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装置、图像形成系统、检查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7761036发布日期:2021-12-03 23:4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检查装置、图像形成系统、检查方法以及记录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检查装置、图像形成系统、检查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2.在对印刷有原稿图像的印刷物的质量进行检查(以下还称为“检验”)的检查装置中,已知通过比较对印刷物的印刷面进行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和原稿图像而自动地进行检查的自动检查技术。根据这样的自动检查技术,能够节省用户通过目视来确认印刷物的印刷面的污渍、褶皱等而检查质量的工夫,所以特别是在进行大量的印刷的生产印刷的现场中有助于节省人力。
3.另外,近年来在生产印刷的领域中,向透明原材料(例如透明的片材等)进行印刷的机会正在增加。在针对透明原材料的印刷中,有“表印(front printing)”以及“里印(back printing)”。“表印”是指,与针对通常的纸张的印刷同样地,例如设想向透明原材料的表面印刷原稿图像并从透明原材料的表面(印刷面)观察印刷图像的印刷。相对于此,“里印”是指,设想使原稿图像进行镜面翻转(左右翻转)后印刷到透明原材料的背面并从透明片材的表面侧(与印刷面相反的一侧)观察印刷图像的印刷。被里印的印刷图像由于是隔着透明原材料而观察的,所以印刷图像被附加有由透明原材料所致的光泽,并且能够防止印刷面的磨损、污染等。作为与透明原材料的里印有关的技术,例如已知下述专利文献1的技术。
4.但是,在里印中,在例如印刷图像是单色的情况等印刷图像的层薄的情况下,有可能经由印刷图像而可透视地观察到处于透明原材料的另一侧的物体(背景)。例如,在印刷物的另一侧有墙壁的情况下,经由印刷图像而透视到背景,有时由于墙壁的图案而导致印刷图像的外观会变化。在不希望可透视地观察到背景的情况下,有通过在印刷图像上重叠地形成防透图像(例如白的实心图像)来防止透视的方法。由此,在从透明原材料的表面观察印刷物的情况下,由于在印刷图像上形成有防透图像,所以来自背景的光被遮挡,防止可透视地观察到背景。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

20126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但是,在检查形成有防透图像的印刷物的情况下,在以往的检查装置中扫描防透图像并读取防透图像,所以存在无法恰当地实施检查这样的问题。
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检查形成有防透图像的印刷物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实施检查的检查装置、图像形成系统、检查方法以及检查程序。
9.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下述的手段来实现。
10.(1)一种检查装置,进行印刷物的质量检查,所述检查装置具有:图像取得部,取得
原稿图像;第1读取部,针对根据所述原稿图像而在透明原材料的一面所形成的印刷图像,从与所述一面相反的另一面侧进行读取;以及异常检测部,根据所述原稿图像和由所述第1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检测所述印刷物的异常。
11.(2)在上述(1)记载的检查装置中,所述透明原材料是片材状或者板状的原材料。
12.(3)在上述(1)或者(2)记载的检查装置中,所述检查装置还具有:防透判定部,判定在所述印刷图像上是否形成有防透图像;以及第2读取部,从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读取所述印刷图像,在由所述防透判定部判定为在所述印刷图像上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所述异常检测部根据所述原稿图像和由所述第1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检测所述印刷物的异常,另一方面,在由所述防透判定部判定为在所述印刷图像上未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所述异常检测部根据所述原稿图像和由所述第2读取部读取的读取图像,检测所述印刷物的异常。
13.(4)在上述(1)~(3)中的任一个记载的检查装置中,所述异常检测部关于将所述原稿图像以及所述读取图像中的任一方进行镜面翻转得到的翻转图像和另一方的图像,比较对应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值,或者关于所述原稿图像和所述读取图像,比较镜面对称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值,从而判断所述印刷物是否异常。
14.(5)在上述(1)~(3)中的任一个记载的检查装置中,所述异常检测部在所述原稿图像和所述读取图像的比较结果满足预定的检查基准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印刷物正常,另一方面,在所述比较结果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检查基准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印刷物异常。
15.(6)在上述(5)记载的检查装置中,所述检查装置还具有: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与所述透明原材料有关的信息;以及检查基准调整部,根据由所述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调整所述预定的检查基准,所述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与所述透明原材料的基本重量或者厚度有关的信息,所述检查基准调整部根据所述基本重量或者厚度,调整所述预定的检查基准。
16.(7)在上述(6)记载的检查装置中,所述预定的检查基准是所述印刷物的质量检查的检测项目的基准,所述检查基准调整部在所述透明原材料的基本重量或者厚度超过与各自对应的预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受理所述检测项目和关于该检测项目的容许等级的输入,所述异常检测部根据所述原稿图像和所述读取图像来计算所述检测项目的检测等级,在所述检测等级满足由所述检查基准调整部受理的所述容许等级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印刷物正常,另一方面,在不满足所述容许等级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印刷图像异常。
17.(8)在上述(1)~(4)中的任一个记载的检查装置中,所述检查装置还具有: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与所述透明原材料有关的信息;以及像素值校正部,根据由所述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校正所述原稿图像的像素值,所述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与所述透明原材料的色彩有关的信息,所述像素值校正部根据所述透明原材料的色彩,校正所述读取图像的像素值。
18.(9)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具有:图像形成装置,根据原稿图像而在透明原材料的一面形成图像,并作为印刷物输出;上述(1)~(8)中的任一个记载的检查装置,检查所述印刷物的质量;以及纸张搬送装置,将由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输出的所述印刷物搬送到所述检查装置。
19.(10)一种检查方法,是进行印刷物的质量检查的检查装置的检查方法,具有:步骤
(a),取得原稿图像;步骤(b),判定在根据所述原稿图像而在透明原材料的一面所形成的印刷图像上是否形成有防透图像;以及步骤(c),在判定为在所述印刷图像上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从与所述一面相反的另一面侧读取所述印刷图像,根据所述原稿图像和从所述另一面侧读取的读取图像来检测所述印刷物的异常,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在所述印刷图像上未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从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读取所述印刷图像,根据所述原稿图像和从所述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读取的读取图像来检测所述印刷物的异常。
20.(11)在上述(10)记载的检查方法中,所述透明原材料是片材状或者板状的原材料。
21.(12)在上述(10)或者(11)记载的检查方法中,在所述步骤(c)中,关于将所述原稿图像以及所述读取图像中的任一方进行镜面翻转得到的翻转图像和另一方的图像,比较对应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值,或者关于所述原稿图像和所述读取图像,比较镜面对称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值,从而判断所述印刷物是否异常。
22.(13)在上述(10)或者(11)记载的检查方法中,在所述步骤(c)中,在所述原稿图像和所述读取图像的比较结果满足预定的检查基准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印刷物正常,另一方面,在所述比较结果不满足所述预定的检查基准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印刷物异常。
23.(14)一种检查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10)~(13)中的任一个记载的检查方法所包含的处理。
24.根据本发明,比较从被里印的印刷物的与印刷面相反的另一面侧读取的读取图像和原稿图像,实施印刷物的检验,所以即使在检查形成有防透图像的印刷物的质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实施检查。
附图说明
25.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概略剖面图。
26.图2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概略框图。
27.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28.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检查装置的控制部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29.图5是例示图像形成系统的印刷动作的示意图。
30.图6是例示检查装置中的检查方法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31.图7是用于说明没有形成防透图像的情况的检查方法的示意图。
32.图8是例示在图6的流程图中被里印的印刷物的检验的处理过程的子例程流程图。
33.图9是说明根据透明片材的色彩(hue)来校正原稿图像的像素值的示意图。
34.图10是例示与印刷物的质量检查有关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35.(符号说明)
36.100:图像形成系统;200:供纸装置;210:供纸部;220:纸张搬送部;230:通信部;240:控制部;300:图像形成装置;310:图像处理部;320:图像形成部;330:供纸部;340:纸张搬送部;350:定影部;360:通信部;370:操作显示部;380:控制部;400:纸张搬送装置;410:纸张搬送部;420:纸张翻转部;430:通信部;440:控制部;500:检查装置;600:后处理装置;700:客户端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37.以下,参照添附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同一要素附加同一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关于附图的尺寸比率,有时为了说明而被夸大示出,与实际的比率不同。
38.<图像形成系统100>
39.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概略剖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概略框图。另外,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300的控制部380的结构的概略框图,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检查装置500的控制部540的结构的概略框图。
40.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00具有沿着x方向(纸张搬送方向)串联地连接的供纸装置200、图像形成装置300、纸张搬送装置400、检查装置500、后处理装置600以及客户端终端700。此外,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系统100的结构是一个例子,包含于图像形成系统100的装置的种类以及台数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例子。
41.<供纸装置200>
42.供纸装置200根据图像形成装置300的指示,对图像形成装置300供给记录材料。如图1、图2所示,供纸装置200具有供纸部210、纸张搬送部220、通信部230以及控制部240。供纸部210、纸张搬送部220、通信部230以及控制部240通过内部总线201以相互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43.供纸部210具备至少1个供纸托盘,收容作为在印刷中使用的记录材料的透明原材料(例如透明片材)。“透明”包括完全的透明和半透明(着色透明(colored transparency)等)。透明片材(以下还简称为“片材”)例如可以是透明的树脂制的片材(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片材,设想不具有图样等、即是素色。收容于供纸托盘的片材沿着纸张搬送部220的搬送路径通过多个搬送辊对而被逐张地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300。
44.通信部230在与图像形成装置30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数据的交换。控制部240控制供纸部210、纸张搬送部220以及通信部230。
45.<图像形成装置300>
46.图像形成装置300经由网络从外部的客户端终端700接收包含pdl(page description language,页面描述语言)形式的印刷数据以及印刷设定数据的印刷作业,基于此而向片材印刷图像。客户端终端700可以是例如个人计算机、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等。在印刷设定数据中包括与页数、份数、记录材料的种类(透明片材、纸张等)、尺寸、基本重量(basis weight)、检验功能的设定、表印/里印的设定、防透图像的设定等有关的信息。
47.图像形成装置300具有图像处理部310、图像形成部320、供纸部330、纸张搬送部340、定影部350、通信部360、操作显示部370以及控制部380。这些构成要素通过内部总线301以相互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48.图像处理部310根据由通信部360接收到的印刷作业中包含的印刷设定信息以及印刷数据,生成印刷图像数据。所生成的印刷图像数据被发送到图像形成部320。
49.图像形成部320使用包括带电、曝光、显影以及转印的各工序的电子照相方式等公知的成像工序,根据印刷图像数据而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图像形成部320构成为针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以及白色(w)的每个颜色,具有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鼓以及配置于感光鼓周围的带电部、光写入部、显影装置及转印部。
50.在各感光鼓中,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以及白色(w)的调色剂像。将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1次转印到转印部的中间转印带321。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1的调色剂像被2次转印到片材。
51.在本实施方式中,黄色(y)、品红色(m)、青色(c)的调色剂优选为是熔融性优良并具有以低温且短时间会熔融的快速熔融性(sharp melting property)的调色剂。具有快速熔融性的调色剂由于易于混色且通过复印而得到的图像的颜色再现范围宽,所以在原稿中可得到忠实的彩色图像。
52.例如,可以向聚酯纤维树脂或者苯乙烯

丙烯酸系树脂那样的粘结树脂添加着色材料等,通过公知的粉碎方法(pulverization method)或者聚合方法(polymerization method)来制造这样的快速熔融性的调色剂。
53.另一方面,关于白色调色剂,粘结树脂的储存弹性模量(storage elastic modulus)在彩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的软化温度下被设定为彩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的储存弹性模量的5~100倍、优选为10~100倍的值。在储存弹性模量小于5倍、且接近彩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的情况下,有可能在定影时白色调色剂熔融而引起与彩色调色剂的混色,应再现的彩色图像的颜色带白色而引起画质的降低。而且,白色图像不会成为与彩色图像独立的层,起不到作为防透图像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粘结树脂的储存弹性模量为100倍以上的高弹性时,用于将白色调色剂定影到片材的加热量变多,所以有可能导致彩色调色剂过于融溶的状态。其结果,有可能发生所谓的高温偏移(high temperature offset)。为了避免这个现象,需要设为100倍以下。
54.作为白色调色剂的粘结树脂的种类,在满足上述储存弹性模量的条件的例子中,从聚酯纤维系树脂、苯乙烯

丙烯酸系树脂等公知的调色剂用粘结树脂中适当地选择即可。而且,作为白色调色剂的颜料,使用氧化钛、氧化锌、硫酸钡、氧化铝、碳酸钙等的1个以上的材料即可。另外,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添加电荷控制剂等带电附加剂。
55.供纸部330将片材供给到图像形成部320。供纸部330具有多个供纸托盘,在各个供纸托盘中能够收纳例如a4尺寸、a3尺寸等尺寸不同的片材。
56.纸张搬送部340具有搬送路径以及多个搬送辊对,在图像形成装置300内搬送纸张。另外,纸张搬送部340具备纸张翻转部以及循环搬送部,能够将进行了定影的片材的表背翻转后排出、或者向片材的两面形成图像。
57.定影部350使形成于片材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定影部350具备在内部配置有加热器的中空的加热辊以及与加热辊对置的加压辊。加热辊以及加压辊通过加热器而被控制为预定温度(例如100℃以上),对片材实施加热、加压处理,使调色剂图像定影。
58.将图像被定影的片材经由排纸部(未图示)供给到纸张搬送装置400。
59.通信部360经由网络例如与客户端终端700连接,发送接收印刷作业等数据。
60.操作显示部370具有输入部以及输出部。输入部例如具备键盘、按钮以及触摸面板,被用于用户进行利用键盘实施的文字输入、各种设定、利用印刷开始按钮实施的印刷开始的指示等各种指示(输入)。另外,输出部具备显示器,被用于向用户提示印刷作业的实施状况等。
61.控制部380控制图像处理部310、图像形成部320、供纸部330、纸张搬送部340、定影部350、通信部360以及操作显示部370。如图3所示,控制部380具有cpu381、辅助存储装置
382、ram383以及rom384。
62.cpu381执行图像形成装置用的控制程序,实现各种功能。上述控制程序被存储到辅助存储装置382,在被cpu381执行时载入到ram383。辅助存储装置382例如具备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闪存存储器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在ram383中储存与cpu381的执行相伴的运算结果等。在rom384中存储有各种参数、各种程序等。
63.<纸张搬送装置400>
64.纸张搬送装置400根据控制部380的指示,将从图像形成装置300供给的片材原样地或者翻转表背后搬送到检查装置500。纸张搬送装置400具有纸张搬送部410、通信部420以及控制部430。这些构成要素通过内部总线401以相互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纸张搬送部410具有用于搬送片材的搬送路径和多个搬送辊对。另外,纸张搬送部410具有用于使表背翻转的纸张翻转部411。通信部420在控制部430与图像形成装置30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数据的交换。控制部430控制纸张搬送部410以及通信部420。
65.<检查装置500>
66.检查装置500根据控制部380的指示,检查在从纸张搬送装置400搬送的片材上印刷的印刷图像的质量。检查装置500具有纸张搬送部510、图像读取部520、通信部530以及控制部540。这些构成要素通过内部总线501以相互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67.纸张搬送部510具备搬送路径以及多个搬送辊对,沿着搬送路径朝向后处理装置600搬送从图像形成装置300供给的片材。
68.图像读取部520具有夹着纸张搬送部510的搬送路径而设置于下侧以及上侧的内嵌式传感器(以下称为“扫描仪”)521、522。下侧扫描仪521以及上侧扫描仪522分别作为第1读取部以及第2读取部发挥功能,构成为能够根据控制部540的指示而分别独立地动作。
69.下侧扫描仪521读取在搬送路径中搬送的印刷物(由图像形成装置300形成了印刷图像的片材)的下表面。即,下侧扫描仪521隔着印刷物的片材而从片材的背面侧读取被里印的印刷物的(表面所形成的)印刷图像。另外,上侧扫描仪522读取在搬送路径中搬送的印刷物的上表面。即,上侧扫描仪522从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表面侧)读取被里印的印刷物的印刷图像。由扫描仪521、522读取的扫描仪图像(读取图像)的数据分别被发送给控制部540。
70.通信部530在控制部540与图像形成装置30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数据的交换。
71.控制部540控制纸张搬送部510、图像读取部520以及通信部530。如图4所示,控制部540具有cpu541、辅助存储装置542、ram543以及rom544。
72.cpu541执行检查程序,实现各种功能。检查程序被存储到辅助存储装置542,在被cpu541执行时载入到ram543。辅助存储装置542例如具备硬盘驱动器、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闪存存储器等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在ram543中储存与cpu541的执行相伴的运算结果等。在rom544中存储有各种参数、各种程序等。
73.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40作为从控制部380取得原稿图像的图像取得部发挥功能。另外,控制部540作为异常检测部发挥功能,根据原稿图像以及由下侧扫描仪521或者上侧扫描仪522扫描得到的扫描图像(读取图像),检测印刷物的异常。印刷物异常是指,印刷物具有污渍、褶皱、条纹、白斑等的状态。更具体而言,异常检测部关于将原稿图像进行镜面翻转(相对中心轴进行左右翻转)得到的翻转图像以及扫描图像,比较对应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值,从而判断印刷物是否异常。
74.另外,异常检测部还能够构成为根据原稿图像和读取图像的比较结果是否满足预定的检查基准来判断印刷物是否异常。异常检测部在比较结果满足预定的检查基准的情况下判断为印刷物正常,在比较结果不满足预定的检查基准的情况下判断为印刷物异常。预定的检查基准是根据原稿图像和扫描图像的比较结果来判断印刷物是否异常时的判断基准。关于印刷物的异常检测的具体的方法,在后面叙述。
75.另外,控制部540作为取得与透明原材料有关的信息的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发挥功能。原材料信息取得部例如从印刷设定信息取得片材的尺寸、基本重量以及色彩信息。另外,控制部540作为根据由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的信息来调整预定的检查基准的检查基准调整部发挥功能。检查基准调整部取得与片材的基本重量或者厚度有关的信息,根据基本重量或者厚度来调整预定的检查基准。关于预定的检查基准的调整的具体例,在后面叙述。而且,控制部540作为根据由原材料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色彩信息来校正原稿图像的像素值的像素值校正部发挥功能。关于原稿图像的像素值的变更,也在后面叙述。
76.<后处理装置600>
77.后处理装置600根据控制部380的指示,对从检查装置500供给的纸张进行搬送或者后处理,并排出到图像形成系统100的外部。后处理装置600具有纸张搬送部610、后处理部620、排纸部630、通信部640以及控制部650。这些构成要素通过内部总线501以相互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
78.纸张搬送部610具备搬送路径以及多个搬送辊对,沿着搬送路径搬送从检查装置500供给的印刷物,并供给到后处理部620或者排纸部630。
79.后处理部620对被搬送的印刷物实施后处理。作为后处理,例如可以列举穿孔处理、裁切处理等。
80.排纸部630具备排纸托盘以及排纸辊对,将从检查装置500供给并在搬送路径中搬送的片材或者后处理后的片材排出到排纸托盘。
81.通信部640在控制部650与图像形成装置300之间进行控制信号、数据的交换。控制部650控制纸张搬送部610、后处理部620、排纸部630以及通信部640。
82.<图像形成系统的100的印刷动作>
83.图5是例示图像形成系统100的印刷动作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如下情况:用户在客户端终端700中例如利用图像形成装置300来印刷使用文档制作软件、描绘软件编辑的原稿,并利用检查装置500对印刷物的质量进行检查(检验)。
84.客户端终端700的打印机驱动器生成由用户编辑后的原稿的印刷作业,并发送给图像形成系统100。图像形成系统100经由通信部360接收印刷作业,并传送给图像处理部310。在印刷作业中,作为印刷数据例如包括“苹果”的原稿图像。
85.此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客户端终端700的显示器中显示有从被里印的“苹果”的印刷面(背面)侧观察时的图像。设想在里印中,将原稿图像的“苹果”印刷到片材的背面,并从与印刷面相反的面(表面)侧观察印刷物。因此,从表面观察到的印刷图像是将从背面侧观察到的印刷图像进行镜面翻转得到的图像。
86.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印刷作业的印刷设定信息包括下述的表1所示的信息。此外,关于印刷设定信息,还包括页数、份数等其它信息,但在此省略记载。色彩信息包括色彩的ymck值或者rgb值。另外,在记录材料并非是透明原材料的情况下,表印/里印的指定可被处
置为是表印。另外,也可以构成为在印刷设定信息中除了记录材料的基本重量以外还包括记录材料的厚度的项目。
87.[表1]
[0088][0089]
控制部380根据印刷作业的印刷设定信息,控制图像形成系统100的各部。例如,控制部380在取得表1所示的印刷设定信息的情况下,以针对a4尺寸的透明片材用白色图像来防透而进行里印的方式,控制供纸装置200、图像处理部310、图像形成部320、纸张搬送部340、定影部350等。另外,控制部380向纸张搬送装置400的控制部430以及检查装置500的控制部540输出指示,以使得对从图像形成装置300输出的印刷物进行检验。更具体而言,如以下所述。
[0090]
供纸装置200根据控制部380的指示,将片材逐张地供给到图像形成装置300。图像形成装置300的图像处理部310对印刷数据进行栅格化处理而生成印刷图像数据,图像形成部320根据印刷图像数据,向各感光鼓形成调色剂像,将白色图像(w)以及彩色图像(ymck)依次1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21。
[0091]
彩色图像对应于原稿图像,白色图像对应于防透图像。将单色的层或者多个单色的层重叠多个而能够形成彩色图像。将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21上的彩色图像以及白色图像2次转印到从供纸装置200供给的片材,在定影部350中使彩色图像以及白色图像的调色剂图像定影。
[0092]
在从图像形成装置300排出的印刷物上,依次形成有彩色图像的层和防透图像的层。因此,在向片材进行的里印中,在原稿图像上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在将印刷物放到具有图案的桌子上而从片材侧(与印刷面相反的一侧)观察时,来自桌子上的反射光被防透图像所遮挡。由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处于印刷物背后的桌子的图案影响印刷图像的外观。
[0093]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说明将防透图像设为白色图像的情况,但防透图像不限定于是白色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是黑色(black)、金色(gold)、银色(silver)等颜色。白色、金色、银色等一般被称为特殊颜色(或者特征色)。
[0094]
从图像形成装置300排出的印刷物被供给到纸张搬送装置400。在纸张搬送装置400中,将印刷物在保持表背的朝向的状态下进行搬送,并供给到检查装置500。
[0095]
<检查方法>
[0096]
以下,参照图5~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500中的印刷物的检查方法的处理过程。图6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500中的检查方法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另外,图7是用于说明没有形成防透图像的情况的检查方法的示意图。另外,图8是例示在图6的流程图中被里印的印刷物的检验的处理过程的子例程流程图。此外,通过由控制部540的cpu541执行检查程序而实现图6的流程图以及图8的子例程流程图的处理。另外,图9是说明根据透明片材的色彩来校正原稿图像的像素值的示意图,图10是例示与印刷物的质量检查有关的设定画面的示意图。
[0097]
如图6所示,首先取得原稿图像以及印刷设定信息(步骤s101)。控制部540关于由
图像形成装置300印刷的印刷物,从控制部380取得对应的印刷图像数据(原稿图像)以及印刷设定信息,并保存到ram543。此外,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虽然为了简化说明而省略了图示,但原稿图像以及印刷设定信息从控制部380经由通信部530而被传送到控制部540。在控制部540取得的印刷设定信息中,例如包括记录材料的种类、尺寸、基本重量、色彩信息、检验功能的设定、表印/里印的设定、防透图像的设定等。
[0098]
接下来,判断检验功能是否为开启(步骤s102)。控制部540在检验功能被设定为关闭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不进行印刷物的质量检查的处理而结束(终结)。
[0099]
另一方面,在检验功能被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判断是否为透明的记录原材料的里印(步骤s103)。控制部540在记录材料的种类是透明原材料(例如透明片材)并且被设定为里印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进而判断是否设定有防透图像(步骤s104)。控制部540作为防透判定部发挥功能,通过判断是否设定有防透图像,从而判定在印刷物的印刷图像上是否形成有防透图像。控制部540在设定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实施针对被里印的印刷物的检验(步骤s105)。更具体而言,控制部540关于印刷物的片材侧的面、即印刷面的相反侧的面(以下称为“相反面”),实施质量检查。这是因为,如图5所示,在印刷物的最上位的层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在如以往的检验那样用扫描仪来读取印刷物的印刷面并比较扫描图像和原稿图像的方法中无法实施恰当的检验。即,印刷图像被防透图像所覆盖,所以在印刷图像中有污渍等的情况下无法检测。关于针对被里印的印刷物的检验的详情,在后面叙述。
[0100]
另一方面,在记录材料的种类并非是透明原材料(例如是普通纸等)、或者被设定为表印的情况(步骤s103:“否”)、或者防透被设定为关闭的情况(步骤s104:“否”)下,实施针对通常的印刷物的检验(步骤s106)。例如,如图7所示,控制部540通过上侧扫描仪522从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读取印刷图像,将扫描图像与原稿图像进行比较。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从图像形成装置300输出在透明片材上印刷有单色的“苹果”的印刷物,比较上侧扫描仪522的扫描图像和原稿图像。
[0101]
在印刷物的印刷图像是单色的情况下,关于扫描图像和原稿图像,根据像素位置对应的像素的像素值是否一致来进行扫描图像和原稿图像的比较。在关于全部像素而扫描图像和原稿图像的像素值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540判断为印刷物正常,另一方面,在像素值不一致的情况下判断为印刷物异常。此外,考虑上侧扫描仪522的读取特性、读取误差等,可将容许范围设定为像素值一致的程度。控制部540在实施步骤s106的印刷物的检验的处理之后,结束印刷物的质量检查的处理(终结)。
[0102]
<针对被里印的印刷物的检查(步骤s105)的处理>
[0103]
如图8所示,首先判断片材是否着色(步骤s201)。在片材着色的情况下(s201:“是”),校正原稿图像的色调(步骤s20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想片材是素色,但也可以并非是无色透明,而是使用在整个面附加一样的颜色的片材。控制部540根据片材的色彩信息来变更原稿图像的像素值,从而校正原稿图像的色调。例如,在片材以青色被着色的情况下,根据片材的颜色的浓淡来变更与原稿图像的青色对应的像素值。例如,如图9的(a)所示,在片材的颜色淡的情况下,减小原稿图像的像素值的校正。另一方面,如图9的(b)所示,在片材的颜色浓的情况下,增大原稿图像的像素值的校正。由此,即使对片材着色,也能够精度良好地实施检验。
[0104]
另一方面,在片材并未着色的情况下(s201:“否”),不进行原稿图像的色调的校正,而转移到步骤s203的处理。此外,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上侧扫描仪522或者下侧扫描仪521预先读取未印刷有图像的片材,并根据测定片材的着色状态得到的结果来校正原稿图像的色调。
[0105]
接下来,将原稿图像进行镜面翻转(步骤s203)。控制部540通过调换关于原稿图像的中心轴而处于左右对称的位置的像素,生成将原稿图像进行镜面翻转得到的图像(以下称为“翻转图像”)。
[0106]
接下来,读取印刷图像(步骤s204)。控制部540通过下侧扫描仪521从印刷物的片材侧、即与印刷面相反的一侧读取印刷图像。扫描图像被发送给控制部540。
[0107]
接下来,判断片材的厚度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厚(步骤s205)。控制部540例如根据片材的基本重量以及尺寸来推测片材的厚度,判断片材的厚度是否比预定的阈值厚。预定的阈值没有被特别地限定,例如可以是0.1~1.5mm程度。此外,在印刷设定信息中包含有与片材的厚度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该信息来进行判断。在片材的厚度比预定的阈值厚的情况下,由片材引起的光的衰减、反射变大,所以存在图像的读取精度变低的可能性。
[0108]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根据片材厚度来变更印刷物的检验的实施方法。在片材的厚度比预定的阈值厚的情况下(步骤s205:“是”),以预定的检查基准来实施印刷物的检验(步骤s206)。另一方面,在片材的厚度是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根据翻转图像和下侧扫描仪521的扫描图像的比较结果来判断印刷物是否异常。关于片材的厚度是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的检验的实施方法,在后面叙述。
[0109]
在片材的厚度比预定的阈值厚的情况下,预定的检查基准是根据翻转图像和下侧扫描仪521的扫描图像的比较结果来检测印刷物的污渍、褶皱、条纹以及白斑等检测项目、并判断印刷物是否异常时的判断基准。控制部540根据翻转图像和扫描图像的比较结果来计算检测项目的检测等级。更具体而言,控制部540根据翻转图像和扫描图像的差分的图像,对于“污渍”、“褶皱”、“条纹”以及“白斑”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将其程度划分为1~3的等级。
[0110]
另一方面,控制部540受理检测项目和其容许等级。如图10所示,用户在客户端终端700上进行与印刷物的质量检查有关的设定。通过勾选“检测项目”来进行检测项目的设定。另外,通过在与检测项目对应的“容许等级”的栏中按照1~3这3个阶段来输入等级,进行容许等级的设定。在等级1中被容许的程度最小,在等级3中被容许的程度最大。在检测项目中,例如包括“污渍”、“褶皱”、“条纹”以及“白斑”。所设定的检测项目和其容许等级被发送到控制部540。
[0111]
控制部540在检测等级满足容许等级的情况下判断为印刷物正常,另一方面,在不满足容许等级的情况下判断为印刷图像异常。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污渍”、“条纹”以及“白斑”的检测等级分别是“1”、“2”、“3”以下的情况下,检测等级满足容许等级,所以判断为印刷物正常。
[0112]
此外,检测等级以及容许等级的阶段不限定于3个阶段,而也可以是2个阶段、或4个阶段以上。
[0113]
这样,即使在片材的厚度比预定的阈值厚的情况下,关于检测项目,也能够以用户
期望的容许等级进行印刷物的质量的检查。
[0114]
另一方面,在片材的厚度是预定的阈值以下的情况下(步骤s205:“否”),实施印刷物的检验(步骤s206)。控制部540关于翻转图像和下侧扫描仪521的扫描图像,比较对应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值,从而判断印刷图像是否异常。
[0115]
这样,在图6、图8所示的处理中,取得原稿图像,判断根据原稿图像而在透明原材料的一面所印刷的印刷图像上是否形成有防透图像。然后,在判断为在印刷图像上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从与上述一面相反的另一面侧读取印刷图像,根据原稿图像和从上述另一面侧读取的扫描图像来检测印刷物的异常。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在印刷图像上未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从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读取印刷图像,根据原稿图像和从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读取的扫描图像来检测印刷物的异常。
[0116]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说明比较将原稿图像进行镜面翻转得到的翻转图像和扫描图像的情况,但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比较将扫描图像进行镜面翻转得到的翻转图像和原稿图像。或者,也可以关于原稿图像和扫描图像,比较镜面对称的像素位置的像素值。
[0117]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500,比较从被里印的印刷物的与印刷面相反的另一面侧读取的扫描图像和原稿图像,实施印刷物的检验,所以即使在检查形成有防透图像的印刷物的质量的情况下也能够恰当地实施检查。
[0118]
如以上那样,在实施方式中,说明检查装置500、图像形成系统100、检查方法以及检查程序。然而,关于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能够在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追加、变形以及省略。
[0119]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透明原材料例示片材状的原材料而进行了说明,但透明原材料也可以是板状的原材料等。
[012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被1次转印的彩色图像以及白色图像2次转印到片材、并使它们在片材上同时定影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先将彩色图像2次转印到片材并定影之后,将白色图像2次转印到片材并定影。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彩色图像和白色图像混色。
[0121]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检查装置500具有控制部540、且控制部540判断印刷物是否异常的情况。然而,本发明不限定于这样的情况,也可以构成为图像形成装置300的控制部380承担对印刷物是否异常进行判断的作用。
[012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如下情况:纸张搬送装置400将从图像形成装置300供给的印刷物,不翻转表背而原样地搬送到检查装置500,在检查装置500中上侧扫描仪522读取印刷物的印刷面侧,下侧扫描仪521读取印刷物的片材侧。然而,例如在判断为在印刷图像上形成有防透图像的情况下,以使片材的表背翻转的方式构成纸张搬送装置400,从而在检查装置500中不论是印刷物的印刷面侧还是片材侧都能够通过上侧扫描仪522来读取。由此,能够省去下侧扫描仪521的设置。
[0123]
另外,关于检查程序,既可以通过usb存储器、软盘、cd

rom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来提供,也可以经由因特网等网络而在线地提供。在该情况下,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的程序通常被转送到存储器、存储设备等而被存储。另外,该检查程序例如既可以作为单独的应用软件来提供,也可以作为服务器的一个功能而编入到其各装置的软件。
[0124]
另外,可以将在实施方式中由检查程序执行的处理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置换为电路等硬件来执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