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8021发布日期:2021-06-29 23:58阅读:86来源:国知局
可视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视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化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市面上的部分电话机设有能够隐藏的摄像头,开展桌面视频会议时摄像头能够伸出至电话机的外部,闲置时摄像头隐藏在电话机内部,以防止灰尘附着在摄像头上,造成摄像头模糊,给摄像头的使用带来不便;现有技术常采用电机或液压杆驱动摄像头伸出电话机的外部或缩进电话机的内部,无论是采用电机还是采用液压杆,均需要较高的制造成本,且需要在电话机内预留较大的空间,相应地增大了电话机的外壳,会压缩桌面空间,给在桌面办公的人员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视化设备,方便摄像头伸出设备主体的外部或缩进设备主体的内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设备,其包括:主体,其侧部开设有容置槽;及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滑动设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头,且所述摄像头组件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合位及第二卡合位;弹性件,其连接于所述主体及所述摄像头组件;限位杆,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具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配合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按压所述摄像头组件,所述限位杆转动带动所述卡接部沿所述限位槽滑动,并实现所述卡接部在所述第一卡合位及所述第二卡合位之间的卡接切换,当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合位时,所述摄像头收纳于所述容置槽内,当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合位时,所述摄像头外露于所述容置槽。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导槽段、第二导槽段、第三导槽段以及第四导槽段;所述第一导槽段从下至上延伸,所述第二导槽段从上至下延伸,所述第三导槽段从下至上延伸,所述第四导槽段从上至下延伸;所述第一导槽段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所述第二导槽段的首端的底壁,所述第二导槽段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所述第三导槽段的首端的底壁,所述第三导槽段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所述第四导槽段的首端的底壁,所述第四导槽段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所述第一导槽段的首端的底壁;所述第一导槽段的始端和所述第四导槽段的末端之间限定成所述第二卡合位;所述第二导槽段的末端和所述第三导槽段的始端限定成所述第一卡合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槽段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二导槽段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三导槽段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四导槽段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

优选地,所述限位槽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导槽段,所述直线导槽段的上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导槽段的始端和所述第四导槽段的末端连接,所述直线导槽段的下端设有所述第二卡合位。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槽段和所述第四导槽段对应设置于所述直线导槽段的两侧,所述第二导槽段和所述第三导槽段对应设置于所述直线导槽段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所述容置槽开设于所述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贯穿于所述壳体的内侧板面开设,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限位杆的上方盖设有用于抵压于所述限位杆的外侧的压片。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内设有滑轨支架,所述摄像头组件滑动设于所述滑轨支架内,且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滑轨支架及所述摄像头组件,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支架。

优选地,所述滑轨支架的两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压片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凸块卡进所述连接孔内。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滑轨支架及所述摄像头组件上均设有连接柱,所述弹簧的两端对应套于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外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视化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主体的侧部开设有容置槽,摄像头组件滑动设于容置槽内,弹性件分别连接于主体和摄像头组件;摄像头组件上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卡合位和第二卡合位,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体、另一端具有卡接部,卡接部配合设于限位槽内,按压摄像头组件,使之在容置槽内滑动而带动限位杆转动,从而带动卡接部沿着限位槽滑动,实现卡接部在第一卡合位及第二卡合位之间的卡接切换,当卡接部卡接于第一卡合位时,摄像头收纳于容置槽内,即摄像头收纳于主体内部,防止灰尘等污染摄像头,而当卡接部卡接于第二卡合位时,摄像头外露于容置槽外,即摄像头外露于主体外部,以备开展视频会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槽、限位杆以及弹性件,实现将摄像头隐藏于设备内部或者伸出设备的外部,结构轻巧,可减小设备的外壳尺寸,以及降低设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视化设备中的摄像头露出于容置槽外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视化设备中的摄像头收纳于容置槽内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c区域的放大图;

图中,1、主体;11、容置槽;111、凸块;112、滑轨支架;12、壳体;2、摄像头组件;21、摄像头;22、限位槽;221、第一卡合位;222、第二卡合位;223、第一导槽段;224、第二导槽段;225、第三导槽段;226、第四导槽段;227、直线导槽段;23、连接柱;3、弹性件;31、弹簧;4、限位杆;41、卡接部;5、压片;5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设备如sip话机(俗称网络电话),其包括:主体1,其侧部开设有容置槽11;及摄像头组件2,摄像头组件2滑动设于容置槽11内,且摄像头组件2包括摄像头21,且摄像头组件2上开设有限位槽22,限位槽22内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卡合位221及第二卡合位222;弹性件3,其连接于主体1及摄像头组件2;限位杆4,其一端转动连接于主体1,限位杆4的另一端具有卡接部41,卡接部41配合设于限位槽22内;按压摄像头组件2,限位杆4转动带动卡接部41沿限位槽22滑动,并实现卡接部41在第一卡合位221及第二卡合位222之间的卡接切换,当卡接部41卡接于第一卡合位221时,摄像头21收纳于容置槽11内,当卡接部41卡接于第二卡合位222时,摄像头21外露于容置槽11。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主体1的侧部开设有容置槽11,摄像头组件2滑动设于容置槽11内,弹性件3分别连接于主体1和摄像头组件2;摄像头组件2上开设有限位槽22,限位槽22内间隔设置有第一卡合位221和第二卡合位222,限位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主体1、另一端具有卡接部41,卡接部41配合设于限位槽22内,按压摄像头组件2,使之在容置槽11内滑动而带动限位杆4转动,从而带动卡接部41沿着限位槽22滑动,实现卡接部41在第一卡合位221及第二卡合位222之间的卡接切换,当卡接部41卡接于第一卡合位221时,摄像头21收纳于容置槽11内,即摄像头21收纳于主体1内部,防止灰尘等污染摄像头21,而当卡接部41卡接于第二卡合位222时,摄像头21外露于容置槽11外,即摄像头21外露于主体1外部,以备开展视频会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槽22、限位杆4以及弹性件3,实现将摄像头21隐藏于设备内部或者伸出设备的外部,结构轻巧,可减小设备的外壳尺寸,以及降低设备的成本。

具体地,限位槽22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导槽段223、第二导槽段224、第三导槽段225以及第四导槽段226;规定从第二卡合位222至第一卡合位221的方向为从下至上的方向,则第一导槽段223从下至上延伸,第二导槽段224从上至下延伸,第三导槽段225从下至上延伸,第四导槽段226从上至下延伸;第一导槽段223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第二导槽段224的首端的底壁,第二导槽段224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第三导槽段225的首端的底壁,第三导槽段225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第四导槽段226的首端的底壁,第四导槽段226的末端的底壁凸出于第一导槽段223的首端的底壁;在第一导槽段223的始端和第四导槽段226的末端之间限定成第二卡合位222,在第二导槽段224的末端和第三导槽段225的始端之间限定成第一卡合位221。

优选地,第一导槽段223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且第一导槽段223为一弧线型导槽,弧线型导槽的弯曲角度在120°-180°之间,第二导槽段224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第三导槽段225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第四导槽段226的底壁从其始端至末端逐渐向上倾斜,第四导槽段226也为一弧线型导槽,弧线型导槽的弯曲角度在120°-180°之间;进一步地,限位槽22还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线导槽段227,直线导槽段227的上端同时与第一导槽段223的始端和第四导槽段226的末端连接,直线导槽段227的下端设有第二卡合位222,限位杆4上的卡接部41从第二卡合位222移动至第一卡合位221的路线为:第二卡合位222→直线导槽段227→第一导槽段223→第二导槽段224→第一卡合位221,实现摄像头21收纳于容置槽11内;卡接部41从第一卡合位221移动至第二卡合位222的路线为:第一卡合位221→第三导槽段225→第四导槽段226→直线导槽段227→第二卡合位222,实现将摄像头21外露于容置槽11外,以备开展视频会议;本实施例能够实现卡接部41在限位槽22内单向移动,从而保证摄像头21能够在收纳于容置槽11内以及外露于容置槽11外来回切换,结构轻巧,能够减小可视化设备的外壳大小,且可降低设备的制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槽段223和第四导槽段226设置于直线导槽段227的两侧,第二导槽段224和第三导槽段225设置于直线导槽段227的两侧,优选为第一导槽段223和第四导槽段226关于直线导槽段227的轴向方向对称、第二导槽段224和第三导槽段225关于直线导槽段227的轴向方向对称,使卡接部41从第二卡合位222移动至第一卡合位221以及从第一卡合位221移动至第二卡合位222的路程相同,方便了卡接部41的移动。

本实施例中,主体1包括壳体12,容置槽11开设于壳体12上;容置槽11贯穿于壳体12的内侧板面开设,容置槽11位于限位杆4的上方盖设有用于抵压于限位杆4的外侧的压片5,压片5抵接于限位杆4的外周壁,使卡接部41与限位槽22的底壁相抵,防止卡接部41脱离限位槽22;容置槽11内设有滑轨支架112,摄像头组件2滑动设于滑轨支架112内,且弹性件3连接于滑轨支架112及摄像头组件2,限位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滑轨支架112;进一步地,滑轨支架112的两侧壁均设有凸块111,压片5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51,凸块111卡进连接孔51内,实现将压片5设置于容置槽11上且能够抵压限位杆4的外周壁;本实施例还可选择压片5与滑轨支架11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优选地,弹性件3为弹簧31,本实施例优选在摄像头组件2上且位于限位槽22的两侧以及滑轨支架112上设置有连接柱23,弹簧31的两端对应套设于连接柱23的外周,按压摄像头组件2,使之在滑轨支架112内滑动且压缩弹簧31,使摄像头21从外露于容置槽11外切换至收纳于容置槽11内;将摄像头21切换至外露于容置槽11外时,需按压摄像头组件2,使卡接部41离开第一卡合位221,由于弹簧31的弹力作用,会使摄像头组件2在滑轨支架112内滑动,从而使摄像头21外露于容置槽11外。

摄像头21伸出主体1外或者隐藏于主体1内部的过程为:

按压摄像头组件2,使之在滑轨支架112即容置槽11内滑动并压缩弹簧31,使卡接部41从第二卡合位222移动至第一卡合位221,此时摄像头21收纳于容置槽11内,即摄像头21隐藏于主体1的内部;再按压摄像头组件2,使摄像头组件2在容置槽11内滑动,卡接部41离开第一卡合位221,同时由于弹簧31的弹力作用,会使卡接部41移动至第二卡合位222,从而实现将摄像头21切换至外露于容置槽11的外部,即摄像头21伸出主体1的外部;卡接部41在限位槽22内移动而往返于第一卡合位221和第二卡合位222,卡接部41在限位槽22内的移动是单向的,从而保证摄像头21能够在收纳于容置槽11内以及外露于容置槽11外来回切换;容置槽11上设置有压片5,用于抵压限位杆4,防止卡接部41脱离限位槽2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