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摄模组的安装结构、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32557发布日期:2021-09-29 05:3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前摄模组的安装结构、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摄模组的安装结构、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如手机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能够满足用户多种娱乐需求,比如拍摄照片或视频。电子设备通常包括前摄模组和后摄模组,对于前摄模组而言,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显示屏内开孔、屏下设置前摄模组的方式。当显示屏显示内容时,前摄模组的位置会形成一个黑色圆孔。
3.相关技术中,在对前摄模组拆解维修或者对中框拆解复用时,极易对开孔位置周边的显示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在前摄模组的黑色圆孔附近形成黑斑,即形成“葫芦屏”,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前摄模组的安装结构、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前摄模组的安装结构,包括:
6.主体部;
7.粘接部,所述粘接部的第一侧面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粘接部的第二侧面与电子设备的中框连接,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粘接部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的粘性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粘性。
8.可选地,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粘接部的端部的周向。
9.可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周边边缘的至少一个倒角结构,所述倒角结构与所述中框之间形成槽结构。
10.可选地,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周边边缘的至少一个定位槽。
11.可选地,所述第二侧面包括多个点胶区,多个点胶区在所述第二侧面上均匀分布。
12.可选地,所述粘接部为双面胶。
13.可选地,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阶梯安装孔;
14.所述阶梯安装孔沿与所述第一侧面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阶梯安装孔靠近第一侧面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第一侧面一端的直径。
1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组件,包括前摄模组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前摄模组与所述安装结构装配。
16.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中框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的粘接部与所述中框连接。
17.可选地,还包括前摄模组和显示模组;
18.所述中框的一侧与所述显示模组连接,所述中框的另一侧与所述安装结构连接;
19.所述前摄模组装配于所述安装结构上,所述中框及所述显示模组在与所述前摄模组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
2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的安装结构,降低了粘接部与中框连接侧面的粘性,在拆解的过程中,更容易将粘接部与中框分离,而将主体部拆解下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拆解动作对中框或其他结构的损坏,优化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减少黑斑问题。
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3.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24.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6.电子设备如手机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能够满足用户多种娱乐需求,比如拍摄照片或视频。电子设备通常包括前摄模组和后摄模组,对于前摄模组而言,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显示屏内开孔、屏下设置前摄模组的方式。当显示屏显示内容时,前摄模组的位置会形成一个黑色圆孔。
27.相关技术中,在对前摄模组拆解维修或者对中框拆解复用时,极易对开孔位置周边的显示结构造成损坏。从而,在前摄模组的黑色圆孔附近形成黑斑,即形成“葫芦屏”,影响用户体验。
28.在研究中发现,前摄模组通过相应的支架与中框连接,支架与中框之间采用强力胶粘接。当存在前摄模组组装偏位或者中框重复利用的需求时,需要将支架剥离。相关技术中产生“葫芦屏”这一技术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
29.第一方面,支架与中框的连接比较牢固,因而在剥离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拆解工具强力拆解。
30.在拆解过程中,极易对与支架附近的中框结构以及开孔位置的周边结构造成损坏。对中框结构损坏时,会进一步导致环境因素(水氧入侵)损坏显示屏的发光材料,从而在黑色圆孔附近形成黑斑。对开孔位置的周边结构损坏时,可能会直接损坏显示屏,从而形成黑斑。
31.第二方面,支架与中框在拆解过程中可能会有胶残留在开孔位置的周边结构上,在利用工具清理残胶时,工具可能会通过开孔损坏周边显示结构,从而影响周边显示区域的正常显示。
32.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前摄模组的安装结构,包括:主体部;粘接部,粘接部的第一侧面与主体部连接,粘接部的第二侧面与电子设备的中框连接,主体部通过粘接部与中框固定连接;其中,第一侧面的粘性大于第二侧面的粘性。本公开的安装结构,降低了粘接部与中框连接侧面的粘性,在拆解的过程中,更容易将粘接部与中框分离,而将主体部拆解下来。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拆解动作对中框或其他结构的损坏,优化显示屏的正常显示,减少黑斑问题。
33.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前摄模组的安装结构10,包括:主体部11和粘接部12。
34.其中,主体部11比如可以是用于装配前摄模组20的支架结构。
35.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通过粘接部12与中框30固定连接。粘接部12的第一侧面1201与主体部11连接,粘接部12的第二侧面1202与电子设备的中框30连接。
36.其中,第一侧面1201的粘性大于第二侧面1202的粘性。在涉及拆解主体部11的过程中,在主体部11上施加外力,由于主体部11与粘接部12之间的粘接强度更大,更容易将粘接部12与中框30剥离,从而更易将主体部11拆解下来。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拆解动作对中框的损坏。
37.第一侧面1201的粘性大于第二侧面1202的粘性,比如可以是,第二侧面1202的粘性低于设定阈值、第一侧面1201的粘性大于或等于设定阈值。设定阈值比如可以是电子设备内部常规粘接结构的标准粘性,比如,相关技术中支架与中框间粘接胶的粘性为m,则设定阈值可设置为m。
38.本实施例中的粘接部12,比如可以是两侧面粘性强弱不同的双面胶,例如强弱胶。
39.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降低第二侧面1202粘性的方式还可以是:第二侧面1202采用点胶方式与中框30连接。
40.其中,第二侧面1202包括多个点胶区,多个点胶区在第二侧面1202上均匀分布。采用点胶的方式既能够实现有效固定效果,还能够便于拆解。
41.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上设置有定位部1101;定位部1101位于主体部11靠近粘接部12的端部的周向。
42.其中,定位部1101利于拆解人员定位主体部11上的受力点,即可作为拆解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点,起到辅助拆解的作用。
43.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定位部1101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1周边边缘的至少一个倒角结构,倒角结构与中框30之间形成槽结构。
44.如图1或图2所示,倒角结构可作为拆解人员的作业位置,在倒角结构处施加外力,可方便的将主体部11及粘接部12从中框30上剥离。
45.本示例的拆解过程中,即使需要借助拆解工具剥离,拆解工具作用的位置在于倒角结构或者倒角结构与中框30形成的槽结构,受力处主要是在主体部11的周向,而不会损坏中框30靠近主体部11的表面。
46.并且,结合前述强弱胶的粘接方式,主体部11及粘接部12易于拆解,既可减少粘接部12的粘胶在中框30的侧面残留,又可避免使用工具清理残留胶时损坏开孔50的周边结构,从而保护显示模组40的结构,保持显示屏的正常显示。
47.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定位部1101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1周边边缘的
至少一个定位槽。
48.本示例中,定位槽可设置为一个或间隔的多个。当定位槽设置为一个时,其也可以是沿主体部11的周向延伸一定距离的槽结构,利于为拆解人员提供拆解的受力点,减少拆解过程中损坏中框30。
49.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主体部11上设置有阶梯安装孔1102。
50.阶梯安装孔1102沿与第一侧面1201垂直的方向延伸,阶梯安装孔1102靠近第一侧面1201一端的直径小于远离第一侧面1201一端的直径。从而,实现在装配前摄模组20的同时,还可以减小前摄位置开孔50的尺寸。
51.比如,在中框30和显示模组40对应前摄模组20的位置设置开孔50时,开孔50的尺寸可与阶梯安装孔1102靠近第一侧面1201一端的直径相同,而不必与阶梯安装孔1102远离第一侧面1201的部分直径相同。其中,阶梯安装孔1102远离第一侧面1201的端部往往需要与前摄模组20的壳体相适应,实现卡接作用。
52.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摄像组件,包括前摄模组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安装结构,前摄模组与安装结构装配。
53.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本公开还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至图2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中框30和上述实施例涉及的安装结构10,安装结构10的粘接部12与中框30连接。
5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前摄模组20和显示模组40。
55.其中,前摄模组20在安装结构10的阶梯安装孔1102处装配。中框30的一侧与显示模组40连接,中框30的另一侧与安装结构10连接。
56.如图1或图2所示,中框30及显示模组40在与前摄模组2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开孔50。开孔50的直径可与阶梯安装孔1102靠近第一侧面1201的一端相同,而小于前摄模组20外部壳体的直径,有效减小开孔50尺寸。
57.安装结构10的粘接部12两侧面的粘性不同,用于与主体部11粘接的第一侧面1201粘性强,用于与中框30粘接的第二侧面1202粘性弱。结合在主体部11上设置的定位部1101,在拆解过程中,可以更容易将安装结构10与中框30剥离。从而,减少拆解过程中对中框30的损坏,进一步减少因中框30损坏导致的环境因素进入内部损坏显示模组40的问题,进而保证显示模组40正常显示,优化黑斑问题。
58.可以理解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模组40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玻璃盖板(cover glass)401、用于粘接的光学胶(oca)402、偏光片(pol)403和显示屏(panel)404。显示屏404的下侧通过粘胶(adhesive)405及泡棉406与中框30粘接,光学胶402与玻璃盖板之间设置有油墨(lnk)407,油墨407位于开孔的周向。
59.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施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60.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
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