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办公辅助拍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87151发布日期:2021-07-09 11:00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办公辅助拍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拍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办公辅助拍照装置。


背景技术:

2.使用相机、手机拍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拍照方式,在办公环境下我们也会用相机、手机来拍摄一些资料、文档等等。平展、整洁的资料、文档还相对容易拍照,但是,当我们要对一些装订成册的书籍、有折痕的打印纸、发票等文件拍照时,就很不好操作了,而且拍的照片在质量上也有很多问题,拍照时所需的辅助工作时间过长,对下一步的照片打印和照片处理也带来了很多麻烦。目前流行的处理方式是先把这些有折痕的资料做除皱处理,然后在用拍照仪拍照;但对于装订成册,且厚度较厚的书籍进行拍照时,需要使用人工辅助将书籍摆放尽量平整,即使使用扫描仪对书籍进行扫描,也无法避免扫描出的照片在书籍装订侧出现大片阴影,无法得到高质量的照片和图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办公辅助拍照装置,主要解决拍摄带有褶皱的文件,或者装订成册的书籍时出现的问题,在保证拍摄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人工辅助的步骤,提高拍摄效率。
4.该装置包括:用于布放被拍物品的长方形拍照台,安装在拍照台后侧的相机位置调节架,相机位置调节架用于调节拍照设备相对于拍照台的位置。
5.在拍照台的前侧,即与相机位置调节架安装位置对立的一侧设有可快速拆卸的压书装置;压书装置上设有平行于前侧,且垂直于拍照台的挡书板,用于迫使拍照时,被拍书籍保持打开状态;挡书板与拍照台之间设有拍照进页口,用于被拍书页从拍照进页口伸入至拍照台上方;拍照台下部为藏书仓,开口朝向前侧,用于收纳被拍书籍的下半部分;拍照台的两侧设有安装槽,便于压书装置从拍照台上部进行快速装卡;在拍摄书籍资料时,将压书装置快速安装在拍照台上,若至拍摄单张或者厚度较薄的资料时,将压书装置从拍照台上拆除。
6.进一步地,对于一些重量较大,厚度较厚的书籍,为了避免拍摄时,书籍被损坏,被拍书籍装订侧的下部设有横截面为正方形的挂书杆,挂书杆两侧通过拉绳悬挂于挡书板上,用于承托被拍书籍,避免被拍书页发生撕裂或被拍书页从拍照台滑落。
7.进一步地,对于不同厚度的书籍,其承托高度也不同,拉绳绕过挡书板的顶部,固定于挡书板靠近拍照台一侧的滑扣上,滑扣沿着挡书板上的长槽滑动,以根据被拍书籍的情况调节挂书杆的高度位置。
8.进一步地,滑扣通过螺钉能够锁紧自身相对于长槽的当前位置,拍摄时需要将滑扣固定。
9.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拍照设备沿着滑槽方向调节位置,相机位置调节架安装在拍照台后侧的滑槽中。
10.进一步地,相机位置调节架包括:垂直于拍照台的升降杆,在卡槽限制下,相对于升降杆仅能做上下移动的升降卡块,安装于升降卡块上的旋转相机夹。
11.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拍照设备相对于拍照台高度的调节,升降杆沿高度方向设有齿条,升降卡块上安装着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12.进一步地,旋转相机夹与升降卡块之间通过四边形连杆机构连接。
13.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拍照设备在前后方向的调节,四边形连杆机构包括:与升降卡块上同一根铰轴铰接的两根一级连杆,分别与两根一级连杆铰接的二级连杆,通过不同铰轴与二级连杆铰接的双铰轴块;旋转相机夹通过转轴可旋转的安装在双铰轴块上,双铰轴块下部设有拍照补光灯,便于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正常使用。
14.进一步地,用于压平已经发生褶皱的文件,拍照台的上表面设有通过合页连接的透明有机玻璃板,透明有机玻璃板的开合朝向压书装置。
15.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在拍照台上设置压书装置,便于拍照时固定书籍的位置,将需要拍摄的书页从拍照进页口伸入拍照台上方,由透明有机玻璃板压平后进行拍照,拍照时,挡书板将被拍书页一侧的其它书页挡在拍照台范围外,被拍书页另一侧的其它书页收纳于拍照台下部的藏书仓,挂书杆承托在书籍装订侧的下部,保证书籍拍摄时处于打开的状态,使拍摄的页面完整且清晰,避免在拍摄书籍页面时,为了将书页放置平整及避免书籍自行闭合而用手进行辅助,提升拍摄质量的同时,单人就可以完成整个拍照过程。
16.拍照设备可以使用手机、相机等,拍照设备安装在可以进行高度前后位移,左右位移调节的相机位置调节架上,并且装夹拍照设备所用的旋转相机夹具有自转功能,可以任意调节拍照设备的方位,以适应不同拍照需求。
17.本发明的压书装置为快拆结构,在仅需要拍摄单张文件时,将压书装置从拍照台上驱下,利于操作拍摄其他单张文件,拍照台上的透明有机玻璃板用于压平已经褶皱的文件,拍照台也可以摆放任一需要拍摄的物件。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中辅助拍照装置的轴测图;
19.图2是本发明中辅助拍照装置的轴测图;
20.图3是本发明中辅助拍照装置拆除压书装置后的轴测图;
21.图4是本发明中辅助拍照装置的左视图;
22.图中,1.拍照台,2.压书装置,3.被拍书籍,4.相机位置调节架,5.旋转相机夹,11.滑槽,12.透明有机玻璃板,13.安装槽,14.后侧,15.前侧,16.藏书仓,21.挡书板,22.拍照进页口,23.挂书杆,24.拉绳,25.滑扣,26.长槽,27.螺钉,41.升降杆,42.升降卡块,43.升降卡块,44.卡槽,45.齿轮,46.齿条,51.四边形连杆机构,52.双铰轴块,53.一级连杆,54.二级连杆,55.转轴,56.拍照补光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24.实施例1
25.图1至图3示意了辅助拍照装置在拍摄书籍页面时,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和结构,该
装置包括:用于布放被拍物品的长方形拍照台1,安装在拍照台1后侧14的相机位置调节架4,拍照台1的两侧设有安装槽13,便于压书装置2从拍照台1上部快速装卡在拍照台1的前侧15,即与相机位置调节架4安装位置对立的一侧设有可快速拆卸的压书装置2,压书装置2上设有平行于前侧15,且垂直于拍照台1的挡书板1,挡书板1与拍照台1之间设有拍照进页口22,拍照台1下部为藏书仓16,开口朝向前侧15,书籍需要拍照时,将书籍打开至需要拍摄的页面,将该页面从拍照进页口22放入,平铺在拍照台1平面上,用透明有机玻璃板12压平,拍照台1的上表面设有通过合页连接的透明有机玻璃板12,透明有机玻璃板12的开合朝向压书装置2。
26.由于书籍的装订侧质量较大,在拍摄单页时,其自重容易将书籍的页面撕裂,因此,在被拍书籍3装订侧的下部设有挂书杆23,挂书杆23两侧通过拉绳24悬挂于挡书板21上,被拍书籍3的重量被挂书杆23承托,保证被拍页面平置于拍照台1;截面为正方形的挂书杆23确保与被拍书籍3为面接触,已达到平稳承托的目的。
27.对于不同厚度的被拍书籍3,或同一被拍书籍3间隔较远不同的页面,挂书杆23承托被拍书籍3的高度也不完全相同,拉绳24绕过挡书板21的顶部,固定于挡书板21靠近拍照台1一侧的滑扣25上,滑扣25沿着挡书板21上的长槽26滑动,滑扣25通过螺钉27能够锁紧自身相对于长槽26的当前位置,以根据被拍书籍3的情况调节挂书杆23的高度位置。
28.拍摄设备安装在相机位置调节架4上,为了实现相机调整支架在空间位置上的调整,机位置调节架4安装在拍照台1后侧14的滑槽11中,机位置调节架4包括:垂直于拍照台1的升降杆41,升降杆41上设有卡槽44,升降卡块43设有与卡槽44配合的凸起部分,在卡槽44限制下,升降卡块43仅能相对于升降杆41做上下移动;
29.升降杆41沿高度方向设有齿条46,升降卡块43上安装着减速电机42,减速电机42的输出轴上设有与齿条46啮合的齿轮45,减速电机42带动齿轮45正转或反转,可以驱动升降卡块43上升或下降,改边拍照设备与拍照台1之间的距离。
30.旋转相机夹5与升降卡块42之间通过四边形连杆机构51连接,四边形连杆机构51包括:与升降卡块42上同一根铰轴铰接的两根一级连杆53,分别与两根一级连杆53铰接的二级连杆54,通过不同铰轴与二级连杆54铰接的双铰轴块52,旋转相机夹5通过转轴55可旋转的安装在双铰轴块52上,双铰轴块52下部设有拍照补光灯56,拍照设备安装在旋转相机夹5,可以自身围绕转轴55旋转拍摄角度,可以通过压平或拉直四边形连杆机构51上的两组连杆改变拍照设备相对于升降杆41的距离,还可以围绕升降卡块42上的铰轴进行转动,改变拍照设备的位置。
31.实施例2
32.图4示意了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相比,第二种实施例没有安装压书装置2,可用于拍摄书籍以外的其他文件或物品。
33.工作原理:对于拍摄书籍以外的物品,不需要安装压书装置2,将物品放置在拍照台1上,或者打开透明有机玻璃板12,将单张文件置于透明有机玻璃板12压平,通过滑槽11调节相机位置调节架4的位置,根据拍摄物件的尺寸,通过减速电机42调节拍照设备的高度,通过四边形连杆机构51调整拍照设备的平面位置,通过转轴55调整拍照设备的转角,调整完毕后实施拍摄。
34.在需要拍摄书籍上的页面时,将压书装置2安装在拍照台1两侧的安装槽13内,打
开透明有机玻璃板12,翻到被拍书籍3需要拍的页面,将该页面从挡书板1与拍照台1之间设有拍照进页口22,用透明有机玻璃板12压平,页面上侧的书籍部分被挡书板1挡在拍照台1以外,页面下侧的书籍部分置于拍照台1下层的藏书仓16,挂书杆23挡在压书装置2装订端的下部,用滑扣25锁紧当前位置,保持被拍书籍3的在拍照是不会掉落。
35.按照前述方法调整拍照设备的位置,完成拍摄即可。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