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束线夹的工业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4411发布日期:2021-07-23 14:3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束线夹的工业路由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路由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带束线夹的工业路由器。



背景技术:

工业路由器是一种利用公用无线网络为用户提供无线的数据传输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部分路由器还具备对周围环境进行实时监控的功能,其广泛应用于物联网产业链中的m2m行业,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金融物联网无线通信路由器、移动pos终端、供应链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智能建筑、消防、公共安全、环境保护、气象、数字化医疗、遥感勘测、农业、林业、水务、煤矿、石化等领域。在一些场景中使用时,因为要避免其他电器的干扰,导致其安装位置不够理想,进行线缆连接时,会由于线缆数量过多导致不易整理和杂乱无章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束线夹的工业路由器,包括:

路由器本体,表面安装有内部中空的外框板;

弹性夹板,底端可拆卸地插接至所述外框板的内部;

限位件,固定在所述外框板的内壁上,当所述弹性夹板的底端插接至所述外框板内部时,对所述弹性夹板进行限位和固定;

束线夹,安装在所述弹性夹板的顶部,通过所述弹性夹板和所述限位件在外框板上可拆卸安装。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框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弹性夹板通过通孔插接至外框板的内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弹性夹板、限位件和束线夹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所述弹性夹板、限位件和束线夹的数量相同。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夹板包括下夹板、上夹板、连接杆、第一复位弹簧和顶板,所述下夹板位于通孔的底部并与限位件相匹配,所述上夹板位于通孔的顶部并贴合在外框板的表面,所述连接杆底端固定连接在下夹板的中部,以及顶端向上依次贯穿通孔和上夹板延伸至上夹板的顶部,所述顶板固定在连接杆的顶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顶端与顶板底部连接以及底端连接在上夹板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夹板底部还嵌设有多个可转动的滚珠,所述滚珠贴合在外框板的表面,所述上夹板的直径大于通孔的最大内径,所述连接杆设置为棱柱状。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围板,两个所述围板位于通孔的两侧,两个所述围板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空间,该矩形与下夹板和通孔的形状相同,且所述下夹板外部轮廓与所述矩形空间相匹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束线夹包括对称在顶板上的两个弧形线夹板,两个所述弧形线夹板与顶板活动铰接,且外壁与顶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工业路由器在使用过程中因安装位置和接线数量过多导致的线缆弯折和不易整理的现象,能够方便工业路由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束线工作和走线工作,避免了出现线缆杂乱无章和不易整理,且结构简单高效,通过模块化的安装方式,在进行自行安装的过程中易于操作,使用寿命长,在出现故障时易于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处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a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框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路由器本体、10外框板、101通孔;

2弹性夹板、21下夹板、22上夹板、221滚珠、23连接杆、24第一复位弹簧、25顶板;

3限位件、31围板;

4束线夹、41弧形线夹板、42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带束线夹4的工业路由器,包括路由器本体1,路由器本体1的表面安装有中空的外框板10,外框板10上安装有弹性夹板2,其底端插接至外框板10的内部,并在外框板10上可拆卸,而外框板10的内壁上固定有限位件3,在弹性夹板2的底端插接至外框板10内部时,对弹性夹板2进行限位和固定,在弹性夹板2的顶部安装有束线夹4,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通过弹性夹板2将安装在通孔101内,利用限位件3将弹性夹板2固定在外框板10上,使束线夹4能够安装在外框板10上,对路由器本体1连接的线缆进行束线和固定,在不需要使用时,可解除限位件3对弹性夹板2的限位作用,将弹性夹板2从外框板10上拆除,从而实现弹性夹板2和束线夹4的拆卸,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高;

在外框板10上开设有通孔101,弹性夹板2通过通孔101插接至外框板10的内部;

弹性夹板2包括下夹板21、上夹板22、连接杆23、第一复位弹簧24和顶板25,下夹板21位于通孔101的底部并与限位件3相匹配,上夹板22位于通孔101的顶部并贴合在外框板10的表面,连接杆23底端固定连接在下夹板21的中部,以及顶端向上依次贯穿通孔101和上夹板22延伸至上夹板22的顶部,顶板25固定在连接杆23的顶端,第一复位弹簧24顶端与顶板25底部连接以及底端连接在上夹板22上;

限位件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围板31,两个围板31位于通孔101的两侧,两个所述围板31之间形成一个矩形空间,该矩形与下夹板21和通孔101的形状相同,且所述下夹板21外部轮廓与所述矩形空间相匹配,下夹板21在被限位时,会镶嵌在两个围板31之间的,与围板31内壁贴合;

如图3所示,下夹板21位于外框板10的内部,通过限位件3进行限位,而上夹板22部分则压合在外框板10的表面,当用户下压顶板25时,顶板25通过连接杆23下压下夹板21,使其与限位件3的两个围板31分离,同时第一复位弹簧24受力收缩,顶板25与上夹板22之间的距离变短,此时转动顶板25通过连接杆23转动下夹板21,使下夹板21的外部轮廓与通孔101轮廓一致后,松开顶板25,第一复位弹簧24回缩带动下夹板21从通孔101内移除,将弹性夹板2从通孔101内拆除;

在进行安装时,由于下夹板21形状与通孔101相同,将下夹板21塞入至通孔101内后继续下压,上夹板22部分会抵在外框板10上,继续下压顶板25使第一复位弹簧24收缩,然后转动顶板25使其通过连接杆23带动下夹板21转动,当下夹板21转动至两个围板31的正下方时,松开顶板25,利用第一复位弹簧24回弹的力度,将下夹板21回弹至两个围板31之间,使弹性夹板2安装在外框板10上;

进一步的,为了使顶板25转动带动下夹板21转动的同时,使上夹板22也会在外框板10上转动,而不是第一复位弹簧24受力出现扭曲,将连接杆23设置为棱柱状,即连接杆23不会在上夹板22内部打滑,即顶板25在通过连接杆23带动下夹板21转动时,连接杆23也会带动上夹板22转动,避免第一复位弹簧24在弹性夹板2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受力扭曲降低使用寿命,其次,在上夹板22底部还嵌设有多个可转动的滚珠221,滚珠221贴合在外框板10的表面,能够减少上夹板22与外框板10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上夹板22的直径大于通孔101的最大内径,避免上夹板22无法支撑在通孔101的上方;

如图2-3所示,束线夹4包括对称在顶板25上的两个弧形线夹板41,两个弧形线夹板41与顶板25活动铰接,且外壁与顶板25之间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42,用户将需要固定的线材固定在两个弧形线夹板41之间,利用第二复位弹簧42的弹力将弧形线夹板41固定限位,实现对线材的夹持;

进一步的,通孔101、弹性夹板2、限位件3和束线夹4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弹性夹板2、限位件3和束线夹4的数量相同;

如图4所示,即外框板10上均匀分布着多个通孔101和与通孔101配合的限位件3,用户可根据工业路由器安装位置的不同、所需要的接线数量的不同和其他相关需求,自行设定弹性夹板2和束线夹4的数量,实现模块化的安装;

因为工业路由器安装位置的不同,会导致线缆走线方向的不同,在一些狭小的使用环境中,很容易造成线缆弯折和不易整理的现象,而采用上述设计,能够方便工业路由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束线工作和走线工作,避免了出现线缆杂乱无章不易整理的现象。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