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60954发布日期:2022-03-16 12:1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视频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安防技术领域。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安防技术领域,随着视频监控点位(例如约10000路等)的增加,需要对视频联网平台做扩容,以满足视频接入、预览、回放的要求。
3.在现有技术中,未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要求,对各子系统也未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设计。系统间缺乏联动使得其难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目前的系统并非一套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安防系统,难以达到人防、物防和技防充分融合的目的。系统也容易出现的性能瓶颈的问题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监控系统。
5.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端子系统,包括摄像机设备,直接接入网络以传输视频图像;监控中心,用于视频存储、视频显示和/或统一管理,所述监控中心包括具有视频存储、中心管理服务器以及核心交换机的中心机房,和/或具有解码拼控设备、显示屏以及用户终端的控制中心。
6.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前端子系统根据监控场景选择摄像机设备形态,包括枪机,用于监控场景固定并且对效果要求较高;半球,用于室内固定小范围监控;球机,用于切换场景对设备周边进行监控;筒机,用于固定监控场景,对效果没有特殊要求;鹰眼,用于需要对周围场景进行全景监控,并且对全景中的细节进行特写监控,和/或根据场景特性选择摄像机设备特性,低照度环境下进行全彩监控,选择星光、黑光设备;低照度环境下普通监控,选择红外设备;在夜间监控车辆道路、出入口,选择具有强光抑制功能的设备;在需要采集人脸、人体、车牌、车辆的场景,部署具有智能采集功能的设备,或者部署搭配智能分析后端的设备;对大雾、树木遮挡或者极低照度下的场景监控,选择具有恶劣条件下成像功能的热成像设备。
7.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前端子系统还包括支架及立杆、室外机箱、补光设备、防雷接地设备、和/或线缆。
8.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监控中心包括中心存储设备、与前端子系统交互的核心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交互的视频综合平台、与视频综合平台相连的显示器、与中心存储设备交互的客户端、中心管理服务器和监控管理终端,所述监控中心用于编码设备管理、视频监控配置、视频监控应用、视频级联。
9.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监控中心用于编码设备管理,包括支持设备的批量导入导出,设备连接参数配置及设备的增删、改查,包括支持设备名称、设备序列号及设备信息从监控中心同步至设备或从设备同步至监控中心;支持监控点名称从监控中心同步至设备或从设备同步至监控中心;支持对nvr进行ip通道配置,包括增加、删除
前端编码器;支持监控点的增、删、改、查操作;支持监控点参数配置,包括osd配置,视频画面显示通道名称、时间日期及星期;字符叠加配置,最多支持4个字符串叠加到视频画面;视频参数配置,码流类型、分辨率、码率类型图像质量、视频帧率;隐私保护设置、视频遮挡报警配置、移动侦测配置、视频丢失报警配置;和/或支持报警器配置,包含报警器的增删改查操作和报警输入输出配置,以实现实时监控、录像回放、图片查询及电视墙等应用。
10.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监控中心用于视频监控配置,包括中心存储管理与配置,支持中心存储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采用云存储cvm,中心存储管理包括物理资源管理、存储域管理和存储资源池管理,其中物理资源管理支持中心存储设备云存储的增、删、改、查操作,支持设备的导入;支持存储设备状态展示,包括在线状态,存储容量、剩余容量、通道接入路数、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支持存储设备磁盘信息和状态查看;存储域管理支持存储域的增、删、改、查操作,存储于云存储域;云存储用来管理云存储资源,一个云存储域智能关联一个云存储资源;支持存储的状态展示,包括域类型、设备数量、总容量和剩余容量;资源池管理支持资源池的增、删、改、查操作;支持资源池的状态展示,包括存储状态、资源池类型,使用率,接入路数。
11.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监控中心用于录像计划配置,包括中心存储和设备存储的监控点录像存储;支持监控录像计划展示,包括存储状态、存储位置、录像计划模板类型;支持录像计划的批量复制,批量复制展示录像计划复制进度,显示总计划数和已完成数;支持设备存储,存储码流类型可选主码流或子码流;支持录像保存时长配置,保存时长选择。设备存储支持同时保存视音频记录;支持中心存储,存储码流类型选择主码流或子码流,取流方式选择直连设备取流或过设备dac接入取流;录像计划配置详情配置,包括支持录像计划模板配置,默认包含全天候存储模板,工作日存储模板、周末模板,支持录像计划模板自定义;支持导出系统中所有监控点录像计划详情;抓图计划配置,用于对监控点进行图片监控或对前端进行抓图留存记录需要时,配置监控点图片抓拍的频率和时间点,包括支持监控点抓图计划的新增、删除和修改;支持按照时间段和时间点两种计划类型进行抓图。按时间段抓图可自定义抓图间隔,时间间隔在24小时内可选;按时间间隔抓图可自定义每周的抓图时间点;支持抓图计划模板配置,包括时间段模板和时间点模板;支持对抓抓图质量的配置,可选择一般、较好或最好;媒体配置,用于对所有媒体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并进行媒体定位,包括本级预览回放,用于本级监控点的预览、设备存储回放取流配置;级联预览回放,用于级联监控点的预览、回放取流配置;中心存储回放,用于本级监控点的中心存储回放取流配置;码流中转处理,用于跨网转流,和移动端码流格式转换;媒体调度,包括支持根据媒体智能调度策略及媒体负载均衡情况自动匹配最优媒体链路,以提供最优的媒体取流路径;设备事件布撤防,用于对设备上报的通用型事件进行批量布撤防管理,包括支持移动侦测、视频丢失、视频遮挡、报警输入和报警输出事件的批量布防和批量撤防控制;支持对监控点批量配置事件布撤防计划;支持布撤防计划模板配置;支持监控点事件布撤防状态展示,包括布防计划类型,布撤防状态。
12.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监控中心还用于视频监控应用,包括视频实时预览,包括基础视频预览、视频参数控制、视图模式的预览,监控中心与监控点所在的摄像机对讲通道的实时对讲、批量广播以及对具备云台能力的监控点的实时云台控制;基础视频预览,用于支持web浏览器和cs客户端通过视频控件的形式进行监控点实时画
面预览;支持直连预览和非直连预览切换;支持取流重连次数和重连时间间隔配置;支持硬解和软件切换的视频解码模式;支持预览时开启智能规则,包含警戒线、区域;支持视频播放窗口布局切换;支持辅屏预览;支持双击区域节点查看该区域下的所有监控点,监控点的展示数量为当前窗口分割数;支持批量关闭预览窗口、窗口自适应和全屏播放;支持监控点预览画面进行抓图、打开/关闭声音、电子放大、主子码流切换、查看码流信息操作;支持监控点预览工具栏定义配置;支持对配置了抓图计划的监控点进行图片监控;支持在视频预览画面中进行紧急录像,用于异常问题的记录和举证;支持在实时预览是进行即时回放,用于预览发现异常状况时快速确认;支持限时预览,或选择继续预览时重新开始倒计时;支持监控点分组轮巡,用根据预先设定的轮巡时间间隔、轮巡分组中的监控点顺序、默认窗口布局对监控点视频画面进行轮巡显示,支持轮巡分组管理,包括新增、删除轮巡分组、调整时间间隔、监控点轮巡顺序;视图预览,包括支持以视图的形式保存监控点和播放窗口的对应关系及窗口布局格式,用视图进行监控点分组管理及快速预览;支持以共有视图和和私有视图进行视图管理;支持视图管理配置,包括视图组的管理,在视图组中进行视图的添加、删除、移动位置、修改视图的监控点、窗口布局;云台及视频参数控制,包括支持对具有云台功能的监控点进行云台控制;在监控预览状态下,通过开启云台或点击监控点预览工具栏的云台控制按钮进行云台的方向控制;通过云台控制支持实现倍率的控制,焦点、光圈的调整,灯光控制、雨刷控制、一键聚焦、3d放大;支持预制点的设置和启动,并根据设置的预制点进行巡航路径设置和预制点巡航控制;支持进行轨迹录制和轨迹播放;支持云台等级权限配置,支持云台操作权限时长配置;支持将操作云台的用户信息叠加显示到视频画面上;支持监控点视频参数调整,包括亮度、色度、对比对、饱和度;录像回放,用于对历史视频录像的查询、播放、画面流控、片段下载,包括基础录像回放,用于支持web浏览器和cs客户端两种方式,通过视频控件的形式对监控点历史录像画面进行回放;支持按录像类型进行查询,包括计划录像、报警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播放时,查看这三种类型之外的其他类型录像;支持按录像存储类型进行查询,包括设备存储和中心存储。支持录像回放窗口布局切换,支持对录像回放画面进行抓图、打开/关闭声音、电子放大、查看码流信息;支持按时间段查找录像和按时间点定位录像搜索录像;支持对录像回放画面进行流控操作包括正放、倒放、倍速播放、倍速倒放、慢放、慢速倒放、单帧步进、单帧步退;支持对录像添加标签和描述信息,可按照标签的类型、描述信息和标记时刻范围查找录像片段;支持对录像片段进行锁定和解锁,锁定的录像时间段和锁定时长可选;支持录像进度条录像范围的缩放;支持录像回放开启智能信息,包括警戒线、区域;录像下载与剪辑,支持对录像下载任务进行查找、删除、暂停、继续操作,支持批量对下载任务进行开始下载和全部暂停操作,支持对根据下载任务状态进行过滤;支持录像剪辑,支持单个录像下载/剪辑片段大小设置。
13.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所述监控中心还用于视频级联功能,包括平台之间级联/互联,提供注册发现、心跳检测、云台控制、实时监控、时钟同步的联网基本功能,和/或目录主动推送、组织结构展现、资源实时同步、资源选择性共享、媒体保活、权限控制的扩展联网功能。
14.依据本发明以上方面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把前端网络高清摄像机、后端高清存储设备、视频综合平台和显示大屏等进行有机组合,实现整个系统的全高清、全网络化,体现出系统的高集成化、高智能化、高可靠性、高扩展性、高易用性等优势。
附图说明
15.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综合安防系统的示意方框图;
16.图2示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视频监控系统的示意图;
17.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中心存储资源管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19.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应当可以理解的是,在任意一种实施方式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正如在任意一个工程项目或者设计项目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开发者的具体目标,为了满足系统相关的或者商业相关的限制,常常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具体决策,而这也会从一种实施方式到另一种实施方式之间发生改变。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不应当理解为本公开的内容不充分。
20.除非另作定义,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并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元件,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也不限于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连接。
21.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综合安防系统的拓扑示意图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的综合安防系统100可包括以下子系统:
22.1)视频监控子系统102,所述视频监控子系统1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模拟摄像机112和一个或多个网络摄像机116。模拟摄像机112可接入例如同轴硬盘录像机(coaxial video recorder(xvr))设备114,并经由xvr设备114连接交换机122,从而通过业务专网126和/或交换机128连到客户端键盘138、流媒体服务器136、综合安防管理子系统132、存储服务器134和/或视频综合平台142,或通过复合同步视频广播信号(composite video braodcast signal(cvbs)、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或数字视频接口(digial visual interface(dvi))等连接到电视墙144。网络摄像机116可接入例如网络硬盘录像机(network video recorder(nvr))设备118,并经由nvr设备118连接交换机124,从而通过业务专网126和/或交换机128连到客户端键盘138、流媒体服务器136、综合安防管理子系统132、存储服务器134和/或视频综合平台142,或经由cvbs、hdmi或dvi等连接到电视墙144。
23.所述模拟摄像机112和网络摄像机116可设置在一个或多个视频监控点位。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监控点位可包括例如考点检测站、上牌点、社会处理窗口等视频监控点位,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接入约10000路左右,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对视频联网平台做扩容,以满足视频接入、预览、回放的要求。
24.2)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04,所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04可包括用于实现报警事件联动和上墙等功能的综合安防子系统132,和/或用于实现对设备和平台的运行维护的运维管理子系统(未示出)。所述一个或多个视频监控点位可通过国际级联网关108等经由一个或多个业务专网110和/或112等相连,和/或与客户端102、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04和/或云存储设备106相连。
25.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络环境可包括图像感知网,以把各点位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和/或模拟摄像机等连接到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04。例如,网络摄像机116可以通过开发网络视频接口论坛(open network video interface forum(onvif))协议或者国标协议接入点位上的nvr设备118等,再通过nvr设备118按照通过国标协议接入视频监控平台142。模拟摄像机112可通过视频线接入xvr设备114等,再通过xvr设备114通过国标协议接入视频监控平台142。
26.如图1所示,所述综合安防系统100通过充分考虑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共享要求,对各子系统进行结构化和标准化设计,通过系统间的各种联动方式将其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之成为一套整体的、全方位的综合安防系统,达到人防、物防和技防充分融合。
27.如图1所示,综合安防系统100的系统前端(例如,视频监控子系统102)、传输网络(例如,业务专网126等)和中心系统(例如,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04等)相互衔接。
28.系统前端用于对站内的各类安防系统等进行整合,主要负责对应用场景内部及周边的视频信息进行采集、编解码及存储。例如,系统前端存在网络摄像机和模拟摄像机等前端设备。
29.传输网络可建设在视频专网内,例如采用内部高速局域网的方式构建,充分利用局域网数据传输的优势,用于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流的快速交换。前端系统的视频、报警信息可上传至平台,分别供管理部门、各级用户调用查看。
30.中心系统可用于管理应用场景内部的所有设备,接收由各区域上报的信息,满足各级用户对监控视频、报警信息查看等需求,主要包括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管理客户端等。
31.在一个实施例中,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04具有高兼容性,对前端接入设备的兼容能力:全面兼容全系列监控设备,平台支持onvif设备接入,兼容国内外主流的报警主机,而且通过设备厂商提供稳定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与主流协议,兼容多个厂商设备。
32.综合安防管理平台104支持多架构组合,满足模数混合架构(摄像机-编码器-视频中心存储(central video recorder(cvr)/云存储、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纯数字架构(网络摄像机-cvr/nvr/云存储)等不同的架构方式,以满足安防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
33.1)模数混合监控架构
34.系统前端采用模拟摄像机,经过编码器编码后通过网络传输,在集中存储服务器中或者云存储进行统一存储,或者直接通过数字视频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dvr))进行编码和存储,或采用模拟摄像机与网络数字摄像机并存模式。
unit(onu)218和/或220、分光器222、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224),均可将前端信号汇聚至中心的核心交换机236,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43.监控中心204可包括视频存储设备228、视频显示设备240和/或实现统一管理视频综合平台238及相应平台软件等。如图2所示,所述监控中心204可包括中心存储设备228、与前端子系统202交互的核心交换机236、与核心交换机236交互的视频综合平台238、与视频综合平台238相连的显示器240、与中心存储设备228交互的客户端(例如,经由局域网连接到客户端网络键盘230)、中心管理服务器232和监控管理终端234。所述监控中心204可用于编码设备管理、视频监控配置、视频监控应用、视频级联。
44.在部分大型项目中,监控中心204还可分为中心机房和控制中心两部分,中心机房主要用于部署视频存储设备228、中心管理服务器232(安装平台软件)以及核心交换机236。控制中心可部署解码拼控设备(未示出)、显示大屏240以及用户终端234。
45.对于大型项目,监控中心可采用cvr或云存储(标准云、微观云等)等存储模式对高清视频图像进行存储;小型项目或需要前端分布式存储的场景也可以采用nvr方式,解决数据落地问题,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用户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存储方式。
46.监控中心204可利用视频综合平台238来完成视频的解码、拼接,上墙等应用,通过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或light emitting display(led))大屏240将视频进行上墙显示。
47.中心管理服务器232可采用综合安防管理平台(例如,图1所示的104)对视频监控设备和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实现视频的预览、回放、权限控制以及各类智能应用。
48.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端摄像机可使用400w网络高清摄像机。前端摄像机可按照标准音视频编码格式及标准通信协议,接入网络并进行视频图像的传输。
49.前端设备可选型可按照以下标准:
50.1)可根据监控场景选择设备形态。例如枪机可用于监控场景固定并且对效果要求较高,比如人员通道等。枪机可以自选镜头,选配室内/室外护罩;半球可用于室内固定小范围监控,如电梯、住户等。半球安装在室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并且美观大方。半球的视角比较大,图像会有一定的畸变;球机可用于需要切换场景对设备周边进行监控,如小区大门口,室外活动场所等。球机为一体化设备,可以控制云台进行转动,支持变倍和自动聚焦;筒机可用于固定监控场景,对效果没有特殊要求,如楼道,走廊等。筒机为一体化设计,不需要额外配置镜头和护罩。筒机的监控距离因镜头而异,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鹰眼用于需要对周围场景进行全景监控,并且对全景中的细节进行特写监控,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51.2)可根据场景特性选择设备特性。例如,低照度环境下进行全彩监控,可选择星光、黑光设备;低照度环境下普通监控,可选择红外设备;在夜间监控车辆道路、出入口等情况下,选择具有强光抑制功能的设备;在需要采集人脸、人体、车牌、车辆的场景,部署具有智能采集功能的设备,或者部署可搭配智能分析后端的设备;对大雾、树木遮挡或者极低照度下的场景监控,可以选择具有恶劣条件下成像功能的热成像设备,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52.前端配套设施可包括支架及立杆。监控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立杆安装、抱箍安装、壁挂安装以及吊杆安装等方式。室内摄像机的安装固定,根据摄像机型号和现场情况可采用壁装、吊装及角装等多种形式的安装支架,安装高度不低于例如2.5m。安装在室外的摄像机,当可借助建筑物附着安装时,选用相应的安装支架来安装;若无合适的建筑物供
附着安装,则选用视频监控专用立杆,安装高度应不低于例如3.5m。
53.前端配套设施还可包括室外机箱。室外摄像机的供电、信号等在室外进行汇集,用专用的防水箱进行端接。端接箱内部安装架的设计充分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同时具有防雨、防尘、防高温、防盗等功能。不便于在立杆上安装设备箱的,在地面应设置设备机柜,其设计按照相关的规范标准执行,同时具有防尘、防雨、防破坏等功能。
54.前端配套设施还可包括补光设备。在摄像监控中,选择采用一定的补光措施使夜间得到正常的监控图像。补光灯的光源可包括led、金卤灯、高压钠、白炽灯、氙气灯(高压气体放电灯(high intensity discharge(hid))等。
55.前端配套设施还可包括防雷接地。对前端供电和控制部分,可采取避雷接地措施,充分保障前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前端监控的防雷接地主要包括,击雷防护,在直击雷非防护区的每个视频监控点配置预放电避雷针,安装于监控点立杆顶部;供电设施的雷击电磁脉冲防护,电源防雷系统用于防止雷电波通过电源对前端设备造成危害;均压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将正常不带电(或不带信息)、未接地或未良好接地的设备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构架、金属管线与接地系统作电气连接,防止在这此物件上由于感应雷电高压或接地装置上雷电入地高电位的传递造成对设备内部绝缘、电缆芯线的反击。
56.前端配套设施还可包括线缆。前端网络摄像机可采用网线的方式接入。对于近距离传输(100米以内),可直接通过网线连接到接入交换机;对于远距离传输,可通过网线接入光纤收发器或者onu设备,再汇聚到接入交换机中。
5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中心204可用于编码设备管理、视频监控配置、视频监控应用、视频级联等功能。
58.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设备接入类型,视频监控组件可支持海康sdk、大华sdk、gb28181、onvif协议添加前端编码设备并进行视频相关业务应用,以适应局域网环境、第三方设备和平台级联、第三方设备为国际设备或满足海外视频监控需求等场景。在一个实施例中,前端可采用gb28181协议协议接入规范,对前端设备进行统一接入管理。
59.设备管理功能可支持设备的批量导入导出,设备连接参数配置及设备的增删、改查等操作。例如,支持设备名称、设备序列号等设备信息从监控中心或平台同步至设备或从设备同步至监控中心或平台;支持监控点名称从监控中心或平台同步至设备或从设备同步至监控中心或平台;支持对nvr进行ip通道配置,包括增加、删除前端编码器;支持监控点的增、删、改、查等操作。支持监控点参数配置,包括屏幕菜单式调节方式(on-screen designer(osd))配置,视频画面显示通道名称、时间日期及星期;字符叠加配置,最多支持例如4个字符串叠加到视频画面;视频参数配置,例如码流类型、分辨率、码率类型图像质量、视频帧率;隐私保护设置、视频遮挡报警配置、移动侦测配置、视频丢失报警配置。支持报警器配置,包含报警器的增删改查操作和报警输入输出配置。
60.视频监控应用通过前端编码设备,实现实时监控、录像回放、图片查询及电视墙等应用。
61.视频监控配置可包括中心存储管理与配置、录像计划配置、抓图计划配置、媒体配置、设备事件布撤防等。
62.图3示出依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中心存储资源管理的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支持中心存储存储资源的集中管理,可采用云存储cvm。存储资源管理可通过不同的逻辑(如:
地域,类型)进行域划分,创建存储域,单个域内网络连通。物理资源中的各类存储设备,根据实际地域、类型,分别添加到创建的存储域中。管理员可在域中创建存储资源池,将存储资源虚拟化,并为用户配置对资源池的读写权限,被赋权的用户可正常查询、使用存储资源池。中心存储管理可包含物理资源管理、存储域管理和存储资源池管理。
63.物理资源管理支持中心存储设备云存储的增、删、改、查操作,支持设备的导入;支持存储设备状态展示,包括在线状态,存储容量、剩余容量、通道接入路数、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等;支持存储设备磁盘信息和状态查看等。
64.存储域用于物理存储资源的虚化操作,并为资源池分配存储资源用于视频存储。存储域管理支持对存储域的增、删、改、查操作,存储于云存储域;云存储用来管理云存储资源,一个云存储域智能关联一个云存储资源;支持存储的状态展示,包括域类型、设备数量、总容量和剩余容量等。
65.在资源池管理中,资源池为对业务层展现的中心存储资源,监控点配置中心存储时,将录像计划下发到制定资源池进行录像存储管理;支持资源池的增、删、改、查操作;支持资源池的状态展示,包括存储状态、资源池类型,使用率,接入路数等。
66.在录像计划配置中,监控点录像存储支持两种方式,中心存储和设备存储。对于设备存储,存储码流类型可选主码流或子码流。对于中心存储,存储码流类型可选主码流或子码流,取流方式可选直连设备取流或过设备数模转换器(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接入取流。支持监控录像计划展示,包括存储状态、存储位置、录像计划模板类型等;支持录像计划的批量复制,批量复制展示录像计划复制进度,显示总计划数和已完成数;支持录像保存时长配置,保存时长1~90天可选。设备存储支持同时保存视音频记录。支持录像计划模板配置,默认包含全天候存储模板,工作日存储模板、周末模板,支持录像计划模板自定义。支持导出系统中所有监控点录像计划详情。
67.抓图计划配置用于对监控点进行图片监控或对前端进行抓图留存记录需要时,配置监控点图片抓拍的频率和时间点。在抓图计划配置中,支持监控点抓图计划的新增、删除和修改;支持按照时间段和时间点两种计划类型进行抓图。按时间段抓图可自定义抓图间隔,时间间隔在24小时内可选;按时间间隔抓图可自定义每周的抓图时间点。支持抓图计划模板配置,包括时间段模板和时间点模板,每种类型最多支持约8个模板;支持对抓抓图质量的配置,可选择一般、较好或最好。
68.媒体配置业务可针对媒体类组件多种多样,平台对接复杂,没有统一的视频取流配置页面,以及所有媒体边界不清楚,取流路径配置复杂的问题,对所有媒体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调度,并进行媒体定位。媒体配置可分为例如4个场景,本级预览回放,用于本级监控点的预览、设备存储回放取流配置;级联预览回放,用于级联监控点的预览、回放取流配置;中心存储回放,用于本级监控点的中心存储回放取流配置;码流中转处理,用于跨网转流,和移动端码流格式转换。
69.媒体调度业务支持根据媒体智能调度策略及媒体负载均衡情况自动匹配最优媒体链路,以提供最优的媒体取流路径。同时,用户可根据场景需要人工分配视频点位和媒体关联关系,以实现个性化的媒体资源分配和调度需求。
70.设备事件布撤防用于大路数场景下对设备上报的通用型事件进行批量布撤防管
理,减少用户重复操作时间成本。例如,支持移动侦测、视频丢失、视频遮挡、报警输入和报警输出事件的批量布防和批量撤防控制;支持对监控点批量配置事件布撤防计划;支持布撤防计划模板配置;支持监控点事件布撤防状态展示,包括布防计划类型,布撤防状态等。
71.视频监控应用可包括实时预览、录像回放等。
72.视频实时预览为对监控实时画面的预览,包括基础视频预览、视频参数控制、视图模式预览、监控中心或平台与监控点所在的摄像机对讲通道的实时对讲、批量广播以及对具备云台能力的监控点的实时云台控制。
73.基础视频预览支持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web))浏览器和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客户端两种方式,通过视频控件的形式进行监控点实时画面预览;设备预览模式支持直连预览和非直连预览切换,直连预览为平台直连设备,非直连预览为平台过设备接入层进行预览,预览时可配置默取流方式。其他类型的设备及级联设备只支持非直连预览。支持取流重连次数和重连时间间隔配置。视频解码模式支持硬解和软件切换。支持预览时开启智能规则,包含警戒线、区域等。支持视频播放窗口布局切换,包含1、4、9、16、25常规画面分割,1+2、1+5、1+7、1+8、1+9、1+12、1+16、4+9、3+4、1+1+12等个性化画面分割以及1x2、1x4的走廊分割模式;支持辅屏预览;支持双击区域节点查看该区域下的所有监控点,监控点的展示数量为当前窗口分割数;支持批量关闭预览窗口、窗口自适应和全屏播放等功能;支持监控点预览画面进行抓图、打开/关闭声音、电子放大、主子码流切换、查看码流信息等操作。支持监控点预览工具栏定义配置,用户可根据需要在预览窗口对上述工能进行添加/隐藏。支持对配置了抓图计划的监控点进行图片监控,用于在对监控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下节省带宽和流量。支持在视频预览画面中进行紧急录像,用于异常问题的记录和举证。支持在实时预览是进行即时回放,用于预览发现异常状况时快速确认。支持限时预览,在开启限时预览后,到指定时长最后例如10秒开始倒计时,直至关闭。若选择继续预览,则重新开始倒计时。限时预览预览的指定时长在例如1-30分钟之内自定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支持监控点分组轮巡,用根据预先设定的轮巡时间间隔、轮巡分组中的监控点顺序、默认窗口布局等对监控点视频画面进行轮巡显示。支持轮巡分组管理,包括新增、删除轮巡分组、调整时间间隔、监控点轮巡顺序等。
74.视图预览支持以视图的形式保存监控点和播放窗口的对应关系及窗口布局格式,用户可用视图进行监控点分组管理及快速预览。支持以共有视图和和私有视图两种模式进行视图管理。对视图中的监控点有预览权限的任何用户都可对公有视图进行预览、视图配置;私有视图只对本用户开放权限,其他用户登录后无法看到该视图。支持视图管理配置,包括视图组的管理,在视图组中进行视图的添加、删除、移动位置、修改视图的监控点、窗口布局等操作。
75.云台及视频参数控制支持对具有云台功能的监控点进行云台控制。在监控预览状态下,通过开启云台或点击监控点预览工具栏的云台控制按钮进行云台的上下左右等例如8个方向控制。通过云台控制支持实现倍率的控制,焦点、光圈的调整,灯光控制、雨刷控制、一键聚焦、三维(3dimensions(3d))放大等功能。支持预制点的设置和启动,并根据设置的预制点进行巡航路径设置和预制点巡航控制。支持进行轨迹录制和轨迹播放。支持云台等级权限配置,高等级的用户可抢占低等级用户的云台权限。支持云台操作权限时长配置,用户停止操作云台后,在该限定时长内,低等级或同等级的用户将无法操作该设备的云台。支
持将操作云台的用户信息叠加显示到视频画面上。支持监控点视频参数调整,包括亮度、色度、对比对、饱和度。
76.录像回放用于对历史视频录像的查询、播放、画面流控、片段下载等应用,包括基础录像回放、录像下载与剪辑等。
77.基础录像回放支持web浏览器和cs客户端两种方式,通过视频控件的形式对监控点历史录像画面进行回放。支持按录像类型进行查询,包括计划录像、报警录像、移动侦测三种类型,录像播放时,还可可查看这三种类型之外的其他类型录像;支持按录像存储类型进行查询,包括设备存储和中心存储。支持录像回放窗口布局切换,包含1、4、9、16等4种回放窗口分割类型。支持对录像回放画面进行抓图、打开/关闭声音、电子放大、查看码流信息等操作。支持按时间段查找录像和按时间点定位录像两种方式搜索录像。支持对录像回放画面进行流控操作包括正放、倒放、倍速播放、倍速倒放、慢放、慢速倒放、单帧步进、单帧步退等。倍速播放速率1、2、4、8倍速可选,慢速播放速率1/2、1/4、1/8可选。支持对录像添加标签和描述信息,可按照标签的类型、描述信息和标记时刻范围查找录像片段。录像标签包括红、蓝、绿、黄4种类型。支持对录像片段进行锁定和解锁,锁定的录像时间段和锁定时长可选,锁定后的录像片段将不能被覆盖或删除。锁定时长按照日、周、月、年的颗粒度可选。支持录像进度条录像范围的缩放,进度条录像范围1小时到24小时可选,也可通过滚轮的方式进行缩放。支持录像回放开启智能信息,包括警戒线、区域等。
78.录像下载与剪辑支持录像下载,用户可自定义录像片段范围,下载地址。支持对录像下载任务进行查找、删除、暂停、继续操作。支持批量对下载任务进行开始下载和全部暂停操作。支持对根据下载任务状态进行过滤。支持录像剪辑,用户可自定义剪辑录像片段大小,保存地址。支持单个录像下载/剪辑片段大小设置,设置项包含例如256m、512m、1g、2g等。
79.视频级联功能用于平台之间级联/互联(例如依据gb/t28181,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提供注册发现、心跳检测、云台控制、实时监控、时钟同步等联网基本功能。还可包括扩展联网功能,如目录主动推送、资源实时同步、资源选择性共享、媒体保活、权限控制等。
80.联网基本功能包括平台之间的注册与发现;互联链路心跳检测。
81.前端目录推送可由下级平台主动将前端设备目录推送至上级平台;也可由上级平台向下级平台发起前端设备目录查询。
82.组织结构展现用于上级平台将各个下级平台目录解析编码,按照所属部门、单位和区域分别挂载,统一展现。
83.设备信息共享用于下级平台向上级平台开放共享本地设备状态、参数等信息,实现联网系统的统一运维管理。
84.权限控制管理用于支持上下级平台联网的共享权限管理、联网状态管理、网关性能消耗查询等功能。
85.媒体保活机制用于平台之间视频媒体流的接收和发送基于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cp))实现,支持保活机制,防止跨平台调用视频流的中断。
86.通过把前端网络高清摄像机、后端高清存储设备、视频综合平台和显示大屏等进行有机组合,可实现整个系统的全高清、全网络化,体现出系统的高集成化、高智能化、高可
靠性、高扩展性、高易用性等优势。
87.系统从视频的采集、视频信号的编码压缩、视频信号的传输、视频的浏览、录像文件的回放等环节全面高清化,以实现高清低码。利用高清采集,前端均采用高清摄像机,能够充分获取画面中的关键细节信息。在清晰度提高的同时,利用先进的h.265编码技术,大幅降低视频码流,降低网络带宽和存储压力。利用高清存储,存储设备为高清视频提供存储服务,确保存储环节达到高清效果。系统支持存储的灵活扩展,可满足海量高清视频数据的存储需求。利用高清视频传输与交换,视频综合平台支持高清视频信号的输入与输出,具备强大的h.265硬解码能力,并能够在视频综合平台内部实现高清视频的转换与交换,消除了传统的多台解码器与拼控器之间的传输瓶颈。利用高清显示,视频综合平台结合大屏对视频图像进行多种方式的拼接控制,拼接大屏支持1080p及以上更高物理分辨率,可把前端大视场、远距离的监控画面进行拼接显示,体验更好的网络高清效果。
88.通过“圈线面点”安防布建模型,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化综合安防体系,场景覆盖更完善。例如,从外至内形成协同作战、有机、不可割裂的整体防控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以空间为轴的人、车、物全方位防控水平,提升综合安防整体防控能力。同时,对细分场景也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解决用户需求,便于在独立的智能系统中使用。在智能分析模式中,利用深度学习的智能产品,精度更高、场景适应能力更强;同时,深度学习实现的智能功能种类也更加丰富。系统包括前端和后端多种智能分析模式,能够适应不同的场景需要,满足用户多样性需求,可满足大型项目的智能需求和针对中小型项目的智能需求,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项目应对能力。利用轻智能“警戒”系列摄像机作为前端去误报方案,结合s系列小超脑作为后端去误报方案,为周界防范提供了更准确的事件上报。
89.系统从前端到后端均采用网络化设备,实现全网络化,整体联网。由于整个系统均采用网络化设备,结构简单,线路简单,能在较少时间内完成系统组网建设,系统组网便捷。通过标准化架构逻辑,简洁明了,以基本视频监控的前端接入、网络传输、中心控制及管理平台为核心骨架,为用户提供标准化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支持视频监控的最新国标协议,为视频监控大规模联网提供可行性。系统兼容性强,支持接入4k、1080p、720p等高清视频,也支持4通用影像传输格式(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cif))(704x576)、cif(352x288)、qcif(176x144)等多种标清分辨率视频;支持双码流以及三码流等多码流接入方式,以适应本地监控录像与网络视频传输的不同要求;系统支持主流编码格式的视频流接入;支持dvr、数字视频服务器(digital video server(dvs))、nvr、云存储和cvr等各类存储。并可兼容国内外主流品牌的各类主要监控产品,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前端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支持网传,通过标准协议可实现互联互通,后端均采用标准网络化设备,从而达到整个系统联网,容易实现系统内的视频资源的共享与调用。同时在平台间的联网支持视频监控国标协议,可轻松接入符合国标协议的设备和平台,实现多层级平台的无缝对接,满足用户对视频监控联网的需求。
90.系统高效集成,利用统一的设备接入网关,可便捷的接入常规视频监控摄像机、人脸抓拍摄像机、卡口摄像机、车位相机等各类前端设备,可便捷地配置前端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存储、nvr、cvr、云存储等不同存储模式。监控中心视频解码控集成,视频综合平台基于内特拉(netra)平台,采用高性能视频处理芯片,通过模块化部署方式,集成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编码、解码、转换、交换、拼接、控制等功能。应用功能的集成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监控中心的设备数量,减少了设备间走线,缩短了安装调试周期,提高了机房整洁度等。视频监控系统可与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的其他子系统集成联动,如通过事件中心确定联动规则,可联动门禁系统开门,发送短信、发送邮件等。
91.系统具备高可靠性。存储设备本身具备应用程序不响应(application not response(anr))断网补录,云存储3.0支持纠删码(erasure coding(ec))功能,当接入网络中断或单台存储设备出现故障时,仍可以保证系统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可靠完整,从而实现存储可靠性,保证高可靠高安全,强化容灾性能。通过流直存直取,存储部分不仅可实现直存模式,还能实现直取,即客户端可直接从存储设备获取视频流,而无需依赖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的调度。利用存储子系统的转发性能,降低了视频流在设备间的传输带宽需求,减轻了系统负载。视频综合平台到核心交换机之间的网络承载的压力较大,为了保证整体系统稳定高效,采用链路汇聚,在核心交换机和视频综合平台间可用例如两条千兆网线连接,实现带宽扩容或者动态备份,保障系统正常运行。通过流媒体集群功能,主动将故障流媒体的工作分配到其他流媒体,实现流媒体服务的热备效果,保证系统在流媒体故障后继续使用,提高系统可靠性,强化系统性能;也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功能,将因为系统损坏而丢失的数据快捷方便的恢复,提升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突发事件的影响,还提供如用户禁用和解禁功能、强化权限控制,授权管理的多样化功能,用户和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绑定功能,提升系统的管理可靠性,从而多层次保证系统管理可靠。
92.所述视频监控系统可灵活扩展。视频平台可通过模块化的部署方式,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部署或者新增各种业务板卡,实现对报警信号、高清网络视频、高清数字视频、光纤数字视频、模拟视频等的线性接入。平台软件具有标准的内外部接口,同时模块化的软件设计易于后期扩展,特别是对于项目规模扩大,需要升级的情况,只需增加相应的服务器,结合相应的服务模块,即可实现系统扩展。存储系统支持按需使用,通过简单地增加硬件设备即可实现性能与存储容量的扩展,能非常方便地满足将来业务扩容调整需求。
93.所述视频监控系统简单易用,易部署、易操作、易管理、易维护方面。通过使用易部署的系统级产品视频综合平台,通过其模块化、集成化,单台设备即可实现编解码、拼控等功能,缩短了系统调试周期。视频监控设备更新、升级可以在平台界面远程控制完成,并支持批量处理,易操作。例如,网络摄像机(internet protocol camera(ipc))枪机支持背焦自动调节功能,可通过摄像机上的自动背焦(auto back focus(abf))按钮或者客户端/网页浏览器(internet explorer(ie))上的辅助聚焦等按钮自动或手动实现图像传感器的细微调整,达到微调焦距的作用;电动镜头支持变倍后自动对焦功能,无需手动聚焦,且聚焦速度快,方便安装调试。
94.通过全ip组网方式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可通过网络内部的任何一台客户端对视频监控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管理平台提供了简单、易操作的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提高系统的整体管理效能。
95.系统支持对摄像机自动故障检测功能,如清晰度异常、亮度异常、信号丢失等,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警告信号,使故障能得到及时处理,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维护效率,易于维护。
9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
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