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4375发布日期:2021-07-23 14:3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超高分辨率传感器技术的突破和信号处理器处理速度的飞速提升,超高分辨率摄像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考虑到体积、安装维护、使用等方便性,超大视野的鱼眼镜头在汽车、监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鱼眼镜头属于超广角镜头中的一种特殊镜头,相较于普通镜头,鱼眼镜头具有更广的视场角,故而其可以获取更多的图像信息。鱼眼镜头所记录的图像均为宽视野内场景畸变图像,因而在鱼眼镜头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该畸变现象进行校正,而对鱼眼镜头的校正需要对鱼眼镜头的解析力进行测试。但是,现有的对鱼眼镜头的解析力的测试设备大多结构复杂,且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其测试出的解析力与实际有着很大的区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该设备设有若干测试板模组,可对待测摄像头视场角内的多个视场进行解析力测试,使得解析力的测试结果接近实际,进而为摄像头的校正等处理过程提供有力保障,且该设备整体设计合理、结构稳定、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包括工作台,且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一测试工位和第二测试工位,还包括安装于工作台上的上料机构、布置于上料机构一侧且位于第一测试工位上方的oc测试机构,以及围绕第二测试工位布置的清晰度测试机构;所述清晰度测试机构包括若干测试板模组;其中两所述测试板模组分别布置于第二测试工位的两侧,其余测试板模组均围绕第二测试工位布置于上料机构的上方,且每一测试板模组的中心与第二测试工位的中心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上方的测试板模组的数量设置为9个,其中一测试板模组位于第二测试工位的正上方,且该测试板模组的四侧还分别布置一测试板模组;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四角还均设置一安装立柱,其余四个测试板模组分别安装一安装立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两侧的两测试板模组与工作台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位于第二测试工位正上方的测试板模组平行工作台布置,且位于该测试板模组周侧的四个测试板模组与工作台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每一安装于安装立柱上的测试板模组与工作台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测试工位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安装架,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两侧的测试板模组滑动安装于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每一测试板模组包括测试框架、安装于测试框架上的背光源、布置于背光源一侧并与测试框架滑动连接的评测图板,以及安装于评测图板一端的第一拉手。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沿工作台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平移机构、与第一平移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座、以及安装于第一滑动座上的用于放置待测摄像头的承载治具。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治具包括布置于第一滑动座上的承载座、安装于承载座上的第一升降机构、活动布置于承载座上并与第一升降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一升降座、布置于第一升降座上的底板、垂直第一平移机构布置于底板上的第二平移机构、活动布置于底板上并与第二平移机构驱动连接的第一滑板,以及安装于第一滑板上的用于承载待测摄像头的治具座。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座开设有顶部具有开口的第一容腔,第一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第一容腔一侧内壁的第一转轴、安装于第一转轴上的旋转块,以及与旋转块抵接且其一端从承载座端部活动穿出布置的第一微分调节螺杆;所述承载座的两侧还均设有若干滑轨,第一升降座经若干滑轨活动布置于承载座上,且第一升降座的底部与旋转块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平移机构包括布置于底板一侧的固定座,安装于固定座上的第二微分调节螺杆,以及布置于第一滑板一侧且与第二微分调节螺杆抵接的移动座。

进一步地,所述oc测试机构包括测试架、安装于测试架一侧的第二升降机构,以及与第二升降机构驱动连接的球形光源。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有若干测试板模组,可对待测摄像头视场角内的多个视场进行解析力测试,使得解析力的测试结果接近实际,进而为摄像头的校正等处理过程提供有力保障;

2)测试板模组的评测图板与测试框架滑动连接,可通过第一拉手拉动评测图板滑动,便于更换安装;

3)通过第一升降机构与第二平移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对治具座的位置进行微调,进而提高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省却机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板模组的位置分布的俯视角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板模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料机构及oc测试机构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治具的爆炸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工作台;2—上料机构;

3—oc测试机构;4—测试板模组;

5—机架;6—连接架;

11—安装立柱;12—安装架;

21—第一平移机构;22—第一滑动座;

23—承载治具;31—测试架;

32—第二升降机构;33—球形光源;

41—测试框架;42—评测图板;

43—第一拉手;231—承载座;

232—第一升降机构;233—第一升降座;

234—底板;235—第二平移机构;

236—第一滑板;237—治具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头测试设备,包括工作台1,且工作台1上还设有第一测试工位和第二测试工位,还包括安装于工作台1上的上料机构2、布置于上料机构2一侧且位于第一测试工位上方的oc测试机构3,以及围绕第二测试工位布置的清晰度测试机构;所述清晰度测试机构包括若干测试板模组4;其中两所述测试板模组4分别布置于第二测试工位的两侧,其余测试板模组4均围绕第二测试工位布置于上料机构2的上方,且每一测试板模组4的中心与第二测试工位的中心的距离相等。

其中,所述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上方的测试板模组4的数量设置为9个,其中一测试板模组4位于第二测试工位的正上方,且该测试板模组4的四侧还分别布置一测试板模组4;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四角还均设置一安装立柱11,其余四个测试板模组4分别安装一安装立柱11上;所述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两侧的两测试板模组4与工作台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所述位于第二测试工位正上方的测试板模组4平行工作台1布置,且位于该测试板模组4周侧的四个测试板模组4与工作台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每一安装于安装立柱11上的测试板模组4与工作台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所述第二测试工位的两侧还分别设置一安装架12,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两侧的测试板模组4滑动安装于安装架12上。

每一测试板模组4包括测试框架41、安装于测试框架41上的背光源、布置于背光源一侧并与测试框架41滑动连接的评测图板42,以及安装于评测图板42一端的第一拉手43;所述上料机构2包括沿工作台1长度方向布置的第一平移机构21、与第一平移机构21驱动连接的第一滑动座22、以及安装于第一滑动座22上的用于放置待测摄像头的承载治具23;所述承载治具23包括布置于第一滑动座22上的承载座231、安装于承载座231上的第一升降机构232、活动布置于承载座231上并与第一升降机构232驱动连接的第一升降座233、布置于第一升降座233上的底板234、垂直第一平移机构21布置于底板234上的第二平移机构235、活动布置于底板234上并与第二平移机构235驱动连接的第一滑板236,以及安装于第一滑板236上的用于承载待测摄像头的治具座237。

所述承载座231开设有顶部具有开口的第一容腔,第一升降机构232包括安装于第一容腔一侧内壁的第一转轴、安装于第一转轴上的旋转块,以及与旋转块抵接且其一端从承载座231端部活动穿出布置的第一微分调节螺杆;所述承载座231的两侧还均设有若干滑轨,第一升降座233经若干滑轨活动布置于承载座231上,且第一升降座233的底部与旋转块抵接;所述第二平移机构235包括布置于底板234一侧的固定座,安装于固定座上的第二微分调节螺杆,以及布置于第一滑板236一侧且与第二微分调节螺杆抵接的移动座;所述oc测试机构3包括测试架31、安装于测试架31一侧的第二升降机构32,以及与第二升降机构32驱动连接的球形光源33。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继续参照图1至6所示,该设备还包括机架5,机架5的正面还设有柜门以及操作台,操作台上还安装有键盘及鼠标;机架5的顶部还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还安装有三色指示灯,且三色指示灯与第一凹槽的内壁旋转连接,在不使用三色指示灯时,可将其收纳于第一凹槽内,此外,机架5的底部还设有脚轮脚杯;工作台1布置于机架5内的中部,且机架5内的下部还设有工控机;机架5的顶部内壁还设有连接架6,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上方的5个测试板模组4均安装于连接架6上。

工作台1上设有两个测试工位,上料机构2可将待测摄像头依次移动至第一测试工位及第二测试工位以完成测试;本实施例中,清晰度测试机构包括11个测试板模组4,且每一测试板模组4的中心与第二测试工位中心的距离设置为500mm;其中两位于第二测试工位两侧的测试板模组4与工作台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位于第二测试工位正上方的测试板模组4水平放置,围绕该水平放置的测试板模组4布置的4个测试板模组4与工作台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安装于安装立柱11上的测试板模组4与工作台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通过上述设置,可得到待测摄像头视场角内的多个视场(设计11个视角)进行解析力(清晰度)测试,使得解析力的测试结果接近实际,进而为摄像头的校正等处理过程提供有力保障;此外,每一测试板模组4的评测图板42还均与测试框架41滑动连接,可通过第一拉手43驱动评测图板42滑动,以便更换安装评测图板42,简单方便;每一测试板模组4的亮度为0~5000lux,色温在6200~6800之间,可支持可见光和810nm红外波;同时,位于第二测试工位的两侧的测试板模组4还均与安装架12滑动连接,可手动调节其安装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测试需求。

oc测试机构3位于上料机构2的一侧,oc测试机构3的球形光源33的下方即为第一测试工位,oc测试机构3可以测试摄像头的oc(偏移重心)、pod(模具上粒子、污点)及pog(镜片上的粒子、污点)等,oc测试机构3的第二升降机构32包括沿竖直方向布置于测试架31一侧的第一滑轨模组和第一丝杆模组,以及与第一丝杆模组驱动连接的第一电机;球形光源33与第一丝杆模组驱动连接,第一电机用于经第一丝杆模组驱动球形光源33升降,以调整球形光源33的高度;上料机构2的第一平移机构21可为直线电机模组,在此不作限制;治具座237布置于第一滑板236上,可通过第一升降机构232和第二平移机构235微调治具座237的位置,以便调焦而后进行测试(承载治具23的第一升降机构232和第二平移机构235也可采用气缸、电机等自动化组件,进而在对产品进行清晰度测试时,通过后台远程控制其自动对焦,操作方便),具体地,通过旋转第一微分调节螺杆可驱动旋转块旋转,旋转块旋转时对第一升降座233施加顶升力,进而驱动其上升滑动,通过旋转第二微分调节螺杆可对移动座施加挤压力,进而驱动第一滑板236滑动,进而带动治具座237做水平运动;如图6所示,治具座237包括布置于第一滑板236上的治具底板、安装于治具底板上的若干第一调整螺栓、布置于第一调整螺栓上的第一治具升降板、安装于第一治具升降板上的若干第二调整螺栓、布置于第二调整螺栓上的治具顶板,以及安装于治具顶板上的治具本体;治具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摄像头的限位槽,以及用于将限位槽内的摄像头限位固定的旋转卡位模组;可通过第一调整螺栓和第二调整螺栓进一步微调治具本体的高度,进而可提高测试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

1)将待测摄像头放入治具座237上;

2)通过第一平移机构21将治具座237移动至第二测试工位处(工作台1的中心上方,距每一测试板模组4的距离为500mm),并完成清晰度测试;

3)将治具移动至球形光源33的下方(第一测试工位),完成oc、pod及pog等功能测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