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书本固定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35225发布日期:2022-01-12 01:4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书本固定的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扫描仪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书本固定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2.扫描仪对于一般个人计算机使用者或者公司来说,已是不可缺少的接口设备,扫描仪是利用光电技术和数字处理技术,以扫描方式将图形或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装置,扫描仪通常被用于计算机外部仪器设备,通过捕获图像并将之转换成计算机可以显示、编辑、存储和输出的数字化输入设备。
3.目前,小部分的传统的书刊扫描仪带有翻书装置,但是目前常见的翻书装置,在翻页之后,无法很好的对书页进行固定,导致书页无法很好地贴紧于翻书装置上,因此影响到书页的扫描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书本固定的夹持机构,包括:放书台、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
5.所述放书台包括左平台、右平台和定位,所述左平台通过所述定位与所述右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左平台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右平台上;
6.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滑座、第一夹持转轴、第一转轴套筒和第一夹头机构,所述第一电机滑座设置于所述左平台上,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座的一面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电机滑座与所述第一夹持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座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一夹持转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滑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头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夹头机构位于所述左平台的上方;
7.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电机滑座、第二夹持转轴、第二转轴套筒和第二夹头机构,所述第二电机滑座设置于所述右平台上,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座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电机滑座与所述第二夹持转轴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套筒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座上,且所述第二转轴套筒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夹持转轴远离所述第二电机滑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头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夹头机构位于所述右平台的上方。
8.进一步地,还包括一基板,所述左平台和所述右平台均设置于所述基板上。
9.进一步地,所述左平台包括左放置板、第一基准挡块、第一驱动机构、定位机构和两个第一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左放置板的一侧与一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另一侧与另一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定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左放置板靠近所述基板600 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部分穿过一所述第一支撑板,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滑座连接,所述第一基准挡块设置
于所述左放置板靠近所述定位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杆、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固定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丝杆和滑块,所述左放置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左放置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一连接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上,一所述第一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座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滑槽,且所述第一电机滑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上,所述滑块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的上方,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基准挡块间隔设置。
11.进一步地,所述右平台包括右放置板、第二基准挡块、第三驱动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右放置板的一侧与一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另一侧与另一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右放置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部分穿过一所述第二支撑板,且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滑座连接,所述第二基准挡块设置于所述右放置板靠近所述定位的一侧。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三丝杆、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固定座,所述右放置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右放置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二连接块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丝杆上,一所述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座部分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电机滑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头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杆和第一调节块,所述第一夹持转轴远离所述第一电机滑座的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转轴上,且所述第一调节块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调节块上活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活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一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块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头机构包括第二夹持杆和第二调节块,所述第二夹持转轴远离所述第二电机滑座的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块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调节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调节块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块上活动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和一所述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二调节块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转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固定插销。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此夹持机构与翻书机构和扫描机构一起搭配使用。需要对书本进行扫描时,将书本放于右平台上,且书本的书脊置于定位内,放置完毕后,启动
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夹持转轴转动,使得书本夹于第一夹头机构和左平台中间,进而对其进行固定,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夹持转轴转动,使得书本夹于第二夹头机构和右平台中间,进而对其进行固定。通过书本的长度来调节第一调节块的具体位置,通过书本的长度来调节第二调节块的具体位置,使得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能位于一个最优的位置,因此能对书本的书页进行很好地固定,确保书页的扫描效果。
附图说明
17.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18.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书本固定的夹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左平台的一方向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左平台的另一示意图;
22.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右平台的一方向示意图;
23.图6为图5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24.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右平台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6.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书本固定的夹持机构,包括:放书台、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所述放书台包括左平台100、右平台200和定位300,所述左平台100通过所述定位300与所述右平台200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左平台100上,所述第二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右平台200上,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电机410、第一电机滑座420、第一夹持转轴430、第一转轴套筒440和第一夹头机构450,所述第一电机滑座420设置于所述左平台100上,所述第一电机41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座420的一面上,所述第一电机410 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一电机滑座420与所述第一夹持转轴430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套筒44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滑座420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套筒440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转轴430的外侧,所述第一夹持转轴430远离所述第一电机滑座4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头机构450连接,所述第一夹头机构450位于所述左平台100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机构包括第二电机510、第二电机滑座520、第二夹持转轴530、第二转轴套筒540和第二夹头机构550,所述第二电机滑座 520设置于所述右平台200上,所述第二电机510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座520 的一面上,所述第二电机510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第二电机滑座520与所述第二夹持转轴530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套筒540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机滑座520上,且所述第二转轴套筒540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转轴530的外侧,所述第二夹持转轴530远离所述第二电机滑座5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头机构550连接,所述第二夹头机构550位于所述右平台200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为胶兜。
27.具体地,夹持机构还包括一基板600,所述左平台100和所述右平台200均设置于所述基板600上。所述第一夹头机构450包括第一夹持杆432和第一调节块431,所述第一夹持转轴430远离所述第一电机滑座42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一调节孔(图未示),所述第一调节块43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433,所述第一调节块43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433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转轴430 上,且所述第一调节块431上开设有第一穿孔(图未示),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433连通,所述第一调节块431上活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图未示),所述第一固定件活动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和一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块 431远离所述第一夹持转轴4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杆432连接。所述第二夹头机构550包括第二夹持杆552和第二调节块551,所述第二夹持转轴530远离所述第二电机滑座520的一端开设有若干第二调节孔531,所述第二调节块551 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连接孔554,所述第二调节块55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554活动套设于所述第二夹持转轴530上,且所述第二调节块551上开设有第二穿孔 553,所述第二穿孔553与所述第二连接孔554连通,所述第二调节块551上活动设置有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活动穿过所述第二穿孔553和一所述第二调节孔531,所述第二调节块551远离所述第二夹持转轴53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杆552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均为固定插销。
28.也就是说,此夹持机构与翻书机构和扫描机构一起搭配使用。需要对书本进行扫描时,将书本放于右平台200上,且书本的书脊置于定位300内,放置完毕后,将书本一侧的首封页从右平台200翻至左平台100上,然后启动第一电机410和第二电机510,第一电机4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夹持转轴430转动,使得第一夹头机构450转至书本的上方并抵接书本,也就是通过将书本夹于第一夹头机构450和左平台100中间,进而对其进行固定,第二电机510的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二夹持转轴530转动,使得第二夹头机构550转至书本的上方并抵接书本,也就是通过将书本夹于第二夹头机构550和右平台200中间,进而对其进行固定。值得一提的是,可以根据书本的长度调节第一夹持杆432 和第二夹持杆552的位置,使得第一夹持杆432和第二夹持杆552在对书本进行固定时,始终能位于书本的两侧。也就是说,通过书本的长度来调节第一调节块431的具体位置,通过书本的长度来调节第二调节块551的具体位置,使得第一夹持杆432和第二夹持杆552能位于一个最优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使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在对书本进行固定的同时,还能对书本进行展平,也就是说,第一夹头机构抵接书本时,会有一个上提的力将书本的一侧进行展平,第二夹头机构抵接书本时,会有一个上提的力将书本的另一侧进行展平,因此能确保对书本的扫描效果。
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平台100包括左放置板110、第一基准挡块120、第一驱动机构、定位机构和两个第一支撑板150,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150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基板600上,所述左放置板110的一侧与一所述第一支撑板150 连接,另一侧与另一所述第一支撑板150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定位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左放置板110靠近所述基板600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部分穿过一所述第一支撑板150,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机滑座 420连接,所述第一基准挡块120设置于所述左放置板110靠近所述定位300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31、第一丝杆132、第一连接块133 和第一固定座134,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41、第二丝杆142和滑块 143,所述左放置板110靠近所述基板600的一面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板111,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1和所述第二
驱动电机141均设置于所述左放置板110靠近所述基板600的一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丝杆 132,所述第一丝杆13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连接板111上,所述第一连接块133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丝杆132上,一所述第一支撑板150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51,所述第一固定座134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块133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固定座134部分穿过所述第一滑槽151,且所述第一电机滑座420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34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丝杆142,所述第二丝杆14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板111上,所述滑块 143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二丝杆142上,所述滑块143活动设置于所述定位300的上方,且所述滑块143与所述第一基准挡块120间隔设置。所述右平台200包括右放置板210、第二基准挡块220、第三驱动机构和两个第二支撑板240,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板240均竖直设置于所述基板600上,所述右放置板210的一侧与一所述第二支撑板240连接,另一侧与另一所述第二支撑板240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右放置板210靠近所述基板600的一面上,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部分穿过一所述第二支撑板240,且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电机滑座520连接,所述第二基准挡块220设置于所述右放置板210靠近所述定位300的一侧。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231、第三丝杆232、第二连接块233和第二固定座234,所述右放置板210靠近所述基板600的一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1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1设置于所述右放置板210靠近所述基板600的一面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三丝杆232,所述第三丝杆232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11上,所述第二连接块 233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三丝杆232上,一所述第二支撑板240上开设有第二滑槽 241,所述第二固定座234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块233的一面上,所述第二固定座234部分穿过所述第二滑槽241,且所述第二电机滑座520与所述第二固定座 234连接。也就是说,通过定位机构能很好地对书脊进行固定,避免书本在翻页的过程中发生偏移。
30.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