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7094发布日期:2022-03-08 21:2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的充电收纳盒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充电收纳装置的自动开盖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无线对耳耳机充电收纳盒问题在于耳机充电收纳盒的盒体与顶盖大多数是手动翻盖设计,用户体验欠佳,且盒体与顶盖大多数是单个固定轴铰链设计,造成整体外观结构复杂,用户手握时也会影响握感体验。另外,目前市场上的无线对耳耳机在充电收纳盒中,耳机固定在盒体中的方式大多数都是靠磁吸的,该方式在激烈摇晃中使耳机充电状态容易脱离断连。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地陈述,或者可从该描述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实践本发明而学习。
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收纳装置,使用者可以在单手操作打开盖体,解除一只手拿充电仓体,另一只手翻盖体的繁锁操作,简单方便,增强用户体验。
5.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充电收纳装置,包括充电仓、盖体、开盖机构和锁盖机构,所述锁盖机构安装在所述充电仓上并可与所述开盖机构卡合和脱离,所述开盖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转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一扭簧,所述第一连接件安装在所述充电仓内,所述第二连接件安装在盖体上,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扭簧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转动件之间,所述锁盖机构与所述开盖机构脱离时通过所述第一扭簧带动盖体打开。
6.所述第一扭簧包括扭簧本体、由所述扭簧本体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扭簧臂和由所述扭簧本体向外延伸出的第二扭簧臂,所述第一扭簧臂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抵,所述第二扭簧臂与所述第一转动件相抵。
7.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扭簧臂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与第一安装槽的槽壁相抵;所述第一转动件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扭簧臂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与第二安装槽的槽壁相抵。
8.所述锁盖机构包括可移动地安装在充电仓上的按钮以及可转动地安装在充电仓上锁扣,所述锁扣的一端与所述按钮接触,所述锁扣的另一端设有倒钩,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倒钩配合的卡槽。
9.所述锁扣与所述充电仓之间设有第二扭簧,一转轴穿设于充电仓、锁扣和第二扭簧中将三者连接。
10.所述按钮与所述充电仓之间设有伸缩弹簧。
11.所述盖体包括外盖和内盖,所述内盖上设有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的两侧设有定位
柱,所述第二连接件置于所述装配孔内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外盖固定在所述内盖上将所述第二连接件夹住。
12.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硅胶件。
13.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盖体的内侧。
14.所述充电仓内设有用于扣住耳机的固定孔以及用于吸住耳机的磁铁。
15.本发明由于锁盖机构与开盖机构脱离时直接通过第一扭簧的作用驱动开盖机构转动,开盖机构转动带动盖体打开,整个开盖过程无需手动打开盖体,从而能够实现按按键自动开盖,方便使用者可以在单手操作时即可打开盖体,解除一只手拿充电仓体,另一只手翻上盖的繁锁操作,简单方便,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16.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实例具体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明显,其中附图所示内容仅用于对本发明的解释说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意义上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打开状态图一;
18.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锁盖机构的结构图一;
19.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锁盖机构的结构图二;
20.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锁盖机构爆炸图;
21.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扭簧的结构图;
22.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拆分结构图;
23.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闭合时的剖视图;
24.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闭合时开盖机构的状态图;
25.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打开时的剖视图;
26.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装置打开时开盖机构的状态图;
27.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充电仓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充电收纳装置,包括充电仓100、盖体200、开盖机构300和锁盖机构,锁盖机构安装在充电仓上并可与开盖机构300卡合和脱离,锁盖机构与开盖机构300卡合时盖体200闭合,锁盖机构与开盖机构300脱离时盖体200打开。
29.如图2至图5所示,开盖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310、第二连接件320、第一转动件330、第二转动件340和第一扭簧350,第一连接件310固定在充电仓内,第二连接件320固定在盖体上,第一转动件330与第一连接件310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330与第二连接件32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340与第一连接件310转动连接,第二转动件340第二连接件320转动连接。第一扭簧350安装在第一连接件310与第一转动件330之间,锁盖机构与开盖机构脱离时通过第一扭簧350带动盖体200打开。由于锁盖机构与开盖机构脱离时直接通过第一扭簧的作用驱动开盖机构转动,开盖机构转动带动盖体打开,整个开盖过程无需手动打开盖体,从而能够实现按按键自动开盖,方便使用者可以在单手操作时即可打开盖体,解除一只手拿充电仓体,另一只手翻上盖的繁锁操作,简单方便,增强用户体验。
30.第一扭簧包括扭簧本体351、由扭簧本体351向外延伸出的第一扭簧臂352和由扭簧本体351向外延伸出的第二扭簧臂353,第一扭簧臂352与第一连接件310相抵,第二扭簧臂353与第一转动件330相抵。
31.参考图5,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10上设有第一安装槽313,第一扭簧臂352伸入第一安装槽313内并与第一安装槽313的槽壁相抵,第一转动件330上设有第二安装槽333,第二扭簧臂353置于第二安装槽333内并与第二安装槽333的槽壁相抵。盖体闭合时,第一转动件330转动会使得第二扭簧臂353转动,从而使得扭簧产生扭力,当锁盖机构与开盖机构脱离时,扭簧的扭力会带动第一转动件330转动,进而带动开盖机构转动,打开盖体。
32.参考图4,第一连接件310包括第一连接板311和设于第一连接板311左右两侧的第一侧板312,第一安装槽313位于第一连接板311上,第一侧板312上设有第一连接孔314和第二连接孔315,第一连接孔314位于第二连接孔315的前方。第二连接件320包括第二连接板321和设于第二连接板321左右两侧的第二侧板322,第二侧板322上设有第三连接孔323和第四连接孔324,第三连接孔323位于第四连接孔324的前方。第一转动件330呈板状,且为长条形,第一转动件330的一端设有第五连接孔331,第一转动件330的另一端设有第六连接孔332。第二转动件340呈板状,且为长条形,第二转动件340的一端设有第七连接孔341,第二转动件340的另一端设有第八连接孔342。
33.第一连接件310、第一转动件330和第一扭簧350之间通过第一销钉370连接,安装时,第一销钉370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314、第五连接孔331和扭簧本体将第一连接件310、第一转动件330和第一扭簧350链接,并将第一扭簧臂置于第一安装槽313内,第二扭簧臂置于第二安装槽333内。第一转动件330与第二连接件320之间通过第二销钉360连接,安装时,第二销钉360依次穿过第三连接孔323、第六连接孔332将第一转动件330与第二连接件320链接。第二连接件320与第二转动件340之间通过第三销钉380连接,安装时,第三销钉380依次穿过第四连接孔324、第八连接孔342将第二连接件320与第二转动件340链接。第二转动件340与第一连接件310之间通过第四销钉390连接,安装时,第四销钉390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315、第七连接孔341将第二转动件340与第一连接件310连接,从而组装成四节平衡半自动铰链结构。第一扭簧的第二扭簧臂转动会带动第一连接件310转动,进而带动开盖机构转动来打开盖体。
34.第一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311和两个第一侧板312之间设有凹槽316,凹槽316内设有硅胶件360,硅胶件360起到阻尼作用,使盖体不会弹射式打开,保持平衡打开。
35.第二连接件上设有u形缺口,在u形缺口内安装有磁铁。
36.如图6所示,盖体包括外盖210和内盖220,内盖220上设有装配孔221,装配孔221的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柱222,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板置于装配孔221内,且第二连接板的左右两侧设有与定位柱222配合的定位孔325,外盖210固定在内盖220上将第二连接板夹住,从而将第二连接件固定在盖体的内侧,整个开盖机构不露在产品外面,让产品更美观。
37.充电仓包括外壳110和内壳120,内壳120设有安装腔121,第一连接件置于安装腔121内,并通过螺丝130将第一连接件与内壳120连接。
38.如图7和图9所示,锁盖机构包括按钮400和锁扣500,按钮400可移动地安装在充电仓100上,按钮400与充电仓100的外壳之间设有伸缩弹簧600,通过伸缩弹簧600方便按压按钮400以及方便按钮400复位。锁扣500可转动地安装在充电仓100上,锁扣500与充电仓的外
壳110之间设有第二扭簧530,一转轴穿设于充电仓100、锁扣500和第二扭簧530中将三者连接,第二扭簧530用于锁扣500复位。
39.锁扣500的一端为接触端520,接触端520与按钮400接触,锁扣的另一端设有倒钩510,第二连接件320上设有与倒钩510配合的卡槽325。向下按压按钮400,按钮400会向下挤压锁扣500的接触端520,从而使得锁扣500逆时针转动,使得倒钩510与卡槽325脱离,此时,开盖机构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转动打开盖体,松开按钮400,锁扣500会在第二扭簧530的作用下回位。
40.下面结合附图7至10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开盖原理:
41.如图7,此时盖体闭合,第一扭簧因为旋转而产生扭力,第一扭簧臂352与第一连接件310相抵,第二扭簧臂353与第一转动件330相抵。开盖时,向下按压按钮400,按钮400会向下挤压锁扣500的接触端520,从而使得锁扣500逆时针转动,使得倒钩510与卡槽325脱离,此时由于扭力作用,第二扭簧臂353会推动第一转动件330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件320和第二转动件340顺时针转动,从而打开盖体200,变成图10所示的状态。在盖体打开过程中,硅胶件360起到阻尼作用,使盖体200不会弹射式打开,保持平衡打开。
42.闭合盖体时,手动将盖体200向左推,第一转动件330、第二转动件340逆时针转动,开盖机构开始半自锁闭合,直到倒钩510与卡槽325互相扣上,变成图7所示的状态,第一扭簧因被旋转而产生扭力,而第一扭簧的扭力也会使得卡槽325与倒钩510钩住,保证倒钩510与卡槽325之间不脱离,达到盖体锁住闭合的目的。
43.如图11所示,充电仓内设有用于扣住耳机的固定孔140以及用于吸住耳机的磁铁150。将蓝牙耳机插入充电仓的固定孔,固定孔会扣住耳机,另通过磁铁吸力使耳机的导电柱和充电仓的导电柱接触更充分更稳定,在激烈摇晃中使耳机充电状态不容易脱离断连,增强用户体验。
44.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可以有多种变型方案实现本发明。举例而言,作为一个实施例的部分示出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另一实施例以得到又一实施例。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