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拍照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83821发布日期:2021-12-18 01:4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拍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不同,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启动相机;显示预览界面,所述预览界面包括第一控件;检测到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所述第二图像的清晰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清晰度;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第三图像;将所述第三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四图像;保存所述第四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视场角大于所述第二摄像头的视场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的相似度,按照预设的相似度与模糊力度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模糊力度;根据确定出的模糊力度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似度为结构相似性ssim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似度与所述模糊力度成反比。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感光度,按照预设的感光度与模糊力度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模糊力度;根据确定出的模糊力度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度与所述模糊力度成正比。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第三图像,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图像对应的环境亮度,按照预设的环境亮度与模糊力度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模糊力度;根据确定出的模糊力度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亮度与所述模糊力度成正比。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糊处理包括以下任一种:高斯模糊、表面模糊、方框模糊、kawase模糊、双重模糊、散景模糊、移轴模糊、光圈模糊、粒状模糊、径向模糊、方向模糊。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第一摄像头拍摄得到的图像经数码变焦调整到当前的变焦倍数后的图像。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第一摄像头直接拍摄得到的图像;所述对所述第三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四图像,包括:对所述第一图像进行数码变焦,以将所述第一图像调整到当前的变焦倍数;
将所述第三图像和进行数码变焦后的第一图像进行融合,得到所述第四图像。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当所述计算机可读代码在电子设备中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拍照方法及设备,涉及拍照领域,解决了通过两个摄像头获取两个图像以进行融合得到拍摄图像时,拍摄图像的融合边界明显的问题。具体方案为:电子设备启动相机;显示预览界面,预览界面包括第一控件;检测到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第一摄像头获取第一图像,第二摄像头获取第二图像,第二图像的清晰度高于第一图像的清晰度;对第二图像进行模糊处理,得到第三图像;将第三图像和第一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四图像;保存第四图像。四图像。四图像。


技术研发人员:乔晓磊 肖斌 丁大钧 朱聪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1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