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同步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6722发布日期:2021-08-31 14:1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信号同步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



背景技术:

冗余抓包工具可以实现冗余通道上两通道信息的获取,为获取当前通讯信息和分析系统当前通讯状态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目前冗余通道上增强同步性能的方法,主要有以均衡两通道的资源使的两者处理速度同步,或者通过两者间通讯实现同步。往往存在同步效果差,同步数据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针对上述由于双通道的同步效果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以至少解决由于双通道的同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包括:第一待同步模块、第二待同步模块、控制模块、时钟模块和交换机,其中,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时钟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时钟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时钟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四端,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三端、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三端与交换机连接。

可选的,控制模块,用于向第一待同步模块和第二待同步模块发送同步指令,并向第一待同步模块和第二待同步模块发送开启定时指令。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待同步模块和第二待同步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同步指令,依据同步指令将第一待同步模块中的时钟和第二待同步模块的时钟清空;第一待同步模块和第二待同步模块接收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启定时指令,依据开启定时指令将时钟模块作为时钟源进行计时。

可选的,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四端与双冗余系统的第一通道连接,用于采集第一通道的数据;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四端与双冗余系统的第二通道连接,用于采集第二通道的数据;第一待同步模块和第二待同步模块依据开启定时指令,同步获取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数据。

进一步地,可选的,系统还包括:预设接口和双冗余系统,其中,预设接口与交换机连接,通过预设接口与计算终端连接;双冗余系统的第一通道与第一待同步模块连接,双冗余系统的第二通道与第二待同步模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时钟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时钟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时钟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四端,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三端、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三端与交换机连接,达到了双通道同步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同步效果和同步可靠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双通道的同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涉及的技术名词:

mcu: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unit。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待同步模块10、第二待同步模块12、控制模块14、时钟模块16和交换机18,其中,控制模块14的第一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10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14的第二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12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14的第三端与时钟模块16的第一端连接,时钟模块16的第二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10的第二端连接,时钟模块16的第三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12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14的第四端,第一待同步模块10的第三端、第二待同步模块12的第三端与交换机18连接。

可选的,控制模块14,用于向第一待同步模块10和第二待同步模块12发送同步指令,并向第一待同步模块10和第二待同步模块12发送开启定时指令。

进一步地,可选的,第一待同步模块10和第二待同步模块12接收控制模块14发送的同步指令,依据同步指令将第一待同步模块10中的时钟和第二待同步模块12的时钟清空;第一待同步模块10和第二待同步模块12接收控制模块14发送的开启定时指令,依据开启定时指令将时钟模块16作为时钟源进行计时。

可选的,第一待同步模块10的第四端与双冗余系统的第一通道连接,用于采集第一通道的数据;第二待同步模块12的第四端与双冗余系统的第二通道连接,用于采集第二通道的数据;第一待同步模块10和第二待同步模块12依据开启定时指令,同步获取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数据。

进一步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同步的系统还包括:预设接口和双冗余系统,其中,预设接口与交换机18连接,通过预设接口与计算终端连接;双冗余系统的第一通道与第一待同步模块10连接,双冗余系统的第二通道与第二待同步模块12连接。

综上,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信号同步的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冗余通道抓包工具通过含有两个mcu(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待同步模块和第二待同步模块)的两个通道抓取冗余通道的数据,两通道分别以以太网通讯的方式经由交换机18和rj45(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设接口)发送给pc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终端)。为了进行同步的操作加入了外部同步时钟模块和触发信号线如图2所示。从图2中看来,执行采集的是mcu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待同步模块)和mcu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待同步模块),而执行整个模块控制的为mcu3(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

图2中的时钟分配模块的核心为一款一路时钟分四路的芯片cdcv304pwrg4(本设计只用了三个时钟出口)。输出的三路时钟具有完全同步的“心跳”,起到给mcu1、mcu2和mcu3内定时器提供外部时钟的作用。

冗余通道单片机的时间同步过程为:

mcu3起到对整体系统的监控和控制作用,时间同步由mcu3发起,将同步指令经过串口通讯发送给mcu1和mcu2。mcu1和mcu2收到mcu3的指令后会将当前定时器内的计数清空,然后等待进一步的操作指令。

mcu3以触发信号的形式通知mcu1和mcu2开启定时器,mcu1和mcu2以外部共同的时钟源(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时钟模块)作为定时器的时钟,开启计数,从而完成两通道时间上的同步。这样就可以从pc端获取同一时间点两通道的信息。

mcu1和mcu2具有相同的外部“心跳”,同时具有相同的计数发起时间。这样的操作保证了两个通道时间上的同步,从而使得当前抓包工具抓取的冗余通道信息时间上是同步的。保障了抓包工具工作过程中数据的可靠性。

冗余通道获取的数据时间上同步性高,数据分析可靠。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三端与时钟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时钟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时钟模块的第三端与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控制模块的第四端,第一待同步模块的第三端、第二待同步模块的第三端与交换机连接,达到了双通道同步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升同步效果和同步可靠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双通道的同步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