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5602015发布日期:2021-06-25 12:1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与流程

1.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2.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承载,可用于承载终端设备的资源配置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由于在一个调度周期内可以传输发送给多个终端设备的多个pdcch,终端设备需要从多个pdcch中上接收(或者说,盲检测,盲解码)发送给自己的pdcch,以获取dci,并基于dci的指示,在相应的资源位置上解调属于自己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3.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pdcch是以子帧(sub frame)为调度周期来发送pdcch以进行资源调度的,lte中还定义了终端设备在一个子帧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例如,44次。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在一个子帧内最多盲检测44次,便停止检测。换句话说,在lte中,调度周期与盲检测周期是相同的。
4.然而,以一个子帧作为调度周期的时间长度可能不能够满足某些对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的需求,例如,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等,因此,希望能够根据业务类型灵活的调整调度周期来为终端设备进行资源调度,例如:采用以时隙为调度周期的调度,或者是以符号为调度周期的调度。
5.但是,如果终端设备在每个调度周期内基于相同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去做盲检测,对于调度周期较短(例如,一个迷你时隙(mini

slot))的终端设备来说,终端设备在一个时隙中需要进行盲检测的次数便会成倍增加,这大大提高了终端设备盲检测所带来的能耗,并且可能会增大终端设备盲检测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在不同的调度周期下基于预设时段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进行盲检测,有利于减小盲检测给终端设备带来的能耗,减小终端设备盲检测的复杂度。
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8.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9.所述终端设备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n个盲检测时机,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盲检测时机内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盲检测次数;
10.其中,i、n为正整数,i≤n,n≥2。
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在多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盲检测,从而能够在不同的调度周期内基于相同的最大盲检测次数进行
盲检测,并且,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并不需要基于不同的调度周期分别进行盲检测。从而有利于减小盲检测给终端设备带来的能耗,减小终端设备盲检测的复杂度。
12.可选地,该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时隙。
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14.所述终端设备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第一时间单元中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
15.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确定第一时间单元中n个盲检测时机中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从而可以基于该盲检测次数依次在n个盲检测时机中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6.其中,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可以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每种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所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每个聚合级别下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确定,也可以由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和盲检测时机数确定。
1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下行控制信道检测,包括:
18.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所述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资源集配置信息、搜索空间类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同一聚合级别下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编号。
19.应理解,上述第一信息中可以从配置信息中获取,也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20.并且,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至少一项因素,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盲检测,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基于不同的因素确定终端设备盲检测的顺序,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21.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控制资源集配置信息,且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分布有多个控制资源集,以及
22.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配置信息,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包括:
23.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的多个控制资源集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在所述多个控制资源集上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24.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搜索空间类型,以及
25.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包括:
26.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搜索空间类型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在多个搜索空间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其中,所述搜索空间类型包括公共搜索空间和用户搜索空间。
27.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且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为多种,以及
28.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包括:
29.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按照多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顺序依次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30.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聚合级别,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需要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聚合级别为多种,以及
31.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包括:
32.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33.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编号,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需要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聚合级别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为多个;以及
34.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第一信息,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包括:
35.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按照同一聚合级别中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的编号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36.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在多个盲检测时机中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中一项或多项进行盲检测。双方在基于相同的规则分别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最大盲检测次数的限制内能够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一方面能够避免终端设备漏检,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终端设备盲检测带来的能耗,减小盲检测的复杂度。
3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38.网络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所述n个盲检测时机中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符号,且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n个盲检测时机,n为正整数,且n≥2;
39.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i为正整数,且i≤n。
4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以便于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时间单元内n个盲检测时机中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从而在该n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盲检测,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在不同的调度周期内基于相同的最大盲检测次数进行盲检测,并且,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并不需要基于不同的调度周期分别进行盲检测。从而有利于减小盲检测给终端设备带来的能耗,减小终端设备盲检测的复杂度。
41.可选地,该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时隙。
42.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43.所述网络设备基于第一信息,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资源集配置信息、搜索空间类型、下行
控制信息格式、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同一聚合级别下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编号。
44.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控制资源集配置信息,且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分布有多个控制资源集,以及
45.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46.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多个控制资源集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选择可用的控制资源集,并通过所述可用的控制资源集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47.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至少一项因素,在n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从而可以从各个角度、基于不同的因素确定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顺序,以适用不同的场景。
48.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搜索空间类型,以及
49.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50.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搜索空间类型的优先级顺序,选择可用的搜索空间,并通过所述可用的搜索空间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51.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需要发送有多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以及
52.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53.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多个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顺序,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依次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54.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聚合级别,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同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配置有多种聚合级别,以及
55.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56.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同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多种聚合级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选择可用的聚合级别,并使用所述可用的聚合级别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57.可选地,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同一聚合级别下的多个候选物理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的编号,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需要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对应的同一聚合级别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为多个;以及
58.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包括:
59.所述网络设备按照所述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的编号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可用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通过所述可用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发送所述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60.因此,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在多个盲检测时机中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中一项或多项进行盲检测。双方在基于相同的规则分别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和盲检测的情况下,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在最大盲检测次数的限制内能够检测到网络设备发送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一方面能够避免终端设备漏检,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终端设备盲检测带来的能耗,减小盲检测的复杂度。
61.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62.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63.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
64.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65.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66.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67.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68.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69.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70.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下列至少一个:每个盲检测时机内的至少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每个dci格式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同一聚合级别下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第一时间单元内盲检测时机的个数n、每个盲检测时机的总的盲检测次数。
71.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资源集在一个时隙内周期性分布,且任意两个时隙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间相同。
72.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资源集在一个时隙内周期性分布,至少两个时隙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和/或持续时间不同。
73.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一个控制资源集处于一个时隙内,或者说,一个控制资源集不横跨两个时隙。
附图说明
74.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
7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76.图3示出了盲检测周期的示意图;
77.图4示出了物理资源集配置的示意图;
78.图5示出了物理资源集配置的另一示意图;
79.图6示出了物理资源集配置的又一示意图;
80.图7示出了物理资源集配置的再一示意图;
81.图8示出了盲检测周期的另一示意图;
82.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83.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84.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85.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8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8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 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88.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结合图1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的通信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4

114。
89.应理解,该网络设备102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例如,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第五代(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如传输点(transmission point,tp)、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基站、小基站设备等)、未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
90.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图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4

114)通信。
91.应理解,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
(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本申请中将前述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
92.此外,该通信系统100也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
93.应理解,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多个终端,可选地,该无线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94.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下面首先简单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几个概念。
95.一、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或者称,资源粒子。最小的资源单元,在时域上可以对应一个符号,在频域上可以对应一个子载波。
96.二、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一个rb在频域占用个连续的子载波。其中,为正整数。例如,在lte协议中,等于12。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仅从频域资源上来定义rb,也就是说,不限制rb在时域上占用的时域资源数量。
97.三、符号(symbol):时域资源的最小单位。本申请实施例对一个符号的时间长度不做限制。针对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一个符号的长度可以有所不同。符号可以包括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上行符号例如可以称为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

fdma)符号或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下行符号例如可以称为ofdm符号。
98.四、控制信道:可用于承载资源调度信息和其他控制信息的信道。例如,该控制信道可以是lte协议中的pdcch、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 pdcch,epdcch)、也可以是新空口物理下行控制信道(new radio pdcch,nrpdcch)以及随着网络演变而定义的具有上述功能的其他下行信道,或者也可以为上行控制信道,比如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等等。下文中为方便说明,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控制信道的方法,应理解,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理解为下行控制信道的统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列举的下行控制信道。还应理解,信道也可以叫做信号或者其余名称,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并未特别限定。
99.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还可以是基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rs)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基于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基于crs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根据crs进行解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基于dmrs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根据dmrs进行解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crs是网络设备配置给小区内的所有终端设备的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dmrs是网络设备配置给一个特定终端设备的rs,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特定参考信号(ue

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urs)。
100.需要说明的是,nr系统中定义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是上述dmrs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01.五、聚合级别(aggregation level,al):又称聚合等级,可以表示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占用的连续的信道控制元素(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的数量,也就是说,一个下行控制信道由l个cce聚合而成,或者说,一个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在l个连续的cce上传输,l为正整数,则可以说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聚合级别为l,具体地,l的取值可以是1、2、4或8,甚至还可以为16、32,本发明实施例对聚合级别的取值并未特别限定。
102.六、资源元素组(resource

element group,reg)与信道控制元素(cce):下行控制信令进行物理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用于定义下行控制信令到re的映射。例如,在lte协议中规定,一个cce由9个reg组成,一个reg由4个频域上连续的非参考信号(reference signal,rs)的re组成,即,一个cce由36个re组成。应理解,reg和cce仅为用于资源分配的单位,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新的资源分配单位来实现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103.七、搜索空间:作为终端设备盲检测的搜索范围,目前的协议(例如,lte协议)中定义了搜索空间的概念。搜索空间,也就是终端设备需要监听的候选下行控制信道的集合。取值,搜索空间可以包括: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和ue专用搜索空间(ue

specific search space)。公共搜索空间用于传输小区级别的公共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与寻呼(paging)、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广播控制信道(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bcch)等相关的控制信息;ue专用搜索空间用于传输终端设备(或者说,ue)级别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 share channel,dl

sch)、上行共享信道(unlink share channel,ul

sch)等相关的控制信息。
104.八、控制资源集(control resource set,coreset):用于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资源集合,也可以称为控制资源区域,或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105.控制信道可以划分为多个控制资源集合,每个控制资源集合是一组reg的集合。终端设备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控制资源集合上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06.对于网络设备而言,控制资源集合可以理解为发送控制信道所可能占用的资源的集合;对于终端设备而言,每个终端设备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都属于该控制资源集合。或者说,网络设备可以从该控制资源集合中确定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使用的资源,终端设备可以从该控制资源集合中确定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搜索空间。其中,控制资源集合可以包括时频资源,例如,频域上可以是一段带宽,或者一个或者多个子带等;时域上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时间单元;一个coreset在时频域上可以是连续或不连续的资源单元,例如,连续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者不连续的rb。
107.应理解,以上示例的coreset仅为控制资源集的一例,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采用其他的名称来替代coreset以实现其相同或相似功能的可能。
108.还应理解,上述列举的频域资源、时域资源、时频域资源的具体内容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构成任何限定。例如,rb是资源单元的一例,rb的大小可以为现有lte协议中定义的资源,也可以为未来协议中定义的资源,或者,还可以使用其他的命名来替代。又例如,时间单元,可以是子帧,也可以是时隙(slot),还可以是无线帧、微时隙
(mini slot或sub slot)、多个聚合的时隙、多个聚合的子帧、符号等等,甚至还可以是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tti),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未特别限定。
10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
110.应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图1中所示的通信系统100,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空口通信。例如,该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可以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可以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104

114。
111.以下,不失一般性,以一个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交互过程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处于无线通信系统中与网络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关系的任意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与处于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具有无线连接关系的多个终端设备基于相同的技术方案来传输参考信号。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112.图2从设备交互的角度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200包括:步骤210至步骤240。
113.在步骤210中,终端设备确定在第一时间单元的最大盲检测次数。
114.其中,最大盲检测次数可以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内能够进行盲检测的最大次数。或者,第一时间单元对应了最大盲检次数,在步骤210中,终端设备确定与第一时间单元对应的最大盲检次数。这里,第一时间单元可以为预先定义(例如,协议定义)的一个时间长度。该第一时间单元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符号。例如,第一时间单元可以为1个时隙,或者,第一时间单元可以为k(k为正整数)个符号,该k个符号的时间长度小于一个时隙。若沿用lte协议中对时隙的定义,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例如k<14。可选地,最大盲检测次数可以是预定义的。
115.例如,该最大盲检测次数可以是协议定义的。协议中可以将终端设备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固化,或者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定义不同的最大盲检测次数。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116.可选地,最大盲检测次数可以是用户上报的。
117.例如,用户根据自己的能力,向网络设备上报在第一时间单元能够进行的最大盲检测次数。
118.可选地,最大盲检测次数由网络设备指示。
119.则该方法200还包括:步骤2101,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最大盲检测次数。
120.相应地,在步骤2101中,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最大盲检测次数。
121.具体地,终端设备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可以根据控制资源的使用情况以及终端设备的能力确定。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是,终端设备可以将能够表征自身能力的初始最大盲检测次数(为便于区分,将与终端设备能力相对应的最大盲检测次数称为初始最大盲检测次数)上报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终端设备的初始最大盲检测次数以及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等,确定该终端设备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并通过信令指示终端设备。
122.可选地,该方法200还包括:终端设备上报第一时间单元内能够进行盲检测的初始最大盲检测次数。或者,所述终端设备上报与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对应的初始最大盲检次数。
123.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向网络设备上报在第一时间单元能够进行
的最大盲检测次数。该初始最大盲检测次数可以大于或等于最大盲检测次数。
124.在步骤220中,网络设备在该第一时间单元内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25.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向同一终端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说,网络设备可以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向同一终端设备发送一种或多种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dci)。由于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不同,所对应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测周期也不同。例如,对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而言,盲检测周期可以为1个时隙,对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而言,盲检测周期可以为3个符号。因此,对于不同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来说,同一个第一时间单元内所包含的盲检测周期是不同的。并且,每种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的盲检测周期可以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给终端设备。
126.图3示出了盲检测周期的示意图。图3中示出了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控制资源集(例如,coreset)上发送的示意图。其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的调度周期可以为一个时隙,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的调度周期可以为m(m≥1,m为整数)个符号,例如,k=3。
127.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控制资源集的资源可以是根据协议定义的,也就是说,控制资源集的资源位置可以预先确定且不变的。网络设备如果需要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便会首先选择控制资源集,并在选择的控制资源集上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28.事实上,图3中示出的两个时隙在时域上重叠的,图中仅为便于说明和理解,将该两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对应的两个时隙分别画出。该两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可以在不同的控制资源集中发送的。也就是说,图3上方的两个图,在最左边的第一列存在两个控制资源集,从上到下的第一个控制资源集中可以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第二个控制资源集中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息2,剩余的三个控制资源集可以中仅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息2。同理,该两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可以在相同的控制资源集中发送的。若将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对应的两个时隙重叠地放在一起,便可以得到如图3中最下方示出的图,也就是说,在最左边的第一个控制资源集中可以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剩余的三个控制资源集可以中仅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
129.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时域上重叠的两个或更多个盲检测周期称为一个盲检测时机(blind detection occasion)。因此,图3中示出的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时隙,则该第一时间单元可以包括4个盲检测时机。
130.换句话说,该第一时间单元中包括n(n为正整数,n≥2)个盲检测时机,该n个盲检测时机可以根据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每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测周期来确定。也可以说,该第一时间单元对应了n个盲检测时机,n为正整数,并且n≥2。
131.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多个盲检测时机,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在每个盲检测时机中相应的控制资源集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32.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资源集为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的集合。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资源集可以只在时隙内呈现周期性,而不会跨越时隙的边界。在一个时隙内可以循环配置多个控制资源集,该多个控制资源集的持续时间以及周期可以是相同的。但是任意两个时隙中配置的coreset的起始位置和周期可以是不同的,也可以是相同的。
133.为便于理解,图4至图6示出了控制资源集配置的示意图。
134.如图4所示,在每个时隙(例如,时隙1和时隙2)所包含的14个符号中,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为时隙中的第0个符号,控制资源集的持续时间为3个符号,一个控制资源集周期为5个符号,或者说,每隔2个符号出现一个控制资源集。由于14个符号是不能够被5个符号平均分配的,因此,时隙1中的最后一个控制资源集和时隙2中的第一个控制资源集间的间隔不一定等于同一个时隙内两个控制资源集的间隔。
135.如图5所示,在第一个时隙(即,时隙1)中,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为时隙中的第1个符号,控制资源集的持续时间为2个符号,一个控制资源集周期为4个符号,或者说,每隔2个符号出现一个控制资源集。由于在上一个时隙(例如,时隙1)的最后一个控制资源集之后还剩3个符号,不够一个控制资源集周期,因此在该3个符号上不配置控制资源集。在下一个时隙(即,时隙2),仍然从第1个符号开始配置控制资源集。即,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相对于时隙的起始边界的位置是相同的。
136.由图4和图5可以看到,控制资源集在一个时隙内周期性分布,且任意两个时隙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间相同。
137.如图6所示,在第一个时隙(即,时隙1)中,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为时隙中的第1个符号,控制资源集的持续时间为2个符号,一个控制资源集周期为4个符号,或者说,每隔2个符号出现一个控制资源集。由于在上一个时隙(例如,时隙1)的最后一个控制资源集之后还剩3个符号,不够一个控制资源集周期,因此在该3个符号的最后一个符号上不配置一个1符号的控制资源集,以保证资源集不会跨slot的边界,也即一个coreset不会横跨两个控制资源集。在下一个时隙(即,时隙2),仍然从第1个符号开始配置控制资源集。即,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相对于时隙的起始边界的位置是相同的。
138.当多个控制资源集配置于多个时隙中时,控制资源集在时隙中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间也可以是分别配置的。例如,在包括有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隙组1中,控制资源集在时隙中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间是相同的,在包括有至少一个时隙的时隙组2中,控制资源集在时隙中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间也是相同的,但时隙组1中的任意一个时隙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间与时隙组2中的任意一个时隙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和持续时间是不同的。换句话说,控制资源集在一个时隙内呈周期性分布,至少两个时隙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和/或持续时间不同。
139.为便于理解,图7示出了控制资源集配置的再一示意图。如图7所示,时隙1和时隙2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为时隙中的第0个符号,控制资源集周期为5个符号,控制资源集的持续时间为3个符号;时隙3和时隙4中的控制资源集的起始位置为时隙中的第1个符号,控制资源集周期为4个符号,控制资源集的持续时间为2个符号。因此,时隙1和时隙2构成一个时隙组,时隙3和时隙4构成另一个时隙组。
140.可选地,该方法200还包括:步骤230,网络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每个盲检测时机内的盲检测次数。
141.具体地,该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下列至少一个:每个盲检测时机内的至少一种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每个dci格式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同一聚合级别下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第一时间单元内盲检测时机的个数n,每个盲检测时机的总的盲检测次数。
142.相应地,在步骤230中,终端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每个盲检测
时机内的盲检测次数。
143.需要说明的是,不同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可能占用不同数量的cce,或者说,对应不同的聚合级别。并且,每种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可以对应至少一种聚合级别。网络设备可以为每种聚合级别配置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集合构成了搜索空间。
144.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上述配置信息确定出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在每个盲检测时机中的盲检测次数。由此,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在哪些盲检测时机盲检测哪些格式的下行控制信息。
145.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和盲检测时机数n,确定每个盲检测时机内的盲检测次数,即用最大盲检测次数除以总的盲检测时机数,在不能完全除尽的时候,可以采用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四舍五入取整。
146.在再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配置信息得到每个盲检测时机内的盲检测次数。即配置信息直接指示了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
147.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每个盲检测时机内的盲检测次数可以是平均的,也可以是非平均的。
148.仍以图3为例,该第一时间单元内包括4个盲检测时机,网络设备可以针对每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每一种聚合级别配置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
149.例如,图3中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对应的聚合级别为1和2,聚合级别为1和2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均为6,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所对应的聚合级别为4和8,聚合级别为4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8,聚合级别为8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是6。
150.换句话说,平均分配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针对某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某一种聚合级别在任意两个盲检测时机内配置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是相同的。但这并不代表终端设备在盲检测时在针对某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某一种聚合级别在任意两个盲检测时机内实际检测的次数一定是相同的。
151.在平均分配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在配置信息中指示为每个盲检测时机配置的每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的每一种聚合级别下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网络设备也可以在配置信息中指示每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的每一种聚合级别下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并通过其他的信令指示该多个盲检测时机中的盲检测次数是平均分配的。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
152.再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在聚合级别为1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6,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在聚合级别为2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6,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在聚合级别为4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1,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在聚合级别为8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1;在剩余的三个盲检测时机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在聚合级别为4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8,在聚合级别为8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6。
153.换句话说,非平均分配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在针对某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例如,上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的某一种级别在至少两个盲检测时机内配置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不同。
154.在非平均分配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在配置信息中指示为每个盲检测时机配置的每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的每一种聚合级别下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
155.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配置信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来指示。
156.可选地,步骤230具体包括:
157.网络设备发送rrc消息,该rrc消息中携带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配置信息。
158.应理解,通过rrc消息携带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配置信息仅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159.在步骤240中,终端设备在第i(i为正整数,i≤n)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60.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预先获取到的(例如,在步骤230中从网络设备接收的)pcddh盲检测配置信息,在各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各自的盲检测周期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6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在n个盲检测时机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基于上述列举的第一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按照预设的规则来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终端设备在对每个盲检测周期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时,可以基于上述列举的第一信息中的一项或多项,按照预设的规则来进行盲检测。
162.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步骤220中,网络设备可以按照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规则的组合来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63.规则一、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分布有多个控制资源集的情况下,按照多个控制资源集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在该多个控制资源集上选择可用的控制资源集,并通过该可用的控制资源集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64.例如,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分布有多个控制资源集,则网络设备可以按照该多个控制资源集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可能的控制资源集,并通过该可用的控制资源集发送一个或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65.规则二、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按照搜索空间类型的优先级顺序,在多个搜索空间中选择可用的搜索空间,并通过该可用的搜索空间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66.例如,搜索空间包括公共搜索空间和用户专用搜索空间。若公共搜索空间的优先级高于用于专用搜索空间的优先级,则按照先公共搜索空间后用户专用搜索空间的顺序,则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如果网络设备发送一个或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则优先在公共搜索空间上发送。
167.规则三、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为多种的情况下,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顺序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68.例如,若网络设备向同一终端设备发送多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且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正好配置有多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则可以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顺序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发送一个或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69.规则四、同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有多种聚合级别,按照聚合级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70.例如,若网络设备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发送的某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格式对应有多种聚合级别,则可以按照聚合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可用的至少一个聚合级别,并基于该可用的至少一个聚合级别发送一个或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71.规则五、同一个聚合级别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为多个,按照同一聚合级别下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例如,cce)编号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72.例如,若同一聚合级别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多个,则网络设备可以按照同一聚合级别下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编号由高到低的顺序,选择可用的控制信道元素,并通过该可用的控制资源元素发送一个或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73.以上规则可以组合使用。网络设备具体基于上述哪些规则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是通过预定义的,或者是协议规定的,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选择的并且通过信令通知给终端设备的。
174.与之对应地,在步骤240中,终端设备可以按照以下任意一项或多项规则的组合来进行盲检测:
175.规则一、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分布有多个控制资源集的情况下,按照多个控制资源集的优先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在该多个控制资源集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76.规则二、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按照搜索空间类型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在多个搜索空间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77.例如,搜索空间包括公共搜索空间和用户专用搜索空间。若公共搜索空间的优先级高于用户专用搜索空间的优先级,则按照先公共搜索空间后用户专用搜索空间的顺序,依次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的多个搜索空间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78.规则三、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为多种的情况下,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顺序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79.例如,若网络设备向同一终端设备发送多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且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中正好配置有多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则可以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顺序依次对多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180.规则四、同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有多种聚合级别,按照聚合级别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181.规则五、同一个聚合级别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为多个,按照同一聚合级别下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编号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在该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82.以上规则可以组合使用。终端设备具体基于上述哪些规则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盲检测是通过预定义的,或者是协议规定的,或者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选择的并且通过信令通知给终端设备的。
183.举例来说,将规则一和规则二组合使用。
184.在一个盲检测周期中的优先级较高的控制资源集(例如,为控制资源集1)上优先
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然后在优先级较低的控制资源集(例如,为控制资源集2)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85.在控制资源集1中包括公共搜索空间和用户专用搜索空间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两者的优先级顺序,优先在优先级较高的搜索空间(例如,用户专用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然后在优先级较低的搜索空间(例如,公共搜索空间)上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186.在控制资源集2中进行盲检测的具体过程与在控制资源集1中进行盲检测的具体过程相似,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87.又例如,将规则三与规则四组合使用。
188.在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为多种的情况下,例如,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格式a和下行控制信息格式b。首先按照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顺序,先检测优先级较高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例如,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a),再检测优先级较低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例如,为下行控制信息格式b)。在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a的时候,基于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相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进行盲检测。
189.若下行控制信息格式a对应了两种聚合级别,例如,包括聚合级别2和聚合级别4,按照聚合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盲检测,则优先在聚合级别4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然后在聚合级别2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
190.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b的具体过程与检测下行控制信息格式a的具体过程相似,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91.又例如,将规则四和规则五组合使用。
192.若同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的聚合级别包括两种以上,例如,包括聚合级别4和聚合级别8,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盲检测,则优先在聚合级别4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然后在聚合级别2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
193.在聚合级别4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时,可以首先确定该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位置,即,计算出每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编号。然后按照该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编号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在聚合级别4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
194.在聚合级别2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的具体过程与在聚合级别4的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的具体过程相似,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195.以上列举了多种盲检测的规则,以及多种规则的组合,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只要使用上述规则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均应落入本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196.以下,结合具体的例子,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于盲检测的规则。
197.在以下示出的实施例中,假设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为44。
198.实施例一、
199.以图3中示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为例,若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内仅发送了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如上文中所述,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配
置有两种聚合级别,al=1和al=2,假设两种聚合级别分别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均为6。则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四,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或者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200.由于终端设备在该盲检测时机中盲检测的次数为12次,未达到最大盲检测次数44,因此,不受到最大盲检测次数的限制。
201.实施例二、
202.再以图3中示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为例,若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发送了两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由于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配置有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而在第二至第四个盲检测时机仅配置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则,终端设备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可以基于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在第二至第四个盲检测时机,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203.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在各盲检测时机中配置的盲检测次数是平均的,如上文中所述,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配置有两种聚合级别,al=1和al=2,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均为6,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配置有两种聚合级别,al=4和al=8,假设聚合级别为4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为8,聚合级别为8时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为6。
204.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中,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三和规则四,首先确定优先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然后基于该优先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进行盲检测。假设,优先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则,终端设备首先基于聚合级别1和聚合级别2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中进行盲检测。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聚合级别的优先级顺序,例如,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则优先基于聚合级别1,在聚合级别为1时的6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然后基于聚合级别2,在聚合级别为2时的6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此后,终端设备对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进行盲检测。终端设备仍然可以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则终端设备首先基于聚合级别4,在聚合级别为4时的8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然后基于聚合级别8,在聚合级别为8时的6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
205.经过第一个盲检测时机的检测之后,终端设备的盲检测次数达到了26次。此后,终端设备在第二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由于在第二个盲检测时机中未配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终端设备只需针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进行盲检测,因此,可以直接基于聚合级别为4的8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聚合级别为8的6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206.经过第二个盲检测时机的检测之后,终端设备的盲检测次数达到了40次,只剩下4次。此后,终端设备在第三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由于在第二个盲检测时机中未配置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终端设备只需针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进行盲检测。由于只剩下4次盲检测,不能够分别基于聚合级别为4时的8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聚
合级别为8时的6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基于上文所说的规则,终端设备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则,终端设备优先基于聚合级别为4的4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
207.进一步地,该4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五来选择盲检测的4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例如,按照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控制信道元素编号由低到高的顺序,在前4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
208.可以看到,上述实施例二在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过程中结合使用了上述规则三、规则四和规则五。
209.应理解,上述列举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每个盲检测时机配置的盲检测次数虽然是平均的,但在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在任意两个盲检测时机中进行盲检测的次数并不一定是相同的。这是因为受到了最大盲检测次数的限制。因此,网络设备为多个盲检测时机配置的盲检测此时是否平均并不一定决定了终端设备实际在多个盲检测时机中进行盲检测的次数是否平均。
210.换句话说,n个盲检测时机中的任意两个盲检测时机中的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次数相同;或者
211.n个盲检测时机中的至少两个盲检测时机中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次数不同。
212.实施例三、
213.再以图3中示出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为例,若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间单元内发送了两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由于在第一个盲检测周期配置有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而在第二至第四个盲检测时机仅配置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则,终端设备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可以基于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在第二至第四个盲检测时机,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214.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在各盲检测时机中配置的盲检测次数是非平均的,如上文中所述,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配置有两种聚合级别,al=1和al=2,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均为6,该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配置有两种聚合级别al=4和al=8,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或者最后一个盲检测时机或者其中的任意一个盲检测时机中的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均为1,而在其余的盲检测时机中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均为5。由此,将44次最大盲检测次数全部配置完。
215.终端设备可以按照网络设备所配置的在各个盲检测时机中的盲检测次数,基于上述列举的规则,例如在实施例二中所列举的规则三、规则四和规则五,依次在各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216.应理解,终端设备基于规则三、规则四和规则五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具体过程与实施例二中描述的具体过程是相似的,为了简洁,这里省略对该具体过程的详细说明。
217.需要说明的是,非平均分配的方法特别适用于最大盲检测次数x不能被盲检测时机数n除尽的情况,以及网络设备给n个盲检测时机配置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总数超
过了最大盲检测次数x的情况。
218.还应理解,上述结合实施例一、二、三列举的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编号由低到高的顺序以及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优先级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例如,终端设备也可以按照聚合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多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起始cce编号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本申请对于上述列举的各因素的优先级并未特别限定。
21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列举的第一信息中的各个因素的优先级可以由协议中定义,也可以由网络设备指示。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220.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到,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多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并不需要基于不同的调度周期分别进行盲检测。网络设备可以基于上述列举的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选择用于发送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列举的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对多种不同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进行盲检测,从而可以避免终端设备漏检的问题。并通过定义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来限制终端设备盲检测的次数,可以减小终端设备盲检测的复杂度,有利于减小盲检测带来的能耗。
221.以上,以一个时隙为第一时间单元为例,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事实上,第一时间单元并不限于一个时隙,还可以为小于一个时隙的时间长度,例如,为k个符号。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时间单元中并不一定包括多个盲检测时机,或者说,第一时间单元中可能仅包含一个甚至不足一个盲检测时机。
222.例如,第一时间单元为3个符号,一个盲检测时机为3个符号,则该第一时间单元正好包括一个盲检测时机。或者,第一时间单元为3个符号,一个盲检测时机为5符号,则该第一时间单元包括不足一个盲检测时机。
223.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时间单元的最大盲检测次数,确定一个盲检测时机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例如,第一时间单元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为x,第一时间单元为k个符号,一个盲检测时机包含d(d为正整数)个符号,则该一个盲检测时机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为:x/k*d。在x/k*d不能被除尽的情况下,可以对该x/k*d可以向上取整、向下取整或者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取整,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224.实施例四、
225.图8示出了盲检测周期的另一示意图。图8中示出了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在控制资源集上发送的示意图。其中,其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的调度周期可以为一个时隙,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的调度周期可以为3个符号。假设第一时间单元也为3个符号,第一时间单元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为16。
226.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在每个盲检测时机的最大盲检测次数为16/3*3=16。
227.假设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配置有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第二至第四个盲检测时机仅配置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则,终端设备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可以基于两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在第二至第四个盲检测时机,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一种下行控制信息格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
228.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在各盲检测时机中配置的盲检测次数是平均的,如上文中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配置有两种聚合级别,al=1和al=2,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
信道的个数均为6,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配置有两种聚合级别,al=4和al=8,al=4时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8,al=8时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个数为6。
229.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三和规则四,首先确定优先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然后基于该优先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对应的聚合级别,以及对应的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个数进行盲检测。假设,优先盲检测的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则,终端设备首先基于聚合级别1和聚合级别2在第一个盲检测时机中进行盲检测。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聚合级别的优先级顺序,例如,按照聚合级别由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则优先基于聚合级别1,在聚合级别为1时的6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然后基于聚合级别2,在聚合级别为2时的6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经过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1的盲检测之后,终端设备的盲检测次数达到了12次,只剩下4次,也就无法对物理下行控制信道2的两种聚合级别全部进行盲检测。
230.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上述规则四,按照聚合级别有地到高的顺序,优先基于聚合级别4,在聚合级别为4时的4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进行盲检测。该4个候选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可以由终端设备基于规则五确定。
231.终端设备基于上述规则三、规则四和规则五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具体过程与上文中结合实施例二说明的具体过程相似,为了简洁,这里省略对该具体过程的详细说明。
232.应理解,上述实施例是在假设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的每个盲检测时机中的盲检测次数是平均的情况下描述的,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233.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到,第一预设时间单元并不限于一个时隙,也可以为小于一个时隙的k个符号,即便该第一预设时间单元中仅包含了一个或部分盲检测时机,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预设单元的最大盲检测次数来推算一个盲检测时机中的最大盲检测次数,对于第一预设时间单元的定义也比较灵活。同时,通过限制终端设备在每个盲检测时机中的盲检测次数,可以减小终端盲检测的复杂度,有利于减小盲检测带来的能耗。
234.以上,结合图2至图8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以下,结合图9至图12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235.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终端设备500包括:确定模块510和盲检测模块520。
236.其中,所述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在第一时间模块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该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237.所述盲检测模块520用于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该第一时间单元包括n个盲检测时机,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盲检测时机内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盲检测次数;
238.其中,i、n为正整数,i≤n,n≥2。
239.具体地,该终端设备500可以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5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2中通信方法200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模块。并且,该终端设备500中的各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200的相应流程,具体地,确定模块510用于执行方法200中的步骤210,盲检测模块520用于执行方法200中的步骤240,各模块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方法200
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24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终端设备600能够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所有方法,因此,其具体细节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详细赘述。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600可以包括:存储器610、处理器620、输入/输出接口630、收发机640。其中,存储器610、处理器620、输入/输出接口630和收发机64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该存储器61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6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6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输入/输出接口630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并控制收发机640发送信号。
241.其中,所述处理器620用于确定在第一时间模块内的最大盲检测次数,该第一时间模块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242.所述处理器620还用于在第i个盲检测时机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该第一时间模块包括n个盲检测时机,且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n个盲检测时机内进行所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盲检测的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盲检测次数;
243.其中,i、n为正整数,i≤n,n≥2。
244.具体地,该终端设备600可以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6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2中通信方法200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模块。并且,该终端设备600中的各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200的相应流程,具体地,处理器620用于执行方法200中的步骤210至步骤240,收发机640用于执行方法200中的步骤2101,各模块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方法200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245.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620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246.还应理解,收发机640又称通信接口,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终端600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247.该存储器6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620提供指令和数据。处理器6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处理器6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248.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1所示,该网络设备700包括:发送模块710。
249.其中,所述发送模块710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的n个盲检测时机中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n个盲检测时机;
250.所述发送模块710还用于在所述n个盲检测时机中的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251.其中,i、n为正整数,i≤n,n≥2。
252.具体地,该网络设备700可以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中的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2中通信方法200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模块。并
且,该网络设备700中的各模块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发送和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200的相应流程,具体地,发送模块510用于执行方法200中的步骤210、步骤2101以及步骤220、步骤230,各模块执行上述相应步骤的具体过程在方法200中已经详细说明,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253.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2所示的网络设备800可以包括:存储器810、处理器820、输入/输出接口830、收发机840。其中,存储器810、处理器820、输入/输出接口830和收发机840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该存储器81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82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8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输入/输出接口830接收输入的数据和信息,输出操作结果等数据,并控制收发机840发送信号。
254.其中,所述收发机840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内的n个盲检测时机中每个盲检测时机的盲检测次数,所述第一时间单元包括n个盲检测时机;
255.所述收发机840还用于在所述n个盲检测时机中的第i个盲检测时机发送至少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述第一时间单元为一个或多个符号;
256.其中,i、n为正整数,i≤n,n≥2。
257.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20可以采用通用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258.还应理解,收发机840又称通信接口,使用例如但不限于收发器一类的收发装置,来实现网络设备800与其它设备或通信网络之间的通信。
259.该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20提供指令和数据。处理器82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处理器82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260.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通信方法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261.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262.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
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263.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264.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它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265.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266.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267.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268.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269.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
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270.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271.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272.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273.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