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9198发布日期:2021-06-29 23:5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tws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



背景技术:

tws耳机是真无线蓝牙耳机,全称是「truewirelessstereo」,意思是真无线立体声,tws耳机不需要有线连接,左右2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听歌、通话、佩戴都得到了提升,真无线蓝牙耳机外部完全摒弃了线材连接的方式,可实现单双耳佩戴,tws耳机给消费者带来了极致的便利。

在现有技术中,有的tws耳机组装时,是将tws耳机的面壳和底壳分别固定在两个治具上,然后将两个治具相互靠近,从而完成对面壳和底壳的安装,但安装完成后需要由治具上取下耳机,从而需要人工通过工具或者手由耳机的一侧轻轻的翘起耳机,但该方法每次只能一个一个的对耳机进行取,且耳机固定在治具槽的内部,十分不方便取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解决了耳机不方便由治具上取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治具本体;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板;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板的底部开设有三角槽;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上,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并且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槽开设与所述治具本体的内部,所述推动板的表面与所述固定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治具本体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的表面与所述三角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上,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所述滑动杆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上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还包括,校正组件,所述校正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治具本体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对称分布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所述校正组件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校正组件对称分布在所述治具本体的两侧。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通过推动固定板,使固定板带动滑动杆向左移动,滑动杆向左移动会带动推动杆向左移动,推动杆向左移动会带动推动板旋转,从而使推动板对治具本体上的耳机进行推动,可以一次性对治具本体上的耳机进行全部取下,避免了组装后的耳机不方便取下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治具本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治具本体,2、推动组件,21、转动槽,22、固定板,23、转动杆,24、固定槽,25、推动板,3、升降组件,31、滑动杆,32、推动杆,33、三角槽,4、复位组件,41、固定杆,42、第一弹簧,43、固定盘,44、固定板,5、校正组件,51、支撑杆,52、梯形块,53、安装板,54、第二弹簧,6、安装槽,7、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所示的治具本体的剖视图。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推动组件2,所述推动组件2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1的内部,所述推动组件2包括转动槽21,所述转动槽2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3,所述治具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24,所述固定槽2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动板25;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1的内部,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滑动杆31,所述滑动杆31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32,所述推动板25的底部开设有三角槽33;复位组件4,所述复位组件4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1上,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固定杆41,所述固定杆41的的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42,并且固定杆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43,所述滑动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4。

该治具本体1共有两个,两个治具本体1上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治具本体1上卡槽分别固定耳机部件的面壳和底壳,然后将两个治具本体1相互靠近,从而完成对耳机面壳和底壳的安装。

所述转动槽21开设与所述治具本体1的内部,所述推动板25的表面与所述固定槽2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推动板25可以在固定槽24的内部旋转,从而可以将治具本体1上固定的耳机推出槽的内部。

所述滑动杆31与所述治具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32的表面与所述三角槽3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滑动杆31可以在治具本体1的内部滑动,从而带动推动杆32移动。

所述固定杆41固定于所述治具本体1上,所述固定杆41与所述固定板44滑动连接。

固定杆41配合固定盘43是对固定板44移动的距离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弹簧42位于所述固定板44的顶部,所述滑动杆3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动杆31上的结构相同。

两个滑动杆31上的结构可以对治具本体1上的两排耳机进行同时推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治具本体1内部的耳机进行取出时,向左推动固定板44,固定板44向左移动会带动滑动杆31向左移动,滑动杆31向左移动会带动推动杆32向左移动,推动杆32向左移动会使推动杆32在三角槽33的内部移动,从而使推动杆32向上推动推动板25,推动杆32向上推动推动板25会使推动板25以转动杆23为圆心旋转,从而使推动板25对治具本体1上的耳机进行推动,推动完成后,松开固定板44,由第一弹簧42推动固定板44向右移动,固定板44向右移动会带动滑动杆31向右移动,滑动杆31向右移动会带动推动杆32向右移动,推动杆32向右移动会使推动杆32不再对推动板25进行推动,由于重力推动板25会自动落入固定槽24的内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推动固定板44,使固定板44带动滑动杆31向左移动,滑动杆31向左移动会带动推动杆32向左移动,推动杆32向左移动会带动推动板25旋转,从而使推动板25对治具本体1上的耳机进行推动,可以一次性对治具本体1上的耳机进行全部取下,避免了组装后的耳机不方便取下的问题。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不同之处在于,tws耳机组装的治具,还包括,校正组件5,所述校正组件5包括支撑杆51,所述支撑杆51上转动连接有梯形块52,所述治具本体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53,所述安装板5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弹簧54。

治具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升降槽,升降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校正组件5固定于升降板上,升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从而使校正组件5完成对耳机部件校正的同时,当两个治具本体1相互靠近时,校正组件5会收缩至治具本体1的内部,从而不影响两个治具本体1的相互靠近。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54对称分布在所述安装板53的两侧,所述校正组件5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校正组件5对称分布在所述治具本体1的两侧。

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耳机进行组装时,将耳机部件放置在治具本体1的一侧,然后向上推动耳机部件,当耳机部件移动至两个梯形块52之间时,两个梯形块52上的倾斜边会将耳机部件引导至两个梯形块52的中部,避免了在治具本体1安装耳机部件时,需要将耳机部件与治具本体1上的槽对准,从而影响对耳机部件安装的速度。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5,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出另一种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第三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三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tws耳机组装的治具的不同之处在于,tws耳机组装的治具,还包括,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磁铁7,所述安装槽6开设于所述治具本体1上。

工作原理:

当需要对耳机组件固定时,通过治具本体1上的磁铁8将耳机部件吸入治具本体1上槽的内部,避免了通过人工安装耳机部件的麻烦,从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