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2510发布日期:2021-07-09 13:4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音箱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


背景技术:

2.音箱是生活中的常用物件,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音箱的要求也更高。
3.现有的音箱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但是对于追求生活多元化的使用者而言,普通的音箱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进而出现了有全息投影的音箱,给予人们更多元化的使用体验。
4.但是目前的全息投影音箱放置时会占据较多的空间,且交互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其能够改善一般的全息投影音箱比较占空间的问题。
6.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包括:音箱主体和安装支架;
8.所述音箱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无接触成像单元和音频播放模块,所述无接触成像单元能够在所述壳体的外部进行无介质的全息成像,所述音频播放模块用于播放音频,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
9.通过设置无接触成像单元,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不仅能播放音频,还可以不通过专门的介质模块来进行全息投影,不会有介质模块来占用额外的空间,且使用者可以把手伸到全息影像上,不会隔着介质模块无法进一步靠近,能够一定程度提升使用时的交互感。
10.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11.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无接触成像单元包括屏幕面板,所述屏幕面板设置于所述音箱主体的壳体的顶部,且能够在所述壳体的顶部的外侧进行无介质的全息成像。
12.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音箱主体还包括第一容纳壳和第二容纳壳,所述第一容纳壳与所述第二容纳壳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相互贴合;
13.所述第一容纳壳用于容置所述音频播放模块,所述第一容纳壳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侧面;
14.所述第二容纳壳用于容置所述无接触成像单元,所述第二容纳壳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部。
15.两个容纳壳分别实现了对于音频播放模块、无接触成像单元的容置且互不干涉,并且两个容纳壳相互贴合时,在壳体内部的稳定性也较佳,不容易相互晃动、碰撞。
16.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壳具有两个容置部,所述音频播放模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音频播放模块分别安装于一个所述容置部。
17.两个音频播放模块可以提供更好的声场以及音质,提升使用者的聆听体验。
18.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安装支架可拆卸连接。
19.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组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音箱主体,并且也让使用者可以更换搭配不同外形的音箱主体和安装支架,对于整个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的使用体验更佳。
20.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包括支撑梁、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所述第一挡臂和所述第二挡臂分别连接于所述支撑梁的两端,所述支撑梁用于接触支撑面,所述支撑梁、所述第一挡臂和所述第二挡臂围成支托空间,所述音箱主体能够被所述支托空间容纳。
21.支撑梁可以支撑两个挡臂,同时也是实现对于音箱主体的支撑,两个挡臂可以防止音箱主体晃动。
22.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音箱主体处于所述支托空间时,所述音箱主体被第一挡臂和第二挡臂支托且与所述支撑梁无接触。
23.两个挡臂可以为音箱主体提供支撑,并将音箱主体的重量传递到支撑梁。由于与音箱主体没有直接接触,支撑梁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支撑面上的物品在接触到支撑梁后与音箱主体发生接触。
24.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还包括限位梁,所述限位梁与所述支撑梁、所述第一挡臂和所述第二挡臂围成半包围的支托空间。
25.半包围的支托空间在容置音箱主体的同时也能够保障音箱主体放置的位置更为准确。
26.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臂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限位梁的一端连接;
27.所述第二挡臂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梁的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挡臂的另外一端与所述限位梁的另外一端连接。
28.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音箱主体为无线音箱。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0.图1为本申请的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的轴测图;
31.图2为图1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32.图3为图1的爆炸图;
33.图4为图2的爆炸图。
34.图标:100

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

音箱主体;112

充电口;114

开关;116

按键;118

腔体;120

固定架;122

前壳;124

孔罩;13

无接触成像单元;132

屏幕面板;134

全息模块;15

音频播放模块;17

第一容纳壳;172

容置部;19

第二容纳壳;30

安装支架;31

支撑梁;33

第一挡臂;332

第一板;334

第二板;336

第三板;35

第二挡臂。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3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8.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
41.请参照图1至图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0,包括:音箱主体10和安装支架30;
42.音箱主体10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无接触成像单元13和音频播放模块15,无接触成像单元13能够在壳体的外部进行无介质的全息成像,音频播放模块15用于播放音频,壳体设置于安装支架30。
43.其中,音箱主体10为无线音箱。其内部设有相应的电源和数据传输模块,具体的供电和数据传输可以参考一般的无线音箱的相应模块。在图2中的音箱主体10背部设有相应的充电口112。可以选择的是,也可以选择有线音箱作为音箱主体10,只要能够保障音频播放模块15正常发声以及无接触成像单元13投射全息影像即可。本申请并不限制必须要将音箱主体10设计成无线形式。此外,本实施例的开关114是设置于音箱主体10的背部,相应的一些诸如切换、音量调节等按钮设置在音箱主体10的顶部,可以理解的是,这些开关114、按键116等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
44.简单而言,通过设置无接触成像单元13,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0不仅能播放音频,还可以不通过专门的介质模块来进行全息投影,不会有介质模块来占用额外的空间,且使用者可以把手伸到全息影像上,不会隔着介质模块无法进一步靠近,能够一定程度提升使用时的交互感。
45.具体的,无接触成像单元13包括屏幕面板132,屏幕面板132设置于音箱主体10的
壳体的顶部,且能够在壳体的顶部的外侧进行无介质的全息成像。其中,屏幕面板132投射的影像由全息模块134提供,无接触成像单元13整体的成像原理可以参考一般得无介质全息投影设备的工作原理,此处未对原理本身进行改动,因此不再赘述。
46.需要说明的是,无接触成像单元13是指不需要专门设置介质模块来接收并呈现投影,而是可以在空气这样的气溶胶中直接呈现。并且不是限制性地指无接触成像单元13必须要在真空中这样连气溶胶都没有的环境中将影像呈现。
47.请结合图3和图4,音箱主体10还包括第一容纳壳17和第二容纳壳19,第一容纳壳17与第二容纳壳19均设置于壳体内部且相互贴合;
48.第一容纳壳17用于容置音频播放模块15,第一容纳壳17的开口朝向壳体的侧面;
49.第二容纳壳19用于容置无接触成像单元13,第二容纳壳19的开口朝向壳体的顶部。
50.其中,第一容纳壳17的上表面是坡面,第二容纳壳19的侧面是斜面,坡面与斜面贴合,第一容纳壳17能够对第二容纳壳19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51.两个容纳壳分别实现了对于音频播放模块15、无接触成像单元13的容置且互不干涉,并且两个容纳壳相互贴合时,在壳体内部的稳定性也较佳,不容易相互晃动、碰撞。
52.请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纳壳17具有两个容置部172,音频播放模块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音频播放模块15分别安装于一个容置部172。两个音频播放模块15可以提供更好的声场以及音质,提升使用者的聆听体验。并且两个音频播放模块15之间具有间距,整个第一容纳壳17能够起到对音频放大的作用。
53.壳体包括腔体118、固定架120、前壳122和孔罩124,上述第一容纳壳17、第二容纳壳19放置于腔体118内,固定架120与腔体118连接且将第一容纳壳17与腔体118抵住,并且还在抵住第一容纳壳17的同时,通过第一容纳壳17对第二容纳壳19形成了推挤作用,使得第二容纳壳19抵住腔体118的顶部,保障了第一容纳壳17、第二容纳壳19的稳定,固定架120上有供音频播放模块15放出声音的音孔,孔罩124将固定架120罩设且自身的孔洞不会影响声音的传出,由于孔罩124的孔洞排布均匀,对于声波均匀传出也有一定作用,对于音色有一定的提升。前壳122则是罩设于孔罩124的外侧,且与腔体118可拆卸连接。前壳122的中间区域可以是布网,布网被张紧于框架内,这样既能够避免灰尘进入腔体118内,也可以保障声音的正常传播。
54.其中,固定架120与腔体118也是可拆卸连接,由于前壳122和固定架120都是可拆卸结构,在检修或者维护内部器件时,更方便拆卸,减少拆解的劳动强度。此外,也可以进一步将腔体118的背部,也即是图2中的后罩设计成可拆卸结构,这样前后都能够便于拆解,操作更加方便。
55.在本实施例中,壳体与安装支架30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便于组合使用或者单独使用音箱主体10,并且也让使用者可以更换搭配不同外形的音箱主体10和安装支架30,对于整个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0的使用体验更佳。比如,安装支架30是可以下文中的具有第一挡臂33和第二挡臂35的外形,也可以是进一步还设有限位梁的外形,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外形的安装支架30来搭配音箱主体10;或者是,音箱主体10的壳体的外形可以是六面体这类矩形体,也可以是有其他数量的表面的异形体等,然后用来搭配已有的安装支架30。
56.当然,以上仅是一些简单举例,具体的安装支架30的外形或者音箱主体10的外形,可以有更多的类型,只要能够相互保持稳定安装即可。
57.请结合图3和图4,关于安装支架30,具体的,安装支架30包括支撑梁31、第一挡臂33和第二挡臂35,第一挡臂33和第二挡臂35分别连接于支撑梁31的两端,支撑梁31用于接触支撑面,支撑梁31、第一挡臂33和第二挡臂35围成支托空间,音箱主体10能够被支托空间容纳。
58.支撑梁31可以支撑两个挡臂,同时也是实现对于音箱主体10的支撑,两个挡臂可以防止音箱主体10晃动。本实施例的音箱主体10处于支托空间时,音箱主体10被第一挡臂33和第二挡臂35支托且与支撑梁31无接触。两个挡臂可以为音箱主体10提供支撑,并将音箱主体10的重量传递到支撑梁31。由于与音箱主体10没有直接接触,支撑梁31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支撑面上的物品在接触到支撑梁31后与音箱主体10发生接触。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梁31也可以设计成厚度较厚的形态,这样支撑梁31在直接接触并承托音箱主体10时,也可以避免支撑面上有液体等杂质沾染到音箱主体10。
59.更为详细的,本实施例的支撑梁31有两根,第一挡臂33和第二挡臂35均呈倒u字形,且两个挡臂的结构对称。请结合图4,以第一挡臂33为例,第一挡臂33包括第一板332、第二板334和第三板336,第一板332、第二板334、第三板336依次连接形成倒u字形结构。第一板332的下端与一个支撑梁31连接,第三板336的下端与另一个支撑梁31连接。对于第二挡臂35同样如此。
60.如此形成的支托空间,音箱主体10可以从前方、后方、上方任意方向放入,使用更加随心。
61.可以选择的是,安装支架30还包括限位梁,限位梁与支撑梁31、第一挡臂33和第二挡臂35围成半包围的支托空间。半包围的支托空间在容置音箱主体10的同时也能够保障音箱主体10放置的位置更为准确。
62.详细的,第一挡臂33的一端与支撑梁31的一端连接,第一挡臂33的另外一端与限位梁的一端连接;
63.第二挡臂35的一端与支撑梁31的另外一端连接,第二挡臂35的另外一端与限位梁的另外一端连接。
64.更为详细的,以上文的倒u字形结构的挡臂为例,限位梁可以是第一挡臂33的第二板334、第二挡臂35的第二板334在各自的长度方向同时延伸出来相接形成的结构。当音箱主体10放入后,限位梁能够在音箱主体10的背部偏上的位置止挡音箱主体10。
65.在使用时,本实施例中的无介质全息音箱由于没有介质模块,在进行全息投影的时候,可以直接在壳体的上方形成影像,使用者可以直接伸手接近,不会像普通的需要在介质模块中成像的设备那样,只能观看不能有更近的接触。此外,除了简单的影像观看,还可以进一步设计带有操控功能的全息模块134,然后在放置该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0的上方设置投射板作为扩展。
66.使用者可以通过伸手在投射板虚点成像出来的相应的功能键,来操控音箱主体10。比如可以将操作功能设计成切换、音量甚至是设计成虚拟的键盘等。使用者通过触碰这些全息投影出来的按键,可以实现调节、切换、搜索等等衍生功能。具体的可以参见一些能够投影在桌面上的键盘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此处仅是一种举例,不再赘述。
67.可以看出,本申请的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0的交互性更佳,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此外,由于摒弃了传统的介质模块,该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0对于空间的要求可以更低,不管是转运还是在使用场所摆放,都能够免去不必要的空间占用,使用起来更加舒适。而且还能够将音箱主体10与不同的安装支架30组合,可以有更灵活的使用感,比如在房里设置一种安装支架30,在客厅设置另一种,在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挪动音箱主体10,不需要每次都将一种安装支架30同步移动。
68.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无介质全息成像音箱100通过音箱主体10与安装支架30的配合,能够灵活放置,并通过相应的音频播放模块15播放音频,通过无接触成像单元13在音箱主体10上方进行无介质全息成像,既能够进行装饰性投影,又能够进行功能性投影,不仅节约空间,还能够提高交互性,十分实用。
69.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