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748558发布日期:2021-09-25 01: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组位于通道内,并包括沿所述通道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节点;所述节点组中,任一节点与其相邻节点的绝对间距小于该节点与不相邻节点的绝对间距;所述节点组中,任意两相邻节点均在所述通道内界定出一具有直线段构造或曲线段构造的子通道,且所述节点组被配置为使得任一曲线段构造的子通道的曲率半径远大于界定出该子通道的两节点的绝对间距,以使任意两相邻节点的通道间距与绝对间距相等;所述节点组中,每一节点均适于至少对其相邻节点进行测距;所述节点组中,一个端节点被配置为主节点,其他节点均被配置为适于与所述主节点通信的子节点;所述布署方法包括初次布署方法,其用于在节点组初次安装后获得所述主节点与所有子节点的通道间距,并包括:步骤1:主节点对其他子节点进行测距,并生成测距数据;其中,所述测距数据包括主测节点与被测节点的绝对间距;步骤2:主节点提取所述测距数据中与其绝对间距最近的子节点及该绝对间距,且以该绝对间距作为该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并生成第一数据库;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用于储存所述主节点与其他子节点的通道间距;步骤3:主节点对第一数据库中距其最远的子节点发送测距指令;收到所述测距指令的子节点对其他节点进行测距并生成所述测距数据,且将该测距数据发回主节点;步骤4:主节点在每次收到子节点的测距数据后均提取其中与主测节点的绝对间距最近的新子节点及该绝对间距,且以该绝对间距作为该新子节点与该主测节点的通道间距并据其获得该新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以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库;步骤5:主节点在每次更新第一数据库后均对其中距该主节点最远的子节点发送测距指令,使该子节点对其他节点测距并向主节点发回新的所述测距数据;步骤6:主节点在收到新的测距数据后无法更新第一数据库时,不再发送测距指令并完成初次布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数据包含主测节点的编码,以及被测节点的编码和被测节点与该主测节点的绝对间距的对应关系;所述第一数据库储存有各子节点的编码和该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步骤4中,每次收到某一子节点作为主测节点发回的所述测距数据时,主节点均通过如下方法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库:步骤4a:在所述测距数据中查找未储存于现有第一数据库中的新子节点的编码,并基于查找所获得的至少一个新子节点,提取其中与主测节点的绝对间距最近的新子节点及该绝对间距,且以该绝对间距作为该新子节点与该主测节点的通道间距;步骤4b:根据所述测距数据所包含的主测节点的编码,在现有第一数据库中调取该主测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步骤4c:将所述新子节点的编码和该新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的对应关系储存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以完成该第一数据库的更新;其中,所述新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等
于该新子节点与该主测节点的通道间距与该主测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的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步骤4a中,在所述测距数据中查找未储存于现有第一数据库中的新子节点的编码失败时,第一数据库更新失败,主节点不再发送测距指令并完成初次布署。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增布署方法,其用于在完成初次布署且新增了构成所述子节点的端节点后,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库:步骤7:新增子节点对其他节点进行测距,并将其生成的所述测距数据发送给主节点;步骤8:主节点提取新增子节点的测距数据中与该新增子节点绝对间距最近的子节点及该绝对间距,且以该绝对间距作为该新增子节点与最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步骤9:主节点根据所述最近子节点的编码,在现有第一数据库中调取所述最近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步骤10:主节点将所述新增子节点的编码和该新增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的对应关系储存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以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库;其中,所述新增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等于该新增子节点与所述最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与该最近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的和。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更换布署方法,其用于在完成初次布署且某一子节点被更换后,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库:步骤11:新更换的子节点对其他节点进行测距,并将其生成的所述测距数据发送给主节点;步骤12:主节点提取新更换子节点的测距数据中与主测节点的绝对间距最近和次近的两个子节点及对应的绝对间距,且以该两个绝对间距分别作为对应的最近子节点和次近子节点与该新更换子节点的通道间距;步骤13:主节点根据现有第一数据库、所述新更换子节点与所述最近子节点和次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运算出其与该新更换子节点的通道间距,并以该通道间距在现有第一数据库中查找被更换的子节点的编码;步骤14:主节点以所述新更换子节点的编码替换被更换子节点的编码,以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库。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中主节点具体通过如下方法运算出其与所述新更换子节点的通道间距:主节点在现有第一数据库中调取其与最近子节点和次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主节点以最近子节点作为新更换子节点的相邻节点,获得出主节点与新更换子节点的通道间距的两种运算结果,其分别为主节点与最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和新更换子节点与最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之和或之差;主节点以次近子节点作为新更换子节点的相邻节点,获得出主节点与新更换子节点的通道间距的另外两种运算结果,其分别为主节点与次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和新更换子节点与次近子节点的通道间距之和或之差;主节点以四个运算结果中相同的两个作为该新更换子节点与主节点的通道间距。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节点均适于与至少一个其他节点建立第一通信关系,并通过预设的第一通信关系
的信号强度与绝对间距的对应关系,获得该两节点的绝对间距;每一子节点还适于直接与主节点建立第二通信关系以实现其与主节点的通信,或适于通过与其他子节点逐次建立第二通信关系以在其与主节点间构建第二通信关系链并实现其与主节点的通信。8.如权利要求7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组被配置为:所述端节点仅能对其相邻节点测距,所述中间节点仅能对其两相邻节点进行测距。9.如权利要求7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节点均包括rfid读头、rfid标签和lora通信模块;每一节点的所述rfid读头与其他节点的rfid标签建立rfid通信关系,该rfid通信关系构成所述第一通信关系;各节点通过各自的lora通信模块建立lora通信关系,该lora通信关系构成所述第二通信关系。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为隧道,所述节点组的各节点为隧道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节点组的布署方法,其自主节点开始向另一端自动地进行遍历性测距,并在每次测距过程均根据测距数据更新一次第一数据库,从而在遍历性测距完成时便获得了主节点与所有子节点的通道间距,快速地完成了布署,工程量较小,有利于通过这些节点组并利用第一数据库的数据实现通道内的定位,且由于测距过程遍历了节点组的每个节点,因而测距误差较小,精准度较高。精准度较高。精准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吴裕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硅田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1/9/24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