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消防单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3375发布日期:2021-09-29 00:11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消防单兵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装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消防单兵。


背景技术:

2.当今社会,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火灾等事件日趋增多,对于消防工作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为了消防员可以更为有效、精确的灭火,消防人员配备有相关的消防装备,可以实时接收命令、确认位置等重要信息。
3.目前,市面上的消防单兵设备已经具有了信息传递、定位及语音等功能,但是,他们还存在其他问题:一般的消防单兵在随着消防员进行灭火的过程中,容易受外力撞击、浸水等情况而被损坏,从而大大影响消防人员的工作效率;消防单兵需要消防人员随声携带,便于其实时使用,但是,一般消防单兵的收纳、拿取较为不便,从而影响其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以确保消防员可以实时接收信息,又可以确保不易被损坏,且拿取、收纳方便的多功能消防单兵。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消防单兵,包括本体、外壳及固定装置,本体包括定位模块、摄像模块、人体体征采集模块、蓝牙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及无线充电模块,定位模块用于消防人员的定位,摄像模块用于环境的拍摄及图像的实时传输,人体体征采集模块用于对消防人员身体状况的实时反馈,蓝牙模块用于耳麦与本体无线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本体所接受信息进行处理,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指挥端的信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本体信息反馈至指挥端,无线充电模块用于本体的无线充电;外壳与本体拆卸连接,外壳设有漂浮腔室;固定装置用于对外壳的固定,且包括用于与消防服连接的连接件及用于外壳固定的定位件,定位件与连接件拆卸连接。
6.进一步的,外壳还包括壳体及缓冲组件,壳体开设空腔构成漂浮腔室,本体嵌入壳体内,定位件与壳体连接,缓冲组件由若干环绕壳体外缘排布的缓冲件构成。
7.进一步的,缓冲件由相互连接的销钉及缓冲球构成,缓冲球有弹性材料构成,缓冲球设有密封空腔,销钉与壳体活动连接。
8.进一步的,本体置于壳体的中部,壳体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均呈凹陷状,壳体的上表面上开有用于卡接本体的安装槽,缓冲球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9.进一步的,连接件由连接板及置于连接板上的连接座构成,连接板上设有胶层,连接座包括呈c型环状的环座、置于环座内的预紧件及与环座连接的弹性卡板,定位件为圆柱形柱体,定位件的头部设有与卡板卡接的环形卡圈,定位件伸入环座内时预紧件对定位件顶撑。
10.进一步的,预紧件包括固定于连接板上的第一弹簧及与第一弹簧连接的顶板,顶板与定位件配合,弹性卡板向顶板的方向倾斜,弹性卡板设有若干并沿着环座的内缘均匀排布。
11.进一步的,连接件为缝接于消防服上的环体,定位件为弹性夹,弹性夹的端部上设有定位卡块,弹性夹包括与环体配合的夹持空间。
12.进一步的,销钉与壳体螺纹连接,缓冲球呈橄榄球状。
13.进一步的,安装槽内设有弹性条,弹性条上设有与本体配合的密封堵头,壳体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环绕安装槽排布的l状弹性板,l状弹性板与本体配合。
14.进一步的,定位件的顶端于高度方向上低于壳体下表面的最高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消防员可以通过消防单兵得知现场的具体情况,并可以接收来自指挥端的指令,从而指挥端通过消防单兵对消防人员进行指挥、调度,从而大大加强消防员的消防效率;2.消防单兵可以自由拆卸,其可以安装于消防服上,也可以拆下拿在消防员手中,而且其拆卸、安装非常方便,多样化使用;3.消防单兵具有耐撞击、防水及落水后可浮起的功能,从而确保消防单兵不易被损坏、丢失。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本体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图2为消防单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消防单兵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案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案例一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案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本体1、安装槽12、弹性条121、密封堵头122、l状弹性板123;外壳2、漂浮腔室201、壳体21、缓冲组件22、缓冲件221、销钉221a、缓冲球221b、密封空腔2201;固定装置3、连接板31、连接座32、胶层311、环座32a、预紧件32b、弹性卡板32c、圆柱形柱体33、环形卡圈34、第一弹簧3201、顶板3202、环体36、弹性夹37、转动座37a、第二弹簧37b、销杆37c、定位板37d、定位卡块37e、夹持空间3701。
具体实施方式
17.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18.一种既可以确保消防员可以实时接收信息,又可以确保不易被损坏,且拿取、收纳方便的多功能消防单兵。
19.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本体1、外壳2及固定装置3,本体1包括定位模块、摄像模块、人体体征采集模块、蓝牙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及无线充电模块,定位模块用于消防人员的定位,摄像模块用于环境的拍摄及图像的实时传输,人体体征采集模块用于对消防人员身体状况的实时反馈,蓝牙模块用于耳麦与本体1无线连
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本体1所接受信息进行处理,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指挥端的信息,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本体1信息反馈至指挥端,无线充电模块用于本体1的无线充电。
20.本体1固定于外壳2上,外壳2通过固定装置3固定于消防员的消防服上,而且外壳2与固定装置3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得本体1使用、收纳更为方便;通过定位模块,指挥端可以实时得知消防员的位置;通过摄像模块,消防人员可以将所处环境位置进行摄影,并通过内置app将所摄图像实时上传至指挥端,进而确保指挥端对消防员所处环境状况进行有效判断;通过人体体征采集模块对消防人员体征的采集,采集的数据也实时传递至指挥端,进而可以实时得知消防人员的状况;通过蓝牙模块可以无线连接耳麦等设备,从而减少传输线等物体使用,确保消防员于行动时不易被影响;通过数据处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及数据传输模块,实现消防人员和指挥端的信息交互,确保消防人员可以得到有效指令,指挥端也可以根据实际状况,作出高效、安全的指令;通过无线充电模块,本体1可以实现无线充电,进而可以使得本体1上无需做充电孔,大大降低本体1进水等异物的可能性。
21.外壳2与本体1拆卸连接,外壳2设有漂浮腔室201;固定装置3用于对外壳2的固定,且包括用于与消防服连接的连接件及用于外壳2固定的定位件,定位件与连接件拆卸连接。
22.外壳2对本体1进行防护,确保本体1不易部损坏;设有漂浮腔室201的外壳2,使得带有外壳2的本体1掉落至水中时,在浮力的作用下漂出水面,不易丢失;消防人员于奔跑移动过程中,可以将带有外壳2的本体1通过连接件和定位件的配合,固定在消防服上,使得消防单兵不易对消防人员造成影响;消防单兵于平时使用上,将定位件和连接件脱开即可,进而消防单兵的使用也更为多样化。
23.外壳2还包括壳体21及缓冲组件22,壳体21开设空腔构成漂浮腔室201,漂浮腔室201内可填充泡沫等材料,本体1嵌入壳体21内,定位件与壳体21连接,缓冲组件22由若干环绕壳体21外缘排布的缓冲件221构成,缓冲件221由相互连接的销钉221a及缓冲球221b构成,缓冲球221b有弹性材料构成,缓冲球221b设有密封空腔2201,销钉221a与壳体21活动连接;销钉221a与壳体21螺纹连接,缓冲球221b呈橄榄球状;安装槽12内设有弹性条121,弹性条121上设有与本体1配合的密封堵头122,壳体21的上表面上设有若干环绕安装槽12排布的l状弹性板123,l状弹性板123与本体1配合。
24.本体1安装于壳体21上时,本体1装入安装槽12内,若干l状弹性板123将本体1卡在安装槽12内,增强本体1与壳体21的牢固性;本体1装入的同时,将本体1上具有的孔与对应的密封堵头122插接,密封堵头122由弹性材料构成,从而使得水等异物不易进入本体1内,而且密封堵头122、弹性条121配合,增大了本体1与壳体21的摩擦力,进一步使得本体1牢固的固定在壳体21上,不易受外力作用而脱开;填充有泡沫或者空气等物品的漂浮腔室201,使得壳体21可以漂浮与水面上,进而使得消防单兵掉入水中时也可以漂浮出料;而且壳体21对本体1具有保护作用,使得本体1不易撞击、掉落时被损坏;若干缓冲件221环绕排布于壳体21的外缘上,从而对壳体21的边角进行防护,使得壳体21撞击或者掉落时,与物体发生碰撞的均是缓冲件221,从而将撞击力缓冲、消减,使得壳体21不易被损坏,即被壳体21保护的本体1不易被损坏;壳体21被撞击时,缓冲球221b被挤压,缓冲球221b受力变形,从而将外力分解,壳体21收到的撞击力大大减小;销钉221a与壳体21螺纹连接,从而便于缓冲件221的更换,同时可以转动呈橄榄球状的缓冲球221b,使得缓冲球221b的长轴与壳体21的厚度同向,使得缓冲球221b远远高于壳
体21的厚度,确保壳体21掉落或撞击时缓冲球221b是受力处,进而大大提高本体1的安全性。
25.本体1置于壳体21的中部,壳体2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均均呈凹陷状,壳体21的上表面上开有用于卡接本体1的安装槽12,缓冲球221b的两侧分别延伸出壳体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定位件的顶端于高度方向上低于壳体21下表面的最高处。
26.本体1安装入壳体21上时,本体1的上表面于高度上远远低于壳体21上表面的最高处,即本体1被完成保护在壳体21的凹陷空间之内,使得消防单兵即使与外物撞击,也是壳体21先做缓冲,不易对本体1造成损伤;定位件也同样被保护于壳体21下表面形成的凹陷空间内,使得消防单兵撞击或坠落时不易被损坏。
27.案例一:连接件由连接板31及置于连接板31上的连接座32构成,连接板31上设有胶层311,连接座32包括呈c型环状的环座32a、置于环座32a内的预紧件32b及与环座32a连接的弹性卡板32c,定位件为圆柱形柱体33,定位件的头部设有与弹性卡板32c卡接的环形卡圈34,定位件伸入环座32a内时预紧件32b对定位件顶撑,预紧件32b包括固定于连接板31上的第一弹簧3201及与第一弹簧3201连接的顶板3202,顶板3202与定位件配合,弹性卡板32c向顶板3202的方向倾斜,弹性卡板32c设有若干并沿着环座32a的内缘均匀排布。
28.通过胶层311将连接板31与消防服粘接,或者通过缝接等方式将连接板31固定在消防服上,从而将连接件固定在消防服上;当将壳体21安装于消防服上时,将定位件的头部由弹性卡板32c至预紧件32b的方向上压入环座32a内,定位件的头部压入时使得弹性卡板32c变形向预紧件32b的方向倾斜,直至定位件的头部进入环座32a,弹性卡板32c复位并与环形卡圈34抵触,从而将定位件的头部卡住;此时,定位件的头部也对预紧件32b进行挤压,即第一弹簧3201被挤压,在第一弹簧3201的弹力作用下,顶板3202对定位件的头部进行顶撑,使得环座32a卡圈34对倾斜的弹性卡板32c进行挤压,这样设置,将定位件与连接座32稳定连接,进而壳体21固定于连接件上时,不易受外力作用而脱开,而且壳体21的安装也更为方便,便于消防人员紧急时刻对消防单兵的稳定放置与固定;顶板3202可以设一定凹陷,凹陷包覆定位件的头部,使得定位件不易滑出环座32a;当壳体21取下时,拉动壳体21并使得定位件向环座32a的半圆状缺口处水平移动,从而将定位件的头部拉出环座32a,这样设置,壳体21的取出也更为方便、省力,便于壳体21的拆卸。
29.案例二:连接件为缝接于消防服上的环体36,定位件为弹性夹37,弹性夹37由转动座37a、第二弹簧37b、销杆37c及定位板37d构成,定位板37d上设有定位卡块37e,转动座37a固定于外壳2上,销杆37c连接转动座37a和定位板37d,第二弹簧37b套于销杆37c上并与外壳2和定位板37d配合且使得定位卡块37e压在外壳2上,定位卡块37e、壳体21的下表面形成与环体36配合的夹持空间3701。
30.环体36固定于消防服上,定位件与环体36配合,实现对壳体21的固定;在第二弹簧37b的作用下,定位板37d可转动,且使得定位卡块37e紧紧压在壳体21上;当弹性夹37与环体36连接时,按动定位板37d的一端,使得定位板37d转动,从而弹性夹37张开,之后使得环体36伸入夹持空间3701内,最后松开定位板37d,在第二弹簧37b的弹力作用下定位板37d复
位,定位卡块37e紧紧与壳体21抵触,从而使得环体36固定在夹持空间3701内,这样,也可实现壳体21与连接件的连接;壳体21的取下、收起也更为方便。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