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1956418发布日期:2022-10-28 22:21阅读:6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2.如今,手机等终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终端越来越智能,人们对其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希望的功能点也越来越多。闹钟应用作为终端中提醒时间的系统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以下简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越来越重要。
3.如图1所示,现有终端,如手机的闹钟功能,一般是用户提前在手机的闹钟应用中设定响铃时间,手机在确定系统时间到达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后,使用音乐或振动的方式响铃,来提醒用户。这样的闹钟与传统钟表闹钟的功能基本一致,只能按时提醒,不够智能,人机交互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及设备。基于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能够推荐更佳的响铃模式(如,推后响铃,正常响铃或提前响铃)进行响铃提醒,使得终端的闹钟功能更加智能化,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电子设备获取用户设定的闹钟的第一响铃时间;在闹钟响铃前,电子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并在第一信息满足第一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根据第一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在系统时间等于第二响铃时间时,电子设备进行响铃提醒;在闹钟响铃后,电子设备继续获取第二信息,并在第二信息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根据第二信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响铃模式与第一响铃模式相同或不同。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基于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和收集的各种有用信息,能够推荐更佳的响铃模式(如,推后响铃,正常响铃或提前响铃)进行响铃提醒,并且在响铃提醒后,通过继续收集各种有用信息,并在存在满足条件的信息后,输出对应提醒。这样,不仅是传统的按时提醒,使得终端的闹钟功能更加智能化,更加人性化,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提前响铃或正常响铃;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晚于第一响铃时间;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提前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早于第一响铃时间;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正常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等于第一响铃时间。在满足不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后,通过对应调整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实现了闹钟功能的智能化。其中,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正常响铃时,根据第一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具体的可以是保持第一响铃时间不变。
9.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响铃模式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
中的两种或三种响铃模式;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响铃模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比如,推后响铃的优先级最高,提前响铃的优先级次之,正常响铃的优先级最低,则在第一响铃模式包括推后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晚于第一响铃时间;在第一响铃模式不包括推后响铃,包括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早于第一响铃时间。
1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电子设备获取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根据各响铃模式与不同设定标识的对应关系,从一个或多个设定标识对应的应用和/或设备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其中,设定标识包括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在一些示例中,不同响铃模式对应的设定标识也可以相同。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的来源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其他应用或平台,也可以源于与电子设备连接的其他设备,提高了三方生态的合作性。
1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响铃模式与不同设定标识的对应关系是预配置的,或用户自定义的;设定标识是预配置的,或用户自定义的。对应不同响铃模式的场景或信息的来源,即设定标识支持用户自定义,这样,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述求,可进行不同的智能提醒,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前,获取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前,在采集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通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使得在有场景满足预定条件时能够及时的对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进行调整。
1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采集时间段可以包括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早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一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二时间段是晚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二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一时间差与第二时间差相同或不同。
1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前,在采集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可以包括: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前,在第一时间段内,采用第一采集频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在第二时间段内,采用第二采集频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其中,第一采集频率与第二采集频率相同或不同。
15.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是预配置的,或用户自定义的;第一采集频率和第二采集频率是预配置的,或用户自定义的。这样,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述求,可进行不同的智能提醒,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在系统时间等于第二响铃时间时,进行响铃提醒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关闭闹钟或延迟提醒的操作;电子设备根据第一信息中满足第一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该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采用第一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的原因。这样,在进行闹钟提醒时或提醒后,播报具体原因加强用户信息量,加强手机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还可以减少指定多个闹钟,闹钟一闹就关闭的场景。
1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可以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一个或多个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
1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后,获取第二信息,可以包括:
在第二响铃时间晚于或等于第一响铃时间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后,在第二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二信息;在第二响铃时间早于第一响铃时间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后,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二信息。在闹钟响铃后,通过继续获取各种信息,使得在存在场景满足预定条件时能够再次给用户输出提示,进一步的提高了闹钟功能的智能性。
19.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早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一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二时间段是晚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二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一时间差与第二时间差相同或不同。
2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二信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根据第二信息中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第二信息中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2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在闹钟响铃前,获取第一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智能提醒功能的操作。电子设备的智能提醒功能可以支持用户开启/关闭。电子设备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智能提醒。
2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根据第一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包括:在第一响铃模式为提前响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提前响铃对应的提前时长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在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根据推后响铃对应的推后时长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
2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前时长和推后时长是预配置的,或用户自定义的,或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的。提前时长、推后时长支持用户自定义,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述求,可进行不同的智能提醒,进一步的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闹钟的响铃装置,该响铃装置可以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设定的闹钟的第一响铃时间;获取单元,还用于在闹钟响铃前,获取第一信息;设置单元,用于在第一信息满足第一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根据第一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提醒单元,用于在系统时间等于第二响铃时间时,进行响铃提醒;获取单元,还用于在闹钟响铃后,获取第二信息,提醒单元,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根据第二信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响铃模式与第一响铃模式相同或不同。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提前响铃或正常响铃;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晚于第一响铃时间;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提前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早于第一响铃时间;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正常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等于第一响铃时间。
2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响铃模式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的两种或三种响铃模式;设置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响铃模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
27.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信息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获取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各响铃模式与不同设定标识的对应关系,从
一个或多个设定标识对应的应用和/或设备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其中,设定标识包括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
2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闹钟响铃前,在采集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
29.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集时间段包括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早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一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二时间段是晚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二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一时间差与第二时间差相同或不同。
3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闹钟响铃前,在第一时间段内,采用第一采集频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在第二时间段内,采用第二采集频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其中,第一采集频率与第二采集频率相同或不同。
31.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铃装置还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关闭闹钟或延迟提醒的操作;提醒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信息中满足第一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采用第一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的原因。
32.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信息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一个或多个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
3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二响铃时间晚于或等于第一响铃时间的情况下,在闹钟响铃后,在第二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二信息;在第二响铃时间早于第一响铃时间的情况下,在闹钟响铃后,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二信息。
34.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醒单元,具体用于:根据第二信息中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第二信息中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35.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输入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智能提醒功能的操作。
36.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设置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响铃模式为提前响铃的情况下,根据提前响铃对应的提前时长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在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的情况下,根据推后响铃对应的推后时长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
37.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闹钟的响铃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上,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响铃装置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8.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9.第五方面,本技术的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显示屏,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
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第六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或者承载有计算机可读代码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闹钟的响铃装置,第三方面所述的闹钟的响铃装置,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及第六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42.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闹钟的响铃提醒场景示意图;
4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4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4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响铃提醒场景示意图;
4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4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5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响铃提醒场景示意图;
51.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52.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53.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54.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界面示意图;
55.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56.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8.目前,现有终端的闹钟功能,一般是用户提前在终端的闹钟应用中设定响铃时间,终端在确定系统时间到达该响铃时间后进行响铃,来提醒用户。但是,这样的闹钟实现方案,只能按时提醒,不够智能,人机交互性能较低。
5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闹钟功能的终端,用户可预先设定响铃时间以便终端来实现闹钟功能。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基于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能够推荐更佳的响铃模式(如,推后响铃,正常响铃或提前响铃)进行响铃提醒,而不仅是传统的按时提醒,使得终端的闹钟功能更加智能化,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60.作为一种示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终端具体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手环)、虚拟现实设备等具有闹钟功能的电子设备,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终端可以通过安装闹钟应用来实现闹钟功能。所述闹钟应用可以是系统应用,也可以是第三方应用,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6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62.以终端为手机为例。请参考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
63.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等。
6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65.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控制器可以是手机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66.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67.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处理器110可以通过该一个或多个接口与电子设备的其他器件交互。可以理解的是,图2示出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结构限定。
68.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手机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接收电池142的输入为手机供电。
69.手机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70.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
机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71.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72.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手机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73.手机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74.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显示屏194,n为大于1的正整数。
75.手机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76.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手机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77.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手机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78.手机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播放闹铃音乐,录音等。
79.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80.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手机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闹铃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
成声音信号。当手机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5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570c。
81.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手机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手机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
82.陀螺仪传感器可以用于确定手机的运动姿态。气压传感器用于测量气压。磁传感器包括霍尔传感器。手机可以利用磁传感器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手机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距离传感器,用于测量距离。手机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检测用户手持手机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指纹传感器用于采集指纹。手机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骨传导传感器可以获取振动信号。
83.触摸传感器,也称“触控面板”。触摸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也可以设置于手机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84.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
85.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闹钟的响铃提示,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86.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闹铃,通知等。
87.当手机包括sim卡接口195时,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手机的接触和分离。手机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正整数。手机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手机中,不能和手机分离。
88.示例性地,在终端的存储器(如上述手机的内部存储器121)中可以存储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以软件系统为分层架构的安卓操作系统为例,结合图3,示例性的说明上述终端的软件结构。
89.其中,操作系统是一个以linux为基础的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并结合终端(如上述手机)中的硬件实现各种各样的功能。下面,将详细说明该分层架构的操作系统的软件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仅以操作系统为示例来说明终端要实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所需的软件环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也可以以其它操作系统,如华为的鸿蒙操作系统等来实现。
90.其中,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
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操作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应用程序框架层(application framework,或简写为framework),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和内核层(kernel)。
91.其中,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闹钟,健康,天气,地图,运动,日历,导航,短信息,邮件,通话等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可以是第三方应用,也可以是系统应用,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9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预先在闹钟应用中设定响铃时间。终端,如终端的闹钟应用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和收集的其他各种有用信息,推荐更佳的响铃模式(如,推后响铃,正常响铃或提前响铃)进行响铃提醒,以实现终端的闹钟功能。其中,上述有用信息可来源于终端的其他应用,如上述健康,天气,地图,运动,日历,导航,短信息,邮件等应用。上述有用信息也可以来源于与该终端连接的其他设备,如运动手环,运动手表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或者其他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
93.应用程序框架层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一系列的服务和管理系统,用于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例如,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系统服务和扩展服务。一般的,系统服务所提供的能力允许应用程序层的所有应用(包括三方应用)使用,其是对外开源,开放的(如对三方应用开源)。扩展服务所提供的能力不对外开源,开放。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在一种示例中,可由系统服务向应用程序层的闹钟应用提供上述有用信息。在又一种示例中,可由扩展服务向应用程序层的闹钟应用提供上述有用信息。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如,上述有用信息可由相关应用或与终端连接的其他设备传输给系统服务或扩展服务,由其暂存。闹钟应用在需要时,可从系统服务或扩展服务处读取所需信息。
94.当然,应用程序框架层还可以包括其他服务和管理系统,如窗口管理服务,视图系统,通知管理服务等,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95.硬件抽象层是应用程序框架的支撑,是连接应用程序框架层与内核层的重要纽带,其可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开发者提供服务。如,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硬件抽象层可以包括:hal处理模块,该hal处理模块可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闹钟应用提供算法支持,以便闹钟应用能够实现根据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和其他各种有用信息,推荐更佳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的功能。
96.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包括各种驱动,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音频驱动,马达驱动等。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闹钟应用确定出响铃模式后,可根据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对实际响铃时间进行设置。在终端的系统时间到达实际响铃时间时,闹钟应用可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hal层向内核层对应的驱动传输功能处理参数流,以便内核层的驱动触发对应的硬件(或者说物理器件)进行响铃提醒。如,闹钟应用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hal层向内核层的马达驱动传输对应的功能处理参数流,以便马达驱动触发终端的马达产生振动提示。又如,闹钟应用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hal层向内核层的音频驱动传输对应的功能处理参数流,以便音频驱动触发终端的扬声器播放闹铃音乐。再如,闹钟应用通过应用程序框架层和hal层向内核层的显示驱动传输对应的功能处理参数流,以便显示驱动触发终端的显示屏显示对应界面,以进行相关提示,如显示闹钟推后或提前的原因等。
97.以下以终端为手机为例,结合具体示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闹钟的响铃方法
进行详细描述。
9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闹钟的响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99.s401、手机获取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
100.在用户想要使用手机的闹钟功能时,可预先在手机的闹钟应用中设定闹钟。在用户完成闹钟的设定后,手机可将用户设定的闹钟的相关设置,如包括闹钟的响铃时间,铃声,是否振动,闹钟名,是否重复响铃等存储起来,如存储在手机为闹钟应用分配的缓存中。其中,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可以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响铃时间。
101.例如,在用户想要使用手机的闹钟功能在早上八点提醒自己起床时,可打开手机的闹钟应用。手机接收到用户打开闹钟应用的操作后,作为响应,可显示闹钟设置界面。用户可在闹钟设置界面中选择添加新的闹钟(如称为闹钟1),并针对该闹钟1进行相关设置,如设定对应的响铃时间。如,手机可在接收到用户添加新闹钟的操作后显示对应设置界面,该设置界面中包括用于设定响铃时间的设置项,用户可通过该设置项实现响铃时间的设定,即用户设定闹钟1的响铃时间为早上八点。用户还可针对该闹钟1进行其他设置,如铃声,是否振动,闹钟名,是否重复响铃等。在对这些设置项进行对应设置并确认后,闹钟1便设定成功。在闹钟1设定成功后,手机可将该闹钟1的响铃时间(如早上八点),铃声,是否振动,闹钟名,是否重复响铃等相关设置存储到手机的存储器中。
102.在闹钟1开启(如用户手动开启或该闹钟1被设定成功后默认开启)后,手机可从闹钟应用的缓存中获取闹钟1的相关设置,以获得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
103.s402、手机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开启状态。
104.其中,智能提醒功能可以是指根据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和其他有用信息,推荐更佳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的功能。手机可提供用于开启或关闭手机智能提醒功能的功能入口。用户通过该功能入口,可开启或关闭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
105.作为一种示例,用于开启或关闭手机智能提醒功能的功能入口可以包含在手机闹钟应用的闹钟设置界面中。例如,结合图5,手机在接收到用户打开闹钟应用的操作后,可显示闹钟设置界面501。该闹钟设置界面501中可以包括功能控件502,该功能控件502是用于开启或关闭手机智能提醒功能的功能入口。用户可通过对该功能控件502进行操作,如点击操作,以开启或关闭手机智能提醒功能。如,如图5中的(a)所示,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当前处于关闭状态,功能控件502为未选中状态,用于向用户提示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未开启。在用户想要开启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时,可对功能控件502进行操作,如点击操作。手机接收到对功能控件502的点击操作后,可开启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手机还可将功能控件502由图5中的(a)所示的未选中状态改变为图5中的(b)所示的选中状态,用于向用户提示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已开启。之后,在用户想要关闭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时,可再次对该功能控件502进行点击操作,作为对此次点击操作的响应,手机可关闭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手机还可将功能控件502由图5中的(b)所示的选中状态改变为图5中的(a)所示的未选中状态,用于向用户提示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未开启。
106.上述闹钟设置界面501中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定的闹钟相关的信息,如结合s401中的示例,包括用户设定的早上八点的闹钟1。如,具体的可以包括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08:00,闹钟名:起床和是否重复响铃:每天等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闹钟1的
开关按钮。其中,当前开关按钮所处的状态用于指示闹钟1已开启。
107.在本实施例中,在闹钟1开启后,手机可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作为一种示例,手机中可存储有用于指示手机智能提醒功能开关状态的标志位。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时,该标志位的取值不同。手机可根据该标志位,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例如,以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该标志位的取值为1,处于关闭状态时,该标志位的取值为0为例。手机在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时接收到用户对上述功能控件502的点击操作后,手机可开启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并可将该标志位设置为1。在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开启状态时接收到用户对上述功能控件502的点击操作后,手机可关闭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并可将该标志位设置为0。在闹钟1开启后,手机可获取该标志位的当前取值,并根据标志位的当前取值,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果标志位的当前取值为1,则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如果标志位的当前取值为0,则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108.如果手机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则手机可根据s401中获得的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进行定时提醒。即手机可对手机的系统时间进行监测,在确定系统时间等于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后,进行响铃提醒,如可根据闹钟1的相关设置,播放音乐,进行振动提示等。如果手机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开启状态,如手机接收到用户开启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的操作,则可执行以下s403-s405。
10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401和s402可以在闹钟1开启后执行,且s401和s402的执行没有先后顺序。即在闹钟1开启后,可先执行s401,再执行s402,或者在闹钟1开启后,先执行s402,再执行s401,或者在闹钟1开启后,同时执行s401和s402。本实施例在此对s401和s402的执行先后顺序不做具体限制。
110.另外,以上是以手机提供智能提醒功能的开启/关闭功能入口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向用户提供用于开启/关闭智能提醒功能的入口,而是对于用户设定的所有闹钟在其开启后均根据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和其他有用信息,推荐更佳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也就是说,在闹钟开启后,手机获取到用户设定该闹钟的响铃时间后,无需执行s402,而是直接执行以下s403-s405。
111.s403、手机在采集时间段内,在闹钟1未响铃前,周期性的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并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和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
112.其中,响铃模式可以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正常响铃。本实施例中,响铃模式,也可以理解为响铃处理方式。推后响铃可以理解为推后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提前响铃可以理解为提前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正常响铃可以理解的为按照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正常进行响铃提醒。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上述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或者说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
113.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可来源于手机中的应用,也可以来源于与手机连接的其他终端。
114.不同响铃模式对应有用信息的来源可以不同。在一些示例中,可根据场景需求的不同,确定不同响铃模式对应有用信息的来源。例如,结合图6,为了在响铃提醒后用户能准时完成相关事宜,如按时上班,按时到达约定地点等,可以在可能会导致用户不能准时完成相关事宜的场景,采用提前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提前闹铃的实际响铃时间,以
为用户争取更多的时间。如,天气(如天气恶劣),路途(如常用路线堵车),意外(如飞机晚点,地铁1号线延误)等场景可能会导致用户不能准时完成相关事宜,因此在这些场景下可采用提前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其中,天气,路途,意外等场景的相关数据可以从地图应用,天气应用,官方媒体平台等处获得。也就是说,提前响铃对应的有用信息可从地图应用,天气应用,官方的媒体平台等处获得。其中,地图应用,天气应用,官方的媒体平台等应用可开放对应接口供手机获得对应数据。或者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数据来源。
115.继续参见图6,为了在响铃提醒后,让用户能够加重意识,重新决策是否需要推迟相关事宜,可以在相关场景下,采用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按照用户的设定按时响铃提醒,并给出当前场景相关数据的一些提醒,以便用户做出对应决策,如是否推迟相关事宜等。如,可以是用户关心的一些场景,如用户的健康情况可能需要用户加重意识,减少因健康问题导致的突发问题带来的影响,因此健康场景下可采用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按照用户的设定按时响铃提醒,并给出健康情况的提醒。其中,用户的健康情况(如血压,睡眠情况或其他健康情况等)可从运动健康类应用处获得。如,用户的健康情况可从用户手机的健康类应用处获得,也可以从与手机连接的用户的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运动健康类应用处获得。也就是说,正常响铃对应的有用信息可从健康类应用或与手机连接的其他设备等处获得。或者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数据来源。
116.继续参见图6,对于用户设定的针对单点事情,如会议,行程,临时加班等既定事宜的闹钟,在这些既定事宜被取消或推迟的场景中,为了给用户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可以在这些场景下,采用推后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推后闹铃的实际响铃时间。这些场景的相关数据可以由正式的通知来定,如可从即时通信应用(如,短信应用),邮件应用,或公司相关的应用等处获得。也就是说,推迟响铃对应的有用信息可从即时通信应用,邮件应用,或公司相关的应用等处获得。或者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数据来源,如用户定义其他三方应用为推后响铃的数据来源。
117.其中,手机中可配置有不同响铃模式与场景(即数据来源,如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手机根据配置的响铃模式与数据来源的对应关系,可从相关应用和/或设备中获取不同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本实施例中的设定标识可以包括上述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
118.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响铃模式与数据来源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系统开发人员预先配置在手机中,也可以由用户配置。例如,结合图7,如手机在接收到对用户对开启智能提醒功能的功能控件的操作后,手机可显示配置界面701。该配置界面701用于配置响铃模式与数据来源的对应关系。如用户可通过在提前响铃对应的设置项702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如应用名(如天气,地图等),以对提前响铃对应的场景或者说数据来源进行配置。又如,用户可通过在正常响铃对应的设置项703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如应用名(如运动健康等),以对正常响铃对应的场景或者说数据来源进行配置。再如,用户可通过在推后响铃对应的设置项704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如应用名(如公司官方平台,邮件等),以对推后响铃对应的场景或者说数据来源进行配置。再如,用户可在响铃模式对应的设置项中输入对应设备(如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标识,以对该响铃模式对应的数据来源进行配置。手机在接收到对应的配置操作后,可对不同响铃模式与数据来源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
119.另外,图6和图7所示的数据来源与响铃模式的对应关系仅是一种示例,在具体实
现时,不同数据来源与响铃模式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实际场景的需求进行设置。如,健康场景,飞机晚点场景对应推后闹铃的响铃模式,即推后响铃对应有用信息的数据来源为健康类应用,官方媒体平台,既定事宜取消或推迟对应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即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对应有用信息的数据来源为即时通信应用或邮件应用等,本实施例在此对不同场景与响铃模式的对应关系不做具体限制。响铃模式对应的数据来源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如,结合图6和图7,用户有关心其他事情,如用户家人的健康情况,股票等需采用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则用户可以手动配置对应数据来源到手机中,并配置该数据来源对应的响铃模式为正常响铃。其中,用户家人的健康情况可从用户家人的可穿戴设备或用户家人的手机的健康类应用处获得。股票相关的数据可从用户手机中的对应应用(如股票应用)处获得。如,结合图7,用户可在正常响铃对应的设置项703的自定义选项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如应用名(如股票等)和/或设备标识,以对正常响铃对应的场景或者说数据来源进行自定义设置。当然,其他响铃模式对应的数据来源也可以由用户自定义,如用户设定高铁,飞机的相关班次,公司的一些官宣资料等场景,及其对应响铃模式。如,继续结合图7,用户可在提前响铃对应的设置项701的自定义选项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以对提前响铃对应的场景或者说数据来源进行自定义设置,在推后响铃对应的设置项704的自定义选项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以对推后响铃对应的场景或者说数据来源进行自定义设置。在其他一些示例中,手机也可以提供其他的设置界面供用户设置不同响铃模式与数据来源的对应关系,或自定义响铃模式对应的数据来源,本实施例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如,如图8中的(a)所示,手机在接收到对用户对开启智能提醒功能的功能控件的操作后,手机可显示配置界面801,该配置界面801中包括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6和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7。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6用于自定义提前响铃对应的场景或数据来源。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7用于自定义推后响铃对应的场景或数据来源。这样,用户可在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6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以对提前响铃对应的场景或数据来源进行自定义,在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7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以对推后响铃对应的场景或数据来源进行自定义。或者,如图8中的(b)所示,该配置界面801中包括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8。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8用于自定义提前响铃和推后响铃对应的场景或数据来源。这样,用户可在自定义场景配置项808中输入对应的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以同时对提前响铃和推后响铃对应的场景或说数据来源进行自定义。
120.在一些示例中,在闹钟1启动后,手机可在获取到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并确定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在采集时间段内,按照一定的采集频率,周期性的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
121.其中,采集时间段可以包括: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第一时间段是在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之前(或者说早于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且距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第一时间差的时间段,或者第一时间段可以称为提前采集区间。第二时间段是在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之后(或者说晚于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且距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第二时间差的时间段,或者第二时间段可以称为推后采集区间。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例如,如图9所示,以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为t1时刻,第一时间差为a,第二时间差为b为例。第一时间段为t1-a时刻到t1时刻,第二时间段为t1时刻到t1+b时刻。
122.采集频率可以包括第一采集频率和第二采集频率。第一采集频率是第一时间段内
采集频率(或者可以称为提前采集频率),第二采集频率是第二时间段内的采集频率(或者可以称为推后采集频率)。第一采集频率和第二采集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2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第一采集频率和第二采集频率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
124.例如,在用户开启手机的智能提醒功能后,可在对应的配置界面中对第一时间差,第二时间差,第一采集频率和第二采集频率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设置。如,继续参考图8,结合图5中的(a),如图8中的(a)所示,手机在接收到对用户对功能控件502的操作,如点击操作后,手机可显示配置界面801。其中,配置界面801中可以包括第一时间差的设置项802,第一采集频率的设置项803,第二时间差的设置项804和第二采集频率的设置项805。第一时间差的设置项802和第一采集频率的设置项803用于用户对提前采集区间和提前采集频率进行设置。第二时间差的设置项804和第二采集频率的设置项805用于用户对推后采集区间和推后采集频率进行设置。用户可在设置项802,设置项803,设置项804和设置项805中的一个或多个中输入对应的数值,以完成相关设置。对于用户进行了相关设置的设置项,手机可根据用户的设置,在对应的采集区间采用对应的采集频率进行数据采集。对于用户没有进行设置的设置项,可根据默认的配置,在对应的采集区间采用对应的采集频率进行数据采集。
125.如,请继续参考图8中的(a),以用户在第一时间差的设置项802中输入了60(单位为分钟),在第一采集频率的设置项803中输入了10(单位为分钟),未在第二时间差的设置项804和第二采集频率的设置项805中输入对应数值,第一时间差和第二时间差的默认配置为30分钟,第一采集频率和第二采集频率的默认配置是5分钟为例。手机在接收到用户的相关设置后,可根据用户的设置,在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的前60分钟,每10分钟采集一次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根据默认配置,在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的后30分钟,每5分钟采集一次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
126.需要说明的是,图8是以在提供一个界面用于用户对提前采集和推后采集的相关参数进行配置为例进行说明的。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提供不同的界面用于用户分别对提前采集和推后采集的相关参数进行配置,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127.在闹钟1未响铃前,每采集一次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手机可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和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如,手机可在确定出存在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推荐采用满足预设条件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根据推荐的响铃模式和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其中,推荐的响铃模式可以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响铃模式。也就是说,手机可在确定出第一信息,如上述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中存在第一响铃模式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如该预定条件可以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根据该第一响铃模式和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
128.可以理解的是,手机在执行该过程时,可能会确定出存在一种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即满足该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也可能会确定出存在两种或三种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即满足对应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当手机确定出存在一种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手机根据满足预定条件的响铃模式和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具体的可以包括:如果手机确定出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提前响铃的触发条件,则推荐采用提前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
提醒,即手机可提前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如果手机确定出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正常响铃的触发条件,则推荐采用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保持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不变,也就是说,实际响铃时间即为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并在响铃提醒时或响铃提醒后给出相关提醒;如果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推后响铃的触发条件,则推荐采用推后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推后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
129.当手机确定存在多种(如,两种或三种)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即满足对应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可根据这多种响铃模式的优先级,确定推荐的响铃模式,如推荐优先级最高的响铃模式。如以三种响铃模式中,推后响铃的优先级最高,提前响铃的优先级次之,正常响铃的优先级最低为例。如果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推后响铃的触发条件,则无论提前响铃或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是否满足对应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手机可推荐采用推后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推后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如果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不满足推后响铃的触发条件,且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提前响铃的触发条件,则无论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是否满足正常响铃的触发条件,手机可推荐采用提前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提前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在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和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均不满足对应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如果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正常响铃的触发条件,则手机可推荐采用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保持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不变,也就是说,实际响铃时间即为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并在响铃提醒时或响铃提醒后给出相关提醒。如果三种响铃模式都不满足预定条件,则按照相关技术按时提醒即可。其中,可以理解的是,调整后的实际响铃时间可以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响铃时间。
130.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不同响铃模式优先级说明仅是一种举例,本实施例在此并不做具体限制。其中,不同响铃模式的优先级可以是预先配置的,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
131.以下结合图6和图8所示示例对s403进行举例说明。例如,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为早上八点,用户设定第一时间差为60分钟,第一采集频率为10分钟,即第一时间段,或者说提前采集区间为早上七点到早上八点,且以10分钟一次的频率采集数据。用户未对第二时间差和第二采集频率进行设置,即第二时间段或者说推后采集区间和采集频率采用默认配置,如默认配置为第二时间段或者或推后采集区间为早上八点到早上八点半,且以5分钟一次的频率采集数据。另外,以推后响铃的优先级最高,提前响铃的优先级次之,正常响铃的优先级最低为例。具体过程示例如下:
132.手机获取手机的系统时间,从确定系统时间与用户设定闹钟1的响铃时间的时间差为60分钟开始到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为止,以10分钟一次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也就是说,手机在早上七点,第一次采集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
133.如结合图6,手机从手机的天气应用,地图应用和官方媒体平台,获取提前响铃对应的有用信息,包括天气情况,路况和意外情况。手机从手机的健康类应用或用户的手环,获取正常响铃对应的有用信息,包括用户的血压,睡眠情况等。手机从手机的即时通信应用和邮件应用,获取推后响铃对应的有用信息,如会议、行程、临时加班等既定事宜是否取消或推迟。
134.手机判断第一次采集到的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并根据满足预定条件的响铃模式和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
135.如果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如会议、行程、临时加班等既定事宜取消或推迟,则无论提前响铃或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手机可推荐采用推后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推后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如,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为八点,手机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八点二十分。
136.如果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不满足预定条件,且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如天气情况恶劣(如大雨,暴雨),用户常用路线的路况不太好(如堵车严重),飞机晚点或用户经常乘坐的地铁1号线延误,则无论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手机可推荐采用提前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提前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如,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为八点,手机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七点五十分。
137.如果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和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均不满足预定条件,且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如用户的血压偏高,睡眠情况不太好,则手机可推荐采用正常响铃的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即手机可保持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八点不变,并在按时响铃时或按时响铃后,提示用户血压不好,睡眠情况不好。
138.之后,手机可在下一次采集周期到来时,如早上七点十分,第二次采集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并判断第二次采集到的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是否满足预定条件。在闹钟1未响铃的情况下,手机根据满足预定条件的响铃模式和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再次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
13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次采集数据是在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之前,此时闹钟1还未响铃。在手机根据第一次采集到的数据对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进行设置(可能提前,也可能推后,还可能保持不变)后,在到达第二次采集数据的时间时,闹钟1可能已经响铃,也可能还未响铃。在闹钟1响铃后,手机可继续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但不再执行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和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的操作。因此,在一些示例中,手机可在早上七点十分进行第二次数据的采集,并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确定是否存在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之后,在闹钟1未响铃的情况下,根据满足预定条件的响铃模式和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再次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
14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次数据采集和根据第二次采集的数据判断响铃模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具体实现与第一次数据采集和根据第一次采集到的数据判断响铃模式是否满足预定条件的具体实现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141.另外,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次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可以采用与上述第一次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相同的方案来实现,即当根据第二次采集到的数据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无论上一次对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进行了怎样的设置(如,可能提前,也可能推后,还可能保持不变),手机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为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八点二十分。当根据第二次采集到的数据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不满足预定条件,且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无论上一次对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进行了怎样的设置,手机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为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七点五十分。当根据第二次采集到的数据确定出推后响铃和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均不满足预定条件,且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无论上一次对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进行了怎样的设置,手机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钟1的响铃时间为八
点,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八点。
142.在另一些示例中,本次对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的设置,可以前一次设置后的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为基准进行调整。例如,以本次是第二次,前一次是第一次为例。
143.如果第一次推荐了推后闹铃的闹铃方式,如接收到临时加班取消的短信,即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调整为了八点二十分,则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推后闹铃时,不进行实际闹铃时间的调整;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提前闹铃,如又接收到了临时加班恢复的短信,且天气情况恶劣,常用路线的路况不太好时,则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由八点二十分调整为七点五十分;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正常闹铃,如又接收到了临时加班恢复的短信,且天气情况良好,常用路线的路况良好,且用户的血压偏高,睡眠情况不太好时,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由八点二十分调整为八点。
144.如果第一次推荐了提前闹铃的闹铃方式,如天气情况恶劣,常用路线的路况不太好,即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调整为了七点五十分,则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提前闹铃时,不进行实际闹铃时间的调整;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推后闹铃,如接收到临时加班取消的短信时,则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由七点五十分调整为八点二十分;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正常闹铃,如天气情况变好,常用路线的路况变好,但用户的血压偏高,睡眠情况不太好时,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由七点五十分调整为八点。
145.如果第一次推荐了正常闹铃的闹铃方式,如用户的血压偏高,睡眠情况不太好,即保持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为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八点不变,则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正常闹铃时,不进行实际闹铃时间的调整;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推后闹铃,如接收到临时加班取消的短信时,则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由八点调整为八点二十分;在第二次推荐的闹铃方式为提前闹铃,如天气情况恶劣,常用路线的路况不太好时,根据用户设定的闹铃时间(八点),将闹钟1的实际闹铃时间由八点调整为七点五十分。
146.之后,以此类推,在闹钟1未响铃前,手机可继续在采集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并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和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如,闹钟1在采集时间段内一直未响铃,则在七点二十分,七点三十分,七点四十分,七点五十分,八点,八点五分,八点十分,

,直至八点三十分分别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并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如果闹钟1在某个时刻已响铃,则在响铃之前执行s403,在响铃之后执行以下s405。如,闹钟1在八点二十分响铃,则在七点到八点二十分这个时间段内,按照对应的采集频率进行数据采集,并设置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在八点二十分之后的时间段内,执行以下s405。
147.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前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的提前时长(如前述示例中提前了十分钟),或推后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的推后时长(如前述示例中的推后了二十分钟),可以是预先配置的,还可以是手机根据实际的场景确定的,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例如,如图10所示,手机在接收到对用户对开启智能提供功能的功能控件的操作后,手机可显示配置界面1001。其中,该配置界面1001可以包括用于设置提前时长的配置项1002和用于设置推后时长的配置项1003。用户可在配置项1002中输入对应时长,如10分钟,以对提前时长进行
配置,在配置项1003中输入对应时长,如20分钟,60分钟等,以对推后时长进行配置。又例如,如图11所示,手机在接收到对用户对开启智能提供功能的功能控件的操作后,手机可显示配置界面1101。其中,该配置界面1101可以包括用于配置提前时长的配置项1102和用于配置推后时长的配置项1103。手机在接收到用户对配置项1102的操作后,可显示操作菜单1104,该操作菜单1104中包括默认选项1105、自动选项1106和自定义选项1107。若手机接收到用户对默认选项1105的选择操作,则手机可设置提前时长为预先配置的默认值,如30分钟。若手机接收到用户对自动选项1106的选择操作,则手机根据实际场景自动确定提前时长。若手机接收到用户对自定义选项1107的选择操作,则手机可设置提前时长为用户自定义的对应时长。类似的,手机在接收到用户对配置项1103的操作后,可显示对应操作菜单,该操作菜单1104中也包括默认选项、自动选项和自定义选项。手机可根据用户的选择操作,确定提前时长。
148.例如,以上述提前时长为例,在提前时长是预先配置或用户设置的情况下,手机在确定出推荐使用提前闹铃的闹铃方式进行响铃提醒时,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如早上八点)和预先配置或用户设置的提前时长(如十分钟),确定实际响铃时间为七点五十分,以此为依据对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进行设置,即设置为七点五十分。在提前时长是手机根据实际场景确定的场景下,手机在确定出推荐使用提前闹铃的闹铃方式进行响铃提醒时,手机可以根据收集的提前闹铃的有用信息,如天气情况,路况和意外情况确定用户在途需要花费的时间,根据确定的在途需要花费的时间(如二十分钟)和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如早上八点),确定实际响铃时间为七点四十分,以此为依据对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进行设置,即设置为七点四十分。类似的,以上述推后时长为例,在推后时长是预先配置或用户设置的情况下,手机在确定出推荐使用推后闹铃的闹铃方式进行响铃提醒时,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如早上八点)和预先配置或用户设置的推后时长(如二十分钟),确定实际响铃时间为八点二十分,以此为依据对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进行设置,即设置为八点二十分。在推后时长是手机根据实际场景确定的场景下,手机在确定出推荐使用推后闹铃的闹铃方式进行响铃提醒时,手机可以根据收集的推后闹铃的有用信息,如会议、行程、临时加班等既定事宜推迟的时长(如推后四十分钟)和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如早上八点),确定实际响铃时间为八点四十分,以此为依据对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进行设置,即设置为八点四十分。当然,还可有其他方式来确定提前时长和推后时长,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149.s404、手机监测手机的系统时间,在系统时间等于当前设定的实际响铃时间时,进行响铃提醒。
150.其中,当前设定的实际响铃时间可以是该实际响铃时间之前,手机最后一次设置的响铃时间,可以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响铃时间。如,手机最后一次根据采集到的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确定推荐采用的闹铃方式为提前响铃,并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七点五十分,则在手机监测的系统时间等于七点五十分时,可进行响铃提醒。
151.又如,手机最后一次根据采集到的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确定推荐采用的闹铃方式为正常响铃,并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八点,则在手机监测的系统时间等于八点时,可进行响铃提醒。
152.再如,手机最后一次根据采集到的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确定推荐采用的闹铃方式为推后响铃,并将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设置为八点二十分,则在手机监测的系统时
间等于八点二十分时,可进行响铃提醒。
153.在本实施例中,响铃提醒的方式可以是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振动,播放闹铃音乐,指示灯闪烁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进行响铃提醒时或接收到用户关闭闹钟1或延迟提醒的操作后,还进行文字和/或语音播报提醒。该提醒可以为实施例中的第二提示信息。
154.其中,文字的方式提醒可以是短信提醒,邮件提醒或通过其他三方应用提醒等。文字的方式提醒还可以是在显示屏上显示弹窗来进行文字播报提醒,或在通知栏中显示对应的信息以进行文字播报提醒。该播报提醒用于向播报闹铃1提前、推后或正常响铃的具体原因。在一种示例中,在手机确定推荐采用的闹铃方式为提前响铃的场景下,播报提醒的信息可以是:今天天气情况如何,路途情况如何,是否有意外情况等,为了防止您迟到,已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闹铃。如,播报提醒的信息是,今天下雨,地铁1号线故障,为了防止您迟到,已根据实际路况提前十分钟为您服务。例如,如图12所示,手机可在锁屏界面中显示弹窗1201,该弹窗1201中包括“今天下雨,地铁1号线故障,为了防止您迟到,已根据实际路况提前十分钟为您服务”的提示信息。在又一种示例中,在手机确定推荐采用的闹铃方式为推后响铃的场景下,播报提醒的信息可以是:会议、行程、临时加班等既定事宜取消或推迟,为了给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已根据实际情况推后闹铃。如,播报提醒的信息是,今天临时加班取消,为了给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其他事情,已推后二十分钟为您服务。该播放提醒具体提醒事宜也可以是用户自定义的,本实施例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155.其中,上述响铃提醒可以是由手机自身实现的,也可以是由与手机连接的其他设备实现的。如,在手机确定系统时间等于当前设定的实际响铃时间时,可以通过手机的相关硬件,如马达,显示屏,扬声器进行响铃提醒,也可以向相关信息(如铃声,是否振动等)发送给与手机连接的其他设备,如音箱,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由其进行响铃提醒。在手机将相关信息发送给与手机连接的其他设备进行响铃提醒的场景中,在一些示例中,手机与该设备可采用无线通信协议建立连接。如,无线通信协议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协议、蓝牙(bluetooth)协议、zigbee协议、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协议等短距离通信协议,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这样,手机可通过短距离通信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发送给该设备,以便该设备进行响铃提醒。在其他一些示例中,其他设备也可以与手机登录相同账号(比如,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账号,如华为账号,再比如,应用账号),基于此,手机可通过云服务器或共享网络的方式,将相关信息发送给该设备,以便其进行响铃提醒。
156.s405、在闹钟1响铃后,手机在采集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并根据获得满足条件的有用信息进行提醒。
157.在本实施例中,在闹钟1响铃后,如果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包含在采集时间段,例如,参照图9,手机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在t1-a到t1+b内,则在响铃提醒后,手机可继续在采集时段内,采集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之后,手机根据采集到的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继续确定是否存在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具体的采集过程和确定满足预定条件的过程与s403中对应内容的描述类似,此处不再详细赘述。在确定存在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时,手机可根据满足条件的有用信息进行提醒。该提醒可以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提示信息。
158.如,继续结合s403-s404中的示例,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由用户设定的八点提前到了七点五十分,在七点五十分手机进行响铃提醒后,手机在八点继续采集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或者,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用户设定的八点,在八点手机进行响铃提醒后,手机在八点五分继续采集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手机确定出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如会议、行程、临时加班等既定事宜取消或推迟,则手机可进行提醒,如通过文字/语音提醒用户会议、行程、临时加班等既定事宜取消或推迟。或者,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手机确定出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用户如血压,睡眠情况或其他健康情况等不佳,则手机可进行提醒,如通过文字/语音提醒用户血压偏高,睡眠情况不太好等。或者,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手机确定出提前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如天气情况恶劣,用户常用路线的路况不太好,飞机晚点或用户经常乘坐的地铁1号线延误,则手机可进行提醒,如通过文字/语音提醒用户天气情况,用户常用路线的路况,飞机晚点或用户经常乘坐的地铁1号线延误等。其中,文字的方式提醒可以是短信提醒,邮件提醒或通过其他三方应用提醒等。文字的方式提醒还可以是在显示屏上显示弹窗来进行文字播报提醒,或在通知栏中显示对应的信息以进行文字播报提醒。
159.类似的,继续结合s403-s404中的示例,闹钟1的实际响铃时间由用户设定的八点推迟到八点二十分,在八点二十分手机进行响铃提醒后,手机在八点二十五分继续采集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之后,根据获得的有用信息,手机确定出提前响铃或正常响铃或推后响铃的有用信息满足预定条件,则手机可进行对应提醒。
160.以上示例,是以在闹钟1进行响铃提醒后获得所有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为例进行说明的。由于在闹钟1进行响铃提醒后,可能获取提前响铃或正常响铃的有用信息对用户来说参考价值不是很大,因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闹钟1进行响铃后,手机在采集时间段内,仅周期性的获取推后闹铃对应的有用信息,并在其满足预定条件时进行提醒。或者,在闹钟1进行响铃后,手机在采集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提前响铃,正常响铃和推后响铃中的一种或两种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本实施例在此对闹钟进行响铃提醒后在采集时间段内继续获取哪种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不做具体限制。在闹钟进行响铃提醒后在采集时间段内获取哪种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可以是预先定义的,也可以是用户设置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信息包括闹钟1响铃后获得的各响铃模式对应的有用信息。例如,如图13所示,手机在接收到对用户对开启智能提供功能的功能控件的操作后,手机可显示配置界面1301。其中,该配置界面1301可以包括用于设置闹铃后获取哪种响铃模式有用信息的配置项1302。用户可在配置项1302中输入对应响铃模式,如提前响铃,正常响铃和/或推后响铃,以对闹铃后需继续获取有用信息的闹铃方式进行配置。
161.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手机基于用户设定的响铃时间和收集的各种有用信息,能够推荐更佳的响铃模式(如,推后响铃,正常响铃或提前响铃)进行响铃提醒,而不仅是传统的按时提醒,使得终端的闹钟功能更加智能化,更加人性化,提高了人机交互性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在进行闹钟提醒时或提醒后,播报具体原因加强用户信息量,加强手机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还可以减少指定多个闹钟,闹钟一闹就关闭的场景。
162.另外,对应不同响铃模式的场景或有用信息的来源支持用户自定义,这样,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述求,可进行不同的智能提醒,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各种有用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手机中的其他应用或平台,也可以源于与手机连接的其他设备,提高了三方生
态的合作性。
16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技术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实施例的范围。
164.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165.在一种示例中,请参考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401、设置单元1402和提醒单元1403。
166.获取单元1401,用于获取用户设定的闹钟的第一响铃时间。
167.获取单元1401,还用于在闹钟响铃前,获取第一信息。
168.设置单元1402,用于在第一信息满足第一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根据第一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
169.提醒单元1403,用于在系统时间等于第二响铃时间时,进行响铃提醒。
170.获取单元1401,还用于在闹钟响铃后,获取第二信息。
171.提醒单元1403,还用于在第二信息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时,根据第二信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二响铃模式与第一响铃模式相同或不同。
172.进一步的,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提前响铃或正常响铃;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晚于第一响铃时间;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提前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早于第一响铃时间;当第一响铃模式为正常响铃时,第二响铃时间等于第一响铃时间。
173.进一步的,第一响铃模式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的两种或三种响铃模式;设置单元1402,具体用于根据第一响铃模式中优先级最高的响铃模式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
174.进一步的,第一信息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获取单元1401具体用于:根据各响铃模式与不同设定标识的对应关系,从一个或多个设定标识对应的应用和/或设备获取各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其中,设定标识包括应用标识和/或设备标识。
175.进一步的,获取单元1401,具体用于:在闹钟响铃前,在采集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
176.进一步的,采集时间段包括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其中,第一时间段是早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一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二时间段是晚于第一响铃时间,且距第一响铃时间第二时间差的时间段;第一时间差与第二时间差相同或不同。
177.进一步的,获取单元1401,具体用于:在闹钟响铃前,在第一时间段内,采用第一采集频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息,在第二时间段内,采用第二采集频率周期性的获取第一信
息;其中,第一采集频率与第二采集频率相同或不同。
178.进一步的,该响铃装置还包括:输入单元,用于接收到用户关闭闹钟或延迟提醒的操作;提醒单元1403,还用于根据第一信息中满足第一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输出第二提示信息,第二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采用第一响铃模式进行响铃提醒的原因。
179.进一步的,第二信息包括推后响铃、提前响铃和正常响铃中一个或多个响铃模式对应的信息。
180.进一步的,获取单元1401,具体用于:在第二响铃时间晚于或等于第一响铃时间的情况下,在闹钟响铃后,在第二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二信息;在第二响铃时间早于第一响铃时间的情况下,在闹钟响铃后,在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内,周期性的获取第二信息。
181.进一步的,提醒单元1403,具体用于:根据第二信息中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输出第一提示信息,第一提示信息用于向用户展示第二信息中满足第二响铃模式的触发条件的信息。
182.进一步的,输入单元,还用于接收用户开启电子设备的智能提醒功能的操作。
183.进一步的,设置单元1402,具体用于:在第一响铃模式为提前响铃的情况下,根据提前响铃对应的提前时长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在第一响铃模式为推后响铃的情况下,根据推后响铃对应的推后时长和第一响铃时间设置闹钟的实际响铃时间为第二响铃时间。
18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闹钟的响铃装置,该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18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显示屏、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当然,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显示屏、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例如,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手机的结构。
18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可以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如图15所示,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501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1502。该处理器1501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处理器1501和接口电路1502可通过线路互联。该处理器1501可以通过接口电路1502从上述电子设备的存储器接收并执行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1501执行时,可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18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上述电子设备(如手机)运行的计算机指令。
188.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上述电子设备(如手机)运行的计算机指令。
189.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
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190.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191.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192.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193.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技术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194.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