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15226发布日期:2021-06-25 15:5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3.当前,移动终端一旦丢失后,只能通过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进行辅助查找操作,由于缺乏移动终端的本身的第一手数据,例如移动终端附近最近人体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最近车体的车牌号码,导致查找人员进行后续搜寻时可使用数据不全,从而导致搜寻速度和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连续参数的检测及时辨识出移动终端是否处于丢失状态,进而执行附近最近人员和车体的识别码的跟踪,从而增加移动终端被搜索到的概率。
5.为此,本发明需要具备以下几处重要的发明点:
6.(1)采用测量移动终端下坠速度、被撞击力度以及外壳处检测到的温度是否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的连续参数测量机制实现对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大概率丢失场景的环境监测;
7.(2)在判断移动终端被丢失时,对移动终端周围采集的最近人体目标的身份证件号码以及最近车体的车牌号码无线发送给大数据服务器以便于后续展开追逐操作。
8.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9.第一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用于在测量所述移动终端下坠速度超限时,发出第一测量指令;
10.第二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指令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被撞击力度,并在检测到的被撞击力度大于预设数值时,发出第三测量指令;
11.环境监测设备,嵌入在移动终端的外壳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和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量指令时,检测在预设时长内所述外壳处检测到的温度是否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并在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时,发出未丢失监测指令,否则,发出丢失监测指令;
12.双摄像头机构,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
构成,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丢失监测指令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分别面对场景执行摄像操作,以获得第一采集画面和第二采集画面;
13.画面拼接机构,与所述双摄像头机构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采集画面和所述采集画面进行拼接以获得现场拼接画面;
14.智能滤波设备,与所述画面拼接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拼接画面中的噪声类型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到的各个噪声类型选择分别对应的各个滤波算法以对所述现场拼接画面同步执行各个滤波算法以获得智能处理图像;
15.针对性辨识机构,与所述智能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脸部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景深最浅的脸部对象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证件号码,还用于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16.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针对性辨识机构连接,用于将每一次获得的当前证件号码和/或当前车体号码打成ip包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发送给远端的大数据服务器。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8.使用第一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用于在测量所述移动终端下坠速度超限时,发出第一测量指令;
19.使用第二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指令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被撞击力度,并在检测到的被撞击力度大于预设数值时,发出第三测量指令;
20.使用环境监测设备,嵌入在移动终端的外壳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和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量指令时,检测在预设时长内所述外壳处检测到的温度是否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并在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时,发出未丢失监测指令,否则,发出丢失监测指令;
21.使用双摄像头机构,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构成,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丢失监测指令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分别面对场景执行摄像操作,以获得第一采集画面和第二采集画面;
22.使用画面拼接机构,与所述双摄像头机构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采集画面和所述采集画面进行拼接以获得现场拼接画面;
23.使用智能滤波设备,与所述画面拼接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拼接画面中的噪声类型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到的各个噪声类型选择分别对应的各个滤波算法以对所述现场拼接画面同步执行各个滤波算法以获得智能处理图像;
24.使用针对性辨识机构,与所述智能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脸部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景深最浅的脸部对象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证件号码,还用于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25.使用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针对性辨识机构连接,用于将每一次获得的当前证件号码和/或当前车体号码打成ip包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发送给远端的大数据服务器。
26.采用本发明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及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提供丢
失状态下移动终端的实时跟踪信息的技术问题,通过引入针对性环境监测机制以及周围人体和车体相关信息的识别机制,能够帮助移动终端及时辨别自身是否处于丢失状态,进而进行周围最近人体和车体的识别,从而方便执行后续的搜索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8.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基因突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终端作为移动网络末梢的传统定位。移动智能终端几乎在一瞬之间转变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新型媒体、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资源、移动网络资源与环境交互资源的最重要枢纽,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芯片甚至成为当今整个ict产业的战略制高点。移动智能终端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揭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周期。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持续发展,其影响力将比肩收音机、电视和互联网(pc),成为人类历史上第4个渗透广泛、普及迅速、影响巨大、深入至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终端产品。
29.当前,移动终端一旦丢失后,只能通过移动终端的定位数据进行辅助查找操作,由于缺乏移动终端的本身的第一手数据,例如移动终端附近最近人体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最近车体的车牌号码,导致查找人员进行后续搜寻时可使用数据不全,从而导致搜寻速度和效率的降低。
30.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31.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包括:
32.第一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用于在测量所述移动终端下坠速度超限时,发出第一测量指令;
33.第二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指令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被撞击力度,并在检测到的被撞击力度大于预设数值时,发出第三测量指令;
34.环境监测设备,嵌入在移动终端的外壳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和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量指令时,检测在预设时长内所述外壳处检测到的温度是否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并在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时,发出未丢失监测指令,否则,发出丢失监测指令;
35.双摄像头机构,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构成,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丢失监测指令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分别面对场景执行摄像操作,以获得第一采集画面和第二采集画面;
36.画面拼接机构,与所述双摄像头机构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采集画面和所述采集画面进行拼接以获得现场拼接画面;
37.智能滤波设备,与所述画面拼接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拼接画面中的噪声类型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到的各个噪声类型选择分别对应的各个滤波算法以对所述现场拼接画面同步执行各个滤波算法以获得智能处理图像;
38.针对性辨识机构,与所述智能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脸部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智
能处理图像中景深最浅的脸部对象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证件号码,还用于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39.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针对性辨识机构连接,用于将每一次获得的当前证件号码和/或当前车体号码打成ip包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发送给远端的大数据服务器。
40.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41.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中:
42.所述针对性辨识机构包括第一辨识单元和第二辨识单元,所述第一辨识单元和所述第二辨识单元都与所述智能滤波设备连接;
43.其中,所述第一辨识单元用于基于脸部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景深最浅的脸部对象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证件号码;
44.其中,所述第二辨识单元还用于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45.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中:
46.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包括:基于ocr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47.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中:
48.所述第一测量机构还用于在测量所述移动终端下坠速度未超限时,发出第二测量指令;
49.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还用于在检测到的被撞击力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值时,发出第四测量指令;
50.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测量指令时,不执行所述移动终端的被撞击力度的检测。
51.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中:
52.所述环境监测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指令、所述第二测量指令或者所述第四测量指令时,不执行预设时长内所述外壳处检测到的温度是否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的检测动作;
53.其中,所述双摄像头机构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未丢失监测指令时,中止对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分别面对场景的摄像操作。
54.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包括:
55.使用第一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用于在测量所述移动终端下坠速度超限时,发出第一测量指令;
56.使用第二测量机构,设置在移动终端内,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指令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被撞击力度,并在检测到的被撞击力度大于预设数值时,发出第三测量指令;
57.使用环境监测设备,嵌入在移动终端的外壳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测量机构和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测量指令时,检测在预设时长内所述外壳处检
测到的温度是否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并在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持有人体温范围时,发出未丢失监测指令,否则,发出丢失监测指令;
58.使用双摄像头机构,由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的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构成,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丢失监测指令时,对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分别面对场景执行摄像操作,以获得第一采集画面和第二采集画面;
59.使用画面拼接机构,与所述双摄像头机构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采集画面和所述采集画面进行拼接以获得现场拼接画面;
60.使用智能滤波设备,与所述画面拼接机构连接,用于对接收到的现场拼接画面中的噪声类型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到的各个噪声类型选择分别对应的各个滤波算法以对所述现场拼接画面同步执行各个滤波算法以获得智能处理图像;
61.使用针对性辨识机构,与所述智能滤波设备连接,用于基于脸部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景深最浅的脸部对象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证件号码,还用于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62.使用无线通信设备,与所述针对性辨识机构连接,用于将每一次获得的当前证件号码和/或当前车体号码打成ip包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发送给远端的大数据服务器。
63.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64.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中:
65.所述针对性辨识机构包括第一辨识单元和第二辨识单元,所述第一辨识单元和所述第二辨识单元都与所述智能滤波设备连接;
66.其中,所述第一辨识单元用于基于脸部成像特征识别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景深最浅的脸部对象对应的身份证件号码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证件号码;
67.其中,所述第二辨识单元还用于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68.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中:
69.基于车牌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包括:基于ocr识别模式对所述智能处理图像中占据面积最大的车牌成像区域执行车牌号码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当前车体号码。
70.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中:
71.所述第一测量机构还用于在测量所述移动终端下坠速度未超限时,发出第二测量指令;
72.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还用于在检测到的被撞击力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值时,发出第四测量指令;
73.其中,所述第二测量机构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测量指令时,不执行所述移动终端的被撞击力度的检测。
74.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方法中:
75.所述环境监测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测量指令、所述第二测量指令或者所述第四测量指令时,不执行预设时长内所述外壳处检测到的温度是否接近所述移动终端的
持有人体温范围的检测动作;
76.其中,所述双摄像头机构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未丢失监测指令时,中止对所述移动终端前后两面分别面对场景的摄像操作。
77.另外,在所述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及方法中,图像滤波是为了滤除噪声,在图像处理的某些环节当输入的像对象并不如预想时也会在结果图像中引入噪声。这些噪声在图像上常表现为一引起较强视觉效果的孤立像素点或像素块。一般,噪声信号与要研究的对象不相关它以无用的信息形式出现,扰乱图像的可观测信息。对于数字图像信号,噪声表为或大或小的极值,这些极值通过加减作用于图像像素的真实灰度值上,对图像造成亮、暗点干扰,极大降低了图像质量,影响图像复原、分割、特征提取、图像识别等后继工作的进行。要构造一种有效抑制噪声的滤波器必须考虑两个基本问题:能有效地去除目标和背景中的噪声;同时,能很好地保护图像目标的形状、大小及特定的几何和拓扑结构特征。
78.常用的图像滤波模式中的一种是,非线性滤波器,一般说来,当信号频谱与噪声频谱混叠时或者当信号中含有非叠加性噪声时如由系统非线性引起的噪声或存在非高斯噪声等),传统的线性滤波技术,如傅立变换,在滤除噪声的同时,总会以某种方式模糊图像细节(如边缘等)进而导致像线性特征的定位精度及特征的可抽取性降低。而非线性滤波器是基于对输入信号的一种非线性映射关系,常可以把某一特定的噪声近似地映射为零而保留信号的要特征,因而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线性滤波器的不足之处。
79.采用本发明的应用环境监测的数据上报系统及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难以提供丢失状态下移动终端的实时跟踪信息的技术问题,通过引入针对性环境监测机制以及周围人体和车体相关信息的识别机制,能够帮助移动终端及时辨别自身是否处于丢失状态,进而进行周围最近人体和车体的识别,从而方便执行后续的搜索工作。
80.虽然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所给出的特定的实施例,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下,可进行其它的实施方案和修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