电路和机顶盒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通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顶盒电路和机顶盒。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个性化、智能化的视听娱乐和智能化、人性化的家居环境的需求日益提升。智能机顶盒以其视频来源多样化、个性化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视听娱乐选择,以及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近年来迅速发展。智能家居则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大新的智能化应用领域,以其智能化的自动控制方式,为人们营造了一种全新的智能化家居环境。

ott是“overthetop”的缩写,而ott终端设备是指用户通过连接互联网观看在线视频(比如,高清电视直播、电视剧、电影、综艺等)的机顶盒子,发展到现在,ott盒子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互联网电视机顶盒。

电视机顶盒的本质是利用统一的内容管理与分发平台,通过开放的互联网,向智能机顶盒提供高清的视频、游戏和应用,是全球性的“云电视”技术系统架构。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其提供者无需拥有自己的物理网络,直接在运营商的互联网物理网络上运营。

一般的电视机顶盒都是需要通过网络来获取视频等信息,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当电视机顶盒在恶劣的条件下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网络不稳定的情况,这时通过电视机顶盒观看视频或者玩游戏的体验就会卡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顶盒电路,旨在解决传统的电视机顶盒在网络不稳定的情况下导致其音频图像输出不稳定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顶盒电路,包括:

第一数据传输电路,配置为在转接第一读取信号至第一类型设备之后,转接所述第一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一类型数据;

第二数据传输电路,配置为在转接第二读取信号至第二类型设备之后,转接所述第二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二类型数据;

第三数据传输电路,配置为在转接第三读取信号至第三类型设备之后,转接所述第三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三类型数据;

第四数据传输电路,配置为在转接第四读取信号至第四类型设备之后,转接所述第四类型设备发送的第四类型数据;

中央处理器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电路、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电路、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电路以及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电路连接,配置为接收到离线信号时输出所述第一读取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一存储数据、输出所述第二读取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二存储数据、输出所述第三读取信号并将所述第三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三存储数据或输出所述第四读取信号并将所述第四类型数据转换成第四存储数据,且输出存储信号;

网络检测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路连接,配置为检测到网络信号停止输入时输出所述离线信号;以及

存储电路,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路连接,配置为当输入所述存储信号时对所述第一存储数据、所述第二存储数据、所述第三存储数据以及所述第四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电路包括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所述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一类型数据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一读取信号输出端,所述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一类型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一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为所述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的typec插口端。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电路包括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所述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二类型数据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二读取信号输出端,所述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二类型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二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为所述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的lightning插口端。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电路包括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所述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三类型数据输入端和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三读取信号输出端,所述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三类型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电路的第三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为所述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的micro插口端。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电路包括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所述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电路的第四类型数据输入端和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电路的第四读取信号输出端,所述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电路的第四类型数据输出端和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电路的第四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所述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的第一端为所述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的typea插口端。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场效应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至所述网络监控电路的网络信号检测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且连接至所述网络监控电路的离线信号输出端,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内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均与电源地连接。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存储电路包括存储芯片、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以及第六电容;

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一电源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二电源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三电源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四电源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五电源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共接且连接至内部电源,所述存储芯片的驱动电源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一接地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二接地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三接地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四接地端以及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五接地端均与电源地连接,所述存储芯片的时钟端和所述存储芯片的指令端构成所述存储电路的存储信号输入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一数据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二数据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三数据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四数据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五数据端、所述存储芯片的第六数据端以及所述存储芯片的第七数据端构成所述存储电路的第一存储数据输入端、所述存储电路的所述第二存储数据输入端、所述存储电路的第三存储数据输入端以及所述存储电路的第四存储数据输入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机顶盒,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机顶盒电路。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电路包括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电路包括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电路包括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所述第四数据传输电路包括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

所述机顶盒还包括集线器,所述集线器设置有空腔、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进线口、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一出线口、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出线口、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三出线口以及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四出线口;所述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的typec插口端贯穿所述进线口和所述第一出线口且固定在所述第一出线口,所述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的lightning插口端贯穿所述进线口和所述第二出线口且固定在所述第二出线口,所述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的micro插口端贯穿所述进线口和所述第三出线口且固定在所述第三出线口,所述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的typea插口端贯穿所述进线口和所述第四出线口且固定在所述第四出线口。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所述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三出线口以及所述第四出线口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且所述进线口、所述第一出线口、所述第二出线口、所述第三出线口以及所述第四出线口任意两个相邻的线口之间的夹角均为72度。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网络检测电路检测到中央处理器电路停止输入网络信号时输出离线信号至中央处理器电路,中央处理器电路根据离线信号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电路、第二数据传输电路、第三数据传输电路和第四数据传输电路输出第一读取信号、第二读取信号、第三读取信号和第四读取信号至第一类型设备、第二类型设备、第三类型设备和第四类型设备以读取第一类型数据、第二类型数据、第三类型数据和第四类型数据并将第一类型数据、第二类型数据、第三类型数据和第四类型数据分别转换成第一存储数据、第二存储数据、第三存储数据和第四存储数据,中央处理器电路电阻将第一存储数据、第二存储数据、第三存储数据、第四存储数据以及存储信号至存储电路,存储电路根据第一存储数据、第二存储数据、第三存储数据和第四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因此在停止输入网络信号时或网络信号输入断续时,中央处理器电路可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电路、第二数据传输电路、第三数据传输电路以及第四数据传输电路分别从第一类型设备、第二类型设备、第三类型设备以及第四类型设备中获取第一类型数据、第二类型数据、第三类型数据以及第四类型数据并转换成相应的存储数据存储在存储电路中,以供中央处理器电路对存储电路中的存储数据进行调用以实现中央处理器电路在停止输入网络信号时可以调用存储电路中的存储数据,而中央处理器电路调用存储电路中的存储数据的速率不受网络信号影响,因此在无网络信号或者网络信号差的时候,本申请通过中央处理器电路调用存储电路的存储数据进行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卡顿,同时实现了当中央处理器电路在离线的时能通过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其它具有存储设备功能的设备获取到数据以供使中央处理器电路在离线状态下能无卡顿工作,无需消费者为了本申请的机顶盒电路的离线功能而购置相应的数据转换线,增加了机顶盒电路的离线应用的场景和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电路的示例原理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电路的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顶盒电路的第一示例原理框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机顶盒电路包括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网络检测电路700以及存储电路600。

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配置为在转接第一读取信号至第一类型设备之后,转接第一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一类型数据。

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配置为在转接第二读取信号至第二类型设备时之后,转接第二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二类型数据。

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配置为在转接第三读取信号至第三类型设备时之后,转接第三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三类型数据。

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配置为在转接第四读取信号至第四类型设备时之后,转接第四类型设备发送的第四类型数据。

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分别与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以及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连接,配置为接收到离线信号时输出第一读取信号并将第一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一存储数据、输出第二读取信号并将第二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二存储数据、输出第三读取信号并将第三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三存储数据或输出第四读取信号并将第四类型数据转换成第四存储数据,且输出存储信号。

网络检测电路700,与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连接,配置为检测到网络信号停止输入时输出离线信号。

存储电路600,与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连接,配置为当输入存储信号时对第一存储数据、第二存储数据、第三存储数据以及第四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实施例中,网络检测电路700检测到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停止输入网络信号时输出离线信号至中央处理器电路500,中央处理器电路500根据离线信号输出第一读取信号、第二读取信号、第三读取信号以及第四读取信号至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以及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当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与第一类型设备连接时,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输出的第一读取信号经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输出至第一类型设备以使第一类型设备响应,在第一类型设备响应后中央处理器电路500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接收第一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一类型数据,并将第一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一存储数据且将第一存储数据输出至存储电路600以使存储对其进行存储,当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与第二类型设备连接时,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输出的第二读取信号经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输出至第二类型设备以使第二类型设备响应,在第二类型设备响应后中央处理器电路500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接收第二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二类型数据,并将第二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二存储数据且将第二存储数据输出至存储电路600以使存储对其进行存储,当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与第三类型设备连接时,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输出的第三读取信号经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输出至第三类型设备以使第三类型设备响应,在第三类型设备响应后中央处理器电路500通过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接收第三类型设备发送的第三类型数据,并将第三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三存储数据且将第三存储数据输出至存储电路600以使存储对其进行存储,当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与第四类型设备连接时,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输出的第四读取信号经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输出至第四类型设备以使第四类型设备响应,在第四类型设备响应后中央处理器电路500通过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接收第四类型设备发送的第四类型数据,并将第四类型数据转换成第四存储数据且将第四存储数据输出至存储电路600以使存储对其进行存储,因此在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停止输入网络信号时或网络信号输入断续时,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可以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以及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分别从第一类型设备、第二类型设备、第三类型设备以及第四类型设备中获取第一类型数据、第二类型数据、第三类型数据以及第四类型数据并转换成相应的存储数据存储在存储电路600中,以供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对存储电路600中的存储数据进行调用以实现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在停止输入网络信号时可以调用存储电路600中的存储数据,而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调用存储电路600中的存储数据的速率不受网络信号影响,因此在无网络信号或者网络信号差的时候,本申请通过中央处理器电路500调用存储电路600的存储数据进行工作的时候不会出现卡顿,另外本申请中央处理器电路500通过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以及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能够与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进行对接以获取数据,因为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具有存储功能的设备分别是typec(universalserialbus-type-c的简称,c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安卓系统设备、lightning(闪电)接口的ios(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设备、micro(microuniversalserialbus的简称,usb2.0标准的一个便携版本)接口的安卓系统设备以及typea(universalserialbus-type-a的简称,a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的存储设备(例如u盘),因此本申请的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在离线的时候能获取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其它具有存储设备功能的设备中的数据以使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在离线状态下能无卡顿工作,无需消费者为了本申请的机顶盒电路的离线功能而购置相应的数据转换线,增加了机顶盒电路的离线应用的场景和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

其中,第一类型数据、第二类型数据、第三类型数据以及第四类型数据均可以为音频数据或游戏数据等,中央处理器电路500通过调用存储电路600中的存储数据可以实现离线游戏功能或者离线音频播放功能。

请参阅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包括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的第一类型数据输入端和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的第一读取信号输出端,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的第一类型数据输出端和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的第一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的第一端为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的typec插口端。

请参阅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包括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的第二类型数据输入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的第二读取信号输出端,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的第二类型数据输出端和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的第二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的第一端为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的lightning插口端。

请参阅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包括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的第三类型数据输入端和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的第三读取信号输出端,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的第三类型数据输出端和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的第三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的第一端为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的micro插口端。

请参阅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包括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的第一端连接至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的第四类型数据输入端和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的第四读取信号输出端,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的第二端连接至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的第四类型数据输出端和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的第四读取信号输入端。

其中,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的第一端为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的typea插口端。

请参阅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网络检测电路70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场效应管q1。

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至网络监控电路的网络信号检测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共接且连接至网络监控电路的离线信号输出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内部电源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均与电源地连接。

请参阅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存储电路600包括存储芯片u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以及第六电容c6。

存储芯片u2的第一电源端vcc1、存储芯片u2的第二电源端vcc2、存储芯片u2的第三电源端vcc3、存储芯片u2的第四电源端vcc4、存储芯片u2的第五电源端vcc5、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以及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共接且连接至内部电源,存储芯片u2的驱动电源端vdd1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存储芯片u2的第一接地端vss1、存储芯片u2的第二接地端vss2、存储芯片u2的第三接地端vss3、存储芯片u2的第四接地端vss4以及存储芯片u2的第五接地端vss5均与电源地连接,存储芯片u2的时钟端clk1和存储芯片u2的指令端cmd1构成存储电路600的存储信号输入端,存储芯片u2的第一数据端da1、存储芯片u2的第二数据端da2、存储芯片u2的第三数据端da3、存储芯片u2的第四数据端da4、存储芯片u2的第五数据端da5、存储芯片u2的第六数据端da6以及存储芯片u2的第七数据端da7构成存储电路600的第一存储数据输入端、存储电路600的第二存储数据输入端、存储电路600的第三存储数据输入端以及存储电路600的第四存储数据输入端。

其中,存储电路600的第一存储数据输入端、存储电路600的第二存储数据输入端、存储电路600的第三存储数据输入端以及存储电路600的第四存储数据输入端共用了存储芯片u2的第一数据端da1、存储芯片u2的第二数据端da2、存储芯片u2的第三数据端da3、存储芯片u2的第四数据端da4、存储芯片u2的第五数据端da5、存储芯片u2的第六数据端da6以及存储芯片u2的第七数据端da7,存储电路600的第一存储数据输入端、存储电路600的第二存储数据输入端、存储电路600的第三存储数据输入端以及存储电路600的第四存储数据输入端均同时调用存储芯片u2的第一数据端da1、存储芯片u2的第二数据端da2、存储芯片u2的第三数据端da3、存储芯片u2的第四数据端da4、存储芯片u2的第五数据端da5、存储芯片u2的第六数据端da6以及存储芯片u2的第七数据端da7。

请参阅图2,其中一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电路500包括中央处理器芯片u1,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一数据端dat1、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二数据端dat2、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三数据端dat3、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四数据端dat4、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五数据端dat5、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六数据端dat6以及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七数据端dat7构成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一存储数据输出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二存储数据输出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三存储数据输出端以及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四存储数据输出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同步信号输入端pa1连接至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网络信号输入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通用型输入输出端连接至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离线信号输入端pb1,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指令端cmd2和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时钟端clk2构成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存储信号输出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typec端连接至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一类型数据输入端和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一读取信号输出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lightning端连接至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二类型数据输入端和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二读取信号输出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micro端连接至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三类型数据输入端和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三读取信号输出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typea端连接至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四类型数据输入端和中央处理器电路500的第四读取信号输出端。

其中,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typec端是指typec制式下传输数据所需的12个功能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lightning端是指lightning制式下传输数据所需的8个功能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micro端是指micro制式下传输数据所需的4个功能端,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typea端是指typea制式下传输数据所需的4个功能端。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图2所示的机顶盒电路进行说明,当网络信号停止输入至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同步信号输入端pa1,场效应管q1的栅极检测到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同步信号输入端pa1为低电平,场效应管q1导通,内部电源通过场效应管q1加压在第二电阻r2形成高电平信号(离线信号)并输出至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通用型输入输出端pb1,当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的typec插口与第一类型设备连接时,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typec端输出第一读取信号并经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输出至第一类型设备以使第一类型设备响应,在第一类型设备响应后,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typec端通过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读取第一类型设备中的第一类型数据,并将第一类型数据转换成第一存储数据,同时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指令端cmd2和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时钟端clk2将存储信号输出至存储芯片u2的指令端cmd1和存储芯片u2的时钟端clk1以使存储芯片u2响应,存储芯片u2响应后通过其第一数据端da1至第七数据端da7从中央处理器芯片u1的第一数据端dat1至第七数据端dat7接收第一存储数据并进行存储,中央处理器芯片u1可通过其第一数据端dat1至第七数据端dat7从存储芯片u2调取数据进行离线工作,当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的lightning插口与第二类型设备连接、当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的micro插口与第三类型设备连接或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的typea插口与第四类型设备连接时,机顶盒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当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的typec插口与第一类型设备连接时类似,在此不再详述。

其中,当同时存在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当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以及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至少有两者分别与对应类型的设备连接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通过其中一接口类型数据传输线与相应类型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设定随机程序选择通过其中一接口类型数据传输线与相应类型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选择通过最先连接的接口类型数据传输线与相应类型的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的还提供一种机顶盒,包括如上列任一项的机顶盒电路,因为本实施例的机顶盒包含上列任一实施例的机顶盒电路,因此本实施例的机顶盒至少含有上列任一实施例的机顶盒电路对应的有益效果。

请参阅图3,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数据传输电路100包括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第二数据传输电路200包括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第三数据传输电路300包括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第四数据传输电路400包括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机顶盒除了机顶盒本体800之外还包括集线器900,集线器900设置有空腔、与空腔连通的进线口、与空腔连通的第一出线口、与空腔连通的第二出线口、与空腔连通的第三出线口以及与空腔连通的第四出线口;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的typec插口端贯穿进线口和第一出线口且固定在第一出线口,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的lightning插口端贯穿进线口和第二出线口且固定在第二出线口,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的micro插口端贯穿进线口和第三出线口且固定在第三出线口,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的typea插口端贯穿进线口和第四出线口且固定在第四出线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集线器900对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以及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进行归纳整理,避免机顶盒因为出线过多导致线束混乱,同时将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以及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这四种同功能类型的线束进行归纳整理有助于使用者辨认;另外,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以及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均与集线器900的对应的出线口固定,在移动集线器900的时候能够将力均匀分布四条数据传输线上,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线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其中一实施例中,进线口、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第三出线口以及第四出线口均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且进线口、第一出线口、第二出线口、第三出线口以及第四出线口任意两个相邻的线口之间的夹角均为72度。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减小typec接口数据传输线110、lightning接口数据传输线210、micro接口数据传输线310以及typea接口数据传输线410在集线器900中的最大弯曲半径,提高了数据传输线的使用寿命,而且使得typec插口端、lightning插口端、micro插口端以及typea插口端的间隔分布平均,避免了typec插口端、lightning插口端、micro插口端以及typea插口端出现相邻比较近的两个插口端难以与外部设备连接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