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0644发布日期:2023-03-21 22:5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耳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音频播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与应用,耳机作为与移动终端 连接,并接收和传输音频信号的电子设备,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人们在最求 更好的音质的同时,更是对耳机佩戴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在相关技术中,对于例如真无线立体声耳机(true wireless stereo,tws) 等类型的耳机,在佩戴于人耳时,主要通过耳机耳帽的摩擦力进行固定,从而 防止耳机从人耳掉落。
4.但是,在实际佩戴过程中,用户的头部和耳朵通常会存在例如转头、摆头 等各种动作,从而引起耳朵的动作,导致耳机从人耳中滑落,难以保证佩戴的 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避免耳机从人耳中滑 落的情况发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
7.本体,包括主机和音嘴,所述音嘴相对于所述主机的轴向倾斜设置;
8.耳机套,包括套设于所述音嘴上的插入部和套设于所述主机上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入部的延伸方向相背,并具有一定夹角;在耳 机在处于佩戴状态时,所述插入部被配置为插入至耳道内,所述支撑部被配置 为抵顶在对耳轮上;
9.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主机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用于提供所述支 撑部的形变避让空间。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支撑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插入部的厚度。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耳机套还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沿所述插入部延伸至所述支撑部,所述接触部用于连接所述插入部和所述支撑部,在 所述耳机处于所述佩戴状态时,所述接触部被配置为与底内侧耳窝相接触。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沿第一方向与所述插入部相对 设置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从与所述接触部连接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 直的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沿所述第二方向逐渐减小。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沿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曲面 相对设置的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 所述第二曲面从与所述第一曲面连接的一端至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逐渐靠近 所述第一曲面,以在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接触部的连接处形成避让部,在所述 耳机处于所述佩戴状态时,所述避让部用于避让耳朵的耳轮脚。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插入部的内壁紧贴于所述音嘴的周壁上, 所述插
入部的外侧具有伞部,所述伞部沿背离所述插入部的插入方向延伸,所 述伞部与所述插入部的周壁具有第二间隙。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本体还包括盖体和充电凸台,所述盖体和 所述充电凸台连接于所述主机上,所述盖体和所述充电凸台中的至少一者外露 于所述耳机套。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耳机套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 所述盖体处,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盖体的直径;
17.和/或,
18.所述耳机套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充电凸台处,所述第二 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充电凸台的直径。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充电凸台处设有充电盖,所述充电盖盖设 于所述充电凸台上,并与所述充电凸台可拆卸连接,所述充电盖的直径大于所 述充电凸台的直径,以在所述充电盖与所述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二 开口的口沿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2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充电盖与所述充电凸台之间密封连接。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耳机套内侧设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 所述第二开口的口沿靠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所述限位件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 内,并用于避免所述第二开口的口沿与所述第一凹槽脱离。
2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耳机套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 所述盖体处;所述盖体的周壁上具有凹槽,所述第一开口具有凸起,所述凸起 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23.和/或,所述耳机套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充电凸台处;所 述充电凸台的周壁上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开口的口沿处具有凸起,所述凸起嵌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2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耳机本体外包覆耳机套,将耳机套的插入部插设于 本体的音嘴上,支撑部套设于本体的主机上;将而耳机套的插入部和支撑部的 延伸方向设置成成一定夹角的相背延伸,这样,在将耳机佩戴在人耳时,插入 部插入人耳的耳道内,而支撑部可以抵顶在人耳的对耳轮上,从而使得支撑部 与插入部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抵顶力,支撑部能够将插入部抵顶在人耳的耳道 内,另外,在支撑部与主机之间设置第一间隙,这样,在人耳发生移动或者形 状改变时,第一间隙能够提供支撑部的避让空间,能够提高佩戴的舒适性。相 比于现有技术,能够稳定的将耳机抵顶在耳道内,从而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稳 定性,避免耳机从人耳中滑落的情况发生,另外,能够提高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25.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 明,以保证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 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 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是人耳轮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视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与人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图6中d-d线的剖视图;
3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5.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中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中的耳机套的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
40.10-本体;20-耳机套;
41.11-主机;12-音嘴;21-插入部;22-支撑部;23-接触部;24-避让部;
42.111-盖体;112-充电凸台;113-充电盖;114-限位件;201-第一开口;202
‑ꢀ
第二开口;211-第二间隙;212-套管;213-加强筋;214-防尘膜;215-伞部;216
‑ꢀ
第三间隙;221-第一曲面;222-第二曲面;223-第一间隙;
43.1111-第二凹槽;1131-第一凹槽;201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5.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 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 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 确具体的限定。
4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
ꢀ“
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 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 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
ꢀ“
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 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 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 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上”、“底”、“前”、
ꢀ“
后”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若有的话)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 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 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 对本技术的限制。
49.参照图1所示,图1是人耳轮廓结构示意图。为便于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的耳机的形状、构造以及佩戴方式进行说明,其中,人耳耳廓主要包括耳屏1、 对耳屏2、耳甲腔3、对耳轮4、耳轮5以及耳甲艇6;其中,耳屏1与对耳屏2 之间具有屏间切口7,耳轮5具有耳轮脚8。在耳廓内部腔体中,位于耳轮脚8 下方的部分形成耳甲腔3,耳轮脚的上方部分形成耳甲艇6;耳甲腔3包括有底 内侧耳窝9,通常位于对耳屏4的内侧。
50.参照图2-图4所示,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面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处于佩戴 状态时与人耳的配合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包括:
51.本体10,包括主机11和音嘴12,音嘴12相对于主机11的轴向倾斜设置。
52.参照图3所示,主机11可以是指设置有音频信号接收和转化的部分,主机 11的具体形状可以为圆柱形或近似圆柱的椭圆柱,主机11的轴向具体为圆柱形 的轴向或者椭圆柱体的长轴与短轴相交处,并与长轴和短轴相交的面相互垂直 的方向。以图3作为示例进行说明,主机11的轴向可以是图3中的竖直方向。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主机11的轴向并非固定在某一方向上,在主机11处于 不同状态时,其轴向具有不同的方向,例如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主机11的 轴向可以是垂直于或者近似垂直于耳窝的方向。
53.本技术实施例中,将音嘴12相对于主机11的轴向倾斜设置,即音嘴12的 延伸方向与主机11的轴向之间具有一定夹角,这样,能够方便音嘴12延伸进 入到耳道内。
54.耳机套20,包括套设于音嘴12上的插入部21和套设于主机11上的支撑部 22,支撑部22的延伸方向与插入部21的延伸方向相背,并具有一定夹角;在 耳机在处于佩戴状态时,插入部21被配置为插入至耳道内,支撑部22被配置 为抵顶在对耳轮上。
55.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耳机套20可以是柔软的硅胶套。
56.在具体设置时,耳机套20可以是整个包覆在本体10的外部,将整个本体 10包裹起来。当然,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耳机套20也可以是部分包裹本体 10,例如仅包裹音嘴12部分,或者将音嘴12部分包裹后,再部分包裹主机11 部分。
57.参照图3所示,插入部21的延伸方向可以是指图3中x箭头所示出的方向, 具体的,插入部21的延伸方向与音嘴12的延伸方向一致,即插入部21从主机 11设有音嘴12的一侧沿主机11的径向延伸,并且在沿径向方向延伸时的走向 与音嘴12保持一致,即沿主机11的轴向具有一定偏转,从而方便插入部21套 设在音嘴12上。支撑部22的延伸方向可以是指图3中y箭头所示出的方向, 支撑部22的延伸方向具体可以是与主机11的径向方向一致,具体可以从主机 11背离音嘴12一侧的侧壁沿主机11的径向向背离音嘴12的一侧延伸;从而使 得支撑部22与插入部21相背。如图3所示,插入部2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部22 的延伸方向形成一个钝角,这样,能够适应耳道与耳窝之间的夹角,设计符合 人体工学,在用户佩戴时,能够提供更高的舒适性。
58.参照图4所示,在具体佩戴时,插入部21可以插入至耳道内,而支撑部22 抵顶在耳朵的对耳轮上,这样,由于支撑部22和插入部21之间的延伸方向相 背设置,支撑部22与对
耳轮之间的抵顶力会传递至插入部21上,并使得插入 部21具有向耳道内深入的趋势,能够避免插入部21从耳道内滑落的情况放生, 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5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22与主机11之间具有第一间隙223,所述第一 间隙233用于提供所述支撑部22的形变避让空间。
60.在具体设计时,可以采用掏胶工艺对支撑部22内侧进行加工从而形成与主 机11之间的第一间隙223。
61.这样,支撑部22与主机11之间的第一间隙223能够形成一气囊腔,在一 些应用场景中,人体耳朵发生移动和挤压(例如睡觉是头部的摆动)的情况下, 第一间隙223形成的气囊腔能够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使得支撑部22能够不会 对耳甲腔形成过大的抵顶压力,从而能够提高佩戴的舒适性;另外,由于第一 间隙223的存在,使得人耳在发生运动或者挤压的情况下,支撑部22任能够稳 定的抵顶在耳甲腔内,能够避免因耳朵的挤压或移动导致耳机掉落的情况,能 够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
62.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22的厚度大于插入部21 的厚度。此处厚度指耳机套胶层的厚度。
63.在具体设计时,插入部21的厚度可以设计成与整个耳机套20的均厚相同 或者近似,而支撑部22的厚度设计成大于耳机套20整体的均厚。这样,相对 较厚的支撑部22不容易被耳朵的运动(例如睡觉时与枕头之间的挤压,或者骑 行时与头盔之间的挤压等)压至变形,即支撑部22能够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力, 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
64.可选的,参照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耳机套20还包括接触部 23,接触部23沿插入部21延伸至支撑部22,接触部23用于连接插入部21和 支撑部22,在耳机处于佩戴状态时,接触部23被配置为与底内侧耳窝相接触。
65.参照图2所示,接触部23主要可以是连接在插入部21和支撑部22之间, 例如接触部23可以是一圈硅胶圈,硅胶圈套接至主机11的外周,插入部21和 支撑部22分别连接至硅胶圈上。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音嘴12需要从主机11延 伸出来,因此,硅胶圈在音嘴12一侧可以设为开口,即硅胶圈的侧壁可以设有 音嘴12通过的开口或者开孔,这样,便于音嘴12插入至插入部21内。
66.参照图4所示,在具体佩戴时,接触部23与耳朵腔体的底内侧耳窝相接触, 这样,底内侧耳窝能够对耳机整体形成支撑和向内的一个固定力,能够提高耳 机佩戴的稳定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67.可选的,参照图5所示,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另一视角的结构 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22包括沿第一方向与插入部21相对设置的 第一曲面221,第一曲面221从与接触部23连接处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 方向延伸,且第一曲面221的曲率半径沿第二方向逐渐减小。
68.具体的,第一方向可以是指图5中虚线b所示出的方向,第二方向可以是 指图5中虚线c所示出的方向。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方向并非固定于某一方向, 其具体可以是与耳机的使用状态或者佩戴状态来确定,例如第一方向可以是指 支撑部22与插入部21之间的连线方向。其中,第一曲面221可以是整体为弧 面结构,其弧面的弯曲程度沿第一曲面221的延伸方向逐渐增大,也就是其曲 率半径逐渐减小。
69.在用户佩戴耳机时,由于支撑部22抵顶在对耳轮上,通过将第一曲面221 的曲率半径设置成逐渐减小,能够适应对耳轮的形状变化,更加符合人体工学, 能够提升用户配搭舒适性。
70.可选的,继续参照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部22还包括沿第二方 向与第一曲面221相对设置的第二曲面222,第二曲面222的曲率半径大于第一 曲面221的曲率半径;
71.第二曲面222从与第一曲面221连接的一端至靠近插入部21的一端逐渐靠近第一曲面221,以在第二曲面222与接触部23的连接处形成避让部24,在耳 机处于佩戴状态时,避让部24用于避让耳朵的耳轮脚。
72.具体的,参照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曲面222可以是在沿第一 方向延伸时,沿第二方向逐渐向第一曲面221靠拢,在图5中,第二曲面222 的整个趋势可以看作略微向下倾斜设置。这样,在第二曲面222与接触部23(例 如前述的硅胶圈)相连接的位置处形成一个凹陷的避让部24。这样,耳机在佩 戴时,凹陷的避让部24就能够将人耳的耳轮脚避开。
7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对第二曲面222的弯曲延伸形状进行设置,将第二曲面 222的曲率半径设置成大于第一曲面221的同时让第二曲面222向第一曲面221 靠拢延伸,使得第二曲面222与接触部23之间的连接处形成避让部24。这样, 耳机在佩戴时,避让部24能够避开人耳的耳轮脚,即接触部23不会与耳轮脚 相接触,能够避免耳机对耳轮脚的压迫,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能够提高耳机佩 戴的舒适性。
74.可选的,继续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入部21与音嘴12之间 具有第二间隙211,插入部21的周壁相对于音嘴12的径向隆起。
75.具体的,第二间隙211也可以是通过掏胶的方式加工形成;在具体设置时, 参照图2所示,可以插入部21的周壁先向远离音嘴12的轴向的方向延伸一定 距离,然后在弯折向靠近音嘴12的轴向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第二间隙211。
76.其中,插入部21的周壁相对于音嘴12的径向(图3中方向d所示出的方 向)具有隆起结构,也就是说,在第二间隙211处,插入部21的周壁相对于其 他位置处会存在一个凸出的结构,这样,能够保证插入部21的周壁与耳道紧密 接触,从而提高降噪效果。
77.这样,在将插入部21插入至耳道内后,由于第二间隙211的存在,能够为 插入部21提供一定的避让空间,使得插入部21能够完全依靠弹性与耳道内壁 完全接触,能够提升降噪效果;另外,在人耳发生挤压(例如前述的睡觉中耳 朵被挤压)时,能够通过第二间隙211提供插入部21的变形空间,使得插入部 21能够更好的适应耳道形状的变化,提高佩戴舒适性。
78.可选的,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入部21内设有套管212,套 管212与音嘴12过盈配合。
79.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套管212的直径略小于音嘴12的直径,这样, 在将套管212套设到音嘴12上后,能够实现套管212与音嘴12外壁的紧密贴 合,能够将声音信号从套管212完全导出,避免声音在耳机套20内发生窜音的 情况,能够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80.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也可以是在音嘴12的周壁上设置限 位凹槽,套管212的内壁上设置凸起结构,凸起结构嵌入至限位凹槽内,从而 实现插入部21与音嘴12的密封,避免窜音的情况。
81.可选的,参照图6和图7所示,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又一视角 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d-d线的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套管212 的周壁与插入部2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213,多个加强筋213分别与 套管212的周壁和插入部21的内侧壁固接。
82.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筋213的材质可以与套管212和插入部21 一样,均为硅胶材质。
83.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加强筋213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者三个以上,三个或 者三个以上的加强筋213沿套管212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
84.这样,通过在套管212与插入部21之间设置加强筋213,加强筋213能够 对插入部21的周壁起到支撑作用,在将插入部21插入至耳道内后,由于加强 筋213的支撑作用,插入部21的周壁能够与耳道内壁紧密接触,能够提到较好 的降噪效果;另外,在人耳发生挤压的情况下,由于加强筋213的存在,能够 提高插入部21与耳道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稳定性,避 免耳机从耳道内滑落的情况发生。
85.可选的,继续参照图7所示,加强筋213相对于插入部21的径向倾斜设置。
86.也就是说,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筋213与插入部21、套管212或者音嘴 12的径向之间存在一定夹角。这样的是指方式,使得在耳朵被挤压,耳道形状 发生变化时,耳道内壁能够更加容易对加强筋213形成挤压,使得加强筋213 发生偏移,即插入部21的周壁能够更容易根据耳道内壁的变形而变形,不会对 耳道内壁形成较强的抵顶,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舒适性。
87.可选的,本技术实施例中,加强筋213的厚度为0.4~0.8mm。
88.在一种具体示例中,加强筋213的厚度为0.6mm。
89.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 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 略不计。
90.这样,一方面更够节省加强筋213的用料,另一方面,加强筋213的强度 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舒适性。
91.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加强筋213沿插入部21的轴向的长度大于套管212 的长度,加强筋213背离音嘴12的一端具有引导面(图中未示出),引导面相 对于音嘴12的轴向倾斜设置,以使多个加强筋213沿音嘴12的插入方向呈缩口状。具体的,引导面具体可以是倾斜面或者弯曲的弧面。
92.这样,通过在加强筋213上设置引导面,能够方便的对音嘴12进行导向, 方便音嘴12插入至套管212内。
93.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人耳的耳道内壁横截面通常为椭圆形,为 使耳机套20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学,提高耳机佩戴的舒适性,参照图7所示, 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入部21沿垂直于音嘴12轴向的截面呈椭圆形。
94.这样,能够提高耳机佩戴的舒适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95.可选的,参照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入部21还具有防尘膜214, 防尘膜214位于音嘴12的外侧,防尘膜214上具有多个音孔。
96.具体的,防尘膜214将音嘴12阻挡在插入部21的内壁,在防尘膜214上 设置多个和音嘴12相连通的音孔。这样,能够避免耳朵内的污物进入到音嘴12 内,对耳机的发音造成
影响,能够提高耳机的发音音质。
97.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示例中,参照图8所示,图8是本技术实施 例提供的耳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插入部21的内壁紧贴于音嘴12的周壁上, 插入部21具有伞部215,伞部215沿背离插入部21的插入方向延伸,伞部215 与插入部21的周壁具有第三间隙216。
98.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伞部215连接在插入部21的端部,并从插入部 21的端部向背离插入方向的一侧延伸,这样,能够使得伞部215顺向插入耳道 内,并与耳道内壁接触,提高降噪效果。在伞部215与插入部21的周壁之间形 成后第三间隙216。
99.在另一些可选示例中,参照图3和图9所示,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 耳机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本体10还包括盖体111和充电凸台112,盖体111和充电凸台112连接于主机11上,盖体111和充电凸台112中的至少一者 外露于耳机套20。
100.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中,盖体111具体可以是装饰盖,也可以是设有电 源开关或者功能开关的盖体111;其中,电源开关或者功能开关可以是触摸按钮 或者实体按键。
101.参照图2和图8所示,盖体111上还可以设有麦克风通孔,在用户通过耳 机通话时,声音信号通过麦克风通孔传播至主机11内部,并转化为电信号。
102.充电凸台112可以位于与盖体111相对的一侧,例如盖体111和充电凸台 112位于主体轴向的两侧或者两端。
103.这样,能够方便对耳机进行充电和控制,方便用户操作。
104.可选的,参照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耳机套20具有第一开口201, 第一开口201位于盖体111处,第一开口201的口径小于盖体111的直径。
105.这样,在将耳机套20套设于本体10上后,第一开口201处会形成像橡皮 筋一样的内缩效果,第一开口201处能够紧紧贴附在盖体111的周壁上,能够 提高耳机套20与本体10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也能够提高耳机套20与本体10 连接后的气密性,从而提升第一间隙223和第二间隙211的气囊效果。
106.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耳机套20也可以具有第二开口202,第二开口202 位于充电凸台112处,第二开口202的口径小于充电凸台112的直径。
107.这样,在将耳机套20套设于本体10上后,第二开口202处会形成像橡皮 筋一样的内缩效果,第二开口202处能够紧紧贴附在充电凸台112的周壁上, 能够提高耳机套20与本体10连接的稳定性,另外,也能够提高耳机套20与本 体10连接后的气密性,从而提升第一间隙223和第二间隙211的气囊效果。
108.需要说明的是,为提高用户佩戴的舒适性,耳机整体尺寸要小,则耳机壳 体设计得很薄。这样,会导致充电凸台112处的壳体也较薄,不能在薄壳体中 制作出凹槽结构,不便于耳机套20的安装连接。为此,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 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 提供的耳机中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充电凸台112处设有充电盖113,充电盖 113盖设于充电凸台112上。
109.其中,充电盖113的直径大于充电凸台112的直径,以在充电盖113与主机 1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11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开口202的口沿嵌设于第 一凹槽1131内。
110.在具体设置是,参照图11所示,可以将充电触点设置在充电凸台112上, 并与耳机内部的电气元件(例如蓄电池)电连接,然后通过卡扣、胶粘、螺栓 或者螺钉等方式将充电
盖113盖设于充电凸台112上。这样,由于充电盖113 的直径大于充电凸台112的直径,在充电盖113的外沿处就可以与主机11之间 形成第一凹槽1131。
111.这样,就能够方便对耳机套20的第二开口202的口沿进行固定和定位,能 够保证耳机套20安装后外观的完整美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效果。
112.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在充电盖113与充电凸台112之间设置密封垫(例如 硅胶垫、橡胶圈或者密封胶水等),然后在将充电盖113与充电凸台112进行连 接。
113.这样,使得充电盖113与充电凸台112密封连接,能够提高耳机的防水性, 提高耳机的使用寿命。
114.在具体应用时,参照图4和图6所述,在将耳机插入至耳道内时,通常由 于耳道与耳甲腔之间具有一定拐角,该拐角处对耳机套20的插入部21靠近第 二开口202处具有较大的压力,通常会导致插入部21靠近第二开口202处发生 较大的形变,这种形变可能会导致第二开口202的口沿从第一凹槽1131内脱离, 影响用户使用体验。针对这种情况,在一种可选示例中,参照图12所示,图12 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中的耳机套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在耳机套 20内侧设有限位件114,限位件114位于第二开口202的口沿靠近插入部21的 一侧,限位件114嵌设于第一凹槽1131内,并用于避免第二开口202的口沿与 第一凹槽1131脱离。
115.具体的,限位件114可以是加宽的硅胶带,限位件114在具体设置时,可 以与耳机套20一体成型得到,在一些可能的示例中,限位件114也可以是通过 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得到。在具体设置时,可以将硅胶带设置成与第二开口202 相匹配的弧形结构。这样,在将耳机套20安装到本体10上后,加宽的硅胶带 可以嵌入到第一凹槽1131,能够增大与第一凹槽1131的接触面积,提高与第一 凹槽1131的摩擦力,从而对第二开口202的位移进行限位,在插入部21受到 压力挤压时,能够避免第二开口202的口沿充第一凹槽1131内脱离。
116.在一些情况下,限位件114也可以是形成在第二开口202内侧的若干凸点, 同样,在主机11的外壳表面也可以形成若干凸点,从而能够增加第二开口202 口沿处内侧与主机11外壳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对第二开口202的口沿进行 限位。
117.可选的,参照图2和图10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示例中,耳 机套20具有第一开口201,第一开口201位于盖体111处;盖体111的周壁上 具有第二凹槽1111,第一开口201具有凸起2011,凸起2011沿第一开口201 一圈设置,厚度较支撑部其他位置厚,凸起2011嵌设于第二凹槽1111内。
118.其中,第二凹槽1111可以是与盖体111一体成型得到,在一些可能的示例 中,第二凹槽1111也可以是通过开槽、挖孔等二次加工的方式形成。
119.在具体设置时,凸起2011与第二凹槽1111可以是以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配 合。
120.在一种可选示例中,耳机套20具有第二开口202,第二开口202位于充电 凸台112处;充电凸台112的周壁上具有第一凹槽1131,第二开口202的口沿 处具有凸起,凸起嵌设于第一凹槽1131内。
121.这样,能够提高耳机套20套设于本体10上后的稳定性,提高用户使用体 验效果。
1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 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